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中国有一句古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很高。但是无论在哪个朝代,文人读书不光是为了学习知识,受人敬仰,更加是为了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更多
...明清和隋唐科举制的本质到底有什么不同。历史首先,从公平性来说,隋唐比明清更加公平。唐代就是你有学问,任何人都能参加科举,比如一些遣唐使就通过科举在大唐做官,虽然仕途仍然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但底层的上升通...……更多
明朝科举设立南北榜,朱元璋为何要刻意打压南方的进士数量?
...径。按理说如此重要的考试应该是绝对的公平才对,但在明朝时却出现了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那就是国家刻意打压南方进士数量,这是为何呢?明朝统一天下后,中央、各州、府、县需要大量的官员来管理,在这样背景下,大明...……更多
我国的科举制度为何有众多弊端,还能延续上千年
...这导致很多人终生未能真正步入官场。 科举制度本身的公平性备受争议。朝廷的财政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而公平的实现并非易事。因此,买官成为一种权宜之计。然而,这种折中之道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其危害之处不容...……更多
宋朝尊崇古法,科举取士,对官学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文采和学识不过关,也会剔除其功名,大大提高了科举的公平性。 在宋朝,一个学子有才华基本可以通过科举为自己谋得官职。宋朝共有133名宰相,其中有123名是科举出身,体现出宋朝的科举是为朝廷提供人才。百姓相信能够...……更多
明朝南北榜案:科举背后的政治纷争与南北矛盾
...分上榜的举人也相继被杀或流放,两百多人被冤杀,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冤案。朱元璋在六月重新阅卷,录取61名举人,均为北方人,被称为北榜。至此,明朝科举制度开始了南北分卷的先例。南方由于在元朝统治末期至辽、...……更多
宋朝科举制的繁荣与防舞弊措施
...的建立,从根本上铲除了荐举制度,极大地保证了科举的公平性。宋朝不论何种类型的考试都实行糊名制和誊录制。其中糊名制,即考官批阅时看不到考试的名字,自然也就不会因为人情而主观打分。而誊录制,指相关官吏将考...……更多
明朝的南北榜案最后什么结果
...为了个比例,分别录取,并成为科举定律延续了下来,到明朝中期,除了南北榜外,还增加了一个中榜,这是以安徽及西南各偏远省份为主的录取划分,规定南榜55%,北榜35%,中榜10%的录取比例。如此划分,看似公平公正,但事...……更多
起个好名字对科举考试有多重要
...名字等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这种现象无疑是对科举制度公平性的一种挑战和质疑。回顾这些因名字而逆袭成状元的例子,我们不禁感叹命运的玄妙和科举制度的复杂性。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个人的努力...……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人选。清朝会试采用“分省取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地域公平性,避免教育落后的省份“颗粒无收”,可这种照顾区域公平的制度考量,对于考生个体而言,或许恰是不公平的。左宗棠就如此不幸地被这项制度给“牺牲”了。那...……更多
南北榜之争:明朝政治与文化的缩影
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会试考核,以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更多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了安抚北方学子而故意找的“替死鬼”,其背后则反映了明朝南北方文化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但这场科举结果已经由南北士子之争逐渐演变成南北地区之争,南北官员之争!这就是朱元璋所无法接受的,再加上本次科举明显北...……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起源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举制的考试内容非常局限且僵硬,但是在考试制度和考试公平性方面是非常值得西方学习的。法国的伏尔泰说过,在中国只有经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够任职政府官员,这是中国长期保持“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原因。即便清朝...……更多
明朝为何会形成“两京一都”的格局
...始修建宫殿。十九年后的永乐十九年元旦,北京正式成为明朝首都。南京不再是京师,但一整套的中央机构和制度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形成具有明朝特色的“二京制”,一直延续到明亡。在古代出于管理国家的需要,特别...……更多
聊聊明清科举进士的上岸史
...入职的中央岗位也杯水车薪。因此,为了体现官职分配的公平性,吏部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两个月分批次安排进士上岗。但,这仍然无法解决岗位分配不均的问题。于是,在进士听选之外,朝廷又开设了“进士朝考”通道...……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展下去,汉族彻底分裂为两个民族是完全有可能的,好在明朝取代了元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他做了皇帝之后,立即就用雷厉风行,甚至是残酷暴虐的手段开始推行南北汉族重新融合的工作。同时,由于明朝统一的时间又很漫长...……更多
“蟋蟀皇帝”朱瞻基的治世之道与明朝的繁荣
...方较为富裕,造成恩科取士南方人多于北方人。为了增加公平性,取士的比例规定为“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并且现在还多有借鉴。朱瞻基本身就爱好艺术,他在绘画上是一个全能画手,山水、人物、...……更多
...好的,这样就可以避免考生与考官串通作弊,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因此,在大家都看好这篇文章的情况下,反而本次科考的主考官欧阳修为难了,因为在他看来,能写出如此漂亮文章的人,一定非自己的爱徒曾巩莫属,其他人不...……更多
在古代,八股文要写多少字?打分的标准是什么?
