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皇太极与崇祯的治国之道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清朝初年的皇太极和明朝末年的崇祯是两位比较引人注目的帝王。他们的治国之道,以及命运抉择,都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皇太极是清朝的创立者之一,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更多
崇祯治国有三次重大失误,导致最后吊死煤山
...年间,袁崇焕先后收复不少失地。而此时,后金内部由于皇太极刚继位,政权不稳加上蒙古、朝鲜左顾右盼持观望态度,形势对明军极为有利。……更多
2022-12-06 16:35崇祯,治国,煤山
...,他死板而执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机械方针,对外与皇太极在辽东激战不休,对内与李自成等义军苦斗不已,选择了同时与两大强敌开战。以当时明朝国力、明军战斗力,单独对抗李自成还能略占上风,单独对抗皇太极毫无...……更多
崇祯帝的个性与明朝的灭亡
...争,明清松锦大战结束,明朝损失惨重,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可以将明朝直接取代。万万想不到的是,皇太极给了明朝一丝希望。这个希望就是皇太极想要求和,甚至是与明朝开展贸易。此时的皇太极已经拿到了东北大部分地...……更多
崇祯接手“烂牌”所以没打好,皇太极的更甚为何打得好
...帝崇祯刚刚成年,仅仅只有十八岁,而清朝这边的统治者皇太极三十六岁,虽然皇太极的年龄是崇祯的两倍,可崇祯所拥有的江山面积却是皇太极的数十倍之多。同时,两个国家的兵力对比也十分悬殊,明朝有近百万的军队,而...……更多
清军提出议和,崇祯为什么还不答应呢
皇太极和明朝议和的事情,发生在1642年。这一年,皇太极和明朝之间发生的,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终于结束了。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重要的将领祖大寿、洪承畴都相继投降了清军。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军镇的精锐力量,几乎...……更多
明朝与皇太极和谈,皇太极提了什么条件
崇祯帝的一生十分悲凉。当年皇太极曾主动向明朝和谈,但崇祯帝坚决不同意。对此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崇祯帝这么懂得隐忍的人,怎会不知卧薪尝胆的道理?更何况皇太极提出的议和条件从长远来看一点儿也不吃亏。先来看看...……更多
明朝与清朝之间的议和为何会失败?
...入了最后的主力,洪承畴亲率八位总兵以及十三万军队。皇太极闻讯后,也率领八旗骑兵倾巢而出。皇太极采用围点打援的策略,最终击破了明朝的主力,并且将洪承畴生擒。此时,明朝的形势岌岌可危,于是,崇祯帝有了议和...……更多
皇太极曾想与崇祯议和停战,明朝没有同意是为什么?
...下可把崇祯皇帝气坏了,最终议和计划宣告流产。其实,皇太极之所以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跟明朝提议和,并不是真的想营造两国和平,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从后金内部来看,他们深知明朝国内的状况,农民军势如破竹的攻城...……更多
崇祯皇帝的执政之路:争议与肯定并存
...也正是这种潜在的危机感让崇祯帝变得生性多疑。可以说皇太极对袁崇焕的离间计得以成功,一方面源自明朝政治的腐败,另一方面源自崇祯帝多疑的性格。崇祯大胆启用了袁崇焕,在对后金的作战中取得了主动权,同时也烧掉...……更多
崇祯帝为什么拒绝了清朝议和
...明朝派职方司郎中马绍愉为使者,前往沈阳与清朝议和。皇太极同意与明朝议和,“报书许之,以书授绍愉,遣人护送”。这年五月,马绍愉率领九十九人的议和使团再次来到沈阳,还携带着一封崇祯帝的诏书。不过皇太极看完...……更多
1626年,皇太极还想跟崇祯议和
1626年,皇太极继位,一改努尔哈赤时期的做法,主张对明朝“议和”,跟崇祯搞好关系。1643年,皇太极病逝之前,清军一共4次进入中原,但皇太极还是希望跟崇祯议和,还答应“借师助剿”。清朝初年,八旗战斗力强悍,屡...……更多
袁崇焕被杀是冤案吗? 崇祯说他暗通满清罪有应得
公元1626年(明天启7年,后金天聪元年),皇太极第一次东征朝鲜大获全胜后,按原定计划亲率八旗大军进攻明朝宁远锦州,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不料和其父努尔哈赤一样,再被后金“克星”袁崇焕挫败,城下失利。皇太极恼...……更多
崇祯杀死了明朝仅剩的猛将,也失去了最后一道防御的长城
...下风的人用烂了,竟然还屡试不爽。这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皇太极对付袁崇焕的反间计了。崇祯当上皇帝时,尽管明朝已经被流寇李自成、张献忠和刚刚崛起的清朝折腾的快喘不过气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大明王朝毕竟是...……更多
己巳之变对明朝的国运有什么影响
...。从结果来看,己巳之变是后金的一次胜利,不过,当初皇太极决定入关时,也是赌上了后金的国运。可以说,如果这一战后金军败了,他们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后金的局势之所以这样严峻,源自于宁锦之战中皇太极的失败。...……更多
被视为明朝最后希望的袁崇焕,他为何必须得死?
