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伯温有经天纬地之才,跟随朱元璋之后,经过南征北战,终于将一个一个敌人都消灭,最终问鼎中原,可以说朱元璋能统一天下离不开刘伯温所做的贡献。天下大定之后,他功成身退隐居山水之间,在此期间,他作了一本军事奇书,这本书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因此朱元璋十分想要得到这本书,但最终却没有得逞,直到两百年多后,才被一人发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毕生心血奇书成,不教儿郎学此书
刘伯温对后世称为“神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们经常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也就这样流传开来,足以见刘伯温其智近妖。刘伯温精通天文、地理、兵法等,是一个全能的天才。除此之外,他还写了许多著作,如《烧饼歌》更是在后世广为流传。
在军事方面,刘伯温创作了一本名为《百战奇谋》的兵书,这本书结合了他毕生所学以及军打仗的经验,并且利用虚拟事物对战事进行了分析,且要结合对未来局势的判断。可以说只要学会了这本书,就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但这本书的奥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所以刘伯温在临终之前,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刘琏、刘仲景解释道:“并不是为父不传此秘籍,只因你俩才智不足皆不在于此,恐不能承受此书,若是勉强学习,恐怕会多生事端,倒不如平凡度过此生。”
而后刘伯温又指出:“当今圣上多疑,就算是献上此兵书,圣上也难免会怀疑我藏私,并且连累你们,倒不如就此一把火烧掉,反而能保刘氏太平。”刘伯温交代完后事不久,便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朱元璋佩服刘伯温的同时,也忌惮无比,因为刘伯温太聪明了,聪明到不管朱元璋心里面想什么,刘伯温都能猜得到,朱元璋不得不防他。于是在听说刘伯温著有《百战奇谋》后,便一门心思的想得到这本书。
果然,当刘伯温的死讯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时,朱元璋就立即派胡惟庸前去吊唁,名义上是吊唁,其实就是为了打听《百战奇谋》的下落。然而却一无所获,刘氏兄弟坦言告之已经烧毁了,所以胡惟庸只带回了刘伯温的另一著作《郁离子》和一封刘伯温的亲笔信。
朱元璋收到刘伯温的遗物之后,没有见到兵书,只见到他认为没用的《郁离子》,便把《郁离子》扔到一旁,随手翻起了刘伯温的亲笔信,大意是说刘伯温所著的《百战奇谋》等亦是为了朱元璋打天下,如今天下太平,大明江山万里,便再也用不到这本书了。而且刘伯温又怕这本书落到奸佞的手里,倒不如烧毁以绝后患,而那《郁离子》则是留给朱元璋的纪念。
刘伯温的话,朱元璋自然不会相信,他深知《百战奇谋》是刘伯温的毕生心血,怎会就此轻而易举地毁掉?于是他借着悼念开国重臣的借口,将刘府重新翻修,其目的却是为了寻找兵书,但结果依旧是一无所获,以至于朱元璋甚至开始怀疑刘伯温将那本兵书送给了某些战功赫赫的武将,且又萌生出了诛杀这些武将的念头。
可惜的是,朱元璋到死也没见到这本书一面,但他深知这本书的威力,于是在临终前,他对皇太孙朱允炆说到:“一定要找到那本书,万万不可让它落到外人之手。”
那这本让朱元璋求之不得的旷世奇书到底去了哪里呢?出乎世人的意料,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北京,他在皇宫中偶然间发现了刘伯温所著的那本《郁离子》,他对刘伯温这位神人很是钦佩,于是细细的品读起来,却无意间发现了页中有页,内藏之书正是那失传已久的《百战奇谋》!
失传两百多年的旷世奇书重现人间,李自成看后也对其敬佩不已,连连称叹。朱元璋想得到却没得到,也正是刘伯温神机妙算,他料定了朱元璋不会将心思花在一本废书之上,这可谓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刘伯温终究还是胜了朱元璋一筹。
小星世界观,话古今,了人物,学精髓,晓世事,仅此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