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缙云丨朱晴方:“神交”马识途
马识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神交”马识途文/朱晴方集著名革命家、作家、书法家于一身的马识途老走了,媒体公布的时间是2024年3月28日晚19时25分驾鹤西去,享年110岁。一般的作家或书法家什么的人走了,与我没有什么深...……更多
缙云丨朱晴方:石钟山——怎一个“争”字了得
石钟山——怎一个“争”字了得文/朱晴方早年读到过文豪苏东坡的名篇《石钟山记》,又不时听到这个那个朋友讲到石钟山又如何如何,心痒痒的,早就想亲临一睹芳容。鸡年仲春与几位朋友随团去江西安徽一游,得幸登临石...……更多
龙登缙云 春到万家 重庆曲艺名家走进北碚“闹元宵”
2024重庆市曲艺名家闹元宵走进北碚缙云山”活动现场。通讯员 陈飞胜 摄华龙网讯(通讯员 代宇航)龙登缙云共贺佳节,曲艺名家同闹元宵。今(24)日,“龙登缙云 春到万家”——2024“重庆市曲艺名家闹元宵”活动在北碚区...……更多
缙云丨宋燕:“软老爷”游江
“软老爷”游江文/宋燕和游江神交已久。说是神交,其实也仅限于朋友圈,偶尔在微信上私聊几句,也绝对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诸如“在吗?再见”等客套话在我们之间从来未曾有过,通常都是有事则来,无事则闪,洒脱...……更多
缙云丨叶兆超:文化圈中“家”“人”多(杂文)
文化圈中“家”“人”多(杂文)文/叶兆超一位中文教师不经意间参加某文化圈的一个饭局时发现:在座者在相互介绍或递交的名片中,不是作家、散文家、书法家、画家,就是诗人。可是,一听或一见其名姓,这位也常看小...……更多
缙云丨任小蓉:溪口码头思故人
溪口码头思故人文/任小蓉溪口,老地名大溪口。位于长江之南,背靠方斗山。远远望去,溪口似一粒珍珠闪耀在青山绿水边。溪口,有水码头,亦称渡口,是当年溪马古道的一个出口。这个深秋,站在溪口码头江岸,面对宽阔...……更多
“巴山蜀水 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北碚站)启幕
...·北碚站)暨“活力碚城”北碚区体育旅游消费节在北碚缙云体育中心启幕。本站活动由重庆市体育局、四川省体育局、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主办,活动以“‘川’越巴山蜀水 运动‘渝’你相约”为主题,深度融合“文体旅商...……更多
缙云丨龚农:向母亲致敬——写在重庆大轰炸纪念日
向母亲致敬——写在重庆大轰炸纪念日文/龚农不能忘却的纪念——历史的年轮碾过了83圈,但83年真的遥远吗?一段刻在重庆人民脑海里的记忆,从未随着时间的久远而丝毫消退。山城上空再次响起悲怆的让心一阵紧缩的防空警...……更多
赶文化年集 采乡村年货
...国文化报本报记者 王 彬 李荣坤左手一个热乎乎的浙江缙云烧饼,右手一件龙年春节吉祥物;刚选定了一幅农民画,又瞧见了心仪的剪纸窗花,一边走一边感叹各地好物的新奇亮眼,一边逛一边遇到令人惊喜的“文化盲盒”…...……更多
铜梁有多美?书画名家描绘多彩“龙乡”
...团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华龙网书画艺术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朱晴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华龙网书画艺术联谊会常务理事萧家渝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北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华龙网书画艺术联谊会常务理事王江平 ...……更多
缙云丨兰荣辉:“朽木烂柴”亦可“生花”
“朽木烂柴”亦可“生花”文/ 兰荣辉生活中,老树疙瘩、老树根根,常常被当成“朽木烂柴”,化为灶堂灰烬。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朽木烂柴”,却能够在巧工手中“妙手生花”,赋予新的生命和价值,成为一件件...……更多
重庆公交开通两条旅游专线 一站式带你游缙云山、金刚碑
春节期间,两条“渝约公交缙云山旅游专线”开行。重庆北部公交供图华龙网讯(记者 刘艳)今(10)日,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北部公交发布消息,春节期间开行两条“渝约公交缙云山旅游专线”,方便市民一站式打卡重庆自...……更多
激励更多本土新生文学力量成长!上游新闻“2023年缙云优秀作品年度奖”揭晓
...荣幸能在这样的时候来见证、揭晓我们上游新闻‘2023年缙云优秀作品年度奖’……”4月28日下午,位于重庆鸿恩寺公园的江北区图书馆里高朋满座。伴随着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许大立宣读出一个个长年笔耕不辍的作家...……更多
“2023年缙云文学奖”评选工作启动
“2023年缙云文学奖”评选工作启动2022年底,上游新闻文化频道推出全新的“缙云”栏目,并定位为签发和推送原创作品,着眼于文学新人的发掘和培养。这一栏目的推出得到了重庆市作协、重庆文学院、各区县作协和融媒体中...……更多
缙云山自然教育亮相重庆新年文化市集
...庆时光·2024新年文化市集”在渝中区解放碑步行街启幕,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作为“文化及非遗”展区的城市公益元素在解放碑十字金街上持续亮相10天,邀请广大市民、游客亲身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更多
轨道交通27号线缙云山隧道左线贯通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3月26日,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缙云山隧道左线贯通,标志着轨道交通27号线工程建设迎来重大里程碑。预计4月下旬,缙云山隧道将实现双线贯通。据介绍,轨道交通27号线是重庆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条东西方...……更多
...,钻出了新生的竹枝。这是去年夏天重庆山火过后,今春缙云山上长出的第一茬新竹。2月10日,记者随曾参与山火救援的志愿者来到缙云山。穿过六七步宽、山火救援时抢挖的防火隔离带,沿着石阶小路上山,山火肆虐的痕迹仍...……更多
缙云丨赵域舒:向南出海——西部陆海新通道采访札记
向南出海——西部陆海新通道采访札记文/赵域舒从果园港说起第一次来到果园港的集装箱码头,我就被那一只只橙红色的“钢铁手臂”深深震撼。它叫岸桥。智能中控室里的技术人员轻点鼠标、缓推操作杆,就能指挥几百米外...……更多
缙云丨何仁勇:古道悠悠寻茶香
古道悠悠寻茶香文/何仁勇初秋的一天,我应邀参加万(州)开(州)利(川)三地作家主题采风活动,来到了万州区长岭镇。按照安排,几路人马会在长岭镇政府门口集中,然后奔赴采风地点。我们乘坐的车辆抵达长岭镇政府...……更多
三大类别总值28.41亿元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重庆缙云山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量化三大类别总值28.41亿元本报记者余常海重庆报道 重庆市缙云山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近日实现量化。北京林业大学核算得出,缙云山林业生态产品总值为28.41亿元。这也标...……更多
