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末清初的“扬州十日”,是人类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惨案
...新觉罗·多铎,率领的后金军队进攻扬州。当时扬的守将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坚守城防,英勇抗敌。1645年4月24日,清军以红衣大炮试验性的轰击扬州城,形势危急史可法写下血书,向弘光朝廷告急,没有得到回音。史可法这时...……更多
...梅花亡国泪,明月故臣心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绝对是名列前茅。想当年,清兵南下之时,国难当头,南明一班昏君奸臣们沉醉声色,排斥异己,争权夺利,当清兵南下,各地守军或望风而逃,或争先迎降,在危...……更多
清兵颁发了什么法令,无数汉人因此人头落地
...多铎率领大军包围扬州城,多铎几次三番劝降扬州城守将史可法都未成功。史可法率领扬州城军民上下坚守孤城一个多月,当城破时,史可法战死。惹恼了迟迟不能结束战斗的满清统帅多铎。再加上扬州百姓对于剃发的抵抗,隐...……更多
扬州人为何给带给他们屠城伤害的人修建祠堂
...人忙着享乐,丝毫没有备战的意识,而且还将坚持抗战的史可法,排挤到扬州去了。1644年12月,清朝先从山东南下,霸占了江苏的宿迁,之后宿迁被史可法抢了回来。次年,清朝分别从山东和河南南下,宿迁又一次被占领,而徐...……更多
为何说据守扬州的史可法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属少见,明朝末年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死后被南明朝廷谥为“忠靖”,被清朝乾隆追谥为“忠正”,备受宠爱,实属少有。明朝末年,以明王朝为代表的旧有的统治力量,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以农民...……更多
南明悲歌:史可法的失误与扬州的惨剧
...国运的操控者,这个人就是南明弘光政权的关键人物——史可法。史可法出身官宦世家,他的老师是著名诤臣左光斗,史可法在崇祯朝并没有太多的表现,但是在1644年崇祯死后,历史的剧变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史可法当时是...……更多
国难当头,一个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了两个声名显赫的人物被后人津津乐道。一个是民族英雄史可法,一个是降清卖国贼钱谦益。本来这两人都是正面人物,被公认的清正廉洁的高官,而且同朝为官,史可法是兵部尚书,钱谦益是礼部尚书,都是最高级别的官员,...……更多
我们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人是谁呢
...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扬州被清水陆各军重围。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史可法等坚守至四月二十五日,终因弹尽粮绝,被清兵攻破。史可法自刎不果而被俘。在多铎...……更多
南明政权与扬州离得如此之近,为何不派大军救援,是因为两个原因
...在降将的指引下对扬州实施重兵合围,此时的扬州守将是史可法。他一面组织军民固守城墙,另一面向南明弘光皇帝求援。在危急时刻,明朝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出城投降,扬州形势更如火上浇油。在南明政权不救援的...……更多
扬州之战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此次城池守卫战被后世称为扬州之战,以清军获胜告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45年(清顺治二年,...……更多
南明史可法:乾隆皇帝为他修建了史公祠,上书四个大字
...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扬州十日的残酷令人触目惊心。但史可法的忠义气节更是令人千古敬仰。崇祯17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杀殉国。消息传到南京,南直隶的六部九卿诸臣立即拥戴福王朱由崧继位,重建...……更多
他百战定天下,被乾隆誉为大清开国第一功臣
...重要性显而易见。当时镇守扬州的守城之帅是大名鼎鼎的史可法。史可法这个人很厉害,在历史上被誉为明末的抗清名将。此人的才能和名气都很大,但他的人生并非没有缺点,他在前期曾经因为一个失误导致了清军对中原的长...……更多
2022-12-20 13:44:00乾隆,开国,功臣,天下
兔年寻兔,扬州藏着几处『兔』?
