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文官中的军事三杰:王阳明、王骥、王越的传奇人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王阳明是明朝因功授爵的唯一文官,其实不然,在明朝的历史上,一共有3位文官是因为军功而被授予爵位的。明朝以文制武的体制,让很多文官也担负起了领兵打仗的责任,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儒将,王阳...……更多
...、害怕。那么真实的锦衣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受到明朝历代皇帝的喜爱呢?其实锦衣卫的前身名叫拱卫司,是负责保护皇帝皇帝安全的一只部队,后来被朱元璋改名为亲军都尉府,掌管皇帝的出行仪仗队和保护朱元璋安全...……更多
万历帝的疯狂:盗墓成瘾,连祖坟都不放过
...亡于万历,这说法倒也没错——万历帝驾崩二十多年后,明朝灭亡。1、万历帝重用宦官万历帝在位期间,曾重用宦官群体同朝廷里的东林党对抗,这被互联网史学解读为万历帝被文官集团挟持,于是才利用宦官群体来落实自己...……更多
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三者相比,哪个在实权上更胜一筹
...。而吏部的情况就相对复杂了,尤其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明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其实是受到各方面限制的。朝廷内的许多官职,皇帝其实都没有权力决定任免,重臣的人选需要其他官员的开会举荐,而四官以下又由吏部选拔和分...……更多
为何说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
...君,而诸大臣皆亡国之臣。事实上崇祯皇帝说的也没错,明朝到了后期已经基本上烂掉了。因为天下不再是皇帝一个人的了,而是文官集团架空了皇帝,百姓只能在其中苟延残喘。那么,在崇祯皇帝之前有没有人能够进行调整呢...……更多
万历清算张居正,却保留“一条鞭法”,李太后为何也不吱声?
...空间和时间,推动了万历时代的中兴改革。要知道,在大明朝的中后期,要形成皇室宦官文官集团思想的统一,是很难很难的,没有思想的统一,莫说是改革,内斗内耗就没完没了。万历清算张居正,却保留“一条鞭法”,李太...……更多
崇祯重用宦官对明朝政治产生什么影响
...后,宦官的派出,一直没有中断,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明朝的北京政权覆灭前夕,达到更为广泛的程度。综上所述,明思宗虽然有间或撤回在外任职太监之举,但其在位期间,从总体上看,太监是受到重用的。这种状况对当时...……更多
夏言机敏聪慧善察言观色,但生性耿直易冲动,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夏言获得嘉靖信赖的同时,也失去了文臣的尊敬。在大明朝的臣子眼中,昔日敢怒敢言的谏官,变成了嘉靖的“看门狗”。延绥饥荒时,夏言推荐佥都御史李如圭接任巡抚,可在御史熊爵的奏疏中,夏言的举动不过是借饥荒之...……更多
西汉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一、政治原因1.皇权衰弱:西汉后期,皇权逐渐衰弱,皇帝的权威受到挑战。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地方豪强势力逐渐抬头,导致中央集权的瓦解。2. 宦官专权:西汉末年,宦官专权...……更多
袁崇焕都要为魏忠贤立生祠,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搞定
魏忠贤算不上是明朝的传统太监,因为明朝的传统太监基本上都是从小就在宫中,然后还要读书读书,才能成为太监。不够优秀的,只能是小太监。魏忠贤早年在市井里度过,最擅长的不是读书写字,而是吃喝嫖赌。后来因为...……更多
魏忠贤明明挑战了皇权,为何天启宁杀东林党也要保护他
“遗孽余烬,终以覆国。”这是清朝史官对有明朝阉党势力的一句评价,显然不是什么好话。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宦官干政之后的名声都不好,而站宦官对立面的文官集团便是“忠”的代言,清正之名,千载不朽。...……更多
明朝宦官的权力与制约
...。然而大战才刚刚开始。太监势力早已和皇权如影随形。明朝宦官机构分为十二监二司七局,其中以司礼监为“十二监中第一属”。司礼监设提督太监一名,掌印太监一名,秉笔太监一名,随堂太监数名,掌司、典簿若干。隶属...……更多
明朝太监:白天被凌迟割千刀,晚上回到牢房,还能连喝两大碗稀饭
...,怒不可遏,决定给刘瑾三日凌迟之刑,尽显帝王威严。明朝的凌迟,残酷至极,首日便足以让人痛不欲生,刘瑾也难逃此劫。犯人首日便命悬一线,这对刽子手而言,无疑是一场艰巨试炼。万般无奈之下,刽子手首日仅浅尝辄...……更多
朱棣才是大明朝第一罪人,他不迁都就没有清朝了?
