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史、监国侍御史之简称。又有禁防御史、检校御史,虽隶御史台,不居台中,不入宿,不带\"侍\"字。北周御史为春官府内史上大夫所辖御史上士、中士、下士的简称。隋唐以来,御史又成为对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更多
为什么朱元璋规定巡按御史只能骑驴
...军事的最高机构是大都督府、掌管监察百官的最高机构是御史台。很明显朱元璋是对这三个最高机构都动手了,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罢中书省的同时,提高了中书省之下的六部权力,由六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同时大都府也...……更多
元朝的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从元朝监察法规的完善看官场风气
...有十分完善的监察制度,并且元朝政府还在中央还设有“御史台”,在各个地方也设有史台。元朝当时全国分成了为22个监察区域,设置了相对应的“肃政廉访司”。当时元朝还出现了很多公正廉洁的监察御史,在当时社会上也...……更多
胡惟庸案与明代科道官的设立:皇权加强与监督体系的形成
...生一方面受到传统政治制度的影响,如开国之初,即设立御史台,后改为都察院,在全国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以维护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受到特定历史事件的影响,如胡惟庸案直接导致了对朝廷百官监督的加强,恢复...……更多
唐宋时期的监察制度:维护国家秩序的重要手段
... 在三省六部制、一台九寺制的创立之下,主要监察机构御史台的职能也被确定下来。之后随着时间变化,武则天又将其分成两部分,为左肃政台和右肃政台,因为两者之间的功能相似,权力交叉之下矛盾极大,所以之后李隆基...……更多
清代前期的朝政监察措施“风闻言事”,对大清有什么影响?
...,以“风闻”劾陵在县赃汙。宋、齐、梁、陈诸朝,类似御史台官僚以风闻弹劾大臣的故事,屡见不鲜,北朝亦有类似御史风闻劾奏故事。从上述案例可见,此时“风闻言事”的权力掌握在御史手中,其余官员不得以“风闻”进...……更多
明清机构之都察院,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样一个自我监察的机构。明清都察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御史台和门下给事中,两者分别对应着监察官和劝谏官的职责。在古代,有一种机构叫做“台谏”,其中“台”指的是御史台,而“谏”则指的是谏官。这两者在官制上分...……更多
秦桧的亲信何铸,冒死为岳飞申冤,让历史记住了他
...直的何铸果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当时,何铸把岳飞带至御史台大殿中审案,让岳飞供述反叛的罪行,岳飞不答,脱掉衣服,将背上深入肌肤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展示给何铸看,又将并无反叛之想和反叛之举的冤屈,老老实...……更多
司隶校尉:古代中国的监察官,他们连皇太后都不放在眼里
...自颁布的“节”,以作为皇权钦命的象征。与此同时,与御史台不同。因为深得皇帝信任,司隶校尉不仅有弹劾官员的权力,甚至还有逮捕和审讯的权利。这与御史台文邹邹的弹劾相比,显然司隶校尉阴森森的审讯,更让官员们...……更多
聊聊超敢说的明朝御史——韩宜可
...物。元至正年间,代表皇帝、临制百司、以上察下的元廷御史台向韩宜可发起征召,让其入朝为官,担任幕僚。进入皇帝权力直接延展的部门,就是离权力中心更近,韩宜可的仕途起点较普通读书人可谓“遥遥领先”。但是面对...……更多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组织结构与权力分配
...决定大计方针,就是防止个人专断的有效措施。监察机关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员,从三品;御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上。会昌二年(842),御史大夫升正三品,御史中丞正四品下。御史台下属三院:台院:侍御史四人,从六品...……更多
为何从三品降到正四品的明朝官员会如此欣喜
...御史是个啥官。明清时期有个督察院,讲白了就是前朝的御史台,专门负责监察、弹劾百官,以及没事提提建议,连皇帝都能没事批评几句,\"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明朝我们懂啊,对官...……更多
明代科道官的职责与影响:巩固皇权、抑制权臣与监督官吏
...道官的选拔上看,朱元璋对科道官的选用有明确要求:“御史台、提刑按察司,乃耳目之寄,务在振肃百司,慎选贤良方正之人,以佐朕不逮”,因而在选用科道官上他是不拘资格、不论身份,举贤任能。 明朝中后期,在科道...……更多
明朝内阁是如何登上权利的顶峰的
...设立了三大最高权力机构,分别是: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领辖六部,长官是被尊为百官之首的左丞相和右丞相。大都督府是最高军事机构,掌管全国军队,既有统兵权,又有调兵...……更多
在古代,多大级别的官才有资格上朝?
...官以上,为“日参官”,也即每天都要参加早朝。三省和御史台官、寺监正副长官以上,即京师百司以上,为“六参官”,也即逢一日、五日参加早朝;寺监丞、大理评事以上,包括暂无差遣者,为“两参官”,即朔参官和望参...……更多
宋朝时期台谏制度,对皇权、相权的影响有哪些?
...时期的台谏制度什么是台谏制度,简单来说“台”就是指御史台制度,而“谏”就是指谏官制度,台谏也可以视为御史台和谏官的统称,如上述所言这一制度由来已久。从秦汉到隋唐时期,台谏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变化,比如唐...……更多
...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会很不利。经神宗默许,苏轼被御史台逮捕,一关就是四个月。御史们每天逼他交代诽谤朝廷的事实,一一说出每篇诗文的写作目的和其中典故的出处。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把苏轼的诗文全找...……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中如何防止舞弊?唐朝创设了各种措施
...的完善,以便发挥其防弊作用。比如唐朝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不仅要承担锁院这一任务,还要监督考官及考生在贡院封锁期间是否有违规行为。如大中九年,黄续之、赵弘成、全质三人就因为伪造堂印堂贴随意出入贡院,而...……更多
明朝锦衣卫指挥使可得善终秘诀
...,权力之大便不是一般臣子所能想象的。监察百官不只是御史台需要做的,锦衣卫也拥有这样的职责,只不过御史台是明面上的监察机构,并且不是直接对皇上负责,而锦衣卫是暗地里的监察机构,直接受命于皇帝,权力可比御...……更多
宋朝成也台谏,败也台谏,为何宋朝的台谏制度“变了味”?
