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4 11:48: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通过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有用的经验,能够知兴替、正衣冠,这也算是历史的重要价值之一。而在历史上,除了赫赫有名的有功绩的皇帝诸如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明等等,总有一些“另类”皇帝,他们存在的意义好像就是给人们提醒,让人们不要重蹈覆辙的。

这些人通常会因为其昏庸无能,导致一个朝代的灭亡。

这样的皇帝,在历史上也不在少数,纣王、周幽王、隋炀帝杨广都是例子,但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皇帝,他和这几位不一样,在位期间他并没有不理朝政,相反,

是因为他的勤勤恳恳、“大刀阔斧”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先是诛杀阉党,后来又是滥杀无辜,迎来了中国历史的三百年黑暗,这位就是明朝末位皇帝——朱由检。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01

早年帝位稳固

朱由检虽然贵为皇家子弟,但是小时候过得并不好,因为他爸爸不被他爷爷看好,而且他妈妈的身份是小妾,不是正室,

因此他小时候并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五岁那年,母亲还因为犯罪被自己父亲处死。

之后朱由检就有庶母抚养,但是其庶母有了孩子以后又把朱由检交给了另一位庶母。

十岁那年,朱由检被自己的哥哥封为信王,这时候,生活才算有了一点起色。

公元1627年,明熹宗驾崩,根据他的遗诏,将由朱由检即位成为皇帝,此时的朱由检年仅十七岁,

上位之后,改年号为“崇祯”,这就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朱由检虽然年轻,但是勤勉克己,政务上面从来不偷奸耍滑,在他即位之后,便瞅准机会,秘密清扫了当时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的鹰犬们。就在他登基之后三月有余,朱由检放出了大招。

他先是将魏忠贤贬职,让他去安徽看守陵墓,然后过了不久就开始下令让其他官员上奏关于魏忠贤的罪状,准备让他伏法。到了年末,魏忠贤深知大势已去,所以在被贬地自缢了结。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朱由检非常痛恨他,命人将其碎尸,将尸体扔进悬崖,不许人收尸。

自此之后,阉党树倒猢狲散,近三百人,抓的抓、逃的逃、死的死,朱由检最终将阉党全部摆平,并且为之前蒙冤的袁崇焕等人翻案,重新启用。

02

祸事四起,天下大乱

但是朱由检的好事基本上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原本以为他当上皇帝之后,先是铲除阉党,之后肯定会顺顺当当、大有作为,

可是魏忠贤刚死,一件接一件的祸事就在朱由检治下出现了。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先是旱灾,就在朱由检铲除阉党之后的第二年,北方开始大旱,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紧接着就是陕西地区的五年没有收成,之后又是水灾、蝗灾,陕西地区完全全成了蛮荒之地。

这个时候,朱由检不但没有救灾,反而取消了陕北驿站,这一取消不要紧,一位在陕北驿站工作的国家公务员下岗了

,他是朱由检埋下的祸根——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

多地的官员开始上书朱由检,报告灾情,各地情况都差不多:老百姓没吃的,只能吃草,草吃完了吃树皮,然后就是“观音土”,最后什么都没有了,要么被土胀死,要么饿死。

基本上每个地方户籍上的人口都已经死亡过半了,甚至开始吃人了。灾情发展到这个时候,朝廷又没有作为,那灾民们只能自谋出路了,当时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造反,到处都是流寇土匪,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其中北方地区的很多灾民都跟了朱由检在裁撤陕北驿站时留下的祸根——李自成。

但是,事情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大规模的灾民死亡势必会导致瘟疫的爆发,从崇祯十三年开始,一直到崇祯十七年,顺德、大名、河北、天津甚至京师,开始相继爆发大规模的瘟疫,其中以鼠疫居多,又是一大波的人口死亡。

国内上上下下,各地均是盗贼四起、民心大乱,暴动更是充斥着大明江山的每个角落。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这起瘟疫直到明朝灭亡也没结束,一直到了清朝顺治皇帝在位期间,才慢慢消失,也是历史上一大奇事。

而朱由检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天灾了,还有人祸,北边的皇太极开始作乱,朝中乱党更是自成一派、结党营私,天下又有流民作乱。

