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朱元璋创建了明朝后,对有功劳的大臣们进行了封赏。其中有6人,被封为公爵,是为开国六公。
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他们建功立业,冲锋陷阵,是朱元璋取得成功的左臂右膀。
不过,开国六公大多数不得善终。唯一能称得上善始善终的,恐怕唯有武将徐达一人而已。
1.谦虚正直,第一功臣自保有术
徐达出身于农家,年少贫苦,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
他自从跟了朱元璋后,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号称“明朝开国第一名将”,被封为魏国公,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虽然是第一,但徐达这个人非常聪明,他知道,在朱元璋身边混,低调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每次出征归来,总是第一时间去见老朱,上交印信兵权,然后回家,做得滴水不漏。
那么老朱呢?老朱从来性格多疑,就算没事,他也要搞点事情出来。等到天下基本平定,老朱就要考虑手下的老兄弟对自己是不是忠诚。功劳赫赫、打仗又很厉害的徐达,自然就成了他“考察”的重点目标。
且说徐达常年在外征战,人都不在家,所以他对住没什么要求,只是在南京临时找了个房子,当个临时落脚点,反正一年365天差不多300天都在战场,要个房子不是浪费租金么?
因为这事,老朱有天召集老兄弟们喝酒,似有意又似无意地说了句:
“徐兄常年征战,劳苦功高,我听说都没个像样的住处,这太不像话了,我看也别另找了,我那旧房子挺好的,空着也是空着,你就搬过去住好了。”
老朱说的的旧房子,就是他当皇帝之前住的“吴王府”。皇帝的屋子,你敢随便住?那不是要跟皇帝平起平坐了?
徐达一想,住不得,连忙跪下一顿叩首谢恩,说自己不敢接受。
第一波考验通过了。但很快,第二波考验又来了。
有一天,老朱单独找徐达喝酒。徐达不太会喝酒,但又不能不喝,三杯两盏下肚,人就醉了。
等他睡了一觉迷迷糊糊睁开眼,猛然发现居然躺在“吴王府”,浑身一激灵,这该不会是梦吧,酒醒了,梦也醒了,连滚带爬地跑到老朱面前,伏地叩首,高呼死罪死罪。
乖到这份上,老朱对徐达也不好再有什么不满意,再考察就有点太过了。他一高兴,还真的就把“吴王府”送给了徐达。
徐达功高盖世,为人谦虚又谨慎,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自然也不缺想要攀附他的人,胡惟庸就是其中之一。
那会儿,胡惟庸很是蹦跶,他想结交徐达,经常送礼,特意买通了徐达家的看门人,托他给徐达带个话。
徐达|《山河月明》
徐达呢,对胡惟庸始终不咸不淡。没别的,单纯就是瞧不上这人的品行,对胡惟庸的频繁送秋波,他从来都视而不见。
相反,他还悄悄跟老朱递小纸条:胡惟庸这人心术不正,恐怕不适合当宰相,希望陛下再考虑考虑。
老朱嘴上不说,内心里对徐达的这个表态还是非常满意的。果然,后来胡惟庸出了事,被灭了满门,不少功臣都被卷入其中,徐达却毫发无损。
不仅如此,老朱还号召满朝文武都向徐达好好学习。
在老朱面前,徐达是模范臣子,在世人眼中,徐达也是道德楷模。他贵为统帅,却总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当军令下达,徐达话不多说,却能令行禁止,将领们见了大将军,无不毕恭毕敬。
徐达一生攻克城池数以百计,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自古武将立功,难免得意忘形,但徐达功劳最大,回朝之后架子却最小,每日单车出行,闲来就和儒生谈谈文化下下棋,好像压根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少战功一样。
2.开国第一功臣之死
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平监督边防,突然背上生了一个大毒疮,俗称背疽,按今天的说法,叫“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搁当年的医疗条件,真的是束手无策。
第二年,徐达便因病去世,终年54岁。
对于徐达的死,坊间有一种流传很广的传说,说背上生疮忌吃鹅,因为鹅是发物,可老朱偏偏在那时候赐给徐达一只蒸鹅。
于是徐达明白了老朱的意思,便含泪吃完了蒸鹅,结果毒疮发作,很快就去世了。
徐达|《朱元璋》
这个说法很符合老朱的一贯作风,也成为老朱诛杀功臣的经典案例。但是否真实呢?我来跟各位断断。
首先,无论是明朝官方史书《明实录》,还是清朝官方编撰的《明史》,这两个严谨的史料,都没有说老朱送鹅一事。
那么,为什么会有徐达吃鹅肉的说法呢?来源于明朝中期出版的一本野史。这个野史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些民间传闻,便记载了一个说法:徐达患病后,老朱赐给徐达食物,徐达吃完后便暴卒而亡。
那么鹅呢?鹅从哪里来的?且说这个不知道出处的“老朱赐食物”的说法,到了清朝,便被乾隆时期的史学大师赵翼所采用,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己的著作《廿二史札记》里添油加醋地一改,说老朱送的饭菜是送了只鹅。
而鹅肉是发物、不利于背疽,也是赵翼说的。
鉴于赵翼的名气很大,是乾隆时代的三大学术权威之一,他说吃鹅吃出人命,没人敢质疑,这个说法自然也就传遍天下了。
然而,这里面第一个问题就是:鹅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吃鹅不仅没事,还对身体有好处。
总之,讨论的局面结果就是评论区炸成一锅粥,永远无法达成和解。
朱元璋|《山河月明》
再说第二个理由。老朱弄死徐达,虽然符合他的作风,但是,非常不符合他一贯的杀人风格。
老朱做事从来都是做到绝,杀人都是抄人家满门。然而徐达的后代不仅一点事没有,还继承了他“魏国公”的爵位。这也太不符合老朱的做事方式了。
所以,我们可以大致确定,所谓的老朱送鹅害死徐达,是个谣言。
相反,徐达病逝后,老朱还很悲痛,他亲自主持了葬礼,还扶棺大哭一场,并下旨追封徐达为中山王,配享太庙,肖像挂于功臣庙第一位。
不仅如此,在明朝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绝大多数开国功臣都倒下了,可唯有徐达的后人两面都占到了便宜,不仅位列公爵,还都是实权派人物,真是令人艳羡。
或许,这就是徐达给后代留下的政治基础和政治智慧。
看完武将徐达的故事,你是不是觉得还不过瘾?
纵观中国历史,最有意思、最多演绎、最火热的朝代,非明朝莫属。
《爆笑历史剧明朝那些事儿》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诙谐幽默的笔法,讲述了明朝历代帝王将相、名流权贵和其他许许多多人物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