...也台谏,败也台谏”的感慨。“台谏”在宋代以前分别指御史台官及谏官,经过宋真宗时的整顿和建设,台谏合流,至仁宗时进一步完善,台谏制度进入良好的运转期。然而北宋中后期的台谏制度逐渐崩坏,台谏官的地位随之下...……更多
...风指,奏劾也先帖木儿罪恶,章凡三上,而帝始允,诏收御史台印,令也先帖木儿出都门听旨。而遂以知枢密院事汪家奴为御史大夫。寻降诏数脱脱老师费财之罪,即军中夺其兵柄,安置淮安。既而脱脱、也先帖木儿皆就贬逐以...……更多
唐朝的御史台制度,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呢
...立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那么,唐朝的御史台制度,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呢?民本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从政价值理念,《五子之歌》中记录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说是民本思想的第...……更多
浅谈唐朝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构 唐朝的中央司法机构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大理寺是最高的审判机构,主要负责审理中央百官及徒刑以上案件,以及复审刑部判定重申的地方死刑案件。刑部,负责复核大理寺,地方上报的刑...……更多
男十八号之死,让《庆余年2》又上一高峰
...、然后参陈萍萍,都是御史之职(御史监察百官,明代改御史台为督察院);赖御史御前杀疯了,参完监察院又参庆帝,这一条其实更接近“谏诤机构”官员的工作。“谏诤机构最主要的官员,先后有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更多
唐介为何会被人称为真御史
...以“硬骨头”在朝野闻名的唐介,终于被人慧眼识珠调入御史台,升任专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之事的殿中侍御史。后宫迎合皇太后,在建造皇太后专用的龙凤车时。在内部装饰大量奇珍异宝。唐介谏言这个“后宫奇靡之器”远超...……更多
书明代政治制度历史,悟国家权力演变规律
...,又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称“五军都督府”;十五年废御史台,设都察院,掌监察。中央新的权力结构定型。以上可视作明朝国家权力结构的第一轮变化。 而第二轮整体性调整和定型,发生在永乐至嘉靖时期。这一阶段的重...……更多
明朝旱灾,朱元璋让刘伯温想办法,刘伯温为何说要杀人
...太史令,是帝国监察机构的官员。他的官职是御史中丞(御史台第三把手,一、二把手是汤和、邓愈),手里并没有多少实权。一个叫李彬的人就\"犯\"了刘伯温,冲突就此拉开序幕。李彬原本并不是一个知名人士,但因为他有...……更多
行省制度:元朝地方治理的创新与变革
...模式,没过多久,就废除了尚书和门下二省,用枢密院和御史台用来监控三军,还对全国地方都实行行省制度,地方的州府开始有了军事武装力量,也受到御史台的监察,而行省制度也开创了我国划分行政区域的方式,具有划时...……更多
“八府巡抚”究竟是什么样的官儿
...低级别的御史,正式的叫法可以称“侍御史”。唐中宗从御史台和内外五品以上官员中遴选二十人担任巡按使,临时由朝廷委派,负责巡视各省,考核官员。这是“八府巡抚”最早的原型。在唐代,御史却只有正八品,连个小小...……更多
...所以叫“乌台诗案”,主要是此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苏轼在上表中说了这样...……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建成手下的哪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
2024-06-08 19:24:0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4-06-08 19:57:00
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为何一贬再贬后被杀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
2024-06-08 19:23:00
李渊被迫退位,提了什么特殊要求
如果说对外交流最为昌盛的古代王朝,那就要说唐朝了,在唐朝中,中国的国力空前昌盛,并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发明,可谓是一段十分亮眼的时代
2024-06-08 19:26:00
李渊退位后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李渊下台以后,虽然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确确实实是在逍遥自在地生孩子玩,不然,他想善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中国历史上
2024-06-08 19:27:00
杨广杀32个姓李的,李渊用哪四个字逃过一劫
隋唐,其实是两个年代,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因为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两个皇帝之后,就被唐朝给取代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
2024-06-08 19:39:00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你知道吗?海南历史上有位读书很厉害的人名叫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认识这位海南才子的书法真迹“清代张岳崧行书轴”重生自述大家好
2024-06-08 21:00:00
秦朝花了五百多年建朝,隋朝、唐朝为何只花了一年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代历史,王朝交替非常频繁,对于这些王朝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之类的。当然,这些王朝虽然更替频繁
2024-06-08 20:09:0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一句话,终一语成谶。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亲情交织的故事
2024-06-08 19:42:00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2024-06-08 19:39:00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
2024-06-08 20:02:00
杨广修运河,开科举,为何被表哥抢了江山
他,生于公元569年,通过残酷的夺嫡之争,从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手中,夺得皇位,成了某个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生于566年
2024-06-08 20:08:00
李世民输了玄武门之变的话,大唐后来会如何
自古以来,先皇驾崩太子即位是天经地义的权力交接秩序,但有些皇储并不甘心屈于一隅,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书写历史。本文的主角之一
2024-06-08 20:52:00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这几个人都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写诗大咖。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成就最高的人当属是李白和杜甫,正是他们两个让世人了解到了唐诗的魅力
2024-06-08 20:50:00
为何说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让鲜卑族和进入中原的主要少数民族都融入了汉族之中。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北方的民族成分
2024-06-08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