•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杜甫是怎么死的?你可能想象不到
杜甫大家都知道,因为每个中国人在读书时期都读过他的诗,不但知道他是一个唐代诗人,而且,还知道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杜甫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最厉害的地方...……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路
...闻噩耗公元755年,为了求官,已经在长安蹉跎了十余年的杜甫,终于被授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职。11月,杜甫回乡省家,已经44岁的杜甫没有衣锦还乡的喜悦,但也有终于有了一份养活妻儿的工作。谁知道,他正心怀忐忑的走...……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的一场浩劫,大唐的诗人们也没有躲过这场浩劫,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们的结局如何?一、王昌龄王昌龄,生于698年,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江宁丞、龙标尉等职。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王...……更多
杜甫的一生为何“高开低走”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晓杜甫的名字,但杜甫真实的生命历程和时代图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遥远而陌生。特别是杜甫前四十年的人生轨迹,在以往的研究中很难谈得上清晰,这极大地制约了我们对杜甫和他诗歌的理解。杜甫何...……更多
杜甫:盛唐中时期的孤独行者与现实主义诗人
...盛唐时期的诗坛,有着两颗极其闪耀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但是两人的诗都完全不同,李白的浪漫折服整个盛唐的人,所以也注定了他能成为当时耀眼的那颗星,但是杜甫不一样,他的诗中忧国忧民、心怀怜悯,在浪漫的盛...……更多
好友无数的李白,为何在王维这翻车
...翻了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李杜之交公元744年,当时杜甫还不是那个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圣,对于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诗仙”李白而言,杜甫只是一个小小的崇拜者。那年秋天,杜甫第一次...……更多
看见杜甫的游侠本质
青少年时喜欢李白,中年后愈加引杜甫为知音,不少人对“李杜”都曾有这样的情感转换。李杜第一次在洛阳天津桥南的董家酒楼见面时,杜甫对年长他十一岁的李白崇尚不已,当时剑不离身、潇洒自如的李白,和后世铭记的...……更多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杜甫,唐朝大诗人,被人尊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为和李白起名,所以被一同称为李杜,这俩人就是唐朝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是当时诗坛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更是中华文化的永远丰碑。与李白最大的不同就是李白...……更多
杜甫因为穷,居无定所而忧伤?那是你太不了解杜甫
杜甫的诗里充满了忧伤,贫穷颠沛流离,实际上却是个超级富二代官宦子弟,豪富之家,就好个吃喝玩乐杜甫出身于襄阳郡望豪族杜氏,自杜预(三国末期晋灭吴的名将)之后杜氏便是上品士族,屹立官场士族数百年,到他这...……更多
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李杜诗篇万口传。”杜甫的诗包含着苍凉悲壮的情感,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的诗风呢?杜甫的诗也被称为诗史,它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过程。都说艺术源于生活...……更多
...,离开了长安,到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游历,其时杜甫也因料理祖母丧事奔走于郑州、梁园(今开封)之间。两位大诗人终于在梁宋间相会、同游。不久暂时分手。次年春,两人又在鲁郡(今山东兖州)重逢,同游齐鲁。...……更多
李白杜甫曾同被而眠?杜甫写下的这首诗,证明二人的关系真这么铁
李白和杜甫的关系有多铁?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问。杜甫对李白自然是没得说,一生为李白写了十几首诗;而李白给杜甫只写了3首,倒是没少给孟浩然写。于是不少人断言,李杜二人的关系是偶像和小迷弟之间的关系,其实这...……更多
人生如梦三万里
...一一再次浮现。电影用喜剧的方式展现出了高适、李白、杜甫的不同人生,看完让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甚至悲从中来。人生不到三万天,梦想总是相差三万里。高适、李白、杜甫三人都有凌云之志,豪情满怀,才华横溢。都...……更多
杜甫最著名的讽刺诗,文化不高会认为是夸赞
前言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将杜甫的才华与骨气完美结合,千古传颂。想当年,杜甫云游四方,只为实现官场出息的夙愿,可惜一生求官无门,官途坎坷。然而,他不忘报国之心,在动荡纷乱的时代,以笔为剑,放言志。...……更多
孟浩然:盛唐诗人的独特风采与人生抉择
(一)大唐诗人怪圈盛唐诗人灿若星河,但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最为出众。但是,这个盛唐诗人朋友圈,非常的有意思。杜甫把李白当作大神,李白顶多拿杜甫当小弟,因为李白最爱的是孟浩然。李白写的“吾爱...……更多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治世的心。可惜,能真正实现理想者寥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是终生郁郁不得志,虽然奋力出世,但最终都未能如愿。李白最高级别是待招翰林,并没有什么级别,是在等官帽子,而最终也没有等到。即使如此,李白也每每...……更多
揭秘唐代文人求荐之路:李白杜甫的求荐诗比较
...荐才的人。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唐朝两位顶级诗人李白和杜甫,把达官显贵的门槛都踏破了,也没遇到贵人。说起来很讽刺,李白被唐玄宗召见赐翰林,还是道士吴筠推荐的,而玄宗的目的在于求仙而不是求才。不管是诗仙李白...……更多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命运差别为何这么大?
