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袁崇焕都要为魏忠贤立生祠,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搞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4 14: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魏忠贤算不上是明朝的传统太监,因为明朝的传统太监基本上都是从小就在宫中,然后还要读书读书,才能成为太监。不够优秀的,只能是小太监。

袁崇焕都要为魏忠贤立生祠,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搞定

魏忠贤早年在市井里度过,最擅长的不是读书写字,而是吃喝嫖赌。后来因为欠了人赌债,活不下去了,就自刺身亡,潜入皇宫。

以魏忠贤的文化程度,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大太监的,但他却遇到了两种常见的情况:

魏忠贤入宫时,皇帝是万历皇帝,太子是朱常洛,万历非常不喜欢他。朱常洛的长子名叫朱由校,朱由校的母亲姓王。魏忠贤入宫后,利用在街上学到的双赢本领,找到了一份在王身边工作的工作。

魏忠贤还拜拜了朱由校身边的太监魏超,并结识了魏超的对手(假妻子)客家人。这个客家人可不是普通的宫女,而是朱由校的奶妈。魏忠贤后来凭借自己的本事取代了客家人心中的魏朝,然后利用客家人的地位将魏朝赶到了凤阳。

袁崇焕都要为魏忠贤立生祠,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搞定

万历死后,朱常洛成为了大宝,朱由校也从皇孙变成了皇太子。一个月后,朱常洛突然去世,朱由校在16岁的“年纪”就登基为皇帝。他的奶妈被封为客家。作为“圣夫人”,魏忠贤也从主管后勤的“营建司”直接踏入明代宦官最高级别组织“礼监”。

《四礼剑》之所以成为宦官界的天花板,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密不可分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前朝以文化压制武权、太子上位等一系列手段来划分武将权力。然后他又利用胡惟庸案废了宰相,而宰相是文官领袖。这样,明朝的一切权力就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过去,大事小事,都是各级官员传递的。到了总理手里后,总理亲自负责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皇帝一般负责最终批准,而不是做出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除了东西)。不过,总理被解职后,各地大大小小的事情,依然会向警方报案。

袁崇焕都要为魏忠贤立生祠,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搞定

但最终负责处理这些事情的人却是明朝皇帝陛下。这样,皇帝加强权力的同时,他的工作量也加倍。朱元璋虽然不怕苦、不怕累,但有些事情确实需要帮助,所以他聘请了一批有文化但无权的光棍担任秘书,并让一些有文化的太监记录他的最终决定。

后来明朝皇帝越来越懒,大学士开始做宰相,而不是做勤杂工秘书。礼监这个原本负责抄写皇帝决策的机构,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皇帝懒得管事,内阁大臣又与宦官宦官勾结,那么这两个机构的老板们只要一决胜负,就可以处理普通的事情了。

朱由校的祖父万历皇帝本身缺乏执政能力,自然没有能力传授给他所不喜欢的朱常洛。朱常洛英年早逝,所以他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朱由校,所以他看起来就像是一头雾水的朱由校当了皇帝之后,实在没有精力去收拾明朝的烂摊子,所以他就放权了权力归魏忠贤所有。

袁崇焕都要为魏忠贤立生祠,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搞定

魏忠贤当上司仪后,还掌管了皇帝直属的特务机关——东厂。东厂是皇帝考察天下的专门机构。平时都是听从皇帝指挥的,但朱由校却无意搭理这支特种武装。权力成了魏忠贤的囊中之物。

当时“东林党”为主导党派,浙江党等与东林党成员发生矛盾,于是公务员自己在朝堂上掀起了“党争”。魏忠贤利用这样的“大好形势”,一边利用实力相对较弱的浙江党等攻击东林党人,同时又利用东厂、司立坚对东林党人进行围剿。

东林党被镇压后,魏忠贤开始成为统治家族。当时朝中的官员听他的话就留了下来,不听的就想办法陷害他们。朝廷里的人都称他九千岁,为了迎合他,当地政府还为他建了一座祠堂。有记载显示,边境城镇的将领也不例外。毛文龙曾认魏忠贤为养父,袁崇焕也为魏忠贤建祠……

袁崇焕都要为魏忠贤立生祠,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搞定

此时的魏忠贤其实就相当于明朝的隐形皇帝。那么为什么崇祯皇帝一上台就能够击败他呢?

