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11: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宪宗朱见深后期的执政受到后世学者广泛的批评,尤其是当时的“纸糊三内阁”和“泥塑六尚书”的现象,成为他皇帝生涯的黑历史。史书认为,当时的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对朱见深唯唯诺诺,对国家存在的问题,不敢也无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所以当时的朝廷中全是庸碌之辈。然而在评价当时的朝廷重臣时,对这些庸碌的大臣,后世学者也有所区分的。其中对于内阁大臣刘珝的评价比万安、刘吉两位重臣都要好,被认为是当时大臣中少有的正直之人。可是这样正直的大臣,却最终被逼得自请罢官,让人感到唏嘘不已。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刘珝是“纸糊三内阁”之一,与万安和刘吉并称,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太好。但相对于万安和刘吉,刘珝算是矮个里面拔高子,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刘珝是明英宗正统十三年的进士,在天顺年间当过右春坊右中允,并侍讲东宫,可以说是明宪宗朱见深的老师。朱见深即位后对刘珝很照顾,让他的官职一路青云直上,只花了十年便成为了内阁大臣。朱见深对刘珝向来很尊重,称之为“东刘先生”,并赐印章一枚,文曰“嘉猷赞翊”,给予他特殊专奏的权力。因此刘珝在内阁中身份很特殊,虽然不是首辅,却有着不低于万安的话语权。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虽然在内阁工作期间,刘珝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但是人品还是很为人称道的。他先后两次支持内阁首辅商辂和兵部尚书项忠弹劾西厂提督汪直,被认为是反对宦官专权的急先锋。他也为了保护被西厂陷害的文官大臣而与朱见深发生冲突,闹得非常不愉快。刘珝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在御马监太监梁芳勾结万贵妃密谋废太子时,他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保护了当时的皇太子朱祐樘,为朝廷政治的稳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与内阁首辅万安的冲突却也给他招来了横祸,使他受到万安党羽的攻讦,被迫自请罢官退休。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对于刘珝被罢官的原因,历史上主要是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刘珝做人太耿直,得罪了朱见深和万贵妃,所以在被万安陷害时没人出来为他说话,使他不得不罢官自保。另一种说法是刘珝在万安弹劾汪直时没有参加,被认为与汪直有所勾结,所以被朱见深疏远,不得已选择才罢官。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是似是而非的,并没有抓住刘珝被罢官的关键点。第一种说法主要源于刘珝保护了皇太子朱祐樘,阻止了梁芳和万贵妃废太子。但实际上这个事情并不是朱见深提出来的,而是梁芳担心朱祐樘即位后算旧账,所以才找万贵妃密谋。从当时的政治形势看,废掉朱祐樘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从朱见深的态度来看,他并不想废太子,否则不会对梁芳说出“后人会处理他们”之类的话。梁芳和万贵妃操作废太子议题,并被推到朝廷之中,但受到朝廷上下强烈反对。刘珝是反对最激烈的人之一,被梁芳和万贵妃的憎恨是有可能的。但朱见深并没有直接表态,所以不能说刘珝因此而被迫罢官。

实际上在刘珝被罢官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人提到这个旧案。如果刘珝因此而罢官,他应该在史书上写得跟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一样。怀恩就是因为强烈反对废太子而被朱见深贬官,被安置到了凤阳守陵。史书中没有提到这样一段,这说明刘珝被罢官与这个案子的关系不大。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关于刘珝与西厂提督汪直勾结的说法,其实是内阁首辅万安制造的谣言。万安与刘珝长期不和,在内阁里面争锋相对。刘珝仗着是皇帝老师的特殊地位,根本不把顶头上司万安放在眼里,甚至指着对方鼻子破口大骂。万安弹劾汪直时,刘珝出于党争的想法没有附议,于是万安便借机造谣说刘珝与汪直有勾结。他的本意是想要借着扳倒汪直的机会,顺手将刘珝扳倒。实际上这个策略没有成功,汪直被扳倒后,刘珝在内阁还干了三年才自请罢官。从这个角度看,刘珝和汪直的案子并没有直接关系。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前文已经讲过,刘珝与汪直并没有直接交往,而是与汪直的盟友王越关系不错。他们都是文官集团中北党之人,与万安所在的南党争锋相对。万安弹劾汪直,刘珝站在党同伐异的角度不想跟随,所以被万安造谣制造事端。虽然朱见深对刘珝没有弹劾汪直感到不满,但并没有直接下旨将刘珝的官职免掉。从史书来看,万安制造的刘珝与汪直勾结,刘珝之子刘鎡狎妓等谣言,都没有被朝廷采纳。