视频 | 西部18所高校80件佳作齐聚川美 重庆市民快来打卡
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12月29日,第三届“未来·星丛”奖美术与书法优秀作品邀请展暨西部高校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第三届“未来·星丛”奖美术与书法优秀作品邀请展暨...……更多
缙云丨刘燕:学书小记
学书小记文/刘燕一与书法的再次相逢,已是20年后。那一年,在女儿高三的陪读中,深感寂寥,于是想到了书法,拿出纸笔,再次续约了阔别20年的缘分。初开始,也是那样的大张旗鼓,深深挚爱。即使再忙,每天也会与书法相...……更多
呵护生态增“颜值” 优化业态增“价值”
...自:重庆日报呵护生态增“颜值” 优化业态增“价值”缙云山推进“一心四片”工程,做好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本报记者 左黎韵10月1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在缙云山自然教育中心采访。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更多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黄愷新缙云山不缺风来得快,消失得也快缙云山,偌大的舞台东西南北风,都是主角我试图领走一阵风三伏天,为汗流浃背的山城降温对于数九寒天,我有快递小哥的热情为她送上洁白的羽绒服我手上有...……更多
直播带货引客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贞:直播带货引客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满目苍翠,竹林幽幽,这就是隐藏在缙云山上的缙云村。”1月13日,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更多
...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实践故事】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农家乐无序粗放发展,私搭乱建、违规经营“蚕食...……更多
亩产3190公斤 增产29%
...亩产3190公斤 增产29%重庆培育出首个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缙云薯11号”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亩产3190.38公斤,创重庆早熟鲜食马铃薯产量历史新高!近日,西南大学试验基地合川农场“缙云薯11号”田间测产鉴...……更多
“手”护自然,行之有道——重庆马上科技发展基金会开展缙云山“手作步道”公益活动
...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组织37名党员志愿者,前往重庆北碚缙云山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手作步道”公益活动,为保护青山绿水贡献力量。“世界森林日”(3月21日)是倡导绿色文明,保护森林生态的节日,又被译为“世界林业...……更多
解锁缙云添诗意 北碚举行第四届“巴山夜雨诗歌奖”颁奖典礼
...水诗心·第四届“巴山夜雨诗歌奖”颁奖典礼暨第五届“缙云诗会”主题朗诵会在重庆市北碚区委党校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的著名诗人、朗诵名家和第四届“巴山夜雨诗歌奖”获奖者代表齐聚碚城,解锁缙云添诗意,共话...……更多
41位书法家同写百米书法长卷!重庆这样将廉洁清风送进社区
...风……11月24日下午,当一幅长达百米的书法长卷出现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的文化广场时,啧啧的赞叹声和热烈的掌声瞬间响彻全场。11月24日下午,重庆市“社区廉 邻里福”社区创廉主题活动在九龙坡区举行。这是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刘立勤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曾被我们戏称为“武知县”的武大海真的当上了县长。我们瓮城历史上从没出过什么大官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本报讯 (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 近日,莆田市档案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族谱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何勇海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2024-06-26 07:44:00
“泇河三公”与明清泇河开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台儿庄古城运河奏疏馆内的“泇河三公”塑像。 “泇河”是指济宁微山县夏镇李家口至江苏省邳州直河口的一段运河
2024-06-26 05:46: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立遗嘱人群年轻化 虚拟财产也能立遗嘱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蓝皮书记者 蒋欣如本报杭州6月25日讯 (记者 蒋欣如) 25日
2024-06-26 05:55:00
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契文举例》被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孙诒让《契文举例》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从甲骨文发现起
2024-06-26 06:2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在光村的一座旧宅院门口,见到了正在参观的朱小涛先生,他是朱自清的嫡孙,大伙围着他合影,我也一样,合影时趁便问他哪年离开太原的
2024-06-26 06:5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阳城县邑诗文之风华起于金元,盛于明清。尤以有清一朝多贤哲君子,彬彬之士。其骚客述作如林,皆戛戛然独举
2024-06-26 06:52:00
文化中国行 | 安顺武庙:传承600余年的石柱殿堂
安顺武庙简介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曾多次被毁、重建。现存大殿、观音阁为清朝中早期建筑,其他建筑均为后期修复或重建
2024-06-25 23:16:00
寻幽探古辽阳城(行天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慧宏 鞠立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6日 第 12 版)辽阳白塔和广佑寺
2024-06-26 03:57:00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