按理说,崇祯皇帝和他弟弟的学历差不多,应该不会比朱由校好到哪里去。而且,他当皇帝的时候,和他弟弟继位时的年纪差不多。不过,他和他的兄弟并没有什么区别。朱由校流连的七年里,小崇祯目睹了朝堂上发生的一切。正是这短短的七年,给了他学习政务的机会。

所以当他在朱由检死后即位时,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不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而是一个懂事的年轻人了。真正让他打败魏忠贤的,其实是他们的长辈。朱家的制度。

魏忠贤再厉害,也只能靠着皇权生存,做一些佯装强大的事情。崇祯皇帝继位后,他的许多权力自然会被收回。朱由校在位时,行使皇帝权力,担任礼监、太监。然而,崇祯一旦掌权,也只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袁崇焕都要为魏忠贤立生祠,为何会被17岁的崇祯搞定

“权力就像墙上的影子,一个人再小,也能投下巨大的影子”,而投下影子的光就是当时的明朝皇帝,所以当皇帝想要对付魏国的时候忠贤,魏忠贤没有还手的余地。这其实也是历代皇帝都喜欢重用太监的原因。他们可以被表扬,但也可以随时被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历史的深度解析
魏忠贤权倾朝野,最后还是惨死,为何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谁都知道,魏忠贤是个大奸臣,大贪官。可为什么又有人说,假如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呢?那么今天,咱们客观看待历史,咱们就来剖析
2023-10-08 22:14:00
崇祯皇帝与明朝的灭亡:错杀忠臣的代价
...年的进士,天启初年升任陕西参议,当时的巡抚让他给魏忠贤立生祠,耿如杞坚决拒绝。又有人把魏忠贤的像挂在中堂,让群臣参拜,耿如杞仍然拒绝。魏忠贤下令逮捕耿如杞,拟定秋后问斩。恰逢
2023-10-20 22:13:00
聊聊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东林党”
...,无心关心政事,将朝中大事全部交给了东厂总督太监魏忠贤的手中。魏忠贤得到了皇帝的信赖之后,步步高升,发展出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他在朝中网罗亲信,构害忠良,结党营私,引起了众人的
2024-05-21 20:06:00
崇祯面对李自成兵临城下的威胁,首先想到了谁
...危及。此时,崇祯皇帝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魏忠贤,大名鼎鼎的魏公公!其实,在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的前一年,崇祯皇帝便已给魏忠贤平,反,恢复其名誉,官职,并追赐!太监曹化淳
2024-06-10 14:28:00
崇祯是否真的无望中兴?
...情况下迅速发展。天启时代,朝廷内部虽然党同伐异,魏忠贤将搞钱的眼光放到了商人们身上,课以重税,给国家聚敛了不少财富。至少在当时,明朝还没有大规模的民变,也没有出现因军队欠饷造
2023-01-30 13:27:00
...了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年号崇祯。朱由校在位时,宦官魏忠贤与朱由校乳母客氏专政,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朱由检认为明朝沦落到这种地步就是因为魏忠
2024-05-22 06:27:00
崇祯帝的掌权之路上,清算魏忠贤的必然选择
...承皇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而是朱由校时代的明朝权阉魏忠贤。从某个角度来说,朱由校之死,朱由检算是受益方。但是对魏忠贤来说,自己却面临前途叵测的命运。果然,朱由检做了皇帝没多久,
2023-10-20 08:10:00
魏忠贤:娶妻生女后净身进宫做太监,九千岁不过是一场梦
...被净身人官,被动地当了大监,而明朝的九千岁大太监魏忠贤不然,他是娶妻生女之后才进宫做太监的。魏忠贤,原名魏进忠、李进忠,后来明嘉宗又给他改名魏忠贤,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
2024-11-01 10:43:00
聊聊宦官魏忠贤和崇祯皇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后因犯罪被罚做太监,改名为魏忠贤。他以其聪明才智和善于察言观色的能力,在宫中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天启皇帝朱由校身边的红人。天启皇帝朱由校对政务不感兴趣,喜
2024-02-28 11: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