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西晋的统治时间为何很短暂?
晋朝虽说是大一统的朝代,但是后人谈起司马氏的晋朝的时候,都将其排除在外,存在感低到没边,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之外,后面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不仅再次让中原大地陷入战火之中,还让异族开始南下中原,东晋只能...……更多
南朝北朝:士族与军事贵族的权力博弈
...有个性,就是要让平民精英与士族精英分庭抗礼。所以,司马晋取代曹魏,就是士族豪门彻底完胜,记曹操的仇记了好几代。士族大家的真正代言人司马懿一家,收割了曹孟德所打下的天下。这就是魏晋,士族们完胜。司马晋也...……更多
西晋王朝的兴衰:士族势力与文人的影响
...没能有人抚平所有的战乱一统天下。经过三国鼎立之后,司马家灭掉了蜀国与吴国,篡了魏国的皇位,建立了西晋王朝。历经几十年的战乱之后,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新的大一统局面。公元25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公元317年西晋灭...……更多
东汉中期,当朝司空忽然想要废了皇帝和太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变还没发生,就走漏了消息。此后,当朝太后邓绥,第一时间下达命令,免除了周章的司空职位,并且逮捕了周章和他的同党。所以,这场政变,还未发生,就已经彻底结束了。因为这场政变没有真正发生,所以在后来的历史上...……更多
刘渊与匈奴五部骑兵的崛起
...在刘宣等人的拥立之下,任匈奴五部大单于,在二十天的时间里,便汇集了五万多人马的形势下,依然决定派骑兵支援司马颖。刘渊派遣“左於陆王宏帅精骑五千,会颖将王粹拒东嬴公腾”。刘渊的这一决定,可以暂时避免同所...……更多
晋朝贵族王谢家族的兴衰与门阀士族的演变
...期的士大夫中,开始形成一些累世公卿的士族。其中河内司马氏,则更是号称千年世家。这些人都是大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地天下,因而他们是士大夫的领袖。 直到汉末天下大乱,汉朝被分割为魏、蜀、吴三国...……更多
张一南:女诗人成为高级妃嫔
...南朝宋齐间的韩兰英等。她们都自有夫婿,在宫廷中任职时间很长,跨越了几个皇帝,甚至可能经历改朝换代。她们以长者的形象出现,是后妃的老师,也是男性儒士为帝者之师的翻版。初唐的上官婉儿虽有妃嫔封号,但也类似...……更多
为何说从曹丕代汉起就已经埋下曹魏灭亡的基因
公元249年,司马懿成功策划实施了“高平陵事件”,实际上就已经夺取了曹魏的控制权,剩下的仅仅只是按部就班、橡皮图章地办完手续而已。从曹丕代汉起就已经埋下曹魏灭亡的基因。曹操从创业之初依靠的都是寒族,他一...……更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曹操垂暮之年嗜杀,连杀重臣
...家族依然活跃,甚至有取代顶级士族的趋势。比如,温县司马氏。不过此时的曹操已经无暇去顾及这些事情了,实际上,死神已经向他露出了森森的白牙。杀掉杨修后不久,他就将撒手人寰,结束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更多
东晋的灭亡:权臣篡位与内乱不断
...进一步加剧了东晋的内耗,导致东晋虽然存在了上百年的时间,但整体实力却一直比较弱。 在东晋开国的同时,东晋将军祖逖,自告奋勇,请求率军北伐,收复故土。因为当时司马睿刚刚上位,根本不敢给祖逖兵权,最后只是...……更多
如果诸葛亮多活二十年,蜀汉会怎样
...。 所以,从刘备去世到诸葛亮北伐,这里有将近七年的时间,谨慎的诸葛丞相一直在思索伐魏之策。可以说第一次北伐是相当精彩的,诸葛亮声东击西,让赵云偏师从褒斜道攻入关中,死死把曹真郭淮拖住,然后突然虚晃一枪...……更多
“新朝”起源揭秘:王莽的王朝命名背后的故事
...起了低调悠闲的生活。谁知道,汉哀帝作的太狠,才七年时间就将自己作死了,而且没留下子嗣。更奇葩的是,汉哀帝竟然要将大汉江山传给小男宠董贤。这个局面骇人听闻,因此面对汉哀帝的驾崩,满朝文武竟然每一个人挺身...……更多
司马懿:从抗拒到臣服,三国乱世的权谋高手
...杆支持者、颍川荀氏的代表人物荀彧都唱起反调,曹操一时间有点骑虎难下了。士族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走向二、司马懿差点被杀鸡儆猴处在空前孤立状态之中的曹操,想到了争取颍川士族中的中小家族,为此甚至不惜采用任...……更多
晋朝为何没有留下纪念自己王朝的正史
...所以没有人完善当时的史书也算正常。第二,晋朝的统治时间短暂的要命晋朝时期真正大统一的时期只有短短五十几年而已,在加上当时晋朝的混乱的统治引发的各种矛盾,这些内战直接将晋朝从根部慢慢的腐烂,在八王之乱之...……更多
西晋八王之乱:皇族内战、权力更迭与贾皇后专权之路
...贾皇后一个人的手中,她的亲族和各派势力的支持者,一时间都得到了众多的封赏,并且大部分人也在朝廷中担任了重要的官职。 2、太子被杀贾南风掌权的这八年,社会相对来说比较平静。但她知道诸王拥有军队,就相当于拥...……更多
假如没有高平陵之变,曹魏会怎样
...,新朝建立没多久马上又出现权臣,几乎和九品中正制的时间重合,实际深上就是几个大的世家和士族利益集团的博弈。夹杂着胡汉矛盾使得魏晋南北朝变成了一个大乱世。直到隋朝推出科举制、关陇集团的彻底覆灭,这个矛盾...……更多
名士周伯仁为何惨死于王敦之手
...他只要喝酒就必定要喝醉,经常醉的昏死过去,过上很长时间才能够醒过来。因为周伯仁的个性很符合西晋时期的审美观,在西晋王朝灭亡之前,周伯仁就已经是一位名闻天下的名士,当时的很多士族都仰慕周伯仁的名望,争先...……更多
