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末名将能臣井喷式出现,为何明朝还是灭亡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14:41:00 来源:戏说三国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明末名将能臣井喷式出现,为何明朝还是灭亡了?

这就好比网络上曾经流行过的一句话,叫“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明朝晚期的名将很多和能不能扭转局势不是一回事!

在这里,静夜史想要强调两个问题,即:

一是明朝末期名将能臣为什么很多?

二是谁才能扭转灭亡的局面?

我们仔细分析:

明末名将能臣井喷式出现,为何明朝还是灭亡了?

1、明朝末期的名将能臣问题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时势造英雄”!

在明朝末期这样的大环境下,内忧外患,农民军、关外后金军、东南沿海的西方殖民者对明朝不断啃噬,在三线作战的环境中,诞生名将能臣是很容易的!

因为作战的机会太多,所以太容易涌现能人,因为有这个机会!

相反,在和平年代,没有打仗的机会,自然也就少有机会出现名将,所以古代渴望建功立业的诗人们,心中都有一个金戈铁马的梦!

相比于其他朝代,明末的情况更为特殊,因为有一个特殊的领导——崇祯!

一般,一个好的领导,直到如何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崇祯皇帝显然是能力不足,虽然他很努力,但是努力的结果就是越努力越忙。

明末名将能臣井喷式出现,为何明朝还是灭亡了?

今天的一部分观点认为,正是崇祯的瞎搞,导致明朝过早地灭亡了!崇祯干的事包括以下几个:

不顾后果地消灭阉党。

因为阉党占据了六部大部分机关岗位,阉党一除,大量岗位空缺,不得不进行递补,因此下面有能力的文臣武将纷纷亮相,这是明末文臣武将辈出的原因之一;

妇人之仁地放过农民起义军。

明军在历史上有很多次机会消灭农民起义军,在1637年,明军取得了对农民军作战的绝对胜利。此时的投降专业户张献忠和李自成等相继投降,崇祯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将隐患彻底排除,反而允许其保留武装。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张献忠等再次反叛。正是因为崇祯的瞎忙,导致明朝做了太多重复的工作,增加了工作量,自然也就多产能臣名将!

明末名将能臣井喷式出现,为何明朝还是灭亡了?

好面子拒绝和后金议和。崇祯很想和后金议和,但是这句话他不想说,但是大臣知道崇祯秋后算账的不良嗜好,打死没人提。气得不轻的崇祯没有办法,只能以沉默对皇太极的好意表示拒绝,结果皇太极再次打进长城。优势一次实战练兵,所以再产出一批能人!

瞎指挥害死名将。

李自成势大,崇祯不断逼着孙传庭初战,结果孙传庭死!辽东危急,还没怎么着呢,崇祯已经为洪承畴举行国葬了。这种搞法创造了一次次作战机会,每一次作战,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造就了一大批名将!

可以说,正是崇祯这个领导的瞎搞,才导致了明朝烽烟不断,最后名将能臣辈出!

明末名将能臣井喷式出现,为何明朝还是灭亡了?

2、

谁来救救大明?

答案是没有人!

此时的明朝如同一个得了癌症的病人,癌细胞已经扩散了,连放疗都不好使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朱元璋徐达在世,也无法挽救明朝覆灭的命运了!

虽然明朝最后会覆灭,如同人最后都会死,但是我们却可以想办法让明朝多活几年时间。

谁能给明朝续命?崇祯?魏忠贤?

应该说,二者都有能力,可惜二者矛盾不可调和,而在崇祯和魏忠贤二人中,魏忠贤除了年纪大,剩下的一切都小于崇祯,所以这种不对等最后导致的是魏忠贤集团的覆灭。

而在崇祯乾坤独断后,本来可以挽救大明的他却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多疑!

就是这个错误,让明朝彻底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明末名将能臣井喷式出现,为何明朝还是灭亡了?

这也是“性格决定命运”的最好注解!

因为崇祯怀疑一切,导致文臣不敢放心地与其推心置腹,导致武将无法放心地在外征战,因为还没等到大臣诽谤,崇祯从内心就开始怀疑武将们的动机了。

比如崇祯不相信洪承畴是在和皇太极玩消耗战,不相信孙传庭就是想躲避李自成的锋芒。结果功亏一篑,损失两员大将,大明彻底崩塌!

传庭死,而明亡矣!

崇祯一朝,名将能臣很多,除了洪承畴、孙传庭,还有曹文诏、卢象升,以及杨嗣昌等人,但是这副还不断太差的牌,愣是让崇祯玩烂了!

明末名将能臣井喷式出现,为何明朝还是灭亡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大臣们都愿意投靠满清,这和崇祯执政有很大关系
...他能力到底如何,最起码他确实是不适合做皇帝。虽然,明朝末年有很多天灾人祸,可是如果把崇祯换做别的皇帝,大明朝的最终结局也未必就会走向灭亡。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明朝的灭亡其
2022-12-18 21:14:00
历史重演,明朝末期谁最有可能力挽狂澜?
延续了276年的明朝,经常被许多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研究,对它的灭亡充满遗憾和感叹。在遗憾和感叹的同时,我不禁常常想,如果历史重演,明朝末年谁最有可能拯救明朝?明末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时
2023-02-13 20:59:00
明朝的袁崇焕与韩信李靖齐名?3点证实是被人为夸大的
袁崇焕,人称明朝末年的“擎天柱”,大明王朝唯一的仰仗。有人说他的有气节的儒臣,有人说他是用兵如神的兵神,更有人说他是言过其实的误国庸臣,围绕袁崇焕的评论,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褒贬
2022-12-15 20:27:00
从魏忠贤看中国历史中的权臣与能臣
...于他的能力,支撑不起他的地位。反观北宋年间的六贼、明朝末年的魏忠贤,以及清朝年间的和珅等人,虽然都算得上奸臣,但他们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正因如此,后代史学家们,除去对他们的恶
2023-10-04 16:42:00
魏忠贤:大奸大忠,明朝兴衰的关键人物
...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很多人都说明朝亡于魏忠贤,非也。明朝是在崇祯手上灭亡的,而崇祯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魏忠贤。可以说,明朝灭亡的原因和魏忠贤的关系不大
2023-09-10 15:44:00
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是明朝末期的宦官。自宫后曾改名换姓叫李进忠,后来出人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朱由校时期,
2023-05-04 12:11:00
杨嗣昌是如何解决明末无兵无饷的
明朝末年,大明王朝受困于关外和关内两处战场无法自拔,关外的清军时不时进关劫掠,关内的农民军屡剿不灭。中央朝廷财政崩溃,整个北方都被打成一片空地。崇祯不断的更换内阁大臣,寄希望于新
2023-05-26 14:44:00
...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土地兼并严重以及苛政。相比之下,明朝的灭亡更加特殊,虽然也有“李自成起义”这类“人祸”的发生,但除此之外还有接二连三的“天灾”。例如崇祯十五年(1642年)
2024-06-01 08:53:00
李自成包围北京前夕的时候,崇祯为什么不南迁南京
...想大明历史竟在崇祯十七年(1644)便戛然而止。当时,虽然明朝统治已经陷入崩溃的边缘,但是作为一个统治中国两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仍有复局之力:两京并存,藩王遍布,军队百万
2023-05-20 15: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