...。宝应历史上也有一个以兔命名的村庄,而且这个村庄和史可法的幕宾梁以樟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这个村庄叫“兔避庄”。“兔避庄”在宝应县鲁垛镇西北,庄名最早见于明朝末年。“兔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江都兔港组的“...……更多
...就打到了扬州。扬州城的守卫将领是著名的明朝爱国将领史可法,这个人之前就有和清军作战的经验,这次应对清军更是早做了准备,所以清军在史可法面前久攻不下,为此,清军的首领多铎十分头疼,多次劝降无果后,清军只...……更多
...期首日,我市多家文博场馆延长开放1小时。本报记者赴史可法纪念馆、朱自清故居现场探访发现,两个场馆开放最后1小时内分别入馆224人、400人,诸多游客感叹“幸运”的同时,对这一举措予以点赞。史可法纪念馆、朱自清故...……更多
盘点华夏历史上令人动容的壮烈瞬间
...。当时扬州仅有十万明军,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明末名将史可法为解燃眉之急,积极寻找援军。为此,他向各地的明军发出了求援信,等待是无期的徒刑,最后却只有刘肇基率领一支孤军前来求助支援,其余的求助信都如同石沉...……更多
清朝无法招降的五位明军将领,其中一位差点活捉皇太极
...抗清力量配合不得力,攻取南京之役失利了! 第四位、史可法。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后,由于太子下落不明,明朝宗室为了皇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甚至差点引起武装冲突。此时,深孚众望的史可法联合马世英、阮大钺等在...……更多
为什么史可法以死殉节,但依然是晚明的罪人
...大厦,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明末第一忠臣:史可法。后来,清廷又追溯他为忠正公,做到了被敌我双方同时认可。而他的事迹却并没有像另一位忠臣岳飞一样家喻户晓。其实,论二人的悲壮色彩和至忠至义,在扬州...……更多
1645年“扬州十屠”,清军有哪些暴行
...占优最终获胜,劝明军还是尽早投降。但是明朝爱国守将史可法很有气节,他拒不投降死守扬州,战斗过程中清军损失惨重,不过还是拿下了扬州。多铎一怒之下下令屠城10天。扬州是当时最富有的城市之一,而且是历史名城,...……更多
扬州之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此次城池守卫战被后世称为扬州之战,以清军获胜告终。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三月,多尔衮将军事重心东移,命多铎移师...……更多
史可法坚守不降扬州被屠城,钱谦益降清南京百姓得以保全,谁对
若大明官员皆如史可法,清兵哪有机会入关?更遑论入主中原了!区区后金,能有多少兵力?中原大地,有多少热血男儿?若是一城一地地争,后金能有多少兵力去消耗?能不能打过长江?若是所有的明朝官员都如史可法般硬...……更多
江科大学经管学院开展“探寻历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
...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历史探寻队前往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和史可法墓祠,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扬州...……更多
杀一人为罪,杀万人为雄,盘点历史上的杀人屠夫
...无辜,嗜血本性。10、地狱屠夫多铎1645年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誓死据守,多铎用红衣大炮轰开城门,杀进扬州城。多铎因为久攻不破,心里恼恨,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屠杀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繁...……更多
高杰建立了南明弘光,去世之后余部竟对弘光产生负面影响
...在扬州士民与江南官僚将领的联合打击下,不得不求助于史可法的调解脱离困境。后来又支持史可法并愿“过河”北伐,力图收复河山。是不是绕晕了?其实不用晕,只要记住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人性的复杂就可以了,他的所有...……更多
...这两棵大树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银杏树的后面,就是史可法爷爷的飨堂。飨堂里,史可法的塑像头戴乌纱帽,眼神凝重,好像在思考破敌之策。门前还有一副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副对联形象地表...……更多
声名狼藉,却因影视剧被强行洗白的历史人物?
...十日”。当时清军重重包围扬州城,又用大炮轰城,守将史可法多次向南明求援,却不得回应。史可法知其不可而为之,决定抗战到底,一死以报国。清军统帅多铎想劝降史可法,可惜不成,于是下令全力攻城。最后史可法壮烈...……更多
江苏大学土力学子:追忆历史足迹 砥砺奋斗前行
...史足迹 砥砺奋斗前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扬州市史可法纪念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多个场馆,通过文物展示、事迹讲解、场景重现等糅合了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体验的宣传介绍形式,向成员们重现了历史光影...……更多
明末名将刘肇基坚守扬州,最后与清军力战而亡
...四镇”有矛盾,高杰出兵突袭黄得功,明军死伤数千人。史可法出面调停后,高杰觉得理亏,愿意率兵北伐,督师开封,准备抗清。 许定国暗中投降清军,设宴款待高杰,将其处死,北方局势大乱。许定国投降清军,许多将领...……更多
扬州古邗沟遗址成世界遗产
...竹西街道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国大运河原点公园。公园西起史可法路,东至吴王夫差广场,北临邗沟路,南依古邗江沟。面积4.05万平方米,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展示京杭大运河最早开挖段历史。记者现场看到,公...……更多
南明这三次大战有希望反清复国,却因自己人而失败
...条件太多了。他们的个人的抗清事迹虽然很感人,但比如史可法、夏完淳这两位,就基本没有军事能力。而刨除大部分没有军事能力的人之后,剩下只有三个人和三次机会可以一举把满清推出中原。第一个人便是李定国。他创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