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接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明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4 06:33: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明朝有病绝不是空穴来风,实在是明朝皇帝个个是奇葩,十个里面九个是疯子,剩下一个还是脸巨黑的非酋,真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而朱由检无疑是其中最倒霉的一个,连后人都怀疑“是不是上天在他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

01大明最后一任CEO,他的运气真的很差

朱由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崇祯皇帝,十七岁登基,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朱由检从登基以来,就致力于改变局势,扭转大明王朝的疲态,收拾前几个皇帝留下的烂摊子的同时,发展政治、经济、文化,重振大明天威。

那么,他成功了吗?

都说了是最后一任了,你说他成功了没有?

朱由检打从一出生,就开始用自己的人生来诠释什么叫“倒霉”。

朱由检的父亲明光宗被他的皇祖父明神宗万历深深厌恶,而他的母亲刘氏又仅仅是一名侍妾,所以他的童年并不幸福。

朱由检五岁时,母亲刘氏因为犯错,被他的疯子老爹下令杖毙了,十岁时,自己的疯子老爹明光宗不小心病死了,于是他同父异母的老哥朱由校继承了帝位,没想到七年之后,朱由校也死了。鬼知道朱由检是不是天煞孤星转世,反正他身边的人死的都蛮快的。

所以朱由检还没来得及登基,就用自己的倒霉克死了全家。

02人生的巅峰也是倒霉的巅峰

十七岁的朱由检,有车有房,父母双亡,放到隔壁高丽电视剧里,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天生男二人设。

但是倒霉的朱由检的倒霉人生才刚刚开始,当了皇帝的朱由检才是真正的一步一个坎。

朱由检本以为当了皇帝就可以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登基大宝才是他噩梦的开始。

崇祯元年,刚刚登基的朱由检屁股都还没坐热,命运就先跟他开了个玩笑,闹着玩下死手的那种。

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汉南续郡记》

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按照古代天人感应的说法,这是上天不满皇帝的所作所为而降下的预兆。

所以焦头烂额的朱由检又是颁布“罪己诏”,又是裁撤一战,削减政府经费,拨粮赈灾,好不容易把陕西大旱给应付了过去。

可是又是万万没想到,在这次裁撤驿站的过程中,一个叫李自成的男人因此失业。

回家待业的李自成一方面心怀怨恨,另一方面也是确实别无所长,所以在崇祯二年,李自成带领着同乡的农民起义了。

还没等朱由检喘过气来,崇祯三年,陕西饥荒,看着穷的只能吃树皮和观音土的灾民,朱由检也不由得开始怀疑人生,“寡人我是不是真的是天煞孤星?”(观音土是一种粘土矿物,少食可以充饥,但会引起腹胀,因为没有任何营养,单独食用还是会饿死。)

但是这还没完,崇祯六年,陕西大旱,好死不死的还加上了蝗灾,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崇祯朝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

连环地打击没能击垮朱由检,反而让他更有斗志,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作为皇帝,哪能轻言失败?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的狠毒。

崇祯十年,河北大旱,蝗灾。

崇祯十三年,江南地区发大水,冲毁农田,外加河间府、顺德府、大名府爆发瘟疫,瘟疫过处,人死十之八九。

崇祯十四年,瘟疫再一次爆发,而且因为朝廷已经无力承受全国各地年年发生的众多灾害,使得南方出现了大量灾民,而灾民四处流窜,最终就加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

可想而知朱由检的心理阴影面积到底有多大,估计有东三省那么大了。

为啥是东三省那么大呢?

因为在这个时候,东北的皇太极带着清军也入关了……

旱灾、饥荒、洪水、瘟疫、李自成起义,皇太极领清兵入关,朱由检成功当选大明朝脸最黑的皇帝,我要是老天爷,我都可怜他想要放他一马了。如果朱由检登基之前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估计他就是死也不会即位。

03脸黑不可怕,错误决策才可怕

连年的天灾、饥荒以及一南一北肉夹馍一般的李自成和皇太极,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幅度缩水,天天掏钱不说,收税又收不到,本就不富裕的大明国库更是捉襟见肘。

官员俸禄,官兵粮饷,哪个不是白花花的银子,连年赤字的国家财政哪里负担得起,于是朱由检做出了一个在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削减军费开支。

这一削,果然又双叒叕出事了,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大同,直逼北京。

这可把朱由检吓坏了,赶快传见吴襄,让他领着儿子吴三桂,带兵回北京护驾。

吴襄哪里是说来就来的人,给朱由检的回信里一会儿说自己兵员众多调动不便,一会儿说自己长途跋涉,路途遥远,总之就是一句话,不先给个一百万两意思意思,老子就不来。

朱由检看了信,死的心都有,泪流满面的回了两个字——“没钱!”