...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朱棣的一个决定却可能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命运轨迹。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在两个世纪后成为明朝覆灭的导火索。如果朱棣没有迁都,明朝的结局会不会不同?没有这次迁都...……更多
分封制遇到推恩令开始消亡,为何朱元璋要实行分封制
...代,绝大多数朝代都实行的是郡县制,只有西晋、元朝、明朝等少数几个政权还在实行分封制。项羽分封天下西晋实行分封制的弊端显而易见,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八王之乱,当朝廷出现奸臣及外戚专权时,西晋的诸侯王就起兵打...……更多
明朝的军队是如何一步步崩溃的?最终还影响到了皇权的崩溃
...这实强实弱的明军,真的跟军饷有关吗?今天我们聊一聊明朝的军队制度,聊一聊它是怎样建立的,最后又怎么会崩溃?这是一篇5000字好文,希望大家点赞、分享、收藏后再仔细阅读。中国古代那些中央集权王朝走到最后总是...……更多
元稹与宦官的恩怨:唐代文官与宦官斗争的缩影
...中心。因此他们与那些经历重重考试才能获得一官半职的文官集团非常容易发生冲突。从秦朝到清代,文官与宦官的矛盾比比皆是。但是很少有人像元稹一样被太监折腾的千古留名。01驿站之祸某年某月某天的傍晚,元稹来到了...……更多
明朝皇帝的特点,朱元璋冷酷朱棣无情,最难搞的是万历皇帝
(明穆宗朱载坖画像)如果说,明朝历史上最好对付的皇帝是性格温润平实的穆宗皇帝朱载坖,那么最不好对付的皇帝,想来就应该是穆宗皇帝的儿子,万历皇帝。但如果说万历皇帝是最不好对付的,难免会激起一部分读者的...……更多
太监干政:刘瑾与魏忠贤的权力之路
...位甚至可以随意弄死皇帝的地步(唐朝中晚期)。那么大明朝自王振专政引发土木堡之变以来,中后期还出了两位把持朝政的大宦官——刘瑾和魏忠贤。官职刘瑾在正德年间任职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内行厂,而魏忠贤在天启年间...……更多
朱祁钰:既然已经废了朱见深,就必须连他的老爹朱祁镇一块收拾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避免也先不断地用朱祁镇来讹诈明朝,那么就必须推出一个新的皇帝,不论是按照礼法,还是《皇明祖训》亦或是孙太后本人的意愿,那都应该是朱见深。虽然此时朱见深只有两岁,但是这不重要。此时...……更多
“钦差”一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历史上第一个钦差大臣是谁?
...思解释就是尊贵的办差人员,其作为一种官职名称最早在明朝成为定制,但是和钦差类似的官员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西周建立之后,周天子为了管理各诸侯国便设置了“行人”一职,他们也是中国政治史上最早的专职使...……更多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汉家王朝,也是中国由盛转衰的王朝。因此明朝的历史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明朝之所以会让中国由盛转衰,和明朝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研究明朝绝不能忽视制度带来的影响。明朝灭亡...……更多
为何明朝皇帝看上去各个像放飞自我,清朝皇帝却勤勉如明君
...帝王们的固有印象,跟最终造成的结果,偏偏是相反的。明朝皇帝看上去各个像放飞自我,在政务上经常被臣子桎梏,但始终掌握着生杀大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明王朝哪怕到了最后覆灭之际,姿态也是非常刚硬。清朝皇帝...……更多
宋朝有糟粕也有成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
...代没出几个这样的人呢?唐朝也有灵宝之败,相州之败,明朝更有土木堡之变和萨尔浒之败。比较整个王朝的平均战力的话,宋朝绝不靠后。首先,比较一下突厥和契丹的不同。突厥只是纯粹的游牧民族政权,而契丹是拥有完整...……更多
明朝内阁制,与宰相制有什么区别?为何皇帝能长期不上朝?