朱由检派人去剿灭李自成,没成想他几次都没死,跑到河南重振旗鼓。

就在这个时候,可能是天要亡朱由检,他偏偏开始滥杀无辜了,先是杀了重臣袁崇焕,之后又是处死各地总督,已经不得人心了。此时,李自成早就恢复了元气,气势汹汹的攻破了多个都城,兵指北京城。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也许也不会灭亡

朱由检的部队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内忧外患,无所适从了,根本没有像样的战斗力。公元1644年,

李自成杀入了北京城,朱由检写了遗嘱之后,杀了自己的妻子、女儿,然后在景山之上自缢而亡。

根据史料记载,朱由检其实皇帝做的挺委屈的。他在位期间,比明朝的大多数皇帝都要勤奋。根据他身边的人讲述,朱由检经常熬夜批奏折、处理政事,有时候白天坐着坐着就睡着了。白天接见大臣,询问各地事宜,晚上又要看公文,要是赶上了紧急情况,可能又是连着好几个通宵。

他其实当时应该在铲除魏忠贤党羽之后,留着此人,因为明朝的灭亡和朋党之争离不开,当时如果魏忠贤还在,就能够帮助朱由检将东林党人牵制住,那帮人虽然满嘴仁义道德,可是做起事来也是戚戚小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4: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崇祯皇帝之死:明朝的没落与个人悲剧
...朝早已经内忧外患了,不管是内部的阉党与东林党斗争,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还是外部的努尔哈赤等人虎视眈眈,都足以让大明朝覆灭,可惜偏偏当时所有事情凑在了一起,想要力挽狂澜改变整
2023-10-13 22:05:00
...速了明朝的灭亡。那么崇祯杀魏忠贤到底是对是错呢?在李自成杀向北京城时,国库空虚,已经没人为朝廷着想了,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说了一句话:“使忠贤在,国事必不至此!”没错,若是魏忠
2024-05-22 06:27:00
为何说魏忠贤一死,大明王朝就垮了呢
...。崇祯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重修魏忠贤墓碑。五天之后,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歪脖子树上上吊而亡。自1368年朱元璋南京建都以来,国祚延续近300年的大明王朝画上了句号
2023-10-15 16:59:00
聊聊宦官魏忠贤和崇祯皇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最终,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魏忠贤与崇祯皇帝的故事反映了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权臣当道的黑暗局面。崇祯皇帝虽
2024-02-28 11:27:00
聊聊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东林党”
...个强大的王朝在百年之后还是走向了穷途末路。1644年,李自成攻入了明朝的都城北京,崇祯皇帝无奈在煤山自缢。大明王朝为何会走到最后那一步?一直是众人热议的话题,部分学者认为,明
2024-05-21 20:06:00
...挡四立的起义军,以及全国飞速蔓延的战火。1644年闯王李自成杀进北京城,战火最终烧尽了明朝根基,此时狼烟四起崇祯也明白明朝完了,看着四处奔逃的满朝文武,忍不住叹息道“诸臣误我
2024-05-22 06:02:00
崇祯自缢后,他的尸体去了哪里
...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对于明朝时期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谁能想到,这是一支农民组成的起义军,队居然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建立了大顺政权,李自成
2024-06-24 21:45:00
崇祯皇帝:史上最穷皇帝的无奈与挣扎
...已经够崇祯忙的了,谁知道让他脑袋大的还有外敌,还有李自成。本来明朝末年,官吏腐败,让百姓生存不下去,只好造反。在这些人中,李自成算是一个比较出名的人。不过当时崇祯派兵直接打败
2024-02-24 19:45:00
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啥大明就垮台了
...农民起义。03魏忠贤对明朝的意义农民起义的队伍中闯王李自成的队伍来势汹汹,崇祯皇帝的军队根本无法阻挡。结果,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入王城之后,没过几天就直接打入了皇宫。崇祯皇帝看到
2023-06-05 13:58:00
一生励精图治的崇祯帝为什么挽救不回大明王朝
...定。天有不测风云,在崇祯帝不断地减轻赋税的情况下,李自成还是领导农民进行了起义。李自成农民起义势头强大,眼看就要打到了北京。崇祯帝急忙要求吴三桂调兵保护北京,可吴三桂张口就要
2023-05-17 16: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