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多数太监,是在孩童时被净身人官,被动地当了大监,而明朝的九千岁大太监魏忠贤不然,他是娶妻生女之后才进宫做太监的。
魏忠贤,原名魏进忠、李进忠,后来明嘉宗又给他改名魏忠贤,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明末朱长祚写的《玉镜新谭》中说魏忠贤“形质丰伟,言辞佞利”。意思就是身形高大伟岸,风度翩翩,伶牙制齿,口若悬河,特别擅长讲拍马的话,所以叫“言辞佞利”。而且他多才多艺,唱歌、奏乐、下棋、踢球,样样胜人一筹。
魏忠贤的父母并不富裕。他的这些爱好,全都是花钱的,而他却像大户人家公子哥似的,家产都被挥霍一空。于是,在魏忠贤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就给他成了家,想着能让他收收心。婚后不久,魏忠贤的妻子冯氏生下一个女儿。一般来说,有了妻女的男人应该是家庭顶梁柱了,但魏忠贤并没有收心。他父亲死后,家里留下三个女眷,而魏忠贤只顾自己玩乐,家里的生计,他一概不管。
魏忠贤生性好赌,后来因为无力偿还赌债,被人百般羞辱,还被打的落荒而逃。此时赌徒的性格让他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出了决定:去做太监。
这也不是个很突兀的决定,因为魏忠贤所在的河北肃宁县,很多人迫于生计,为了追求富贵,去当太监,时人并不以为异。然而,决定好做,实施这个决定却依然困难重重。摆在魏忠贤面前的有三大难题。
首先,净身需要交一笔钱,手术,疗养、饮食、医药等费用,合起来最低也要二十多两银子,这笔钱对他家来说无疑是一大笔钱;其次,当时的净身手术师虽然有一定经验,但一无床醉,二无消毒,死亡率很高,特别是成年人的净身手术,死亡率更高;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净了身也不一定能当上太监。
由于朝廷不是每年都大批招收太监,且录取比例只是十之一二,从明嘉靖初年起,常年都有一两千名“净了身”的准太监在京城候着,眼巴巴地等机会。要是始终未能录用,就无颜再见乡亲,只能在皇城周围的寺庙里蹭住、要吃。其中,也有一部分流浪乞讨的。社会上对这些落选者有一个专门的称呼“无名白”,也就是净过了身却没门子进宫的人。
面对这样险恶的前途,魏忠贤的决定实在可以说是铤而走险。然而,他的血液里天生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为了筹集费用,他说动家里,让母亲改嫁一个姓李的,妻子改嫁他乡,又把女儿卖给人家做童养媳。借助太监村的优势,他很快打听到了进宫的门路,和专管招收太监的吴公公搭上了线。然后,他揣着家里东拼西凑来的二十多两银子,进京找一家私人净身师净了身。手术后,魏忠贤躺了一个月。为了减少小便,净身师成天给他喝臭大麻水,让他打稀。魏出贤不能动,直接拉在炕上的稻草里,整个屋子恶臭难闻,魏忠贤的运气还算不错,伤口没有感染顺利地度过了危险期。
他用剩下的钱作见面礼送给吴公公,吴公公收是收了,能不能进宫却绝口不提。魏忠贤的伤口好了,只好在京城乞丐们聚集的龙华寺里安身,一等就是四个月。这四个月里,几乎每天晚上他都做噩梦。秋去冬来,他由一身御寒的衣服也没有,整天窝在龙华寺偏房里,不敢出去。
万历十七年腊月十四日,魏忠贤终于赶上了那一年最后一次挑选。宫里需要一个清理马桶的人。在所有待选的人里,他二十二岁算是最大的,长得魁梧,身手又灵便,成了那一拨二十多个人里唯一一个入选者。消息传来,他的激动,好像一个读书人高中了进士一样,虽然他只是找到了一份清理马桶的工作。
魏忠贤赢了,他的赢和赌徒性格有关,也与偶然的好运气有关。魏忠贤知道:支点已经蹬住了,今后就看怎么爬了。他不能就这么摧眉折腰事一辈子权贵,他要在这儿翻身!于是,宫里的事,他分外留心,多看、多听、多打探。比如,老规矩是如何,人际关系是怎样,皇上有几个娘娘,老公公里谁权大谁权小……日子一长,都明白了。不久,魏忠贤在宫中结交了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
泰昌元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大字不识几个的魏忠贤,被“文盲皇帝”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并提督东厂。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前者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替皇帝批阅公文;后者掌握最大的秘密警察机构,文武兼一身,有了兴风作浪最大的本钱。至于他不识字如何批阅公文,有了巨大的权力,这点小小的不足就太容易弥补了。
朱由校是个“木匠天才”,喜欢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废寝忘食“朝夕营造”,魏忠贤总是趁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着重要奏章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
后来,魏忠贤成了九千岁,侄儿侄孙被封为公侯,他还在民间养了不少“义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四十孙”等。魏忠贤诛杀了妨得他专权的东林党人,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病死,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即位,他就是崇祯皇帝。无疑,魏忠贤也想要控制崇祯皇帝。据说,他曾进献国色四人,带有香丸一粒,名“迷魂香”。他要把崇祯皇帝变成痴呆皇帝,但没有得逞。
崇祯皇帝初即位,小心谨慎,无所举动。九月,他采取了第一个措施,把客氏赶出皇宫。十月,弹劾魏忠贤和魏党的奏疏突然出现。十一月,魏忠贤被免去司礼监和东厂的职务,谪发凤阳守祖陵。这是一个试探性的决定,没有引起大的骚乱。于是,崇祯皇帝命锦衣卫擒拿魏忠贤治罪,流放凤阳。
魏忠贤行至途中,接到密报。当夜,他听到外边有人唱道:“随行的是寒月影,吆喝的是马声嘶。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想到昔日的荣华富费,魏忠贤也感到真个不如死,于是他上吊自杀了,其余党亦被崇祯皇帝彻底肃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