提起中国古代诗人,怎么也绕不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老兄,名气如此之大,妇孺皆知。他们的大作耳熟能详,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张口就来。杜甫,一脸苦相,注定命运多舛李白是理想主义诗人,他的诗天马行空,想象丰富...……更多
杜甫平时低调,关键时写了首得罪皇帝的扫兴诗,40字有2千古名
...敢于写得罪唐玄宗在很多人意料之中,让人想不到的是,杜甫这么低调的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也写了一首诗得罪唐玄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杜甫写了哪首诗得罪唐玄宗,又是哪两句成为了千古名句。边塞诗大家都不陌生,这是描写...……更多
...人物的另一面,颠覆你认知|活动发榜))有写过李白和杜甫,文章也获推荐上榜,算是忝列其中。(上榜文章:历史名人的另一面:从李白的长安三万里谈起,带你看真实的杜甫和他眼中的大唐)今日又想起这部承载了2023年众...……更多
杭州日报讯 以舞,绘出诗圣杜甫的一生;以乐,再现诗仙李白的风骨。从深秋到初冬,从舞剧《杜甫》到音乐剧《将进酒》,杭州大剧院带着全城观众穿越“长安三万里”,重回浪漫而诗意的大唐。上个周末,让杭州观众一等...……更多
杜甫晚年生活落魄,为维持温饱写下借钱诗,字字让人落泪
...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杜甫在我国对历史的研究过程当中,诗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切入口,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诗人通过诗词来抒发他们对时代的看法,而在诗词发展的过程当中,唐诗宋词又...……更多
李白与孟浩然、杜甫、贺知章:跨越年龄与地位的深厚友谊
...泉,自然而又充满趣味。其次,李白的另一位知己是诗圣杜甫。在一场宴席上,李白看到了默默无闻的杜甫,他主动走到杜甫身边敬酒。这一杯酒,让杜甫感到十分激动,因为在当时,杜甫还未被人们所熟知,无人问津。第二天...……更多
李白喝多后写一上联,醒来后一看为何自己也傻了
...在古代的时候也有追星这么一说的话,那么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必然是一名狂热的“追星族”。杜甫终其一生,都只有一个偶像,并对他万般倾佩,这个人,就是一手绘制了半个盛唐的著名诗人“谪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更多
李白的生平与诗:从蜀中到长安的漫游与求官之路
...求官职,但屡次失败,没有结果。整个盛唐时期,李白和杜甫的干谒诗最为众多。李白的干谒诗有一个特点,他自夸过于高傲,常常把自己塑造成“文才卓越、勇猛无畏的辅佐君主的贤士”。一般的干谒诗会以相对平凡的事物自...……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他本能受重用却激怒唐肃宗
...封为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两人的诗很好,但仕途却非常不顺。李白生性放荡不羁,得罪了许多人,所以仕途坎坷。而杜甫一度得到唐肃宗的欣赏,是有机会得到重用的,但为何也蹉跎一生?...……更多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之中。高适的勇武,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深沉,他们的诗,他们的情,他们的无怨无悔,好似岁月中一首绵长的歌,永远缭绕在人们的心间。人人都想成为李白,可是世间只有一个李白,穷尽一生,或许我...……更多
李白与杜甫是诗坛巨星,却一生仕途坎坷
李白确实是不世之材,杜甫确实是百年难遇,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个浪漫,一个拙朴,皆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再现的文学奇才。李白的才华达到何种程度?他得到了皇帝唐玄宗的青睐,可谓“达天听”,皇帝天天捧着他的诗...……更多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一生,如同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坎坷与变迁,也铸就了无数令人动容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世界,探寻他那一生的风...……更多
李杜之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融
...风格完全迥异。李白的诗是浪漫主义的,奔放热情的。而杜甫的则是现实主义,悲天悯人的。由于风格不同,比起来显然有失公允。之所以会如此,无不在于两位诗人的出身。李白那会正值盛唐时期,再加上他也是富商巨贾家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