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引言
高丽,又称“高句丽”,是今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隋朝时,隋炀帝曾倾全国之力,发动113万大军,亲征高丽。然而,这块小小的土地曾多次让隋朝大军铩羽而归,虽然最终平定了高丽,但也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到了唐朝时期,从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到唐高宗时期总章元年(668年)四十五年间,为了讨伐高丽,唐朝曾五次发动大军,前往讨伐,这五次战争中,虽然唐军都保持在胜利状态,最后也平定了高丽,但对唐朝的国力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消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唐朝讨伐高丽的战争背景以及第一次讨伐时的具体过程。
战争背景
贞观十八年,唐朝在漠北和西域等地逐渐击败了东,突厥、吐谷浑、薛延陀等部落之后,唐王朝威名远传西域、漠北之处。从此以后,唐军兵峰所向,尽皆披靡,声威远扬,唐军所到之处,诸部莫敢不服。
然而,尽管唐朝在西北地区威名远扬,但是,在此前,有一个国家跳了出来,数次挑衅唐朝,他就是高丽。
贞观十六年,高丽内部发生内讧,高丽大臣盖苏文独揽大权,在自己的领地内生杀予夺,对国王的命令置若罔闻,时刻威胁着王权。这时候,有人给高丽国王高建武建议诛杀盖苏文,高建武同意。
但是,盖苏文在宫中遍布党羽,要诛杀他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因此,盖苏文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在某一天夜里,盖苏文带领手下一百多名心腹,走进宫中,以练兵为由,乘机杀死了一百多名大臣,接着又将高建武杀死,第二天立傀儡高藏为新高丽国王,他自己则把持朝政,大权独揽。除此之外,他还联合百济攻打唐朝藩属国新罗,新罗抵挡不住,向唐朝求救。唐朝一看自己的小弟被欺负了,这还了得,先是派人警告盖苏文,盖苏文不听,于是,唐朝派兵征剿。
战前准备
鉴于有隋朝之前三次东征高丽失败的前车之鉴。所以,此次出征,除李世民亲自督战之外,还从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唐军部署如下:
◆进攻之前,派人打探高丽的风土人情、士兵部署情况
◆在南方地区造了大量舰船,从水路运送军粮,供应陆军之需
◆在征讨高丽期间,为防止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南下骚扰,特命令大将薛万彻镇守代州、太原一带,防止游牧民族乘唐朝国内空虚南下挑事。
◆命令房玄龄留守长安,辅佐太子李治监国
终于,万事俱备之后,唐王朝拉开了东征高丽的序幕。
作战部署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率十五万大军开赴前线。进攻之前,唐王朝的作战部署如下:
◆以平壤为主要目标,分水陆两军对该地发起进攻
◆陆路由作战经验丰富李世勣和李道宗担任统帅,率兵6万,兵出幽州、营州,进攻辽东
◆水路由张亮担任统帅,率兵四万,兵出莱州,进攻平壤
作战部署完毕,唐军开始行动了。
作战经过
攻占辽东城
由于辽东是进攻高丽必要通道,所以,始一兴师,唐军就将进攻的目标对准了辽东城。但辽东城并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因为它的前方还有新城、建安、盖牟城这三座城池,一旦唐军贸然攻击辽东城,那么,这三座城池的援兵一旦到来,唐军就会被包了饺子,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想顺利拿下辽东城,必须先要拿下这三座城池。对此,唐军主将李世勣的策略是这样的:
