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自成逐鹿中原:从仁义之师到一统天下的征程
上一节说到李自成得了李岩、宋献策、牛金星等人,实力大增,兵力很快到了二十几万人。兵强马壮了,李自成思量着去进攻汴梁。李岩先遣心腹扮作商贾,四散散布说:“李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又编成口号,教导小...……更多
李自成攻占洛阳的原因:福王富可敌国却一毛不拔,守军哗变降闯王
...好相率‘为盗’,其他地方的困难窘迫可以想见”。当时李自成因接连遭遇潼关南塬大败和四川奉节之败身边仅剩数十人了,藏匿在奉节大山中意志消沉,几次欲自杀,都被左右亲信发觉及时劝止。之后,打听到张献忠兵败失利...……更多
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三大准帝王
...子的脸面,把汉献帝拉下马,谁又奈何得了曹操。最后是李自成。说李自成可惜,首先是帮他自己可惜,其次是帮汉民族可惜。但凡李自成谨慎些,稳住关外的吴三桂,清军都不可能入驻北京城。一旦守住山海关,清军就只能退...……更多
揭秘多尔衮:如何奠定清朝一统中原的基石
...清朝开国过程中的一大功绩。二、汉臣范文程顺治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王朝覆灭。这让清朝统治者有了去关内抢夺明朝财富的想法。多尔衮虽然野心勃勃,却也深知此次不同往日。他向汉臣大学士范文程...……更多
你弄错了。李自成会不会成为大一统的皇帝,跟满清并没有因果关系。就算有满清,李自成也可能是大一统的皇帝——如果他能统一中原,而满清依旧占据东北一隅、没有入的话。我的这个“如果”,描述的不就是明朝末年的...……更多
清朝疆域比明朝大1000多万平方公里?不存在,清朝并没有扩张
自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之后,清王朝灭掉李自成、张献忠和南明政权后统治了汉族天下,接管了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汉族江山,并且将其开疆拓土,发扬光大,最终清朝疆域领土扩张到1300多平方公里,成为一个强盛帝国。这种说...……更多
清朝入关背后的关键人物:范文程、吴三桂、洪承畴
...,这一年对于中国历史来讲要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3月李自成攻下了北京,范文程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历史关头,向英才盖世的睿亲王多尔衮提出了进军重要的战略性意见。多尔衮在众多满清贵族的反对下力排众议,终于实现了...……更多
为何说潼关南原之战是李自成的至暗时刻
...抚孙传庭俘虏并杀害。高迎祥死后,残部归其生前的部将李自成统辖,李自成为新的“闯王”,并扛起了推翻明朝统治的大旗。不同于草莽出身的高迎祥,李自成本是正规明军军官,因为崇祯裁撤驿站,导致李自成“失业”,进...……更多
他是改变明清历史的第一人,为清朝攻下了半壁江山
...为苛刻的赋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百姓们揭竿而起,李自成便是其中农民军的代表。就在明朝内忧外患,命在旦夕的时刻,有一个人起着决定性的历史作用,这个人就是吴三桂。吴三桂,辽东人,文武双全,是明朝时的辽东...……更多
女真逆袭:朱棣的失误成全了清朝的崛起?
...大清手里的。清取代明是历史的发展,实际上在当时闯王李自成是比清军更有机会取得江山的,因为早在1644年的时候,李自成就已经打入了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煤山上自挂东南枝。那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下一任皇帝肯定...……更多
这四位历史人物只差一步就统一天下
...外满清虎视眈眈,关内各种农民起义不断。其中“闯王”李自成的队伍声势浩大,攻城拔寨,无坚不摧。他在谋士李岩的建议下,打出了“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迅速获取了大量的人心。也由此兵不血刃攻...……更多
一片石决战的结局为何令人嘘唏
...一片石由此得名。然而,真正使一片石得名的是明末清初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三人,在这里展开的一场一片石决战。1644年春,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陷北京,明思宗在煤山上吊,明朝宣告灭亡。进了北京坐了金銮殿的...……更多
清朝权力之争:多尔衮与六大亲王的较量
...惨烈了,在大败而归之后,清王朝内部的矛盾也被激化,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开始遍地开花并最终无法收拾。但就在清王朝全面占优的情况下,他们却选择了议和,并主动向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抛出了“橄榄枝”。哪怕议...……更多
山海关之战究竟多惨烈
李自成一个只当了四十二天的皇帝,他的称帝之路可谓跌宕起伏,好不容易攻进紫禁城,结果屁股都没坐热,皇位就被满人夺了去。其实李自成的皇帝之路之所以会如此短暂,最大的因素就是山海关的失守。山海关是离紫禁城...……更多
这十二大人可称为华夏历史罪人,你觉得他们谁才是第一罪魁呢?
