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据媒体报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州李蟠状元府年内将开工修缮。因为李蟠是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这一消息引起了当地市民的强烈关注。被戏称为“饽饽状元”的李蟠身上有多少传奇故事?1300年科举史上,江苏出...……更多
清朝考生扛着一麻袋参加殿试,被拦了下来,皇帝却说:状元就你了
...雕的玉,等待着皇帝的慧眼识珠。而李蟠,这个来自江苏徐州的考生,更是用他独特的方式,给世人展示了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康熙三十六年春,紫禁城的殿试现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考生——李蟠。李蟠是出身名门的读书人,...……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状元是康熙年三十六年的钦点状元,叫李蟠。李蟠是江苏徐州人,徐州极少出状元,他高中之后,成为当地明清两个朝代唯一的文状元。科举考试拖的时间很长,除了极个别的天才读书人,能在二十多岁就考中状元,一般来说当...……更多
康熙帝钦点,李蟠的状元之路
...时间最长的状元、带干粮最多的状元、清朝唯一一个来自徐州的状元。他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合,是明末弘光年间的拔贡,著有《忖庵诗集》。他幼承家训,年少聪颖,很早就显露出过人...……更多
随着冬至的临近,江苏省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崔焘故居即将于12月22日至23日举办一场温馨而寓意深远的活动,为徐州学子送上别具意义的状元水饺。这项活动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冬至这个节令的...……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私人助理。”这一重要职位的转变,使得翰林院成为了香饽饽。宋代将翰林纳入官职与科举制度接轨,只有考中状元的人可进入翰林为官。翰林院里面的人物都是当朝社会地位与学问学识最出色的一批人,连白居易、张九龄、和...……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各个朝代状元及第的前景如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终于清末。从建立至清朝灭亡,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六朝,而其中又以唐朝为最...……更多
赵楷以皇太子身份参加科举,成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大多寒门子通向仕途的唯一通道。如果谁参加科举,考中状元,那真的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在《范进中举》中范进,仅仅是在他50多岁考中了举人,便高兴得发狂。由此可见,状元郎对士子的吸引力。但是有这么一批人不用通...……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脸皮最后的状元—...……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清代民间家有说过这么一句话:“别把状元不当宰相,但也别把宰相当状元”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就相当于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说不厉害那肯定是假的,而且是很厉害。但是状元暂且还不是官,本身就有不确定...……更多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专家强调,这一文物应该传承下去,成为民族历史的一部分。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直到清朝才废除,影响了1300多年。这种制度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但也为...……更多
我国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为何沦为玩物
...之分,男女亦无能与不能之别,我国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才貌双全,奈何最后还是沦为玩物。傅善祥出生于清朝末年,本应是大户人家的掌门明珠,但奈何其父母早早离世,家道没落,只得被哥哥嫁给一个7岁的儿童。成...……更多
宋朝重文轻武到什么程度?婚姻不讲究门当户对,只看学问成就
...名门望族,就会得到很多的人的青睐,成为方圆几里的香饽饽。但是在宋朝,与我们常识中的古代婚姻有很大的而不同。在宋朝的婚姻观念与唐朝时期形成巨大的反差,一个人的出身并不是成家立业的必要要求。而一个人所具有...……更多
两宋时期身份最牛的状元,一个是皇帝之子,一个当了皇帝
...继,忍受寒窗苦读。科举考试最终考核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是经过层层考核涌现出来的天才,历来受到帝王们的重视和任用。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并不规范,还受到权贵的干预,因此,隋唐时期的状元含金量不高。科举真...……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比如唐朝中期两次收复长安的著名大将郭子仪,他就是武状元出身。今天要讲述的就是,就是我国最后一位武状元。 科举制的落幕与最后一位状元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救亡图存运动愈演愈烈,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艰难深...……更多
在清朝300年江山中,整个四川大省,为何只出了一个状元
...个制度就是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中,最让人关注的还是状元,古代那个省出了个状元那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但是,很奇怪的是,在清朝300年江山中,整个四川大省,只出了一个状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清朝江山大概是300年时...……更多
中国历史上10大状元排行榜
...前后一共历经1300年,这期间出现了不少具有传奇色彩的状元。本文将为您列举历史上10大状元排行榜,他们各有各自的上榜理由。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国家,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发明和制度创新...……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云南出现了不少的秀才、举人、进士,但一直没有出过状元。中原地区科举的昌盛,让云南的官员和百姓都不甘心,希望早日出个状元,为云南人争气。也因这份状元情结,出现了许多寓意“高中”的建筑,其中西山龙门和状...……更多
明朝有个牛人号称“六首状元”,为何在历史上籍籍无名?