朱由检从小节俭,当了皇帝之后因为国库连年赤字,更是以勤俭持家为荣。身上除了龙袍之外再没有像样的衣服,连衣服破了都要皇后给补,哪里拿得出一百万两。

而没有拿到军费的吴襄,果然还是来晚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围攻北京,朱由检带着自己的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了京北煤山,北京城烽火连天,而驰援的吴三桂甚至都还没走到山海关。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北京,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遗诏,让李自成不要伤害北京城的百姓,在一棵歪脖树上自缢而亡,时年三十三岁。

04看上去是运气不好,实际上是历史的必然

从表面上看来,大明朝亡在朱由检手里,但是大家没看到早在朱由检登基之时,大明朝就已经千疮百孔,前后难以相顾了。

接手这个腐朽不堪的王朝后,朱由检清除过阉党魏忠贤,也勤政为民,他也期盼过可以一扫颓势,迎来“中兴”,可是这一次,天都不帮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崇祯有多苦,一起来看看
...拳脚的朱由检开始了对驿站的精简改革,时为银川驿卒的李自成失业,并很快参加了农民起义军,走上了武装起义的道路。朱由检继位的时期正处于“明清小冰河时期”,自崇祯元年,中国北方便开
2024-05-25 13:37:00
是什么让汉族儿女前仆后继的反清复明
...祯皇帝一生呕心沥血,勤俭节约,却不占天时与地利,在李自成攻占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本来可以带着家眷逃往南京的,毕竟那里才是大明朝的根源!但是崇祯皇帝根本没有那样做,天子守国门,
2023-05-17 14:33:00
世人对崇祯的评价一直都褒贬不一,他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为他卖命,一个个首先想的是如何保全自己。举个例子,李自成起兵造反之时,崇祯为了解决军费的问题号召众人捐款,结果不论是近臣还是皇亲国戚都出几个小钱敷衍了事。更值得一提的是,崇祯
2024-03-21 16:13:00
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因为一座书院
...多流离失所。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下岗。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又大饥,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
2023-07-15 18:43:00
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有粮草,他的粮草是从哪来的呢
...,当时连年大旱。导致底下的人民民不聊生,但是为什么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他却有粮草,他的粮草是从哪来的呢?首先灾荒的情况只是相对严重,还没有到了普天之下年年大旱的地步,要真是全国
2024-10-17 13:11:00
崇祯皇帝的遗憾:勤勉却未能拯救明朝
...臣们能拿出钱财救国,结果没有一个人老老实实的捐钱。李自成破进入北京城后,从这些大臣的家中搜到几千万两白银。如果仅仅看到这里,会以为这些大臣没有爱国之心,一个个私心甚重,但实际
2023-10-05 15:51:00
明朝末年到底有多难呢
...灾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五、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主要首领的农民军转战10多个省,推翻明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明末政治腐败,官僚豪绅横行乡里,陕北地
2024-05-11 13:12:00
明朝的灭亡真的与魏忠贤的倒台有联系
...们这群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贪污受贿的比魏忠贤还要狠。李自成在打入北京后,随便抓个大地主,家里的存款都比国库还要多,结果就是整个国家更加的乱了,灭亡的更加快了!崇祯皇帝之于大明,
2024-06-24 13:14:00
明末群臣“散尽家财”为崇祯捐银二十万,闯王最却搜几千万来
...却筹集的银两可谓杯水车薪。然而,在北京城破后,闯王李自成却开心极了!明朝末年,国家形势风雨摇摆。此时正值小冰河时期,北方土地连年大旱颗粒无收,还爆发了瘟疫。国内起义军此起彼伏
2023-01-07 14: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