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戚继光、王阳明、张居正、孙承宗,谁能挽救大明朝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于煤山自缢,标志着这个传承了276年的帝国在风雨飘摇中落下了帷幕!十七岁登基的崇祯,面临的是内忧外患、时局动荡。内部,腐朽庞大的文官集团内斗不断、把持朝政,外部,游牧民族虎...……更多
大明最后的保护军勇卫营,如果没灭大明不会亡
...不同的是,这只军队是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是明末时期崇祯皇帝手中最强大的军力。勇卫营由崇祯帝朱由检一手缔造,为了应对日益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和防范关外虎视眈眈的后金。明思宗上位以来,并未吸取他兄长的教训,虽...……更多
有人说明朝是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原因其实很简单
...没有一个扔下首都逃跑的,而是死死守住江山社稷。最后崇祯皇帝宁愿在煤山上吊死,也不肯委曲求全,苟且偷生!当然了,严格来说的话,这只能算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褒奖,其实在最后时刻,崇祯皇帝的确是想一走了之的,当...……更多
崇祯十七年,南明弘光朝廷修改孝康敬皇后谥号的原因揭秘
前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十二月,南明弘光朝廷做了一件貌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将明孝宗朱祐樘原配皇后张氏的谥号,由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改为孝成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简而言之,原来是孝...……更多
...出不穷,国家因天灾、战争,需要大量的钱粮。但是,当崇祯皇帝希望大臣们给国家“捐献”银子时,大臣们个个哭穷,守着大量的财富,愣是不给国家出力。当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对原来明朝的官员进行拷打这些官员忍不住酷...……更多
...监听到袁崇焕与满清的交易,然后等太监回去,自然会向崇祯帝告密,接下来就是坐等袁崇焕被处死。可以说这个反间计从预谋到实施,中间漏洞百出,不说被看守的太监是怎么跑出去的,就是袁崇焕真想通敌早就通了,还抗什...……更多
崇祯有多苦,一起来看看
...道路。朱由检继位的时期正处于“明清小冰河时期”,自崇祯元年,中国北方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大旱;刚渡过大旱,瘟疫又紧接着跟上脚步,崇祯十三年、十四年、十六年、十七年,直到清朝入关后的顺治元年,蔓延多年的瘟...……更多
...,好比秦二世胡亥、陈后主陈叔宝、宋徽宗赵佶等等。而崇祯帝却是个勤勉的皇帝,他一心要复兴大明,不分昼夜地处理公文,吃喝用度都相对节俭。勤政和节俭是明君的标配,但崇祯意外成了亡国之君,他无脸面对列祖列宗只...……更多
他是明朝最后的复兴希望,最后却成了清朝的开国功臣
...万历皇帝以来,逐渐走下坡路,国家一天不如一天。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留给他的只剩一个名存实亡的王朝。崇祯皇帝是一位好皇帝,如果他生在治世,说不定也会开创出“贞观之治”这样的盛况。可这样的治世之君不能生逢...……更多
崇祯帝临死前为何后悔杀了魏忠贤
...并将罪魁祸首魏忠贤发配到凤阳守皇陵。魏忠贤去世后,崇祯又命人挖坟掘墓,将魏忠贤碎尸万段,将他的遗骸示众,以儆效尤。崇祯杀伐果决,在上台后立即对宦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置,为当时昏聩不堪的官场带来些许曙光...……更多
明十三陵中,为何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明十三陵的明思宗崇祯皇帝思陵外,与其它帝王陵墓别具一格,立着一座长宽六米见方的小土堆,或者说是小坟,上书“王承恩墓”四个大字。要知道,自古以来,宦官就被贴上“乱政”的标签,前秦赵高、后明魏忠贤,个个...……更多
介绍清朝一个无解的真相
...后代,论起来只不过是朱元璋的九世孙,和自挂东南枝的崇祯皇帝并不能算亲近。而且,明朝的朱氏皇族的数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一般我们认为,乱世之际要找前朝后裔,那很不好找,基本上都是凤毛麟角,西...……更多
...写了永不叙用,但不影响他后来把徐阶提拔为内阁首辅。崇祯即位,收拾了为祸明朝天下的魏忠贤,为显示拨乱反正,体现自己与阉党势不两立的决心,崇祯立起用了一批因为弹劾阉党遭到贬撤的官员。就这样,毛羽健重新调回...……更多
崇祯最信任的“大明救星”杨嗣昌,是怎样拉着明朝陪死的?