◆由自己率主力进攻辽东城,同时令李道宗部和张俭部向这三座城池发起进攻,阻止高丽援兵的到来,为其进攻辽东创造时间
◆夺取辽东城后方城池玄菟,从侧后方对辽东城发起进攻,对辽东城形成包围之势
在李世勣的部署下,由他亲自带队进攻辽东城。这天,由李世勣率领的军队从柳城出发,出发之后,李世勣对外宣称将由怀远镇进攻玄菟,其实,这只是他的疑兵之计,他真正的目标是向北通过甬道,出其不意,直达玄菟。
李世勣不愧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这一招果然奏效,为了阻止李世勣的到来,高丽军竟然将大量兵力全部部署到怀远镇,结果却扑了个空,因为李世勣军早已绕道到了玄菟,玄菟守卫空虚,李世勣顺利拿下了该地。
与此同时,由李道宗和张俭所率军队也顺利拿下了新城和建安。拿下新城后,李道宗马不停蹄,进攻下一个目标——盖牟城,防止高丽军增援辽东。很快,在李道宗的指挥之下,高丽军还没反应过来,盖牟城便已被攻破,俘虏男女老少约两万余人,缴获粮食约10万余石,这十万石粮食极大地减轻了唐军东征的压力。
再说高丽军,由于唐军兵贵神速,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三座城池早已落入唐军之手。然而,高丽军还不甘心,想要夺回盖牟城,于是,派兵四万增援盖牟城。
四千对四万,李道宗再创奇迹
当高丽四万大军增援盖牟城的时候,此时唐朝的大军还未到达,李道宗身边仅仅只有几千人马,然而,面对高丽大军,李道宗面不改色,亲自率领四千骑兵迎击。此时,军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敌众我寡,不宜与高丽军硬碰硬”。但李道宗却说道:“高丽大军人马众多,必然会仗着人数优势对我军产生轻敌之心,我们只要利用好他们的这一心理,定能击败他们。”众将听了,深以为是!于是,李道宗一马当先,亲自冲向敌营,看到他们的主将这么英勇,底下士兵的士气可想而知!
就这样,在李道宗的带领下,唐军四千骑兵与高丽四万援兵展开了激战,对高丽军来说,他们原本认为会轻而易举攻克唐军,然而,唐军表现出来的士气却让他们害怕了,他们想不通区区四千人的军队哪来的勇气。但是,他们想归想,却依旧歼灭不了这四千人,正当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状态的时候,唐军援兵到了,得到增援的李道宗部再次士气高涨,而高丽军看到唐军来了,早已经没有了再战之力,眼前这四千人都让他们不能前进分毫,更何况这后面而来的大军。就这样,高丽军败了,而且是大败,死了数千人不说,而且盖牟城还被唐军牢牢掌控着。
不久之后,李世民到达辽泽以东,进驻马首山,对李道宗进行赏赐之后,与李道宗一同到达辽东城下,进行攻城。
在围攻辽东城的时候,由于城墙坚硬高大,一时间难以攻破,整整僵持了有十二天之久,在这十二天内,唐军先是用“投石车”摧毁了辽东城大量的防御堡垒,伴随着战楼的被大量摧毁,辽东城攻破指日可待。
随后,上天又给了李世民一击制胜的机会。这天,南风大作,风向正好朝着辽东城方向吹,李世民敏锐地意识到,用火攻或许可以更快攻下辽东城。于是,李世民命令士兵在城墙的西南角放火,借着风力,西南城墙处火势大作,房屋被烧毁无数,城内守军瞬间乱作一团,唐军乘势登上城门,高丽守军见势不妙,纷纷弃城而逃,唐军遂占领辽东城。随后,改辽东城为辽州。
至此,唐军第一作战阶段取得了大胜,这次战争,也决定了唐军是走还是留!毫无疑问,是继续前进,向着平壤的最后一道门户安市挺进,只要攻下安市,那么攻下平壤将是手到擒来的事。但是,作为平壤的最后一道门户,安市会让唐军轻易攻破吗?答案是否定的。
