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桓温算是东晋历史上罕见的豪杰:虽然桓温的成就不能和后来的刘裕相提并论,但是桓温也曾带领东晋军队多次出击、北伐:桓温先是西征巴蜀,灭掉了割据这一地区的成汉朝廷。要知道,成汉可是西晋后期第一个脱离西晋自立的割据王朝。因为成汉的存在,长期以来,东晋的版图其实都处于翻版孙吴的状态(当然立国法理方面,东晋要明显强于孙吴)。因此桓温灭掉成汉,对东晋的战略意义很大。此外,桓温还先后对前秦、前燕等割据势力发动讨伐。虽然对后者的讨伐成绩不理想,但这些也足够给桓温带来巨大威望。于是,桓温废掉了当时的皇帝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傀儡皇帝。
理论上说,废掉原先的皇帝,册立新皇帝做傀儡,是打算篡位自立的节奏。但是桓温到临终那一刻,也没能做上皇帝,这其中原因何在?
1、东晋权力格局
晋朝从第二代皇帝司马衷在位时期,就已经陷入动乱状态:司马衷在位期间,西晋的外戚、宗室之间为了抢夺权力,互相火并,导致胡人势力急速做大。而西晋的怀帝和愍帝也先后沦为匈奴人的俘虏,西晋灭亡。
此时的晋朝地盘,巴蜀地区早被成汉割据,北方也被匈奴人占领。唯独东南地区,名义上还属于晋朝。在江东豪族和南逃的北方士族们的妥协和支持下,晋朝宗室司马睿得以做了皇帝,这便是东晋的开始。
司马睿称帝其实主要的支持者是南方士族。所以司马睿的皇帝权威非常有限。尤其是士族王家在支持司马睿称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司马睿称帝后,王家出身的人地位很高,故而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皇帝和士族共享权力,这也奠定了东晋的权力格局。
2、东晋权力格局特点
东晋的权力格局导致了皇帝的权威性很低。从整个东晋历史来看,东晋皇帝大多数其实都是傀儡。但是,好处在于:由于士族之间互相制衡的缘故,只要士族的势力还在,那么,任何人都别打算取代司马家族的皇帝,打破这种均衡的格局。这也为东晋皇帝的皇位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当桓温依仗战功显赫,打算废掉东晋皇帝自立的时候,很快遭到了东晋士族们的组团反对和抵制。而桓温虽然战功显赫且有一定的势力,但是想同时对抗一系列的士族,无疑是不现实的。
而且,士族们对桓温的抵制,还采取了一些看似柔弱,但软中带硬的手段。比如按照古代的传统,篡位者在篡位之前,需要让皇帝下诏书,给自己加九锡。写诏书这个工作当时是谢安负责的。但是谢安一直跟桓温说诏书没写好,就这样靠拖,把桓温拖死了。
当然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说,桓温有兵权,可以杀了谢安,或者换个人写诏书,毕竟皇帝都在桓温控制之下。但是,前文说过,东晋当时士族们的势力很大,谢安只是士族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已。如果桓温真的铤而走险,很可能引起士族们的强烈反弹。这种反弹,怕是容易让桓家的天下没等坐稳就坍塌。
因此桓温到临终,也没能走出称帝这一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