两宋为何比两晋立国更持久?探究历史背景与原因
...做两晋,而北宋和南宋也被叫做两宋。不过,两晋的存在时间加在一起一共155年。而两宋加在一起则三百多年。而两宋中,光是北宋就存在了167年。换句话说,两晋的存在时间捏在一起,也没有一个北宋长久。那么问题来了:两...……更多
桓温与东晋权力格局的碰撞
...足够给桓温带来巨大威望。于是,桓温废掉了当时的皇帝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傀儡皇帝。理论上说,废掉原先的皇帝,册立新皇帝做傀儡,是打算篡位自立的节奏。但是桓温到临终那一刻,也没能做上皇帝,这其中原因何在?...……更多
没有兵权的司马懿,是如何反败为胜的呢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韬光养晦的太傅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期间,起兵政变控制洛阳城防,罢黜曹爽大将军职位并诛其三族。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更多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时,司马徽说了哪10个字
...还是有些防备刘备。于是,就按排刘备到新野屯兵。这段时间,曹操已经彻底平定了北方,远征乌桓,把目光投降了南方。孙权也在这段时间掌握大权,进而吞并了江夏郡。而这个时候,虽然刘备打败过一次夏侯惇,但总体而言...……更多
胡咧两晋(增七)王敦叛乱兵败身死,其兄王导为何仍受皇帝重用?
...权。东晋政权是琅琊王氏的王导和王敦兄弟,拥立晋元帝司马睿而建立的。建立初期司马睿将朝廷大权完全交给王氏兄弟掌管,可谓是权倾朝野,因此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家掌权后王敦作为大将军,掌握了东晋的兵权...……更多
晋元帝振兴皇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在风雨飘摇中走向了溃败。在南方经略徐州的西晋琅琊王司马睿趁势而起,在王敦王导兄弟的助力下定都建康建立起东晋王朝。东晋王朝虽然建立,但是其面临的是外有强敌,内有门阀的苦难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晋元帝司马睿...……更多
官渡之战:曹操崛起与袁绍败亡
...们最熟悉的词汇就是内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经常长时间的发展,留给底层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任何一个时代,经过长时间稳定之后,都容易形成阶级固化,东汉末年的这种阶级固化已经非常明显了。世家大族把持着各类...……更多
司马懿一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获得政权的
...出身,而关丘健则是汉族豪杰。这三起叛乱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个朝代,彻底平定。这充分说明,三起叛乱的背后有着强大的支持力量。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氏当时的真实情况。司马想要彻底取...……更多
深入剖析西晋衰亡的全过程
...可捉摸的命运之轮。一场备受争议的权力交接265年冬天,司马炎在魏帝曹奂突然死亡后,迅速发动政变,逼迫曹奂禅让。他夺取了曹魏王朝的江山,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是为西晋。然而这个帝位的来历并不清白。司马氏原本...……更多
“王与马,共天下”政治格局的背景及产生
...邺一事,就是王导司马睿出谋划策的结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导一直在司马睿身边出谋划策,随即成为其心腹之人。 永嘉三年,王敦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受到了司马睿的重用。与此同时,司马睿为了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更多
入仕与出世:六朝士人的艰难抉择
...庙堂与山林》作者: 李磊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3月■林颐魏晋南北朝(公元3世纪-6世纪后期)是一个分裂无序的混乱时期,司马氏专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分裂……生逢乱世,六朝士大夫的人生理...……更多
司马一族与西晋的兴衰:从曹魏的权臣到帝国的灭亡
后三国时期,曹丕去世后,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曹魏权倾一时的权臣,公元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终于忍受不住曹家后人,于逼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曹魏就这样王国了,曹奂也...……更多
王谢桓庾:东晋四大家族的权力争斗与历史影响
...司马氏作为东晋皇室,不仅无法掌握权柄,反而在大多数时间里只能俯首听命。由于四大家族源远流长,小编无法逐一赘述,只能选取一些代表人物进行讲述。琅琊王氏——“王与马,共天下”,冠绝东晋的头号门阀士族朱雀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