安市受挫
当得知李世民率领大军要进攻安市的时候,为了增援安市,高丽这边联合靺鞨,共出动了15万大军,由高延寿、高惠贞率领,从平壤出发,前往安市增援。
当得知高丽军增援而来,唐军派突厥降将阿史那社尔率突厥骑兵前往试探高丽军虚实,将高丽大军诱往安市东南,双方在此对阵,此时的高丽大军已经布成40里长的阵势,与唐军形成了对峙局面。
望着密密麻麻的高丽士兵,李世民与众将商量破敌之策,这时候李道宗说道“此次高丽大军倾巢出动,平壤城内守卫必定空虚,我愿带领5000士兵攻取平壤城,若能攻下,则这十几万士兵就会一击而溃,不战而降。”此计不能说会百分百成功,但在李道宗这位屡次创造奇迹的将领来说,至少有七成的把握。但对于李道宗的建议,或许是此时的唐太宗早已失去了年轻时的锐气,又或者他不愿冒险,总之,他没有同意。
随后,李世民派出使者对高延寿说“我此次派兵前来,是为你们被杀的国王讨回公道,并不愿与你们兵戎相见,只要你们备好臣子之礼,我们就立马撤退,把你们失陷的城池都归还你们。”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李世民的缓兵之计,但高延寿偏偏就信以为真了。因此就对唐军疏于戒备。
趁着这个机会,李世民亲率大军发起进攻。面对突如其来的唐军,此前并未做过多抵御措施的高丽军瞬间方寸大乱,很难立马组织有效的抵抗,很快,在唐军的冲杀下,高丽军大溃,被唐军斩杀两万有余。
随后,当长孙无忌率军截断高丽大军退路之后,高延寿见大势已去,遂率部众降于唐军,李世民对其重用。
当解决完这15万援军之后,唐军随之对安市城发起了进攻。但是,这样一座小小的城池,却给所向披靡的唐军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攻城期间,唐军用了各种手段都未能攻破这座城池,面对唐军的攻击,这些高丽守军奋起还击,愣是打退了一波又一波唐军的攻击。
转眼间,时间已经拖到了九月份,如果从六月份唐军进入安市城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然而,这三个月却依旧没有攻下安市城,眼看着北方的寒冬即将到来,而唐军又面临着粮草难以为继的困境,不得已,抱着对未攻下安市城的遗憾,李世民下令撤军。
此时的李世民怎么也不会想到,从十几岁便东征西讨的他,破突厥、击败吐谷浑、击降薛延陀,一路走来,摧枯拉朽,破敌无数,从未有过遗憾。然而,小小的安市城却挡住了他前进的步伐,挡住了他那一往无前的心。或许是真的老了,或许是失去年轻时的勇气,总之,这位“天可汗”带着遗憾从辽东城走了。
结语
东征高丽一战,唐王朝总共攻下了玄菟、横山、盖牟、辽东等在内的一共十座城池,或百姓18万之多,全部纳入唐朝麾下,唐朝影响力达到我国东北一带。此次战争,唐军共杀敌四万,俘虏无数。然而,这种看似辉煌的战绩,对李世民来说,还远远未达到他既定的战略目标,甚至连一个小小的安市城都未攻破,这对这位曾经身经百战、具有超常军事天赋的天才军事家李世民来说,颇有些许遗憾。
但是,虽然李世民有着些许遗憾,但纵观这次战争,我们可以发现,唐军的失利在意料之中。
首先,进攻前夕,李世民还是对高丽有一定的轻视之心。这一点从征伐高丽的兵力就可以看出,众所周知,隋炀帝在亲征高丽的时候,尚且出动了130万大军,都在高丽折戟沉沙,铩羽而归,更何况唐朝派出的区区十万士兵,面对辽东地区坚不可摧的城池,不可能说每战必胜。
其次,李世民缺少了年轻时果断杀伐、一往无前的勇气了。这一点从李道宗给他提出的建议就可以看出,当李道宗提出要以奇兵奇袭平壤时,李世民并未同意!但如果是年轻时候的他,我想,肯定会同意的。那么,战争将是另外一种结果了,或许,他不会抱着遗憾而归!然而,此时的李世民,那位曾经以一己之力在渭水河畔独自喝退突厥大军的天可汗早已不复存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