...宁锦之战的胜利,大败后金政权两代国主——努尔哈赤、皇太极,对于当时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而言,袁崇焕无疑是最后的希望;对于当时实力逐渐增强,逐步占领整个辽东地区的后金政权而言,袁崇焕更是最为强悍和难以...……更多
盘点明朝末年被崇祯杀掉的兵部尚书
...捷,这两场战事挑战了努尔哈赤势不可挡的大军。后来,皇太极用出乎所有的人意料的方法,绕过边防重镇迂回进入关内,袁崇焕只得千里勤王,将皇太极赶走。却不料,崇祯帝,用两项罪名,将他处死。王恰曾经为崇祯帝写过...……更多
他是明朝的希望,却为了为活命出卖崇祯
...他下跪,洪承畴轻蔑道:“吾天朝大臣,岂拜小邦?”但皇太极并不介怀,反而被他的气节所打动,皇太极解下貂裘大衣披在洪承畴的身上,并关切地问道:“先生寒乎?”洪承畴凝视皇太极良久,感叹道:“真命世之主也!”...……更多
明朝的灭亡:内外交困下的历史必然
...十多年,于天启六年(1626年)去世,后金大汗都换成了皇太极。此时的后金通过抚顺、萨尔浒、浑河、广宁等一系列作战,消灭了明朝大量野战精锐,占据了辽东大部分领土。明朝为消灭后金,调集了九边防御蒙古的诸镇精兵...……更多
明朝将领祖大寿早年一心拥护大明王朝,为何最后却依附清朝?
...宁远,祖大寿参与了宁远保卫战。第二年农历五月,后金皇太极亲率清军进攻宁远,祖大寿参与抵抗清军,明军获宁锦大捷。此次战争的胜利,使袁崇焕于1628年(崇祯元年)得以督师辽东,这一年农历六月,祖大寿升为辽东前...……更多
崇祯有多苦,一起来看看
...的建立者努尔哈赤病逝,其身后汗位由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继承,开启了后金政权的新时代;就在朱由检继承皇位的第二年,公元1628年,初一登基便想着大施拳脚的朱由检开始了对驿站的精简改革,时为银川驿卒的李自成失...……更多
明朝最后一位虎将,打败李自成的是谁
...祯十三年,曹变蛟跟山海关外的清军对垒,还差点杀死了皇太极,只可惜差那么一点点。曹变蛟跟皇太极在锦州作战,史称\"松杏会战\",皇太极亲自指挥,这对曹变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毕竟皇太极是他遇到过的最强对手,加...……更多
明末名将能臣井喷式出现,为何明朝还是灭亡了?
...,打死没人提。气得不轻的崇祯没有办法,只能以沉默对皇太极的好意表示拒绝,结果皇太极再次打进长城。优势一次实战练兵,所以再产出一批能人! 瞎指挥害死名将。李自成势大,崇祯不断逼着孙传庭初战,结果孙传庭死...……更多
己巳之变中,袁崇焕为什么没能引起皇太极的重视?
