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崇祯帝临死前为何后悔杀了魏忠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16: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的局面。白寿彝就曾经指出:“一般来说,在皇帝勤于政事,积极有为的时候,宦官是难于插手政治的。反之,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或难于理政的时候,宦官则往往乘隙而入,染指于政,甚至左右政局。”

所以,在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现象尤为严重。

崇祯帝临死前为何后悔杀了魏忠贤

当朱由检登基后,他立即清算了太监集团,将阉党的罪状公诸于众,并将罪魁祸首魏忠贤发配到凤阳守皇陵。

魏忠贤去世后,崇祯又命人挖坟掘墓,将魏忠贤碎尸万段,将他的遗骸示众,以儆效尤。崇祯杀伐果决,在上台后立即对宦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置,为当时昏聩不堪的官场带来些许曙光的同时,也使朱由检在民间收获“圣君”的美名。时过境迁,十七年后,在起义军兵临北京城下之际,朱由检又命人收殓了魏忠贤的遗体,将其安葬,墓址选在香山碧云寺。

崇祯的举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且不说崇祯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收葬魏忠贤,此时,正值农民军即将攻陷京城的危机时刻,崇祯不将精力放在如何对敌上,竟然,还有闲工夫做一件与退敌毫无关联的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由检推翻了自己早年铲除阉党的初衷,重新肯定了魏忠贤对于明朝的功劳和价值,并且,在这十万火急的关头,分心替魏忠贤入殓呢?

崇祯帝临死前为何后悔杀了魏忠贤

明熹宗在弥留之际曾对朱由检说道:“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朱由校与魏忠贤的关系非比寻常,但排除个人关系外,朱由校恐怕还意识到了魏忠贤果断和清醒的行事作风。尤其在顾全大局、知人善用等政治问题上,魏忠贤从不含糊。而且魏忠贤在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政治立场上从未“跑偏”,对大局的拿捏得十分精准,且目光长远敏锐,能够洞察国家潜在的危机。

笔者认为:魏忠贤为了巩固他在政治场上的地位,难免会做出党同伐异的勾当,向人展现出心机歹毒的一面。然而,魏忠贤有一些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他曾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力排众议,力挺在辽阳一战失利的将军熊廷弼,并果断处罚了在宁锦一战中犯下大错的袁崇焕。更难得的是,魏忠贤大力举荐赵南星、孙承宗能臣,要知道这些大臣与宦官集团有非常大的私怨。

所以说,魏忠贤能够抛开这些恩怨向朝廷推荐可用之人,可见,他依然是个有原则的人。魏忠贤虽把持朝政,但这一时间国家被导向正轨,社会形势一片大好,辽东危机被解除。这种能力,这份功劳,是不应该被抹杀的。朱由检登基后,全国灾荒四起,饥民们聚义揭竿,后金又对大明虎视眈眈。

崇祯帝临死前为何后悔杀了魏忠贤

在这种内忧外患交织的紧要关头,朝廷需要一位能够主持军国大政的实干家,魏忠贤是不二之选。以魏忠贤的能力,虽然无法力挽狂澜将大明王朝带向中兴,但也不会使明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从这个角度来看,魏忠贤无疑是明朝的“续命丸”。然而,崇祯为了巩固皇权平息民愤,借着满朝文武“倒魏”的风潮,迅速对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展开清算。

能够兵不血刃地解决宦官集团,始终是崇祯标榜自己的得意之作。可惜的是,就是因为崇祯过度骄傲自满,迷信自己的抱负和能力,这才让朱由检从自信走到自傲,从自傲走到自负,最终,刚愎自用仍不自知。魏忠贤去世后,曾被打压的东林党人重新崛起。对于盛世来说,文人儒将无疑可为国家锦上添花,但在国家危亡之际,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东林党人毫无用处。

我们不能否认朱由检励精图治、事必亲躬的事实,但是,态度与能力完全是两码事。

朱由检既无知人善用之能,又治国乏术,加上他生性凉薄,对大臣十分严苛,死在崇祯手中的大臣丝毫不比死在魏忠贤手中的大臣少。因为不信任手下的大臣,朱由检在十七年内先后调换了六十多名中央官员,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高压态势使朝廷缺乏人才,也让民间的能人志士噤若寒蝉,不敢为朝廷卖命。走投无路后他,只能培养私人势力,重新扶持了一批比魏忠贤时期更腐败的宦官。

最终,朱由检还是走上了父辈的老路,促成了“十万太监亡大明”的悲剧。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距离朱由检生命的终点还剩五天。崇祯在苦愁与绝望中,想到太监曹化淳的一句话:“若魏忠贤还活着,事情肯定不会落到这个地步。”朱由检终于顿悟,明白了皇兄驾崩前的那句“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

可惜的是,这番顿悟对于崇祯来说不再是醍醐灌顶的良药,反倒成了摧毁崇祯精神意志的剧毒,不论如何魏忠贤之死已成事实,朱由检再怎么做都于事无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0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年号崇祯。朱由校在位时,宦官魏忠贤与朱由校乳母客氏专政,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朱由检认为明朝沦落到这种地步就是因为魏忠
2024-05-22 06:27:00
明朝宦官权臣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为何斗不过仅仅17岁的崇祯帝
...有很大贡献的。现如今的人们都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魏忠贤等一批奸臣导致的,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明朝的灭亡与党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崇祯帝即位时
2024-11-11 23:24:00
聊聊宦官魏忠贤和崇祯皇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后因犯罪被罚做太监,改名为魏忠贤。他以其聪明才智和善于察言观色的能力,在宫中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天启皇帝朱由校身边的红人。天启皇帝朱由校对政务不感兴趣,喜
2024-02-28 11:27:00
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掌控朝廷多年,为何会被刚上台的崇祯铲除
...继位之后,就开始对宦官集团下手。他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之后贬魏忠贤凤阳守陵,然后下令逮治。没多久魏忠贤就被逼自缢而死,崇祯帝下令磔其尸于河
2023-09-28 10:40:00
16岁的崇祯帝朱由检是怎么铲除魏忠贤的
...他继位时仅有16岁,而当时朝中风气已经糜烂不堪,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更是横行霸道。不过崇祯皇帝继位后,却立即铲除掉了魏忠贤,还大力惩治阉党。如果是在其他朝代出现这种情况,恐
2023-05-19 14:23:00
魏忠贤的倒台与明朝末年的政治格局
...末年,朝廷中枢由两大势力集团把持着,他们分别是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和以文官为首的东林党,当崇祯皇帝即位后,这两大势力集团已经发展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而年纪轻轻且毫无政治经验
2024-01-14 12:20:00
崇祯上位,第一件事就是除掉魏忠贤,只为树立威信?
...皇帝都不能忍受的。那就是宦官专权,这里的宦官就是魏忠贤了,其实面对日益凋敝的明朝,除一个宦官还是很简单的,毕竟宦官的权力都在于皇帝的宠信,没有皇帝,他们其实什么都不是。但是是
2025-05-04 20:05:00
魏忠贤的成功背后的故事
...。这种做法,导致了明朝出现了许多专权的宦官,其中魏忠贤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魏忠贤原本只是一个贫寒出身的小人物,他却靠着巧妙的手段和人脉关系,一步步爬上了权力的高峰。然而,他的
2023-08-05 17:24:00
魏忠贤临死前留下什么八字真言告诫崇祯
...,他上任后,因为热衷于木工活,把朝中大权交给宦官魏忠贤代掌,此后,有着“九千岁”之称的魏忠贤开始了长达7年的专权时代!这七年,魏忠贤把大明王朝搞得乌烟瘴气,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
2023-04-21 16: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