在当时文官集团集体攻讦汪直的情况下,如果刘珝与汪直真有勾结,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以当时的政治压力,如果事实存在,朱见深也保不住他。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既然上述两种说法都不对,那么是什么原因迫使刘珝自请罢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形势出发。前文分析过,汪直之所以倒台,并不是他做了多少欺压文官集团的坏事,而是因为权力太大被朱见深猜忌。朱见深扶持汪直本就是为了制衡文官集团,当汪直和王越的军事联盟超过文官集团时,朝廷政治局势就存在了失衡的风险。朱见深选择罢免汪直,废置西厂,也是为了让朝廷局势回到平衡的局面。但这种做法有个问题,就是失去了西厂的制衡,朝廷又会出现文官集团一家独大,并垄断朝政的局面。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当时作为宦官集团权力最大的怀恩和汪直都被贬官了,宦官集团短时间无法制衡文官集团,所以需要有新的力量站出来限制文官集团对朝政的控制。如果是明英宗朱祁镇,他一定会选择扶持武将勋贵。但朱见深没有采取父亲的路子,而是选择了分化瓦解文官集团的手段。当时的文官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为两大派系的。一派是以万安为首的南党,一派是以刘珝为首的北党。朱见深经过深思熟虑后,采取了扶持南党,打压北党的手段。如此以来两个派系必然互相争斗,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就不会出现。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朱见深在操作这个时,将大部分南党和与万安关系好的大臣都提拔到了内阁,或者是六部的关键职位。而将北党官员大量排挤出朝廷,留在朝廷的都处于中下层的科道官员行列。这样朝廷中就形成了内阁六部由万安及其党羽掌控,六部以外和地方上由北党控制的局面。这两个派系互相看不惯,内斗不断,也就无法影响朱见深的皇权。朱见深以皇帝的特殊地位来调解这些矛盾,实际上也就主导了朝廷政治路线的方向。这种权谋手段在古代帝王中很常见,被称之为帝王之术,但也有很多正直的大臣很反感这种阴谋诡计。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有的人会提出疑问,朱见深让万安及其党羽掌控内阁和六部,难道不怕他们完全控制朝廷,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么?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在明朝政治版图中比较特殊的背景,那就是南北两派的纷争。明朝的文臣存在南北两派,并不是从万安和刘珝开始的,而是从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就存在的。朱元璋在南京建国,由于建国初南北发展的不平衡,为了让北方文人能够当官,科举时采取南北榜的形式。这种形式在朱棣时代出现矛盾,形成南北官员争锋相对的局面。其关键原因在于,朱棣在北京任用北党,皇太子朱高炽在南京任用南党。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到了成化年晚期,两个派系在朝廷争斗非常厉害,也为朱见深的权谋奠定了环境基础。万安的党羽虽然掌握内阁和六部,但是以南党为主,所以整体上官员数量不如北党。他们掌握了中枢机构,但下发道各地的政策诏令都需要通过北党掌控的科道官员。这些官员虽然只是朝廷的中层,但权力却比较特殊,掌控着对朝政监督、审核和上传下达的职能。如果万安想要独霸朝政,科道官员就能卡住完全权势的脖子。而且这些北党官员都是支持皇太子朱祐樘的,万安又是万贵妃一党,所以他们不可能相互勾结,没法形成对政权的垄断。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实际上从当时天下的舆论形势看,万安虽然掌权,但在舆论上是处于弱势的。占据官场大半部分的中下层官员掌握了舆论,将万安及其党羽搞成了奸臣的名声,这对于万安独霸朝政是极大的阻碍。内外两级官员互相制衡,文官系统内部出现瓦解的状态,对于朱见深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万安等人想要继续掌权,就必须依托于朱见深和万贞儿,这就避免了他们的野心膨胀。朱见深这种从内部瓦解文官集团的手段要比其父高明得多,也更加的有效。这种制衡之下,实际上对万安党羽形成了捧杀,迫使这些人不得不听命于皇帝的意志。

为何说刘珝被罢官是朱见深的权谋手段

刘珝是北党官员的代表,待在继续待在内阁不利于两派对峙,反而容易引发更大的党争冲突。刘珝退出内阁后,既避免了党争的扩大化,又给其他的南方官员让路,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在刘珝退休后,彭华、尹直等万安的党羽相继进入那个,形成了内外制衡的局面。当然这样的局面是不利于国家的,会让国力在党争中不断内耗,使国家走向衰败。但当时处于晚年的朱见深已经没有了更大的野心,只想安稳的做个皇帝。所以他搞这些根本没考虑国家的未来,更多的是私人利益。在他看来,未来让朱祐樘去操心,他享受生活就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13: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彭华被朱见深调入内阁后,为何要辞官退隐?