...过败战,到头来却栽到袁崇焕手上了。努尔哈赤逝世后,皇太极继承了后金。皇太极上位的这一年,也是明朝的天启年间,皇太极便着手对付明朝,发起宁锦之战。宁锦之战中,皇太极亲自领着后金军,攻打明朝的锦州和宁远,...……更多
崇祯皇帝如果迁都南方,大臣会拥立他吗
...兵力,崇祯可能对这些守军抱有一定的信心;挂外则因为皇太极突然去世,清军暂停了大规模的行动,崇祯自然会松一口气。对于崇祯而言,或者对于明朝统治者而言,他们始终认为,李自成是比皇太极更可恶的敌人,所以崇祯...……更多
明朝与清朝大决战,洪承畴13万军队全军覆没
...此战明朝集中了几乎能调动的全部精锐主力大约13万人,皇太极也调集了满清的全部主力人马,人数大约为11万人,可以说是双方之间的一场主力决战。明朝由于此战的失利,不仅损失了洪承畴、祖大寿等大将和数万精锐部队,...……更多
他是明朝最后的复兴希望,最后却成了清朝的开国功臣
...俘,成了俘虏后,洪承畴抱定了坚决不投降的想法,不管皇太极许他什么样的高位厚禄,他一概视若不见。可他越是这样有骨气,皇太极就越想得到他。皇太极是个爱才的人,他岂能放过洪承畴这样的人物,所以为了劝洪承畴投...……更多
他是明朝最后的“祖家将”,长期在辽东任职,原因很简单
...是却遭到了崇祯帝的拒绝。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爆发,皇太极采用围城打援的策略,大破明军。守城的祖大寿杀死副将何可刚,然后开城投降。可是祖大寿逃到锦州后,却谎称自己是突围而出。但“纸包不住火”,这件事还是...……更多
...在犹豫之间葬送了机会。崇祯十一年,杨嗣昌就暗地中和皇太极联系,希望和谈解决争端。 皇太极的回应是:“如有确议,则撤兵东归”。对于后金军,他们的处境也并非顺风顺水,后金地处辽东,天寒地冻,物资缺乏,加之...……更多
明军与后金在辽东的反复拉锯祖大寿扮演着什么角色
...继续给他提供军饷、粮草、物资等等。至于清朝(后金)的皇太极,更是对祖大寿极尽拉拢和收买。崇祯四年(1631年),祖大寿奉孙承宗之命修复大凌河城,被得知消息的皇太极派兵包围在城中,坚守三个月后,城中粮绝。祖大寿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桥儿沟古街:秦楚边城  古韵悠悠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古色古香的桥儿沟古街(六月十三日摄)。 本报记者 董剑南文/图秦风楚韵红灯影,明檐清瓦小阁楼。曲折的街巷
2024-06-18 04:55: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鄂尔多斯是位于中国正北方的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目前我国最权威的专家运用最先进的光释光检测手段
2024-06-18 02:56:00
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王子今教授明日入蜀揭晓答案王子今教授 受访者供图蜀道所指的范围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2024-06-18 03:18:00
兄弟二人祖上世代经商,仆役过万,资产上亿,为徐州数一数二的富户。先前在徐州牧陶谦手下做事,194年陶谦去世,按照陶谦遗命邀请刘备入主徐州
2024-06-17 07:38:0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人们走进正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展出的“正心明德——家国文化版本展”时,看到的第一句话
2024-06-17 15:42:00
专访押沙龙:“人之初性本善”是伪命题,人心是善与恶战斗的沙场
《鹿隐之野》近日出版,本书是著名历史作家押沙龙首部小说作品,用七个脑洞故事,揭露历史治乱循环的秘密 让我们理解人性法则
2024-06-17 16:09:00
跨越三千年的神秘珠宝--遇见古埃及
古埃及,一直以来都被人当做神秘的象征,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还是神秘的木乃伊以及诡异的法老诅咒,都是近现代人热衷于解开的谜团
2024-06-17 16:14:00
谁才是四海八荒最会送珠宝的男人?
如果评选世界上最会送珠宝男人。那么,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一定是候选人之一。这位多情的帝王,不仅是位军事奇才,更被后人评为著名的情圣
2024-06-17 16:14:00
首先,李景隆和朱棣关系非同一般。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李文忠的母亲是曹国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姐姐,也就是说,李景隆是朱棣姑妈的孙子
2024-06-17 16:31:00
虽然昭襄王也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此时已进入父权社会多时。外戚势力太过于强大,保不准哪一年就要发生“田氏代齐”故事。所以
2024-06-17 16:39:00
齐鲁之子|“百家之源”,穿越两千年的经济大师
记者 张向阳 淄博报道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经典之作,是最能代表齐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典籍。它被誉为先秦百科全书
2024-06-17 18:19:00
袁崇焕死时万人空巷,百姓为何争拿白银买其肉生吃
其实,古代没有哪位将军的死,和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相比。死的太惨了,被京城的老百姓活活吃了。明朝给袁崇焕的罪名是勾结清军入关
2024-06-17 12:34:00
古代太监也要娶妻,他们让妻子做什么事情
太监是对古代宦官的另称,这是对一个特定人群的称呼,是一个名词,也谈不上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不过在今天很多人的思想中,认为太监就是个贬义词
2024-06-17 12:35:00
郭夫人为何会收下曹叡为养子?曹叡最后是怎么对待养母郭夫人
《军师联盟》已经接近尾声,甄宓为了自清选择自尽,魏文帝曹丕一直不喜皇长子曹叡,欲将剥夺其尊贵的身份,司马懿谨遵甄宓的约定
2024-06-17 12:36:00
看他如何从无名小官终至宰相多年屹立不倒
几千年来,那大大小小的官员可以被人们深深记得的除了忠臣以后,那些奸臣一代又一代不用特别记载,人们也是熟悉的不得了,而且那些大奸臣大贪官们还个个风光无限
2024-06-17 1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