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参政的途径,也是百姓改变社会地位、人生命运的机遇。明朝初建时,朱元璋采用举荐选拔人才,后因地方控制不力,他下令开启科举取士。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和童生试,逐步选拔人才,如张居正、杨廷和、解缙等...……更多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刘墉
...宰相。到了唐朝宰相品级只有三品,宋朝只有二品。到了明朝,朱元璋仿照宋朝制度,设立了华盖殿、谨身殿、英武殿、文渊殿、东阁等大学士。在明朝如果不加殿阁大学士,就进不了内阁,不在内阁当中就不能称为“宰相”。...……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末。从建立至清朝灭亡,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六朝,而其中又以唐朝为最。科举制度自创立至清末的近一千五百年中,共产生了一千一百多位状元。那么从最初的隋唐时期开始,到清朝灭亡这三百年间中国...……更多
礼部尚书:古代王朝的权力枢纽
...么多未来官员的老师,那么他在朝中的地位还会低吗?在明朝的时候,内阁首辅可谓是最大的官,而内阁可谓是当时朝廷的中枢机构,那么多官员当官都是为了能够入阁。明朝虽然不设宰相,但入阁的人事实上就等于是宰相了。...……更多
揭秘明朝宦官:皇帝的秘密武器与制衡文官集团的力量
...官专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但若要评选出其中之最,必然是明朝。明朝宦官,可谓是权倾朝野,风光无限。但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面对如此嚣张的宦官势力,明朝的大多数皇帝竟然都很“佛系”,似乎完全不在乎。这究竟是为什...……更多
从状元到奸臣:周延儒的跌宕人生与明朝末年的政治风云
...如果能高中魁首,则更是欣喜若狂之事,前途无限光明。明朝末年的周延儒,21岁时就豪取会元、状元,也就是凭借这个身份,他两度出任首辅。只是当时国事已经衰微,并没有扭转乾坤能力的周延儒最后不仅黯然自尽,还背上...……更多
聊聊景泰年间一场有趣的“科场徇私案”
...面我们一起涨涨知识。先说这个乡试主考官的人员委任。明朝的科举考试主要分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童生试是府一级的小试,又分县、府、院三道考试,是最为基础的科举考试;而乡试则是省级大考,中式者...……更多
​科举制度确立与进士轻薄,朱元璋却认为科举取士于国家无用
...能说不管,只能说基本上不管。明代科举考试的初次尝试明朝建立后急需改变元朝粗放的治理模式,着手选举人才。洪武四年(1371)二月,南京举行了开国以来第一次会试,参加的举人200人,录取120。此次会试朱元璋认为目的...……更多
宋朝曾氏家族四代宰相,文治武功耀眼夺目
...眉州的苏轼、苏辙兄弟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来到汴梁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兄弟二人同榜及第,一时间名动京城。尽管此后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在文学领域达到了极高成就,因此一同入选了“唐宋...……更多
明代的内阁存在哪些弱点?一起来看看
...口废除中书省,中国古代的宰相机构从此成为历史。虽然明朝后来还有称得上是宰相机构的内阁以及内阁大学士,但与朱元璋以前的宰相机构相比还是存在不足的。与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之前的宰相机构相比,明朝的内阁有三个弱...……更多
...在户部,身为户部的掌门人,夏原吉是当家的巧妇,更是明朝的账房先生。根据《明史·夏原吉传》记载,为了解决明朝财政问题,夏原吉先后提出:“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等一系...……更多
宰相刘罗锅看多了,再去看正史才知道刘墉身份
...,也非罗锅。事实上,在我国历史上,宰相制度只存在于明朝以前,自明代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起初是有宰相一职的,只是朱元璋疑心太重,为了防止高官重臣威胁自己的地位,便下令废除了宰相一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更多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导致座主门生的联系在政治领域空前密集,极大的影响了明朝的社会政治生活。在这么多的座主和门生关系之中,以乡试和会试产生的座主与门生的关系最让人重视。主考官录取试卷达标的考生,纯属是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是对...……更多
留得庄名万口传
...得庄名万口传”的诗句。金家庄园,百姓取名金衙庄建于明朝晚期,是一个名叫金学曾的钱塘籍人氏建造的。金学曾是明朝官员,隆庆戊辰年(1568)进士,曾任湖广学宪,由于在任期间抵制内阁首辅(当朝宰相)张居正“禁书...……更多
宋朝之前都有过权臣篡位,宋朝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出现过?
