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毛羽健是大明王朝覆灭的关键人物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21: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但个人小小挥一下手,也可能掀起毁灭一个时代的风暴」。梁启超先生在撰写《中国历史研究法》时,写下这么一句话:“明亡于御史毛羽健”。

毛羽健是哪位大神?几乎没人知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怎么会成为大明王朝覆灭的关键人物呢?

毛羽健,号芝田,湖北公安人,明朝官吏。后入京任监察御史。

御史简单的说就是监察性质的官员,也就是负责专门怼人的,也可以称为喷子,专门在皇帝面前负责怼大臣、骂人。虽是七品小官,但位卑权重。因为他们怼人的话即使再难听,皇帝也得忍受着听下去。

御史就是这样一群铁骨铮铮的清流,在其他大臣眼里就是个臭虫。但是不巧,当时朝堂上魏忠贤阉人一党权势巨大,一手遮天。而毛羽健怼得两个对象又是阉党的主要人物——杨维垣和阮大铖,被罢官免职,发回老家永不叙用。

永不叙用听上去是个很严重的事,相当于有犯罪记录,这辈子就别想再踏入仕途。但古时侯,叙不叙用,也就是皇帝的一句话。嘉靖当初给徐阶写了永不叙用,但不影响他后来把徐阶提拔为内阁首辅。

崇祯即位,收拾了为祸明朝天下的魏忠贤,为显示拨乱反正,体现自己与阉党势不两立的决心,崇祯立起用了一批因为弹劾阉党遭到贬撤的官员。就这样,毛羽健重新调回北京,恢复了御史的官职。

作为大明帝国臃肿庞大的公务员系统中的一员,毛羽健的人生是不会出什么意外的。如果非要说什么意外,那就是他犯了个男人经常犯的错——出轨。

毛羽健是自己孤身一人进京做官的,把自己家眷留在了湖北老家。没有了彪悍妻子管束,毛羽健很快找回了失去多年的快乐,并在京城纳了一房小妾,日子过得赛过神仙。按理说,在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是正常现象,但毛羽健却非常惧内,他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妻子。要知道他虽然是御史,逼急了连皇上都敢喷的人。但在彪悍的妻子面前,他只是个柔弱的男人。

不过毛羽健也没有太担心,因为北京到湖北千里迢迢,妻子一定听不到风声。说曹操曹操到,有一天,正当他温柔乡里缠绵之时,远在老家的悍妻竟然突然出现在他的床前,来了个活脱脱的捉奸在床。心爱的小妾被一顿好打,连堂堂的御史大人,也不得不跪上了搓衣板反省。

跪在搓衣板上反思的毛羽健想得不是他该不该纳妾,而是老婆到底怎么发现他纳妾的。

毛羽健在心里把怼过得人列了一遍,觉得上面得每个人都有可能去告密。毛羽健紧接着想了第二个问题:老婆究竟是怎么从湖北老家赶过来的,而且还来这么快?这让他一点反应时间都没有。

毛羽健思前想后,推算出这跟谁告的密没关系。坏就坏在当时的驿站上,如果没有驿站八百里特快专列,千里之外的悍妇绝不会这么快就知道消息,也不会这么快就赶到京城。

明代驿递制度设置于洪武年间。最初,驿站的使用被严格限制在军政要事之上,但慢慢就出现腐败的现象。

平日里上面让驿站官员帮忙捎封家书,照顾接待下家眷等举手之劳。一个位低驿站长官巴结还来不及,当然不会拒绝。

就这样,驿站逐渐成为了官僚家属们出行的特权之地。官员们上京回乡探亲,丁优等一系列私事,也都成为驿站之内大开方便之门的潜规则。对于毛夫人来说,想快点到京城不会是件难事。

到了明代后期,驿站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只要证明自己是官员家属就能免费乘车。于是跪着搓衣板的毛御史,在心里问候了驿站的人一遍。

第二天,毛羽健就想了个阴损的理由,参了驿站一本。说驿站长期搁置,没有什么用,况且养了一大帮闲人,耗费大量银两,如果能裁掉,则能省下数百万两银两,可以用在军费上。

果然,正在为军费发愁的崇祯皇帝,听到能省几百万银子,瞬间就心动了。况且,站在一旁的刑部大员,毛羽健的老乡刘茂,趁热打铁上书建议撤掉驿站,这样就能抽出经费,大力抗击关外的满军。

此举正合崇祯心意,于是一声令下裁撤掉了全国驿站。瞬间,全国超十万的驿卒立刻原地失业了。没了生计的驿卒只能另谋出路,有门路有手艺的转型再就业也不难。但那些没门路的就只能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了。

而这些驿卒之中,就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李自成,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1644年3月19日拂晓,紫禁城后万岁山上,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歪脖树上用三尺白绫打了个结,准备了解掉自己的生命。上吊死前在蓝色袍服上大书痛斥:“群功臣误我”。

崇祯皇帝含恨西去的时候,一定不止一次的问候了闯王李自成的老母。而率领起义军打入北京城的李自成,面对崇祯皇帝挂在歪脖子树上的尸体,说不定会回想起1629年,他因为他的一纸诏书而下岗失业的那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风起于青萍之末,有些小人物却无意之中却改变了历史
...一场改革,一个下岗工人葬送一个国家明末时,有个叫做毛羽健的年轻人,正直敢言,小伙子初生牛犊不怕虎,得罪了朝廷上最大的反派势力——九千岁魏忠贤,被魏忠贤免去职位,灰溜溜的滚回了
2023-05-04 11:36:00
1只鸡为何能影响大明王朝的命数
...了明太祖朱元璋;1只羊,间接成就了大顺王李自成,亡了大明王朝;1只鸡,则间接成就了大清王朝。历史就是如此充满了宿命意味。但历史又决然不是一个个事件通过因果关系而简单的叠加。在
2023-08-05 20:31:00
毛羽最新电影发言:三个尊重,五项变革
本文为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分论坛上的发言全文。很高兴与大家再度相聚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分论坛,聚焦“电影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化改
2024-05-25 10:26:00
今日影评|加大力度!你对引进外片有怎样的期待?
据《中国电影报》报道,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出席戛纳电影节活动中表示,将加大中国电影市场的外片引进力度:“我们将秉承开放包容的胸怀,优化电影引进政策,鼓励支持引进业务,广泛引
2024-05-22 15:13:00
...建言献策。坚决杜绝为评奖而创作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认为,电影产业是否能够高质量发展,是否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关键要看是否能够不断创造出深受观众喜爱的好电影。好电影
2024-05-28 04:57:00
...时,在国家电影局的带领下,中国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和电影《封神第一部》制片人罗珊珊、演员黄渤、费翔、侯雯元在“中国电影联合展台”进行合影留念。近年来,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
2024-05-29 16:57:00
白云区人武部:与榜样对话 汲取奋进力量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人武部邀请“中国好人”毛羽义、“白云区最美退役军人”钟翔作辅导授课。“中国好人”毛羽义正在进行分享交流在白云区龚家寨街道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日常活跃在居民中间
2023-11-24 18:45:00
历史上的三次蝴蝶效应,看似小事却改变了历史走向
...的面目全非,那就有些过分了。完成这一壮举的人,名曰毛羽健,年轻时意气风发,对待工作极为热忱,最终被崇祯皇帝看中,命其操持国事。虽然官场上是得以了,但是回到家里,他面对自己的母
2023-04-17 18: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