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14:09:00 来源:戏说三国

元朝一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因为它毕竟不是完全的中原王朝,而是少数民族的外来统治。所有的制度都和原来的中原王朝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其中一个重要的制度不同就是粮食赈济。那么元朝的粮食赈济究竟呈现怎样的特点?与高丽的粮食赈济究竟如何?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元朝与高丽粮食赈济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容?

在粮食缺少情况时,两者粮食赈济的确有利于国内情况的恢复

元朝一直是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包括它的粮食赈济制度也是特殊的。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元朝和高丽的粮食赈济方面。当时元朝和高丽一致同意在双方粮食短缺的时候,可以进行粮食上的赈济帮助。

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少见,不过如此操作出来的社会效果的确很好。《元史》记载:“至元十七年五月,賰以民饥,乞贷粮万石,从之。”,《高丽史》也有记载,“忠烈王六年是月(五月)旱蝗,元中书省牒加籴米一万石”。从已有的文献上来看,的确两者之间出现粮食赈济的情况是真实的。

其实这样做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尤其是对于高丽来说,高丽的国土面积相较于元朝而言太小了,如果高丽遭遇了一个重大的自然灾害,那么有可能是全国都会受灾,全国没有多余的粮食用来赈灾。这个时候如果元朝出手帮助赈灾,那么高丽受灾后的状况肯定比自己处得要好。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对于元朝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靠近高丽的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么可以直接从高丽调取粮食,粮食的交通运输费用明显会减少,所以在元朝遭遇自然灾害时,与高丽达成赈灾互助的协议也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2.两者的互相粮食赈济可以转化为一种战争工具

元朝和高丽保持粮食赈济的关系,虽然有时候这样的关系的确是用来进行粮食赈济,但是有时候这样的关系,是可以成为战争工具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元朝远征日本的事件。

《高丽史》记载:“忠烈王二十年十二月庚寅,元遣中书舍人爱阿赤来,先是为征日本运江南米十万石,在江华岛。今辽沈告饥,帝诏以五万石赈之。”很明显,元朝统治者想要通过让高丽给予一定的战争的准备粮来减少自己的战争成本。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在此过程中由于元朝实力比高丽强,所以即使高丽王对此提出异议,要求减少粮食的输出,也被元朝的统治者给拒绝了。当时元朝统治者制定了第三次远征日本计划,如果把战争所需要的粮食从元朝本土输往战争据点上,交通成本肯定比在高丽向远征日本的战争据点上输出粮食的交通成本肯定要高,在两者的选择中,元朝的统治者肯定会选择成本少的。所以会发现,元朝和高丽之间实行粮食赈济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战争工具。

元代的赈灾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从粮仓设置的角度上来看,元代对于赈灾的粮食供应和粮价控制很严密的

元朝领土面积大,相对应在各个地方建立的粮仓也多,粮仓只要以义仓、常平为主,而且这些粮仓普遍性地规模很大,沿河分布,沿边界线分布的都有。据《元史》记载:“元立义仓于乡社,又置常平仓于路府”。义仓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是在隋朝,是人们自发囤积粮食以应对一些特殊情况。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元朝最初的建立是为了一些贫苦老百姓,有时候因为收成不好,吃不起饭,就可以去义仓接受救济。义仓往往会交由一个社长来管,中央很难对这些地方小事进行细致的了解,所以往往义仓的救济大小都是社长说了算,百姓一般都要在社长这受到一层剥削。

而且元朝义仓的设置有点像现在的银行,如果百姓交一定粮食到义仓,那么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这里的利息指的是粮食),一定时期之后,将原交的粮食和“利息”返还给百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凡纳例,平年每亩粟率一升,稻率二升。凡大有年,听自相劝督而增数纳之。凡水旱螟蝗,听自相免。凡同社万一丰歉不均,宜免其歉者所当纳之数。凡饥馑不得已之时,出则计排家口数之多寡而散之。”,根据这样的原则得知,义仓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的。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另外一个在粮食赈济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常平仓,常平仓的最初出现是在汉朝时期,主要是用来保持粮价的稳定以及粮食的正常供应,元朝很好地继承。《元史·食货志》言:“其:年米贱,官为增价籴之,歉年米贵,官为减价粜之。”对于当时的粮食供给,肯定不能仅仅凭借着供给,应该还要在供给的过程中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粮价就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到了灾害时期,粮食供应稀少,但人们的粮食需求并没有下降,进而造成人们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于是粮价因为物以稀为贵而疯狂涨价,朝廷常平仓的作用就是平时囤积大量的粮食,让这些粮价炒不起来。

2.赈灾联系整个官僚集团,要求官僚集团一起赈灾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元朝除了中央政府在赈灾方面不懈努力以外,还要把整个官僚集团拉进赈灾的范围中。有时候由于灾害或者其他情况实在出乎统治者的预料,使得物质的准备并没有很充足,此时,统治者就会将官僚集团拉入其中,要求捐献其一部分的物质资料来支援赈济。

地方官员肯定不愿意,所以往往会迫使地方豪强地主捐献物资。但是由于元朝制定的捐献物资程序太过于复杂,往往政治批准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百姓往往等不了。元朝政府针对这样的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的便利措施。