...实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能够像八股文这样,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即使在今天,有些考试也是非常僵硬的,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更多
明代的文官试职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十七年的时候才恢复了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度并不是在明朝兴起,但是在明朝却被发扬光大,虽说唐宋的时候就已经有科举制度了,但是朝廷官位的录取人数确是少得可怜,有的官位更是在众百人之间只选取几人,所以自己被...……更多
...所作所为却为后世埋下隐患。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明朝时期,科举会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往往能够参加考试的都是通过乡试选拔的举人。他们将会获得殿试的机会,一旦殿试入选就能够获得进士的尊称。所以能够在科举...……更多
为何明朝外戚干政影响不及其它王朝
...政治怪圈。但是朱元璋创立的大明王朝就做到了这一点。明朝时期极少出现外戚干预朝政的情况,后宫、宦官等宫中之人的权力被限制的很死,可以说是成功控制住了外戚这个能够引爆宫廷内部的炸弹。明朝在初创时期,对于后...……更多
在讨论明朝相关话题时,“江南士绅”是个高频出现的名词。在不少人眼里他们不仅把持社会经济、遥控朝廷,甚至在幕后决定着皇帝生死,是明亡的主因。那么江南士绅到底是个什么群体,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呢?很长一段...……更多
洪武年间,陈䢿当选状元,朱元璋却将他车裂是为何?
公元1384年,是大明朝建立的第17个年头,此时的国内已经基本四海平定,朱元璋宣布全面恢复科举制度,定为三年一届。此举不但是在为大明选拔能才,其背后还有着深远意义。当时的明朝经过了十几年的经营,在南方地区已...……更多
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骤变:有人要死了
...重选拔,极为优秀得人才,才能够来到最后一轮殿试。可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殿试之时,出了一道奇怪的题目,拎了三筐稻谷为题,让刘伯温大惊失色,这稻谷有什么不同?朱元璋出这道题目的用意,又是什么呢?选拔官...……更多
刘凤浩:以才智胜出的探花郎
...也有皇帝个人的嗜好,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在古代长得丑也是一种罪过,这绝非危言耸听。在古代有很多才子因为长得丑而被忽视,例如三国时期的庞统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刘备差一点给埋没了。再例如在...……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祖们,仍然值得我们纪念,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考试的公平性才进一步体现出来。 ……更多
建立三十八年的隋朝为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之一呢
...的主要渠道。而且通过科举制度,建立了一定的人才选择公平性,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为后续的唐宋文化的发达奠定了基础,更成为了我国后续朝代所运用的重要选官手段!另外,从当时的修建的大运河来看,虽然劳民,伤财...……更多
...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重要支撑,提升了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杨文意洪观新闻记者 邬靓) ……更多
...安,字安中,龚伯伯,福建人,“闽南十大才子”之一。明朝洪武帝三十年(1397年),“春邦”勇士成为明朝的第六位勇士。他在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得了第一名,所以他一定很有力量。而考取翰林学士刘三武、王福记山、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埃及人如何建造的金字塔?干涸的尼罗河支流提供了新线索
埃及金字塔是地球上最大的人造建筑群,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作为古埃及文明最具影响力的象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无法确定这些宏伟且结构精巧的法老陵墓是如何建造的
2025-05-01 11:43:00
公刘的《五月一日的夜晚》句法别致,意境深邃〔314〕
一、《五月一日的夜晚》写作背景1949年,在当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时代,新中国诞生了,劳动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
2025-05-01 11:43:00
中原大战蒋桂之争,桂系疆域辽阔兵强马壮,为何却注定未战先败?
