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代直臣邹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3 00: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五百年汉水西来,问万里江山,有几辈孤亭千古; 八千里燕京北上,爱大明君国,独先生抗疏万年。”

一代直臣邹智

□兰梦宁

民国年间,四川合川县(今重庆市合川区)人在云门镇修建有邹公亭,亭上有楹联:“五百年汉水西来,问万里江山,有几辈孤亭千古;八千里燕京北上,爱大明君国,独先生抗疏万年。”联语足见后人对邹公之敬仰。

邹公,即邹智,字汝愚,明代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十二岁即能写文章。年十五,考取生员。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邹智年二十,乡试获第一名。中举还乡,乡人争相祝贺。此时,明宪宗懒理朝政,内阁被万安、刘吉、尹直等奸佞把持,邹智十分愤恨。面对乡人的盛情,想到国家面临之困境,他万分感慨,在马背上即兴吟诗一首:“龙泉庵内苦书生,偶窃三巴第一名。天下许多难了事,乡人何用太相惊。”

邹智中举后,随即北上赴京参加会试。途经陕西三原时,求见辞官返乡的尚书王恕(明朝中期名臣),激情陈述:“要想治理好天下,在于任用君子,斥退小人。当今小人在位,祸害天下,而您却被摒弃乡村。我此行并不是为了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请皇帝辨别贤臣与奸佞,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王恕笑笑没有应声。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邹智会试告捷,登进士第一。因文才丰赡,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并无参政议事的责任与权利,但邹智毅然上疏。在奏疏中,他提出“任宰相以亮天工,选谏官以开天听,收人望以协天心,复祖宪以正天纲”四条主张。奏疏送呈皇帝,却被束之高阁。

不久,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对以往的弊政多有改革。邹智以为自己的抱负能够实现,趁着因星象异变,朝廷广开言路的机会,又上书道:“少师万安恃位取宠,少保刘吉对上欺骗对下附和,太子少保尹直心怀奸诈,都是些世上的小人。留用他们,那么君王的德行必不完善,朝政必定整治不好,此弊病是应当革除的。尚书王恕忠诚聪慧,可以担当重任,尚书王竑刚强果断,可以止息大奸之谋,都御史彭韶端平正直,可以决断大政方针,他们是世间的君子。”皇帝看完奏疏,表示赞赏。不久,万安、尹直相继被罢免,仍居旧职的刘吉则对邹智恨之入骨。

由此,邹智遭到了群奸的迫害。刘吉、万安等宦官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逮捕,下锦衣卫狱中。在百般严刑拷打中,邹智毫无惧色,极力驳斥刘、万等的诬陷之词,并慷慨地回答:“我见御前讲席在寒暑间停止讲习,午朝以皮毛小事敷衍塞责,朝政纲纪毁坏,风俗轻浮,人民生活困苦,边境防备空虚,我暗自为此担忧。”其在狱中有《写怀渤》诗曰:“人到白头终是尽,事垂青史定谁真。梦中不识身犹系,又逐东风入紫宸。”后因朝野上下,愤愤不平,更有王恕、彭韶等上奏营救得免,邹智改贬谪远逐,任广东石城(今廉江)千户所吏目。

明弘治三年(1490年),邹智出狱,离开京都时,写下《辞朝诗》:“云韶声静拜彤墀,转觉婵媛不自持。罪大故应诛两观,网疏犹得窜三危。尽披肝胆知何日,望见衣裳只此时。但愿太平无一事,孤臣万死更何悲。”诗中流露对赦免之恩的感激,也蕴含着诗人的赤诚之心。去广东的路上,邹智虽“衣弊履穿”,仍“毅然就道”,不向奸邪折腰。

邹智到了广东,总督秦纮爱惜其才华,用檄文召他撰写有关著作,允其住在省会城市。恰此时,他闻听儒学大家陈献章在广东新会讲学,随即前去拜师学习,由此学问更加精深,并与陈交谊极厚。

