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王朝第一次东征高丽,李世民为何抱憾而归
引言高丽,又称“高句丽”,是今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隋朝时,隋炀帝曾倾全国之力,发动113万大军,亲征高丽。然而,这块小小的土地曾多次让隋朝大军铩羽而归,虽然最终平定了高丽,但也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到...……更多
什么只有唐高宗成功征服高句丽
...但是,却为唐朝攻灭高句丽提供了启发。02其实,隋炀帝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就采用了海、陆两线、南北夹击的战术,但是,跨海作战,究竟选择从哪里登陆,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继隋炀帝之后,唐太宗在摸索中找到了...……更多
...称“夏王”,直至唐朝建立后仍然割据一方,是武德初年李世民东征路上最强大的对手。这个人就是窦建德。窦建德,河北漳南(今河北故城县东)人,与孙安祖同乡,自小勇武过人,在乡里有侠义之名。大业七年,朝廷招募东征...……更多
...征讨日本。此时蒙古尚未征服南宋,加上忽必烈的轻敌,第一次东征的兵力并不多。其中高丽11200人(大多为水手),从伐宋前线调回17000蒙军和4000南宋降军,总计3万2千人。联军向出发地高丽集结时,忽必烈同时命高丽造大小...……更多
...就先停止对日征伐,以灭亡南宋为要务。 在忽必烈发动第一次东征日本战争的同时,南宋依然是它的军事推进重心。比如在公元1274年12月,从襄阳出发的伯颜足足率领战船一万艘战船进入长江,与南宋水军进行交锋,而第一次...……更多
薛仁贵:三次征讨高丽的背后故事
...薛仁贵。658年,薛仁贵率兵攻克赤烽镇,这是他与高丽的第一次交锋。同年六月,豆方娄率三万大军进犯唐朝边境,薛仁贵再次领军出征,成功击败敌军。659年,他亲自指挥横山之战和石城之战,均取得胜利。661年,他奉命攻打...……更多
哪个小国杀元朝使臣,元世祖一怒将其夷为平地
...悉地形,被缅军依靠有利的地形和旺盛的士气击败,元朝第一次征讨缅甸以失败告终。公元1280年,元世祖在准备充分下第二次对缅甸发起进攻,这一次缅军尽管英勇战斗,但仍然挡不住强大的元军,一路败退,形势非常危急,...……更多
高句丽:汉唐间的独立王国,揭秘705年传奇历史
...原王朝的领土上肆无忌惮地存在着,还存在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征讨高句丽,隋炀帝带领113万人之多的大军亲征。这一次隋炀帝虽然带的人多,但是地形压根没人家熟悉,再加上上传下达的过程漫长,往往会贻误战机,在多次遭...……更多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和民族只是一个历史名词,忽必烈二次海上征倭,规模比第一次大很多。有左路军三万人,还有范文虎统率的江南军七万多人为右路军。有战舰近四千艘,渡海远航,浩浩荡荡杀向日本。左路军又蒙古将忻都率领,自忖轻舟熟路...……更多
隋炀帝为什么三征高丽都失败了呢
...时所取得的成就,似乎已经不在后世被称为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之下。可是后来隋炀帝发疯了要攻打高丽,结果三亿高丽都失败了,并且隋朝损失了百万大军,导致隋朝短命而亡。难道高丽的实力比当时的突厥要强出很多,以至...……更多
武则天能成为女皇,这五人功不可没
...立的李勣 李勣在贞观朝表现突出,主要在军事上,追随李世民平定过窦建德、沈悦、王世充、刘黑闼、徐圆朗等起义和叛乱。又随太宗东征高丽,先后拔高丽十余城。薛延陀部落叛乱时,也是他率突厥兵讨伐。到了高宗时代,...……更多
隋炀帝:被误解的伟大贡献者
...昏君形象,有诸多把柄在手,被黑确实是很正常的现象。李世民对他的评价是“隋炀帝纂祚之初,天下强盛,弃德穷兵,以取颠覆”,要知道隋之后就是唐,李世民这样评价,自然直接影响史官评价的公正性了。 但实际上隋炀...……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雄心壮志与挫折之痛
...奈时机不够成熟,只得暂时搁置。到了大唐贞观十八年,李世民认为唐王朝已经具备了夺回辽东的条件,于是计划“征东”。而且,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自李世民即位以来,扫漠北、平西壤,但从未亲自出征过。此次亲征,不...……更多
唐灭薛延陀之战,唐王朝威名远传漠北
...突厥对唐朝威胁尚大,因此,为了牵制和孤立东,突厥,李世民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同时,为了回报唐朝,夷男从这时开始向唐朝进贡,并且建牙于郁督军山下。此时薛延陀的势力范围,向东延伸到了靺鞨,向西一直到西...……更多
政权还没有稳定的高丽王朝,为什么要对明朝进攻?