...身上。彭华在朱见深和朱祐樘父子身边多年,对这两人的手段都是很清楚的。从他被安排入阁开始,他就一直到这对父子会玩腹黑手段。他的辞官就是明哲保身,不陷入文官内斗的漩涡中,避免被这
2023-05-18 05:11:00
马文升弹劾陈钺激起辽东兵变,为何反被发配到重庆卫?
...用文官集团内部的矛盾,将辽东的兵权弄到手。但是这种权谋之术的治国方略却是有着极大的隐患的,当宦官的权力无法被控制时,对皇权和国家的威胁将成为国家灭亡的大患。
2023-05-15 20:36:00
朱见深时期的传奉官制度背后原因探究
...能让内阁首辅大臣成为朝廷的权臣。于是朱见深又开始玩权谋之术,在文官集团内部安插私人。 前文讲过,朱见深让不学无术的万安当内阁大臣,其目的便是在内阁里面安插亲信,防止内阁把持
2023-10-02 09:24:00
万安弹劾汪直,为何内阁大臣刘珝没参加?
...对朱见深的身后名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内阁首辅万安少见的闪光点。万安掌权时内阁被称为“纸糊三内阁”,他作为内阁首辅在史书上声名狼藉,是明朝名声最烂的首辅之一。但是在关于西
2023-05-14 21:18:00
朱见深为何会信任汪直,赐给他兵权?
...多疑的性格,对谁都无法完全信任。他即位之初便用各种手段罢免了父亲朱祁镇留下的重臣,重建了朝廷的文官内阁,就是因为对这些掌权的勋贵们不信任。他在后宫中宠爱万贵妃,将朱祁镇定下来
2023-05-15 21:54:00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成化一生,不弱于人
...基本上都是心术不正之辈,他们被皇帝佞幸,在官场里以权谋私,用钱开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整个明王朝的吏治就会败坏。官爵本为天下公器,朱见深这么一整,公器成了他的私有产物。以前
2023-09-15 17:18:00
...幼进宫,深得皇帝和万贵妃信任,行事果断坚决而又不择手段。仅仅一个月后,由于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晔一案,汪直在幕前,皇帝在幕后,西厂代表皇帝和文官集团爆发了一次激烈的冲突。“杨
2024-06-04 10:44:00
为何说朱祁钰用人最大的错误是让王文当上了内阁大学士
...他根本不管自己身为内阁大学士的职责,在各种方面用尽手段和于谦争权,和文官斗争,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朱祁钰也是愚蠢之极,被王文描述的眼前利益所迷惑,同意了这些鼠目寸光的操作。这些
2023-05-14 11:47:00
明朝时期麓川之役,王振和杨士奇谁的责任更大?
...。这种考虑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面对叛乱直接动用军事手段,也是古代政治的常态。实际上从朱元璋时代开始,再到朱棣、朱瞻基当皇帝时,对于叛乱也都大多采用军事手段,政治招抚的手段都处
2023-05-15 05: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