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22:37:00 来源:戏说三国

忽必烈统一天下以后,先后两次,即公元1274年、1281年两次东征日本,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朱元璋也想征伐日本,被刘伯温苦谏而罢手,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三次征伐日本都不成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后来忽必烈先后在1282年出水军取占城,1292年又出兵爪哇,同时,元军又试图征服流求(台湾)。都以失败告终,可以说,海上作战是元朝军事实力的短板,这些进攻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和日本入侵中国一样,元朝两次征伐日本也是通过朝鲜半岛,都以高丽(朝鲜)为重要的海军基地,合浦(今朝鲜釜山以西的马山浦)港口,成为蒙古海军杀向日本的出发点。当时高丽和元朝关系十分亲密,高丽女子大量充斥与元朝后宫。元朝的公主和也和高丽王宗联姻。

《元史》中的《高丽传》,大多是因袭前史: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又扶余别种尝居之。其地东至新罗,南至百济,皆跨大海,西北度辽水接营州,而靺鞨在其北。其国都曰平壤城,即汉(朝)乐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渌江,而平壤在其东南,因恃以为险。后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而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国至唐乾封初而国亡。垂拱以来,子孙复封其地,后稍能自立。至五代时,代主其国迁都松岳者,开国王氏,名建。也就是说,高丽当时最高的国王姓王。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公元1233年,已经灭掉金朝的蒙古大军终于腾出手来消灭朝鲜王了,蒙军大将源唐古与洪福源一起杀向高丽。高丽王挺能坚持,打了五年知道自己不行了。高丽国主,高丽王王皞只能上表乞降,成为蒙古藩属。王皞把自己亲儿子王倎入蒙古为人质,1260年,高丽王王皞病死,在蒙古质子的王倎被立为高丽国王,派兵护送这个傀儡归国为主。

王倎在蒙古呆过,深知蒙军的实力和野蛮,他当“国王”后,对蒙古心服口服,第一件事就是,又让自己的儿子王愖入蒙古为人质,自己改名王值。公元1274年忽必烈把公主把皇女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给高丽王世子王愖。通过裙带关系,高丽小国从番邦小国,成为大元皇帝的乘龙快婿,从此之后,高丽王终于和元朝高官们并驾齐驱了,从此以后,高丽三代国王都取元朝公主(宗室女)为正妻。用以维持他们在朝鲜半岛的统治。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实际上,早在公元1266年,忽必烈他就派出国信使,持国书往日本发出最后通牒,希望日本仿朝鲜例。为大元附属国,忽必烈对朝鲜不甚了解,对于日本的认知基本上来自高丽女婿王植,女婿王植说日本那里遍地金宝,而且这个国家最不是东西,最好歼灭之(挺有眼光)。

忽必烈见财起意,这才下国书问询,国书内容看似冠冕堂皇,实蕴威胁恐吓: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场,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而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心,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最后那句:以至用兵”四个字,典型的大国霸权主义。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大元全权特使赵良弼几经波折终于到达日本,但当时的日本镰仓幕府根本不知道蒙古人是干啥,自然是见也不见。外交行动失败。久久没有回音无,忽必烈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在于至元十一年,命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二人为帅,在高丽造战船九百艘,载士卒一万五千,从合浦港出发向对马岛展开进攻。至于这次攻日本的“战绩”,十分显著,元朝大军率先火炮轰击,日本兵从来不知道还有火炮这样的高科技武器,日本军队被全歼。

元朝大军随即在博多湾登陆后,连日奋战,战绩虽然辉煌,但确实啥也没有,哪有“遍地黄金”之说。如此贫瘠的孤岛没啥用处,主帅下令全体士兵离岸上船,班师回朝。万万没有想到,台风忽然在夜间来袭博多湾。四分之三的蒙军与被击碎的船体一起,连绝望都来不及,就刹那间沉入漆黑的日本水下地狱。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消息传至幕府,忧惧不能进食的北条时宗喜出望外,连连叩头感谢上苍,嘴里不停地念叨:“神风!神风!”此役,日本称之为“文永之役”。日本二战后期的神风行动就来于此,大概是希望再来一次神风保佑日本吧,可惜美国大兵不是蒙古大军。

忽必烈自感面上无光,又加上当时忽必烈要全力攻取南宋,腾不出手来再派大军进攻日本。日本也算有点运气。至元十二年,忽必烈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人为使,再去日本宣旨,日本幕府将军北条时宗大怒:上次入侵我国,如今还敢再派使节,北条将军一声令下,把元使皆押出去砍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日本连最普通的外交礼仪都不知道。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消息传出,忽必烈震怒,在至元十八年正月,忽必烈设“日本行省”,还没打呢,日本已经纳入元朝版图,忽必烈以蒙古人阿剌罕为日本行省右丞相,以范文虎为右丞,并下令军在高丽的忻都、洪茶丘二人,共出兵十余万进讨日本。