...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灭亡明朝,并招降吴三桂,但吴三桂并未同意。同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吴三桂在大军渐渐不支时投降了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更多
大清、大顺与南明三国鼎立,为何很弱的多尔衮成赢家
...手,中华三国鼎立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大顺帝国皇帝李自成策马进入帝国的首都北京。然而仅仅在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就在匆匆即皇帝位后撤出北京。(关于李自成失败的原因,请移步为何弱小的朱元璋成功了,而强大的...……更多
新证据出现!放清军入关主谋不是吴三桂,那是谁呢
...之力得以直驱中原腹地,原本憧憬着成为大顺开国始祖的李自成,在清吴联军的打击下接连败退,最终走向灭亡。然而,吴三桂的罪过还远不止于此,他先是带着清军一路南下破关斩将,擒杀永历皇帝,后又起兵反清,祸乱天下...……更多
山海关大战决定清军获胜的关键在于什么呢
...故朝政便交给了自己的叔叔——摄政王多尔衮;那一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西安自立为帝,国号“大顺”,兵临紫禁城下。见此局面,崇祯帝朱由检自知已无力回天,遂留下一封遗书,晓谕早已兵临城下的闯王李自成“...……更多
朱元璋求之不得的军事奇书终被李自成发现
...世奇书到底去了哪里呢?出乎世人的意料,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北京,他在皇宫中偶然间发现了刘伯温所著的那本《郁离子》,他对刘伯温这位神人很是钦佩,于是细细的品读起来,却无意间发现了页中有页,内藏...……更多
孙传庭败死潼关,是崇祯一手造成的
...过黄河,经山西绕道至陕西潼关,试图固守潼关,以阻抗李自成杀回关中。李自成农民军在汝州取得大捷后,趁势攻取中原诸州县,接着就向潼关席卷而来。对明朝军队来说,孙传庭惨败于汝州就像一场豪赌一样,已经将赌资输...……更多
面对洪承畴的全面围攻,看李自成如何应对
...加之官府苛税繁多,故有众多人亦不再想过那苦日子了。李自成看在眼中,心里便有了主张。一路里不断收容难民,扩弃队伍,不久军队人数已达10万之众。李自成率所部从潼关进入河南。义军行处,旌旗蔽空,甲光耀日,队伍...……更多
崇祯为何说“传庭死,而明亡矣”呢
崇祯十六年十月,大明帝国西北的战事终于见了分晓,李自成攻破潼关以后,明军由此大溃,明将白广恩奔固原,高杰奔延安,高汝利奔汉中,被崇祯帝寄予厚望的孙传庭并没有逃跑,而是尽了自己最后一份力,知事不可为,...……更多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务员下岗了,他是朱由检埋下的祸根——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多地的官员开始上书朱由检,报告灾情,各地情况都差不多:老百姓没吃的,只能吃草,草吃完了吃树皮,然后就是“观音土”,最后什么都没有了,要么被土胀...……更多
为何说永兴之战,吴三桂一战击断八旗军脊梁
...势力间游走,选一个新的主子来效忠。本来他都打算接受李自成的招降了,一听说自己的爱妻陈圆圆被李自成士兵掳走,吴三桂就气愤至极,决定和李自成势不两立,最后,他做出了放清军入关的决定。不过他为清朝立下的大功...……更多
李自成和清军之间最关键的山海关之战,究竟损失了多少实力
...璋这个和尚出身的“土皇帝”,而它的覆灭则是由于农民李自成的致命一击。李自成攻入京城的这一天,皇族百姓人人自危,种种征兆都预示着大明朝气数已尽。曾把蒙古军打得节节败退的明王朝,行至了它的末路。可李自成此...……更多
满清八旗兵力如何战胜明朝的百万大军?