...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职,宰相被分的七零八碎。到了明朝干脆直接裁撤宰相,权分六部,皇帝设置内阁协同办事,明朝的内阁首辅虽然有名义上的宰相之称,但跟以前的宰相根本没法比,明清时期的皇权彻底压制相权。明朝...……更多
...欣赏,在短短四年的时间,就将其提拔为内阁首辅,成为明朝实际上的宰相。然而,此人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更没有什么气节,居然主动向李自成投诚,还骂崇祯帝无道。那么,这位明朝的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到底是谁呢?一、...……更多
...墉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他觉得这首诗有问题,有怀念明朝的意思,马上就揭穿了。起初尹宝山被判死刑,后来皇帝开恩,流放到东北去了。无独有偶,同月,江苏东台监蔡嘉树,唆使如皋市民童志臻向刘墉举报东台举人徐述...……更多
清朝军机大臣到底是干啥的
...就关于清代军机处的一些要点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由于明朝后期废除了宰相制,政务上的事情大多都由皇帝一人裁决然而皇帝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他当然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政务一天之内就一扫而光,所以为了可以更好的...……更多
胡濙:明朝七朝见证者,一段传奇的君臣佳话
胡濙,一个在明朝历经七朝、辅佐六帝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见证了明朝从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到天顺各朝的兴衰。作为一位经历了朝更替的高级官员,胡濙的身影贯穿了明朝一个甲子的历史长河。他不仅...……更多
史上9位“考神”,连中三元榜首,结果过得怎么样?
...”竞争,含金量相对较低。而剩下9位,是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时的“三元及第”获得者,是全国状元,含金量高。在此,笔者就来谈谈这9位史上“考神”,他们连中三元榜首,考试能力自然没得说。那么,这些“考神”,...……更多
...参加会试。途经陕西三原时,求见辞官返乡的尚书王恕(明朝中期名臣),激情陈述:“要想治理好天下,在于任用君子,斥退小人。当今小人在位,祸害天下,而您却被摒弃乡村。我此行并不是为了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更多
张养浩与钱谦益:两位汉人在新朝的命运转差异
...为本朝所用,一方面又对其存有一定的戒心,很少重用!明朝灭亡时,钱谦益已经垂垂老也。明朝仕途的不顺,使钱谦益非常想在清朝有机会一展报负!虽钱谦益在清朝积极融入到战后安抚民众的活动中,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张...……更多
...颇爱研读文章,长大之后更是凭借着过人的才学成功通过科举走上了他的仕途。而在陈廷敬考中进士时还发生了一件对他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其实陈廷敬原名本为陈敬,但因为殿试列榜时,还有另外一个顺天府的进士也叫陈敬...……更多
红楼梦:紫薇舍人薛公有多牛?一介商贾凭什么与国公宰相平起平坐
...统制王公一起创建四大家族,岂是寻常之辈?举个简单的明朝例子,四大家族就仿佛是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和刘伯温,代表贾家、史家和王家,加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薛公”组成。就说这薛公应该是什么人?紫薇舍人是紫微...……更多
对话潍水先贤|浓墨宰相刘墉:遇事敢为 无所顾忌
...清廉爱民,循良为吏;积德行善,宅心仁厚;刻苦向学,科举为重;虚心抑己,谋事深远;父严母慈,兄友弟恭;孝悌为本,意在慕容;识才爱才,推贤黜佞;远离浮华,崇惇尚厚”64字家训。 刘阁老(刘统勋)有三宝,铡刀...……更多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何吾驺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更多
明朝内阁首辅刘吉为什么被称为棉花宰相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刘吉的首辅,他因为一段与棉花有关的插曲而被历史赋予了“棉花宰相”的称号。然而,这个称号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吉。刘吉,字以...……更多
清朝官府有个部门最牛,只要挤进去都是从一品,官员都争着巴结
...间接加强了皇权。“清承明制”虽然清朝并没有全然照搬明朝的政治体系,但是始终离不开明朝的影响,官职等相关理念全部沿袭明朝,清朝同样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六部各部门长官都称为尚书,地位极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更多
陈循:从孤儿到明朝不老松的绝世文臣
...骨。历经官场沉浮,却依旧保留了一世清明。而他正是有明朝不老松存在的“绝世文臣”,陈循。一、自持而不争陈循于永乐十三年高中状元,此后便入选翰林院任职编修。当时正值明朝迁都北京,朝政事务繁杂,成祖、仁宗、...……更多