1929年2月,李宗仁和白崇禧为了争夺湖南的控制权而强行驱逐主政湖南的鲁涤平,以武汉政治分会的名义任命亲近桂系的何健入主湖南
2025-05-01 11:53:00
秦赵争霸之长平之战
前言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而赵国则是山东六国之一(燕、赵、韩、楚、齐、魏)。公元前325年,赵灵王开始称“赵王”
2025-05-01 11:55:00
江姐牺牲后,后人今何在?孙子考入哈佛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近代革命进程中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为了后代能够走上民主和平的道路,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因此
2025-05-01 11:55:00
清官死后裹草席下葬,300多年后坟墓被打开,挖出10亿珍宝
在明朝时候,有一个官员是出名的清官,在他死后连棺材钱都没有,只能选择用草席裹着尸身下葬,可以说是清廉的典范。不曾想,300多年后
2025-05-01 11:56:00
父亲是开国大将,她仍在老家种地一辈子,这样的人值得敬重
在大别山,鄂东北地区的黄陂县河口区,有个村子名叫徐家桥,当地出了个最有名望的人,他就是开国大将徐海东。由于行政区域的变更
2025-05-01 12:01:00
一场减缓秦统一天下的战争,尽管山东诸侯胜了,但也只是回光返照
文|飞鱼说史战国历史,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是一段秦国逐步强大,吞并六国,最终一统华夏的历史。战国初期的秦国,曾被三晋之一的魏国打压的不能东出函谷关
2025-05-01 12:16:00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是怎么处置六国国君的?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代诗人杜牧的一篇《阿房宫赋》写尽了阿房宫的奢侈繁华。“妃嫔媵嫱
2025-05-01 12:19:00
临终前,刘伯温对儿子说: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预言应验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这句话出自红楼梦,意为描述有时候太聪明也不是一件好事,知道的太越多就越累
2025-05-01 12:37:00
“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不顾反对嫁给李成儒,离婚后两人成兄妹
2019年10月,腾讯视频新晋真人秀节目《演员请就位》,以陈凯歌、尔冬升、郭敬明等知名导演和助力嘉宾的互相拆台,在热搜榜上频频爆雷
2025-05-01 12:42:00
《沂蒙山小调》行进式沉浸演出“五一”盛装上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王友军 尹文君“同志们,执行‘派兵去山东’的指令!”山洞内,指挥员用刺刀在岩壁刻下作战图。这是银座天蒙景区大型行进式沉浸实景互动演艺《沂蒙山小调》开幕的场景
2025-05-01 09:31:00
“遇见美好交通”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征文类】作品展示(一)
“遇见美好交通”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活动共征集到“山东交通我来写”征文作品300余篇
2025-05-01 10:10:00
清代凶杀案:连环变态三劫匪,杀人碎尸抢钱财,盲人装疯妙破案
预计阅读本文需要5分钟光绪年间,有两个布贩名叫熊大和熊二,在京师地带卖布。有一次,熊大和熊二卖完布回乡。走在路上,他们遇到一个卖旧衣服的街头小贩
2025-05-01 04:35:00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的原因
焦仲卿是一个地方小公务员,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是温饱不愁。刘兰芝年轻貌美,女工也不错。本来小两口应该婚后幸福美满,为什么一个自挂东南枝
2025-05-01 0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