邹智在任上,尽心政务,勤于研学,廉洁自律,纤尘不染,与当朝诸多士大夫友好。明弘治四年(1491年)十月,邹智因病突然去世,年仅二十六岁。同科生员吴廷举时任顺德知县,为邹智备置棺材,送回家乡安葬。明天启初年, 明王朝为其昭雪平反,追谥为“忠介”。

据《四库全书》载:“智,疏劾权奸,直声动天下。”《四库全书》中有邹智所著之《立斋遗文》五卷,包括奏疏一卷、杂文三卷、诗一卷。奏疏直指时弊,诗文至情至性,不加修饰,内涵深刻。《明史·邹智传》《(乾隆)合州志》也对邹智史事有翔实记载。

邹智一生忠直不阿,德行高洁,不畏权奸,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表现出一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风范。他身处腐朽的政治环境下,终被小人陷害,造成人生的悲剧,也成为时代的悲剧。邹智生命短暂却挥洒着满腔热血,在明朝史上树立起一面忠直正义的旗帜。

(作者系重庆市合川区文联副主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彭华被朱见深调入内阁后,为何要辞官退隐?
...,因而感到灰心,才决定了辞官隐退。也有人认为当时以万安为首的党羽垄断内阁和六部的话语权,让彭华的才华无法发挥,所以他选择辞官。从史书上看,对彭华辞官的原因记载的是身体多病,所
2023-05-18 05:11:00
盘点明朝的奇葩阁老,伴食阁老忍辱负重
...宗(成化皇帝)朱见深执政时期,其任用的内阁大臣中,万安、刘珝、刘吉三人被称为“纸糊三阁老”,《明史·刘吉传》中记载:初,吉与万安、刘珝在成化时,帝失德,无所规正,时有“纸糊三
2023-03-08 18:27:00
明朝最无能的内阁尚书,被讥讽内阁是“纸糊三阁老”
...“泥塑六尚书”。在明宪宗成化年间,当时的内阁是首辅万安、大学士刘珝、大学士刘吉。万安之所以能当上内阁首辅,不是因为有多少拿的出手的政绩,主要是靠他巴结献媚的本领。他的主要巴结
2024-03-26 05:35:00
万安弹劾汪直,为何内阁大臣刘珝没参加?
...对朱见深的身后名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内阁首辅万安少见的闪光点。万安掌权时内阁被称为“纸糊三内阁”,他作为内阁首辅在史书上声名狼藉,是明朝名声最烂的首辅之一。但是在关于西
2023-05-14 21:18:00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后世学者也有所区分的。其中对于内阁大臣刘珝的评价比万安、刘吉两位重臣都要好,被认为是当时大臣中少有的正直之人。可是这样正直的大臣,却最终被逼得自请罢官,让人感到唏嘘不已。刘珝
2023-05-14 11:46:00
明朝哪个大臣被称作“万岁阁老”
...的大臣,他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大神呢?“万岁阁老”本名万安,乃明朝大学士,字循吉,眉州人,正统十三年进士,他之所以被称作“万岁阁老”,与他从政期间做过的一件不要脸的事有关。万安是
2023-07-25 21:00:00
明宪宗的爱情故事:你这么嚣张,也不过仗着我喜欢你
...看到万贵妃受宠,千方百计巴结。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阁臣万安和刘吉。万安这个人不学无术,靠着结交宦官和后妃巩固地位,万贵妃出生卑微,希望找个门阀出身的亲戚往自己脸上贴金,两人同姓但
2024-08-07 18:01:00
聊聊当众让明成祖愤怒抓狂的狠人李时勉
...有据,很有看点。朱棣知道,这样的一封奏疏,不是正臣直臣,那是写不出来的。一个对帝王本身丝毫没有恶意,反而满怀忠贞的大臣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和自己站到了对立面,只能说明一件事儿,要
2023-04-23 10:10:00
被宋太宗看作是自己的魏征。曾经在殿中议事,寇准说话直言不讳,太宗大怒,站起来便要离开,寇准拉着宋太宗的衣角请他听完,事情结束后,宋太宗大笑着说:"朕得寇准,如文皇之得魏征也。"寇
2024-06-22 18: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