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最后一任首辅是谁,为何骂崇祯帝无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3 10: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崇祯十三年(1640年),崇祯帝朱由检亲临殿试,将一位书生点为状元。崇祯帝对此人十分欣赏,在短短四年的时间,就将其提拔为内阁首辅,成为明朝实际上的宰相。然而,此人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更没有什么气节,居然主动向李自成投诚,还骂崇祯帝无道。那么,这位明朝的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到底是谁呢?

一、殿试第一

此人名叫魏藻德,是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州)人。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科举考试中,魏藻德顺利通过会试。以前的殿试往往都是走走过场而已,可是此时大明王朝危若累卵,崇祯帝思贤若渴,“思得异才”,因此他对这次殿试非常重视,“复召四十八人于文华殿”,亲自向他们提出问题,“今日内外交讧,何以报仇雪耻?”

魏藻德的回答很简单,“以‘知耻’对”,但却打动了崇祯帝的内心。接着,魏藻德又向崇祯帝述说自己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守护通州的战功。天真的崇祯帝被忽悠了,他非常高兴,认为魏藻德就是“异才”,当即将他点为头名状元,并授予翰林修撰的职务。后来的情况证明,魏藻德既无才能,又无品德,根本不配做状元。

二、官至首辅

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清军大举入关,直扑山东地区。崇祯帝十分惊恐,连忙下旨都城戒严。此时,魏藻德上书议论兵事,并在第二年三月,得到了崇祯帝的召见。魏藻德能言善辩,打动了崇祯帝。与此同时,崇祯帝认为魏藻德是自己钦点的状元,于是对他破格提拔。崇祯十六年(1642年)五月,崇祯帝下旨,让魏藻德担任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魏藻德深知官场利害,力辞礼部右侍郎的职务,崇祯帝于是让他担任少詹事,但仍然入阁辅政。当时的内阁首辅名叫陈演,他发现崇祯帝恩宠魏藻德,因此“曲相比附”。于是,魏藻德在内阁中的地位越蒋德璟、黄景昉。崇祯十七年二月,内阁首辅陈演去职,魏藻德升任内阁首辅,“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河道、屯田、练兵诸事”。

三、拷饷而死

魏藻德从入阁以来,就没有什么建树,“但倡议令百官捐助而已”。到了这年三月,李自成的大军进入北京城,五位内阁大学士之中,只有范景文自杀殉国。魏藻德还幻想着能得到李自成的任用,他第一个向李自成“叩头求用”。李自成非常鄙视魏藻德,就把他交给了权将军刘宗敏。刘宗敏指责魏藻德“以首辅致乱”。

