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百战定天下,被乾隆誉为大清开国第一功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13:44:00 来源:戏说三国

此人叫爱新觉罗·多铎,关于这位王爷,有2种说法,或者2个形象,第1种是他的历史形象,这个一般都出自史载,主要以《清史稿·列传五·诸王四·太祖诸子三》为主。第2种是他的民间形象或演绎形象,主要是通过电视剧展现,比如《武侠董小宛》《满清十三皇朝》《孝庄秘史》《明末风云》《大清风云》《美人无泪》《大玉儿传奇》《江山风雨情》《传国密诏》等,这位多铎王爷都在其中有所展现,或以英俊潇洒,或以风流,或以桀骜不驯,或以特立独行。

他百战定天下,被乾隆誉为大清开国第一功臣

在后世或民间一直深受热议的大概有两处,第一处是多铎的风流生活,多铎生于1614年的二月份,死于1649年的4月29日,他的寿命长度为35岁或36岁。但是他却有8子8女。关于这个多铎的风流到底有多严重,有一件事就能说明,大清开国功臣文臣之首的范文程几乎可以说无人不知道,但是范文程曾经是多铎的谋臣,据说范文程有个老婆格外漂亮,被多铎惦记上后,这个多铎王爷竟然要打他老婆的主意。那范文程哪能受此侮辱,就到皇太极那里告状。结果皇太极早就对多铎心存芥蒂,正愁找不到借口,所以结果可想而知,这位风流过火的王爷不仅没有得到美人还损失了数万两钱财,更有失去范文程。

当然多铎这个人身上的刺比较多,除了生活作风不好外,他还特别喜欢恶搞。在《清太宗实录》中记载,说清太宗喜欢谁,多铎就找谁的麻烦,反正总是与清太宗对着干。据说有一年,大家都给皇太极送新年礼物,但多铎却给皇太极送来了一匹瘸腿马,搞得皇太极面子上很难看,但他却说不过是跟皇太极开个玩笑而已。

他百战定天下,被乾隆誉为大清开国第一功臣

多铎虽然在生活等方面很受争议,但他的军事才能和军功成绩却是受到了历史的承认的,甚至被誉为百战平天下,大清功臣之最。在军功上,多铎的主要战绩有三件:第一件是多铎的成名之战,即擒获洪承畴。在公元1642年的春天,多铎率兵围攻松山城,当时松山城的守城主帅是洪承畴,此人按说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曾多次献良策,官拜兵部尚书。在上一年,即公元1641年,洪承畴被围困后,曾带兵突围,但被清军强大的火力阻截。突围失败后,洪承畴就只好一边坚守一边等待明廷的援军,但是他并没有等来援军。不过却因听闻援军到又一次率兵进行夜间突围,但依然失败。被围困半年之久,虽然洪承畴有心守城,但却兵粮已尽,军心离散,副将投降。多铎大军猛攻之下,松山城很快告破,洪承畴也被生擒。接着多铎组织参与锦州围攻之战,又获大胜。

第二件是多铎的扬名之战。李自成领兵反攻河南等地,清军连战连败,军报传到京师,多尔衮大为吃惊,忙令多铎带兵前往援救怀庆。之后在潼关,多铎击败李自成的主力部队。李自成只好放弃长安,向南边逃走,最后在通城县九宫山被杀。李自成势力的灭亡扫清了大清在中原的最大障碍。

他百战定天下,被乾隆誉为大清开国第一功臣

第三件是多铎的最大功业之战,此为平定南方之战,因为李自成兵败后,北方基本已定,接着是南方,多铎受命攻南,南方一路攻破之后,大清的统一大业基本就算告一段落。但是在攻南方的这个过程中,虽然多铎用兵如神,也一路凯歌,取得的战绩自然不必戏说,不过多铎却在攻打南方的战役中留下了一个在史册上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即扬州之战。

扬州是南方的重城,更是南京的门户之城,其军事重要性显而易见。当时镇守扬州的守城之帅是大名鼎鼎的史可法。史可法这个人很厉害,在历史上被誉为明末的抗清名将。此人的才能和名气都很大,但他的人生并非没有缺点,他在前期曾经因为一个失误导致了清军对中原的长驱直入。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影响力很大,明军不是对手,所以在1645年初的时候,史可法想借助清军之力,联合消灭李自成势力。但是史可法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因为相对于李自成而言,清军才是真正的大敌。所以“睢州之变”之后,史可法后悔不迭大呼中原收复无望。这应该算是他一生最大的失策。