...回高丽,把王禹从皇座上赶走。王禹自从登上皇位之后,第一次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实力,却被人当成了一个笑话。王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将皇位拱手相让,李成桂坐上了皇位,坐上了高丽皇帝的宝座。而王禹在被放逐后...……更多
聊聊唐太宗征高句丽的历史真相
645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六军,征讨高句丽政权,从而揭开唐朝与高句丽长达23年的战争。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看韩剧,不过编者最近发现的几部韩剧,讲述的就是唐太宗征高句丽的故事,剧情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唐太宗...……更多
韩国文物部门发现高丽或朝鲜王朝时期文物,石墙上刻有汉字
...起,青瓦台作为景区向公众全面开放参观。这并不是韩国第一次发现带有汉字的文物,2022年1月底,韩国国立扶余文化研究所曾对外公开确认2021年在忠清南道公州武宁王陵出土的墓砖是由中国工匠建造,其出土墓砖中刻有一行汉...……更多
强者李世民的收官之战,带给了他真正的失败
作为时代的最强者,李世民一生无往不利,风光无限。但就是他最后的收官之战,却带给他真正的失败,留下了深刻的遗憾。其实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唐朝攻占了高丽的很多地方,跨越了辽河,把高丽的空间压缩了很多,也为...……更多
唐太宗欲出兵高丽,找李靖相商,李靖:您如何评价诸葛亮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高丽数次侵犯新罗,唐太宗李世民派遣使者到两国去调和矛盾。但高丽拒不奉召,其朝中大将盖苏文更是大放厥词,说中国无人知晓兵法,这让唐太宗十分恼火,于是召见卫国公李靖问策。李靖此时...……更多
李世民胆子是不是太小了,为什么不赌一把,废李治立李恪为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十四子,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李世民的诸多儿子也是性格各异,能力天差地别。要说李世民那么多儿子里面,谁最有能力,当属吴王李恪,李世民对李恪这个儿子也是喜爱有加,经常在大臣面前...……更多
...逐了唐朝的势力,占领了大片高丽之地。这是韩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疆域的侵蚀。此后的辽金两代,朝鲜的新罗王朝被高丽王朝(王氏)取代。不过,在唐朝衰落,辽朝崛起的间隙期间,高丽将疆域推进到了铁岭一带(鸭绿江...……更多
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人生
...举国震惊,无数城池守军、百姓望风而逃,薛仁贵因功被李世民召见,升其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赐马二匹、绢四十匹及俘虏十人为奴。唐军回师时再度进攻安市城,不想守军极为顽强,李勣本打算用屠城之说动摇高丽军心...……更多
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薛仁贵
...就是让薛仁贵真正走入军事核心的重要节点。薛仁贵得到李世民的重视亦是此事。李世民身边虽有勇将,但用人之际,薛仁贵仍是以其英勇脱颖而出。以当时官员的晋升速度来说,薛仁贵的地位上升堪比坐火箭。其地位攀升速度...……更多
为何说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
...无能,下面我们就来分别看一下。太子之争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长孙皇后生的第三个儿子。他有两个亲哥哥,大哥李承乾比他大9岁,二哥李泰比他大7岁。早在李治出生前,他的大哥李承乾就已经被确立为太子。...……更多
隋炀帝三征高丽:强硬外交与版图扩张的历史见证
...权力遭受到了挑战,由此借口向高丽国发起了三次战争。第一次,便派来护儿的江淮的水军,从海上去打高丽,高丽军大败。高丽军知道自己实力弱,就开始投降,让出了城池,在城内进行了埋伏,然后等隋军到城里以后,高丽...……更多
隋唐两代为何都要远征高句丽
...,大约在公元404年左右,其疆域空前扩大。这里我们就以李世民的那句“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来剖析一下。首先,从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来分析。此地可攻可守,极盛时军队有60万人,曾趁中原内乱逐一占领了汉四郡...……更多
元朝公主成为高丽太宗王妃,为何整个高丽王朝都想她死
前面小编介绍了元朝和高丽王朝的和亲公主承懿公主,她和高丽武宗一见钟情,可以说是一段感人的跨国爱情,后来成为高丽王朝的一代贤妃,但事情总是有极端的,现在要介绍的这位和亲公主,成为高丽王妃后,倚着身份地...……更多
谁是外国版李渊,被儿子逼迫退位后投奔敌国
...是唐朝的开国之君,但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明显没有儿子李世民强,而且最悲催的是,李渊居然被自己的儿子逼迫着退位当太上皇,这种事放谁身上都会憋屈万分。无独有偶,当中国的历史处于唐朝末期时,朝鲜半岛上也出现了...……更多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元立义仓于乡社,又置常平仓于路府”。义仓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是在隋朝,是人们自发囤积粮食以应对一些特殊情况。元朝最初的建立是为了一些贫苦老百姓,有时候因为收成不好,吃不起饭,就可以去义仓接受救济。义仓...……更多
...给唐朝的崛起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从630年到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不断扩张,消灭了一个个的政权。首先是630年,唐朝联合薛延陀消灭了东,突厥,于是北方的边患基本解决。而当时西突厥出现了二汗并立,内战不断。于是唐朝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