对此,魏藻德辩解道:““臣本书生不谙政事,又兼先帝(指崇祯帝)无道,遂至于此。”刘宗敏很生气,说道:“汝以书生擢状元,不三年为宰相,崇祯有何负汝,诋为无道。”接着,刘宗敏命人打魏藻德的耳光。之后,魏藻德被“拷饷”一万两,但刘宗敏认为太少,于是“酷刑五日夜”,结果魏藻德“脑裂而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要陪明朝一起送命。崇祯皇帝哪里知道魏藻德的小心思?李自成大军已经逼近北京,向崇祯皇帝提出议和。崇祯皇帝束手无策、焦急如焚,召来魏藻德,把决定权交给他:“今事已急,卿可决之。”
2024-05-20 06:58:00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大明王朝覆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魏藻德的人,他并没有因为旧朝的灭亡而伤心,反而还想在新朝谋一份官职。此人就是大明朝曾经的
2024-03-22 06:32:00
李自成“追赃助饷”,导致明朝首辅魏藻德受刑后脑裂而死
...黄巾、唐末的黄巢,以及明末的闯王都是如此。其中闯王李自成虽然攻占了北京城,但是占领北京不久就被赶跑,最后一路战败,命丧九宫山。而李自成在北京的所作所为,简直罄竹难书,其中他主
2023-01-18 23:16:00
陈演:从首辅到阶下囚的短暂人生
...刻。不光如此,他的决策还给予了大明最后一击。当时,李自成的军队自西向东,一路逼近北京。崇祯和朝臣决定从山海关换防吴三桂,让他带兵进入山西堵截李自成。这本来是唯一的机会,但就是
2023-10-23 00:50:00
他是明朝最后的内阁首辅,卖主求荣墙头草
...之能,择善言上陈,蒙蔽崇祯帝至深。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大顺军兵临城下,山雨欲来,北京城内人心惶惶,岌岌可危。▲明思宗朱由检剧照崇祯帝深为魏藻德平日里展现的谋略学士折服,危急
2024-01-27 14:47:00
明朝最后三位首辅,陈演、蒋德璟和魏藻德的故事
...以重任,直至接替周延儒成为内阁首辅。到了1644年初,李自成的义军已经势不可挡,从陕西直逼京师而来,使得朝廷哗然。面对此情此景,群臣纷纷建议召回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压制农民军,甚
2024-03-12 01:46:00
明朝无耻的内阁首辅是谁,被李自成折磨的脑裂而死
...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位名叫魏藻德的内阁首辅,他在李自成冲破京城的关键时刻,却选择了投降,这份突如其来的背叛,最终导致他在李自成手中遭受了极端的折磨,走向了他生命的终点。作为
2023-07-16 19:36:00
魏藻德从状元到叛国者的转变
...、深居不出,然而最为可耻的一类人则选择了投靠新主子李自成,崇祯朝的最后一任首辅魏藻德就是其中一员。魏藻德剧照说起魏藻德,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在1644年之前他的传奇更多
2023-10-04 16:59:00
魏藻德:明朝四大罪臣之首,明朝灭亡推手之一
...的判断,对朝廷的未来感到迷茫。这时,一个消息传来:李自成的军队已经逼近京城。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朝廷。崇祯帝再次召集大臣商讨对策,但朝堂上的气氛更加沉重。没有人能
2024-02-20 21: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王爽爱 济宁报道跟着济宁金牌城市推荐官王爽爱一键解锁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高能玩法”!都说“不逛竹竿巷
2025-04-18 18:26:00
包含亲笔信、亲人回忆材料!红岩博物馆获捐一批刘国鋕烈士珍贵文物史料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唐昌伦(左)代表红岩博物馆接受刘国鋕烈士亲属的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重庆有关红岩英烈的珍贵文物史料又进一步丰富了
2025-04-18 18:48:00
刘禅为何在诸葛亮死后查抄其家产?得知真相后,为何大怒摔杯子?
说到诸葛亮,可能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很忠诚。为了完成刘备的夙愿,他鞠躬尽瘁,最后病死在五丈原。不过这些只是诸葛亮这人作为一个臣子尽忠尽责的一方面
2025-04-18 19:19:00
上色老照片:直击镜头下真实的张作霖,明明可以拼颜值偏要靠实力
欢迎来到不二书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篇组图,是来自于“东北王”张作霖的上色老照片。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张作霖的个人史
2025-04-18 19:22:00
青海出土一碗4000年“意大利面”,专家激动到流泪,意大利却慌了
我们中国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什么京戏、喝茶、瓷器、丝绸、饮食文化等等,今天我们要来叙述的就是饮食相关的文化
2025-04-18 19:27:00
刘备白帝城病逝后,诸葛亮为何连战连败?姜维临终前道破玄机!
在三国的后期,随着曹操和刘备的故去,天下局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曹丕称帝后为了维稳在短时间也不准备对蜀汉与东吴发动攻势
2025-04-18 19:32: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凤阳明中都遗址:一座“爷爷辈”的皇城
大皖新闻讯 巍峨的门楼,壮观的历史遗迹。坐落于淮河之畔的中都遗址是明初首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被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
2025-04-18 19:36:00
19张晚清最真实老照片:架着慈禧的大内高手,整理床铺的船妓
提起清朝人们的生活,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时皇亲国戚们骄奢淫逸的生活,但那些生活在宫墙外的人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通过以下这些清末老照片
2025-04-18 19:41:00
鳌拜辅佐了三代帝王,为何到康熙的时候却被拿下?是他叛变了吗?
鳌拜辅佐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代帝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只不过到辅佐康熙的时候被康熙拿下,这被皇帝抓了是不是就代表他叛变了
2025-04-18 20:07:00
乾隆为何将最疼爱的十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害得女儿守寡13年
公元1775年,65岁的乾隆非常高兴,因为这一年,他的媳妇儿又给他生了一个孩子,那就是著名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其实早在这个小公主还没出生的时候
2025-04-18 20:31:00
砚池藏海岳 笔墨写乾坤 ——赵超英小楷誊录展
赵超英小楷誊录展为展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激发公众阅读热情,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石家庄市图书馆特邀中国张裕钊书法研究会理事
2025-04-18 16:15:00
赤橙黄绿青蓝紫——著名作家蒋子龙文学作品版本展暨河北书家十人录蒋子龙文学作品精彩片段小品展开幕
4月18日,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蒋子龙文学书屋、未来作家书院协办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著名作家蒋子龙文学作品版本展暨河北书家十人录蒋子龙文学作品精彩片段小品展”在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楼知微展厅开展
2025-04-18 16:16:00
“虎将军”精神永续:一座城市的家国记忆
在吉林这片孕育英雄的沃土上张连山府邸静静矗立这里记录着“虎将军”依克唐阿保家卫国的铁血丹心2024年随着张连山府邸对外开放一封跨越山海的感谢信将这位晚清名将的故事再次唤醒成为这座
2025-04-18 10:58:00
当我们 说起诗歌的时候
《夜雨修书:陈超和他的朋友们往来书简》 霍俊明 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10月在手迹越来越成为稀罕品的时代,书信同样已经是一种奢侈
2025-04-18 12:24:00
这件观音立像文物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高64厘米,1965年出土于浙江温州白象塔。观音高髻华冠,宝缯垂肩,面容端丽
2025-04-18 1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