如果元军二次征倭成功,日本和大和民族只是一个历史名词,忽必烈二次海上征倭,规模比第一次大很多。有左路军三万人,还有范文虎统率的江南军七万多人为右路军。有战舰近四千艘,渡海远航,浩浩荡荡杀向日本。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左路军又蒙古将忻都率领,自忖轻舟熟路,首先从合浦起航,拥千艘战舰打下壹岐岛。继续进兵,但日本坚壁清野,左路军只好原地待命,待与范文虎的右路军会师,伺机再战。

范文虎(贾似道女婿)的右路军一开始就不顺,方面,刚刚出兵,主帅元军阿剌罕病死,好大喜功的范文虎代理自专军政,不待新任阿塔海上任(在路上)。就开始发施号令,但由于两军没有最高统领,诸没有一个能主持大局。谁也不服谁,双方合军后,计划进攻屯五龙山(今日本佐贺县西北伊万湾)。如果当时元军立刻进攻九州的太宰府,估计日本现在就是中国的日本省或海东省或东瀛省了。正是由于诸将意见不一。导致错失良机。日本除了听天由命,没有任何办法。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八、九月间本来就是刮飓风的季节,一场飓风救了日本,改写了历史,元军主帅范文虎、忻都回朝以后,上报忽必烈说途中遇风,数将不听节制,自然是隐瞒大败的实情。不久,被俘人员有的逃了回来,报告详细情况,报实情,忽必烈这才得知真实情况,但事后范文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蒙古征伐日本,忽必烈的大国梦挫败

此役,日本人称之为“弘安之役”。

后来忽必烈很想三征日本。但翰林学士王磐的一番谏言:“日本小夷,海道险远。胜之不武,不胜则损国。忽必烈只好放弃。

可以说,两次征伐日本失败都是天灾造成的。如果攻伐日本成功,历史将如何改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的忽必烈是如何征服日本的?
...公元十三世纪,忽必烈发兵征伐日本,日本史书称之为“蒙古来袭”或“元寇来袭”。二次伐日,声势之大,兵员之多,失败之惨重,对在欧亚大陆上所向无敌的蒙古军队来说,是元朝外侵史上极少
2023-08-30 19:54:00
这个皇帝历史性地征服了高丽日本东南亚,成为了千古英雄
...祚近500年,直至1392年为朝鲜王朝取代。元代形势图早在蒙古时期,与蒙古人兴起的漠北之地相距不远的高丽国与蒙古人就建立了朝贡关系。1216年成吉思汗时,一支原依附于蒙古人的
2023-02-21 15:07:00
朝鲜半岛真的是元朝的征东行省吗
...日本列岛杀来,船头上站立的既有身穿皮甲,手持弯弓的蒙古士兵,也有身着汉服和朝鲜服饰的其他面孔,显然这是一支联军,而船队驶来的方向正是朝鲜半岛。自王氏高丽统一半岛之后,朝鲜接连
2023-05-05 06:32:00
了解元朝的地缘政治考量
...长河中,战争与征服常常是国家间互动的主题。元朝作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阔的疆域著称。然而,尽管元朝几乎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它却放过了位于其眼皮底下的高丽(
2024-10-23 19:20:00
元朝为何必须灭掉并不富裕的日本呢
...悬,元朝为何必须灭掉并不富裕的日本呢?至元十一年,蒙古派出两万七千人乘坐九百余艘舰船袭击日本九州,结果因迟迟不能突入倭国腹地,而铩羽而归,史称“文永之役”,又称第一次元日战争
2023-05-03 15:18:00
...必烈接连向日本派出五波使团,希望日本称臣纳贡、归附蒙古帝国。但日本均以不回应、驱逐使臣等方式表明自己不合作的态度,被激怒的忽必烈遂发动大军两次远征日本。不过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
2024-01-14 21:22:00
元日战争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日本。这两次侵,略战争在日本合称为“元寇”或者“蒙古来袭”,也或者按照当年日本的号称抵御元军所进攻的第一次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以十万
2023-05-11 15:58:00
忽必烈在位期间发动了10场大战,这是穷兵黩武还是开疆拓土
...1261年,阿里不哥再次东征,忽必烈采取经济战,断绝了蒙古草原的物资供应,阿里不哥出现粮食荒。于是阿里不哥派遣阿鲁忽封地募集粮草,但阿鲁忽脱离阿里不哥后就自立为汗,建立了察合
2024-04-29 17:23:00
成吉思汗有什么方法,让军队从不饿肚子
...多世纪的东征西讨先后带领灭了40多个国家,最终建立了蒙古帝国。常年的战争中,成吉思汗曾想了一个方法让士兵不饿肚子,保障了蒙古大军的后勤。然而,在二战的时候日军也想效仿这一模式
2023-05-08 14: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