...将国家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后来,内阁制逐渐在明朝形成。我们知道,在所有的中国皇帝中,朱元璋是最勤勉的之一。他在遗诏中写道:“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简言之,他认为自...……更多
明朝内阁与文官集团:君臣关系的演变
明朝历史上有很多奇葩,好玩,励志的历史故事,我们就随便说几个吧!一、明朝皇帝只有确立为太子之后才能接受教育,凭什么你可以作诗我不可以做木工?二、明朝内阁和文官集团强大,那时的皇帝与文官是君臣关系,不...……更多
为什么“土木堡之变”改变了明朝国运
明朝是一个强大的朝代,但也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朝代,他本可以将国运比肩汉唐,但最后却混成了大宋。其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这场关键性战役,把明朝国运拦腰斩断,彻底从北征胡虏,南下西洋的...……更多
揭开唐朝“甘露之变”的真相
...几项措施按部就班实施,并未受到宦官集团的有效抵制,文官集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决定斩草除根,除恶务尽,一举拿下宦官集团,根除政治毒瘤。835年(大和九年)十一月,李训轻率地采取了一项冒险措施,事先布置兵力潜...……更多
明朝文人地位的变迁:从权力到限制
...重大影响,因此,他们往往都起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明朝时,由于文人阶级的混乱,君臣之间权力分配出现混乱,这引起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不满,在他的强力举措之下,终究改观了文人对自身位置、身份的认同。也是有着这...……更多
魏忠贤是大奸大恶之人,都说如果他不死,或许明朝不会较早的灭亡
说起魏忠贤,那可是明朝有名的宦官。这人贪的钱财,在明朝那可是数得着的,就比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少点。在明朝末年的时候,他的影响力大得很,全国的财政、地方改革啥的,他都能插上一手,把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座16岁女墓被盗,盗墓贼躺在宝物堆里上千年,专家倒吸凉气
一提到盗墓贼,大家最先应该会想到当下热播的诸如《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等盗墓题材影视剧里所塑造出来的形象。通过小说和影视的渲染
2025-02-18 23:43:00
《唐诗三百首》中最易被忽视的诗,诗名都没有,却从开篇美到结尾
唐代有记载的诗近5万首,清朝蘅塘退士选了其中的311首,编成了《唐诗三百首》。没入选的不一定不是精品,但入选了的多数都是经典
2025-02-19 00:05:00
这个在吉林流传百年的婚俗为何“消失”了?
婚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展示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风格和魅力。曾经流传在吉林西部的札萨克图传统婚俗是中华民族传统婚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5-02-18 16:52:00
90后记忆,都知“花瓶姑娘”是骗局,你可能不知道她是如何行骗的
引言下车趋超市,艳阳照眼明。凛凛西风过,悠扬传乐声。寻声将三转,遥遥见残英。 树底迎风坐,衣单气和平。五指拨六弦,满耳清流萦
2025-02-18 16:54:00
季宇长篇新作《不朽》出版
大皖新闻讯 由季宇创作的长篇新作《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近日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该书全景式地展现了晚清爱国将领刘铭传在民族危难时刻渡海保台
2025-02-18 19:28:00
十堰市新发现大丰仓记事碑,百年古粮仓再添新光彩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 通讯员 吴世平)近日,十堰市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整理时,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丰仓记事碑线索
2025-02-18 15:01:00
他们是人类的祖先?科技高度发达,如今已进化到更高维度?
咱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聊过金星,按照现代人类对于金星的探测,科学界判断金星可能存在过生命,而且很可能进化出了高级智慧,并且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2025-02-18 15:47:00
“网红鼻祖”犀利哥,十年前拒绝走T台宁愿流浪,如今现况如何?
引言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有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慨的是命运无常,叹息的是漂泊生活何有尽头
2025-02-18 15:57:00
“人穷不砍三种树,后代子孙得佑护”,哪三种树?有什么道理?
老祖宗的智慧,经常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跨越时间和空间,给与我们生活的指导。其中的俗语和寓言,大部分是由田间人民创作并流传下来的
2025-02-18 15:59:00
原创众生不能成佛,原来是因为存在了十种业障
佛的本意就是“觉悟者”,因此又有佛就是自己的说法,佛陀之觉者,有三种涵义:一是正觉,即对于一切的法相都是无增无减的,如实了觉
2025-02-18 16:07:00
雍正驾崩,三朝老臣李卫随之身亡,乾隆: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注
2025-02-18 16:16:00
90年代,一银行女职员3年贪污400多万,为灭口还杀害了情人!
谁人不爱钱财,钱财固然是好的,可以使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可这一定要是靠自己的双手赚出来的。如果这钱是不义之财,这金钱也会立刻变成凶恶的魔鬼将你吞噬
2025-02-18 16:22:00
南京发掘朱元璋女儿墓,发现有活人在里面生活37年
太祖以淮西布衣,仗剑讨乱,十五年之间,遂成帝业,开明堂,礼上帝,功云烈矣。然而身在行间,手不辍书,礼致儒臣,深思治道。——《明史纪事本末》在明朝正史的眼里
2025-02-18 16:25:00
77岁还能二指禅倒立?海灯法师去世多年后,徒弟揭开真相:是假的
中国功夫是被李小龙传遍世界,正是因为李小龙的存在,才让很多外国友人了解到我国传统的功夫。其实大多数人都未曾真正的接触过中国武功
2025-02-18 16:31:00
橙友高先生向橙柿互动求助:“我家的族谱前十来页破损比较厉害,时间长久,传了好几代人了。我想问一下哪里可以修复,还想继续传下去
2025-02-18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