...城县试校书郎;后面的儿子邓冠、邓宽、邓完,都参加过科举考试。四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王询,二女儿嫁给了邹琪,三女儿嫁给了官员李鉴的儿子李天常,最小的女儿嫁给了刘宗奭。刘宗奭,熙宁年间任汀州某县县令,皇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新书速递 | 李晶彭庆阳新作《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出版
近日,由李晶、彭庆阳合著《唐·李世民书论解析与图文互证》一书由中国书店出版发行,该书是全国书法名家洪亮主编的“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系列之一
2025-02-06 22:48:00
鳌拜手握重兵推翻康熙易如反掌,可为啥不造反?康熙晚年说出答案
前言在清朝初期,顺治皇帝登基时只有6岁,大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野心勃勃,将自己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
2025-02-07 01:20:00
金门战役惨败,叶飞上将自责,后勤部长透露隐情:船都给厦门了
1992年11月7日,金门岛解除长达36年的戒严,结束了“战地政务”,实行地方自治、军民分治,还政于民。金门岛离中国大陆虽然遥远
2025-02-06 18:07:00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1988年11月,两个陕西农民受托帮考古队干些体力活,并在古墓里捡到了价值不可估量的金手镯。他们选择主动上交给考古队长
2025-02-06 18:08:00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却让狄仁杰上前:你看这是什么?
作为历史上唯一敢称帝的女性,武则天的实力毋庸置疑,虽然历史上女性因为种种手段独揽大权的不在少数,可是真正敢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称帝统御天下男人的却也只有武则天敢了
2025-02-06 18:33:00
让杨素成了隋朝第一“绿帽侠”的三个爱情典故
在中国数千年的岁月长河里,曾流传过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虽然多系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且往往以悲剧收场,但也不乏有真人真事
2025-02-06 18:44:00
秦的来历,两个版本哪个比较可信?
秦是嬴姓民族。春秋战国一番争斗后,秦最终统一了中国。秦国最早连诸侯都算不上,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
2025-02-06 18:45:00
英国爱德华八世:为娶3婚女放弃王位,换来的却是妻子的冷漠刻薄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女人不坏,男人不爱。”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乏验证,因为许多行为浪荡的女人却能轻松地俘获一众优质男人的心
2025-02-06 18:45:00
老汉无意中捡到一堆破布,被儿子20元卖掉买酒喝,如今价值超4亿
故宫,宛如时间的宝库,聚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座古老的宫殿,见证了中国几百年的兴衰荣辱
2025-02-06 18:50:00
聊聊吴用和晁盖的关系
在吴用眼中,晁盖是个傻大个。两人一狐一虎,上山之前,各得其所,亲密无间。然而他两关系能够稳固,主要是在上山之前,晁盖是一村之霸
2025-02-06 18:50:00
雍正年间地方改革的多样性和基本原则
雍正年间的奏折制度和火耗归公财政改革,带来了非常直观的后果。奏折所传递的信息率先提醒雍正注意地方财政真实的不稳定状况。正是在皇帝对奏折的答复里
2025-02-06 19:01:00
清末中国西部的“盗墓者”,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古代乃至原始社会时,陪葬习俗的兴盛标志着对死者的一种特殊仪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陪葬品变得日益奢华丰富,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5-02-06 19:12:00
诗丽吉背叛丈夫,“刮宫”后跪地为国王献鲜花,姿态卑微另有所图
泰国前国王普密蓬和妻子诗丽吉的爱情故事堪称传世佳话。二人初识于普密蓬在欧洲求学时,当时他已经是泰国的新国王。在家国重任压力下
2025-02-06 19:25:00
沉睡2000年关羽陵墓终于出土,除了青龙偃月刀还多了一具神秘女尸
关云长是三国蜀国最著名的将领。他的正义、勇气和忠诚受到全世界的钦佩。甚至黑白两道都崇拜他。中国考古学家不久前表示,关羽墓已被发掘
2025-02-06 19:25:00
此强国有大军300万,却只抵抗38天就投降,还为敌军生20万私生子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以失败告终,并且德国在巴黎和会上被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在条约中,德国不仅仅是大量赔款,就连属于自己海外殖民地也被瓜分了
2025-02-06 1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