...明代无力赈灾,导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大明中原王朝被李自成农民叛军摧毁,明代还没拖死满清反被满清给拖死了。第三,万历时期,明代进行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三大征几乎掏空大明的国库。尤其是在援朝战争中,用以震...……更多
王辅臣:明朝的‘四姓家奴’与历史的推动者
...明军在关外惨败,关内的农民起义也愈演愈烈,1643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并于第二年在西安称帝建国,改元永昌,大顺政权就此建立。公元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清顺治元年,王辅臣,姜瓖,乃至于整个中...……更多
一代名妓陈圆圆,一笑倾国、再笑亡国,床上躺着三个王朝的残骸!
...信她,她后来又被明朝武将吴三桂相中,跟随了吴三桂。李自成率领的大顺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后,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为此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了清朝。李自成的军队被吴三桂和清朝联手杀得大败...……更多
崇祯若听取此人的话清军不可能入关,明朝或将再延续数百年
...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李自成雄踞陕西、河南,张献忠先后占领湖广、四川。1644年李自成登基称帝,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大顺军攻陷大同、宣...……更多
崇祯末年:大明王朝的覆灭与中原的纷争
...在崇祯末年明朝、蒙古、女真再加上明朝农民起义的首领李自成、张献忠五人来看的话,依然还是皇太极的政治水平最高,其余几人水平参差不齐,李自成略微比其他人高,崇祯略微比其他人低。 虽然崇祯皇帝“天子守国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但性格豪迈,血气方刚。朱元璋问廖永忠:“你跟着哥哥投奔我,是想要富贵吗?”廖永忠回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024-06-25 11:55:00
朱元璋渡江之后,全力攻打集庆(南京),随后靠着巢湖众将攻下镇江、常州、池州等地。在这些战役中,廖永忠都立下大功。好景不长
2024-06-25 11:55:00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
2024-06-25 11:56:00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但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得天花去世了,慈禧又重新掌权,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历来说不清楚,有人甚至为人是慈禧太后下的手
2024-06-25 12:06:00
举报信一路无阻递上了武则天的案台,女皇看完后便唤亲信带来来俊臣亲自接见。来俊臣被押送上前,武则天也不禁感叹他的俊秀面孔
2024-06-25 12:00:00
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府中有一位知名的能歌善舞的小婢被来俊臣看上,为了能够将此女子占为己有,他让同党一起诬告大将军意欲率众谋反
2024-06-25 12:01:00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
2024-06-25 12:07:00
三年后(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围困在平江(苏州),朱元璋觉得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024-06-25 11:57:00
公元1367年,由于张士诚死守平江,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从淮东率领水军协助徐达,朱元璋最终诛灭张士诚,也有廖永忠之功
2024-06-25 11:57:00
正因为是一名女性坐上了从来只有男性才能拥有的龙位,妄称天子,所以在她得位初期,天下人心惶惶,朝中一片唱衰。为了让异己噤声
2024-06-25 11:59:00
几乎参与了朱元璋所有的大型战斗。朱元璋渡江时,廖永忠雪中送炭;朱元璋灭陈友谅时,廖永忠舍生忘死;朱元璋攻张士诚时,廖永忠锦上添花
2024-06-25 11:59:00
慈禧太后是清朝著名人物,她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行,而当时的清朝又有外地来袭,又有太平天国运动,真是内忧外患
2024-06-25 12:05:00
李冶生于中唐时期,浙江吴兴人,从小善读诗书,生性聪慧,六七岁时就能吟诗作词,出口成章,少年时曾作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2024-06-25 12:08:00
具有强烈变革维新的光绪会让大清迎来曙光吗?慈禧死后,光绪肯定会重新掌权,他虽然痛恨慈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慈禧终究是大清皇太后
2024-06-25 12:10:00
但上天眷顾,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掌权的慈禧为能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朝政,便让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2024-06-25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