明末凄风苦雨的历史上。当家的崇祯皇帝,一桩出名叫人抓狂的毛病,就是极度的猜忌心:比如晚明朝堂上的人才们,无论是追击农民军的孙传庭卢象升,还是在松山血战八旗的洪承畴。只要稍微有些能力的,基本都活在他无...……更多
明末风云,魏忠贤到底该不该杀
...产,除了少数死硬分子外,都活了下来,甚至还有不少在崇祯草得到了重用。而借着整理东林党的机会,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集团也再次加强了对地方的征税。根据统计,在天启六年,大明每年的正税是400万,而通过魏忠贤这...……更多
明朝末年的迁都:一线生机或饮鸩止渴
...暂且迁都南京,以图后计!”这声音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崇祯初年,明末史学家谈迁就在其著作《国榷》中记载了大臣李明睿的进言:“朝廷宜驻跸南京,征兵天下,以图恢复。”可惜,当时的崇祯皇帝并未采纳,而是选择了坚...……更多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一个17岁的崇祯
由于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因此,在一般人印象中,他一定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然而,为什么他却在即位的时候,当机立断,把以曾一手遮天的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全部消灭呢?魏忠贤当时的势力确实相当骇人。文臣有“五虎...……更多
...后一任CEO,他的运气真的很差朱由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崇祯皇帝,十七岁登基,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从登基以来,就致力于改变局势,扭转大明王朝的疲态,收拾前几个皇帝留下的烂摊子的同时,发展政治、经济、文...……更多
明朝末年,崇祯帝为什么要挖人祖坟?
...人祖坟是为了坏人家的风水。这事儿谁干过?明朝末年的崇祯帝就干过。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位皇帝很努力,他努力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放到现在,绝对是996的头号支持者。如果他开一个公司,绝对是个要求职员吃喝拉撒都在公...……更多
聊聊明朝历史上哪些冷知识
...帝的陵墓。朝鲜为了感谢明朝的再造之恩,使用了265年的崇祯年号。因此,崇祯也成了被使用最久的年号。明朝的死敌“瓦剌”,被赶到了天山一带,清朝时期再度崛起,变成了准格尔汗国。云南沐王府,其实是公府而非王府。...……更多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流寇战略与失去民心
...第二个刘邦。1644年的华夏大地有三个皇帝,一个大明的崇祯在北京,一个是大顺的李自成在西安,一个大清的顺治在沈阳。谁是最后胜利者。可以说李自成的辉煌就在眼前。但第一个败亡就是他。但李自成败在何处?首先就在...……更多
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杀到京城,袁崇焕为何不去进攻盛京?
崇祯年间,袁崇焕被重新重用,任职蓟辽督师,负责辽东的防务工作。在他到京赴任之时,心情太过激动,便向皇帝夸下海口,说只要粮饷足够,五年内可收复辽东,这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袁崇焕过后也有些后悔,不过为...……更多
“小冰河期”为明朝的灭亡背了锅?明朝的灭亡跟天灾没多大关系
...悲,又可叹的是,我们的古代史上最勤勉的亡国之君——崇祯帝,非但浑然不为之所动,刷新吏治,以图中兴;却要嚷嚷着“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在自我陶醉呢。病态政治说起晚明的病态政治来,很多人难免自会联...……更多
他是汉人的荣耀,大明虽灭,可他仍在为国尽忠
...东林党人,1627年,明熹宗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崇祯当上皇帝后铲除阉党势力,明朝庙堂清明,出现了短暂的回光返照,然而崇祯皇帝刚愎自用、用人多疑、举棋不定致使明朝加速灭亡,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北...……更多
左良玉: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起,左良玉镇压农民军有功取得兵权,皇帝也很重视他。崇祯十七年的时候,皇帝催促左良玉出兵作战。左良玉本来已经交了一份作战计划给朝廷,但他收到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的消息之后,不再允许军队出战。左良玉也打过不...……更多
明熹宗朱由校到底是文盲皇帝还是木匠皇帝?
...昏庸无道。天启不死,大明不灭的传言天启死后,其弟弟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崇祯为了改革朝中的朋党之争,在自诩清流的东林党人的大肆政击之下,罢免了魏忠贤。东林党上台后废除了江南豪强的赋税制度,但是却把增加赋...……更多
是什么让汉族儿女前仆后继的反清复明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仍旧誓死抵抗!有人说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个暴君,昏君,他诛杀袁崇焕一家,听信谗言,导致大明朝灭亡,其实诛杀袁崇焕的错并不在朱由检,魏忠贤的余党屡次弹劾袁崇焕,都被朱由检一一拦...……更多
​历史上如果崇祯选择南迁,明朝局势会怎样?