而其中,最显赫的莫过于高中状元,纵观历史,不说中过状元的人都有大出息,但在当时,绝对是显赫一时的人物;科举制度一共实行了约一千三百年左右,总共诞生了约592名状元郎;但你以为状元郎就是最高荣誉了吗?显然...……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状元之最,都是大人物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年)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更多
从状元答卷揭示古代科举的严格与才华的展现
...统治阶级选拨官员的重要制度,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古代状元的故事。在古代状元是全国科举第一名,而且当时只有进士科第一名才可以叫做状元,由于进士本来就非常难考,这让状元更是难上加难。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更多
科举考试中,在殿试上荣获第一名,那就是当之无愧的状元了。家里人荣获状元的话,可算是一件大喜事,不仅光宗耀祖,这个人的前途更是一片光明,官路畅通。但是,人生总是变幻莫测,而变幻,总在那么一瞬间。有这么...……更多
古代状元奇闻: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背后的故事
...,科举考试是大多数读书人为官的唯一途径,科举考试中状元,则是众多读书人中的成功者。那么自隋朝创立科考制度以来,历代的状元都是有迹可循的,自唐至清,共有592名状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几个很奇葩的状元,6、...……更多
明朝状元考卷曝光,字体堪比“印刷模板”
...着科举,成功实现了人生的转变,青史留名。一、珍惜的状元考卷根据历史的记载,科举制在我国古代一共实行了1300多年,一共涌现出了700多位文、武状元。从时间的发展脉络,我们就可以看出,状元真的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是水墨山水画的开创者,有着非常高的成就。众所周知,状元所代表的荣誉是二甲与三甲所不能媲美的,后世在史书上对于状元的描写更是数倍于二甲与三甲进士功名。那么科举制中的状元和二、三甲的进士具体有什么区别呢?...……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则是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当然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考试,就必然存在机会运气,有的状元运...……更多
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出了那么多状元,只有这十一位名留青史
...,科举制度兴起了一年多年,前后总共出了五百九十二名状元,虽然数量不少,但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十一个人名留青史。他们分别是军事家郭子仪,文学家王维、张孝祥、杨慎,书法家柳公权、刘春霖,思想家陈亮,史学家王溥...……更多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有一位号称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的人,他曾和霍元甲交过手,而且打败了霍元甲。他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武状元张三甲,今天就和大家谈一下这位武状元的人生。一、封建社会,尚武之风在封建社...……更多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享受怎样的待遇呢
...基本都会成为国之栋梁。其中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也是最受朝野瞩目的人。通常情况下,状元在历朝历代都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刚进入仕途没几年,清朝就灭亡了。那他在民国又享受怎...……更多
...数二的,因此,以苏轼的才华,在他生活的年代里,拿到状元,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苏轼的科举成绩竟然不是状元!更离谱的是,考官明明认定了苏轼的状元之才,可是却偏偏不给他状元!还不是考官看不上他,考官反而非...……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刘邦、朱元璋起义成功,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却失败
我认为一支农民起义军是否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不在于军队战斗力是否强悍,地盘有是否足够大,文臣武将是否够多,而在于是否能完成从流寇到政权的转化
2024-06-07 19:38:00
刘备来到猎户家中,猎户为何杀了自己妻子割下肉做菜
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总是非常低下的,不仅要讲三从四德,而且有时候还会被自己的丈夫当成自己仕途的垫脚石,《三国演义》中就有刘安为了招待刘备竟然残忍的割下了自己妻子臀肉的故事
2024-06-07 19:54:00
赵云死后700多年,常山又出了一名赵姓武将是谁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国历史无疑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在三国乱世中诞生了很多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名将,其中被后人誉为“完人”
2024-06-07 19:51:00
项羽为何非要坑杀数十万年轻力壮的秦军
屠城杀降卒是古往今来的战争大忌,这是违背天理道义的,不被世人所容忍,可这事却屡见于中国史。楚汉争霸,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
2024-06-07 19:53:00
如果汉献帝在刘备手里,会是什么结果
汉献帝本来是陈留王,没有当上皇帝。可是由于董卓进京,想要把持朝政,搞了个废立的举动,这才阴差阳错地当了皇帝。从历史记载上看
2024-06-07 19:44:00
三国8大美女的人生命运,哪两个嫁给刘备的才是最惨
三国演义大家可以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也应该看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应该看出三国是个男人的世界,但在那个世界里也有几朵鲜花点缀着
2024-06-07 19:51:00
诸葛亮“八阵图”多厉害?一千八百年来仅此人说看懂了
陈寿在《三国·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这是诸葛亮跟“八阵图”产生联系的最权威记载
2024-06-07 19:52:00
曹操为何与郭嘉惺惺相惜
诚如诸葛亮被人戏称为刘备集团的后勤部长一样,其实郭嘉在曹操那边,也只是一个宣传部长。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曹操造势,鼓舞人心
2024-06-07 19:51:00
刘备不如刘邦,是因为刘备错过了什么
刘备不如刘邦是因为刘备错过了三次统一天下机会,而刘邦捉住了唯一的一次机会。刘邦统一天下必须要打败项羽,唯一机会就在于韩信的十面埋伏
2024-06-07 19:43:00
大小皇后争奇斗艳,汉献帝最爱的是谁
《三国机密》已经杀青,以三国为背景,用汉献帝的视角来阐述这一段历史,肯定了东汉皇室处于飘摇之际。汉献帝有大小皇后伏寿和曹节
2024-06-07 19:52:00
如果让 吕布、项羽、李元霸决斗谁会赢
项羽、吕布、李元霸三人对打战况如何还真不好说。三人都是绝顶高手,稍有不慎就会功败垂成。如果是双双对打淘汰赛,他们的战况如下
2024-06-07 19:57:00
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
引子有人说战争不仅仅是武力上的较量,更多的是智力和心理的比拼。有勇无谋或者纸上谈兵在战场中是无法担任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官角色
2024-06-07 20:02:00
蜀国五虎和十二虎臣群殴,谁有实力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估计蜀国五虎将会被打出屎来。五虎将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东吴十二虎臣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
2024-06-07 19:56:00
为何孔明草船借箭的时候,曹操不放火箭呢
孔明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核心人物,不管是在纸上谈兵还是亲自深入到军队里面指导士兵打仗,孔明从来都是亲力亲为,所以在三国时期
2024-06-07 19:57:00
一起回到西汉,走进主父偃和朱买臣
好人会有好报吗?有能力的人便肯定能获得成功吗?在《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司马迁曾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个观点提出质疑
2024-06-07 1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