他百战定天下,被乾隆誉为大清开国第一功臣

此年的4月,多铎率兵大军围攻扬州的时候,明朝的很多将领已经在之前陆续投降,可以说明朝的灭亡只是早晚的问题了。所以史可法死守的那个扬州已经从军事要地南京门户变成了一座可怜的孤城。向四方求救,得到的结果是石沉大海没有一个救兵。所以史可法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也投降,要么死守。

多尔衮大概是欣赏史可法,所以还给他写了一封客气的劝降书,但是史可法很有礼貌也很有骨气地回了多尔衮一封拒绝投降书。就这样,大战在所难免。而史可法虽然有死守孤城的决心和骨气,但是却没有守住此城的兵力和实力了。因为在此年的4月18日,多铎大军围攻扬州的时候,史可法期盼的援军竟然一个也没到。这么一来,兵败是必然,死守倒显得愚蠢。因为到了4月19日的时候,高杰、刘良佐向多铎投降,4月21日张天禄、张天福率领所部向多铎投降,而且还参加了攻破扬州之战。此后,多铎也多次劝降史可法,但是都遭到言辞拒绝。不过三天后,即24日,扬州就被多铎攻破。然而扬州城破之日,得到的结果令人惨不忍睹:扬州被屠杀了10天,80余万无辜生命惨遭丧命。

他百战定天下,被乾隆誉为大清开国第一功臣

这个可怕的恶果一方面是多铎的残暴,但另一方面史可法应该也有责任。史可法为了自己的个人忠臣名声,不惜把扬州近百万百姓的生命绑在自己的名声金腰带上,不能不说他也很残忍。当时如果史可法看到守城无望,选择投降,至少可以让城中百姓留一条活路,而他如果想留美名,他完全可以选择拒绝投降,以自杀就行了。

结语:多铎作为清初之王子,但也是一员杰出之将才,一生大小战上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清朝的统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成为乾隆眼中的第一功臣。但他的一生也是充满争议的一生,尤其是他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和扬州屠城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6:21: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乾隆,开国,功臣,天下的资讯:
盘点清朝抹黑朱元璋的三大恶迹
...真实,顿时大怒,把画师推出去斩了。例如左图就是清朝乾隆年间绘制的《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其中收录的“明太祖真像”就是长脸丑相。很明显这是清朝故意抹黑,因为朱元璋曾是起义军
2023-05-11 22:07:00
大明唯一善终的功臣,一介武将的情商有多高?
...个不知道出处的“老朱赐食物”的说法,到了清朝,便被乾隆时期的史学大师赵翼所采用,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己的著作《廿二史札记》里添油加醋地一改,说老朱送的饭菜是送了只鹅。而鹅肉是发
2023-09-04 11:22:00
伊尹、姜尚到徐达,揭秘历代开国功臣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功勋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翻案,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2024-03-25 14:22:00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
...大臣,才能得以福报善终。所谓伴君如伴虎,可见一斑。乾隆时期,就有2名武将都曾立下赫赫战功,当乾隆问他们要什么赏赐时,这两人一个要官,一个要美人,因回答不同,结局却是天上地下。
2023-06-14 16:15:00
历史上五大功臣榜,谁最名不副实?
...。四、清朝——紫光阁功臣这是水分最大的一个功臣榜,乾隆自诩有十全武功,所以仿效前朝惯例也同样绘制功臣画像于紫光阁内,以表彰他们在平定西域、大小金川、台湾和廓尔喀等叛乱中立下的
2023-02-26 23:18:00
生下三位开国功臣的传奇女人,36岁被逼殉死
...成宗”,但是两个月后就被顺治皇帝剥夺封号。百年后,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三子多铎统正白旗,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又以定国大
2023-02-27 16:09:00
顺治亲自给多尔衮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
...道。为什么顺治亲自定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翻案,为何乾隆敢为多尔衮平反冤案呢?白羽以为,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政治需要,调和满清贵族的内部矛盾。一起了解一下一、皇权的争夺,多尔衮政治
2023-03-10 10:38:00
乾隆生母钮祜禄氏到底多么显赫?看看康熙为她做的这件事就知道了
前言1711年秋,康熙皇帝南巡至杭州,本是惯常之举,然而此次南巡却突然中止,康熙带着四阿哥胤禛和一个叫喜子的女子匆匆北返。一时间,朝野上下猜测纷纷,莫不暗想,这南巡于康熙而言定有
2024-02-24 07:55:00
刘秀为什么就不杀开国功臣
要想知道刘秀为何不杀功臣,我们要先看看哪些开国皇帝杀了功臣。说起君主屠杀功臣,大家可能首先会想起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和朱元璋两位出身相对低位的开国皇帝确实曾经杀过功臣。但是两个人杀
2024-06-26 10: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