历史上如果崇祯帝当时选择南迁,明朝局势会怎样呢?会不会出现一个南明,然后就像南宋一样再延续个一二百年呢。除非能熬到发生了两点,同时自己必须具备两点,才能够逆转。首先就是八旗兵被关内的生活腐蚀,战斗力...……更多
朱元璋最大的败笔是大封朱氏子弟,庞大的宗室让大明不堪重负
...女9位,合计58位,这个数字在永乐年间是127位,但是到了崇祯17年,宗室总人数约33万人。那么这么多宗室群体占有多少帝国资源呢?到大明第十位皇帝弘治帝时,天下一半的田地被藩王占有;嘉靖年间,朝廷每年需要支付宗室...……更多
朱常洛的短暂皇位和他的改革遗产
...是明神宗万历皇帝,两个儿子分别是木匠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检。朱常洛只当了1个月的皇帝,然后生病,结果吃了2颗红丸,就一命呜呼了……朱常洛的一生非常坎坷,他的母亲只是一名宫女,偶尔被万历皇帝临幸,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云南政协报■李文波“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建设,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
2024-06-22 08:39:00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国宝里的大运河
3200公里,碧波渺渺,柳依依;2500多载,光阴轮转,映千川。大运河,穿越8个省市,传承保护利用,见证古韵焕发新生,其间35座城
2024-06-22 08:48:00
开心麻花爆笑大戏《开心聊斋·三生PLUS》将在浙话艺术剧院持续上演(6月21日至6月29日周末期间),该剧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三生》故事
2024-06-22 09:58:00
演义中,魏延是蜀汉仅次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第六武将,关平是蜀汉第二代武将之中的第一人,此二人如果联手,能够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2024-06-22 10:03:00
谁能想到,秦王嬴政也会为他母亲的养老问题犯愁呢
谁能想到,秦王嬴政也会为他母亲的养老问题犯愁。自从秦国太后赵姬与情人嫪毐的事情败露,嬴政就跟他妈闹掰了。在车裂叛乱的嫪毐
2024-06-22 10:06:00
北宋建立后,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将的地位一落千丈。经过一百余年的时间,“武夫鸷卒遭时致位者虽有之”,但“起健卒至政府
2024-06-22 10:08:00
江陵侥幸登君位,蜗角偷安得几时
王伟既伏诛,乃下令大赦。南平王萧恪等统上书劝进,萧绎尚未遽许,但已遣人求玺。这玺绶曾由侯景带去,侯景嘱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管
2024-06-22 10:11:00
古代的姬妾主要是做什么的
中国古代的姬妾制度,堪称世界奇观,这一制度,从母系社会消失那天起,就开始萌芽,然后茁壮成长,势不可挡。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
2024-06-22 10:12:00
如果问明朝第一代权阉王振是怎么死的,想必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面对无法挽回的溃败,一个悲愤的将军樊忠将王振踩于脚下
2024-06-22 10:14:00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着无数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隐藏着一个有趣的秘密:某些城市的名字,如果倒过来念,会变成另一座城市的名字
2024-06-22 10:22:00
长安在汉唐盛世,曾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从1956年秋季开始,对西汉首都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查发掘。探明城墙全部为版筑土墙
2024-06-22 10:24:00
汉武帝消灭统治宽松的南越,造成文明的倒退
秦军虽然征服了岭南,但赵佗建立的南越国统治其实相当宽松,岭南因而得到蓬勃发展,来自中东和印度的先进的钾玻璃、下水道等技术得到应用
2024-06-22 10:24:00
看看秦时明月中谁的武功最强呢
战国七雄覆灭后,六国的残余势力纷纷联合起来反对大秦帝国,然而开始他们并不是反秦势力的主角,因为他们国破家亡势力大损,也是被赢政重点关照的对象
2024-06-22 10:26:00
溥仪的哪位弟弟,几个儿子都是国家人才
封建王朝的制度弊端注定了这种朝代是不能长久的,虽然断断续续地维持了两千年之久,但是最终还是要走向完全的粉碎的。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了亡国之耻的帝王有几十位
2024-06-22 10:27:00
汉武帝的墓修了53年,为何死后4年即被盗
汉武帝死后不久,咸阳原的陵墓传出了闹鬼的奇闻。据说,负责守卫汉武帝茂陵的官员薛平,有天半夜听到一阵诡异的声音说:“朕虽然已经归天
2024-06-22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