劝那些官僚集团拿出钱来去赈灾肯定不现实,故元朝一般也会颁布“假米”政策,先让豪强和地主将米拿出来,之后国家再还,在这样的模式下,地方官员变得异常积极,往往在地方积极劝说豪强地主拿出足够的米来支持赈济。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间接体现了中央政府并没有绝对性的权力,因为政府并没有进行暴力性措施来迫使地方豪强地主来捐献粮食,甚至最后自己还用偿还性的方式来弥补物质资料的不足。

之前政府通过大量的赐田,使得土地大面积地流失,政府手中拥有的物资能够长时间供应整个社会的基本运转?很难,或许之前土地制度安排得合理可以做到,但是以元朝的统治风格,应该无法供应。不然也不会从管理人手中获取资源了。

3.赈济的方式多种多样

元朝就赈济的角度上来说,赈济的手段多种多样。在一些山水雨泽上,一般的封建王朝都要对此进行收取一定的税收,因为统治者认为,山林等的一些地区是属于国家的土地,并不属于私人区域,在一般情况下国家是要收取费用的。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当然,在特殊时期,国家可以因为一些情况减免山林的税收(一般都是全免),让百姓能够获得多点的粮食,在山林里面可以打猎、钓鱼等方式获得一定的粮食,对于减少自然灾害等是有帮助的。

另外,元朝还有一种特殊的赈济方式,就是用一些罚款来进行赈济,这是以往朝代中并没有出现的。很奇特,之前的王朝可能认为这样的行为大多不符合王朝文明的形象,所以多半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

不过这样的方式的确是合理的,用一些贪污官僚的钱去赈济灾民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对于当时的官僚进行了惩罚,也使得灾民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帮助,缓解了中央筹集物质资料方面的压力,这样的方式往往被后世的史学家称为“借官本”。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史学家们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政治生态模式,应该得到采用。“庶几官本不失,民受大惠。公私之际,一举两得”。除了上述两种方式赈济以外,还有一种较为现代化的方式——以工代赈,美国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使得罗斯福总统可以扬名于美国,其实这样的做法在我国元代就已经产生了。

统治者每逢自然灾害来临时期,便会组织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军队或者修建一些大型工程,国家不仅可以解决未来的一些可能会产生的民生问题,还可以缓解当下的燃眉之急,让百姓能够有事做,有饭吃,因为这是由强大的中央政府组织的,所以以工代赈往往都会进行得很顺利。

元朝的粮食赈济是什么样的,赈灾有何特点?

当然,元朝的赈济方式肯定不止这几种,这几种只不过是个例子,并不代表全部,可以看出元朝赈济方式的确是多种多样的。

总结

赈济是每个国家在每个时期都必须准备的社会工程,因为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力实在是太过于强大,人类目前没有办法控制,更不用说将近一千年的元朝了,所以从各种角度上来说,赈济措施和方式都是必须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盛世大唐是如何解决粮食储备问题的
...食为天。在中国古代,一个国家国力强盛与否的标志就是粮食的存储数量。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在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
2023-05-05 14:52:00
南宋时期的救灾措施、恢复性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利工程,这样的事例于史书多有记载。总之,以工代赈的赈灾手段,使朝廷既兴修了兴国富民的各种工程,又利用了民间大量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朝廷的耗资成本,还救民于水火,稳定了社会。是
2023-05-15 22:13:00
“重农”、“重储”:长安城百万人口的粮仓
...是“筷子浮起,人头落地”的剧情,也就是说筷子不能在赈灾的粥里立起,说明粥太稀,米太少,这是要掉脑袋的。包括“耕牛跪田”“阴兵借粮”的惊天奇案,主要讲的是乾隆初年发生的粮食危机
2024-11-27 07:28:00
隋朝所积累的财富为什么如此惊人
...户人家每年要向国家缴纳0.7石的义仓粮食。说起来是为了赈灾公益,实际上还是压榨老百姓的财富。所以说,隋文帝短短十几年积累的巨额财富,主要还是从民间开源产生的财富,被吸收进了国
2023-05-02 14:04:00
清代国家如何干预粮食市场
...传统儒家“养民”和“聚民”思想——清代国家如何干预粮食市场胡鹏 魏明孔干预粮食市场的目标:赈恤灾民、维持农业生产和平抑价格清代国家市场干预行为源于传统儒家“养民”和“聚民”思
2023-07-03 04:25:00
...有13幢砖木结构建筑,东西相向而建,四列三进,可储存粮食四五万石,是现在的四五百万斤粮食。除此之外,还有砻场、碓房、司事者居室等配套。如今,富义仓还保留着三排仓储式长房、门廊
2024-04-03 07:29:00
古代赈灾直接发粮食不是更好的选择吗,为什么是施粥?
看过历史剧的人会发现“赈灾”这个场面经常出现,会有一个大官带领人们在一个地方设一个粥棚,然后灾民们排着队去领饭。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每个人发点粮食回家自己做不是更好吗?古时候经常
2023-09-21 20:13:00
赣南妇女第一祠
...,钟崇俨仿造苏州范氏和新城陈氏制定了管理、发放义仓粮食的制度并公示和报官立案。此后遇荒年王太夫人义仓的粮食就平价将谷物卖给穷人,救济了不少贫民度过灾年。清道光四年(1824年
2023-03-08 03:28:00
浅谈宋代的仓廪制度,有什么贡献?
...时期的仓廪制度也备受关注。仓廪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管理粮食储备而实行的一系列制度。在宋代,由于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的不断发展,国家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管理粮食储备。一、宋代州县仓
2023-05-21 14: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