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作为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明朝从建立之初到亡国之际,都透露出着硬气,不止有忠肝义胆的士人,更有铁骨铮铮的君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留给了史书上绚烂的记载。
但是最终伴随崇祯自挂东南枝,明朝亡了。后人再回忆这段历史时,总是感慨明朝末年左右支绌,举步维艰。
可谓是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纷至沓来。莫说是好大喜功,疑人就杀的崇祯。哪怕是换作历史上的其他最杰出帝王,都有些难顶的!
明朝末年到底有多难呢?
一、近四十载的连年大旱
自万历以来,明朝就开始饱受天灾的打击。整个17世纪明朝的历次天灾如下:
1600年,浙江嘉兴、嘉善,冬运河冰冻。
1601年,畿辅八府及山东、山西、辽宁、河南荒、旱、霜。
1602年,中原暴雨成灾,南方多冬雪。湖南浏阳,春大雪,民僵死。
1604年,北京、保定、辽东、山东、陕西、凤阳报水旱灾。
1606年,全国大水,江苏淮安等县,正月雨雪甚。海南琼山,冬大寒,百物凋落,六畜冻死。
1607年,又是全国大水。陕西西安、凤翔等地,五月申戌大雹。福建邵武,冬十二月,大雪,大树丛竹尽折。
1608年秋,自江淮以北如陕西、河南等地,旱魃为虐,赤地千里。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云南各地大水泛滥为灾。
1612年,是年山东、河南蝗灾,南方大水。河南淮阳正月寒冰,大折树木。江苏淮阴,元旦大雪,深数尺,牲畜冻死不计。
1615年,是年三月至七月,不雨,民情嗷嗷,多逃亡者。盖自京畿、河北以至山东三千里。
1616年,是年春畿内、山东、河南、淮、徐,大饥。七月陕西旱,江西、广东发大水;河南、淮南、扬、常、镇蝗灾
1618年-1621年,全国天气持续由水转寒。河北清苑、容城等地,春三月,风雪异常,行人有冻死者。各地普降大雪,南北河冰,车马可渡。1621年,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普降大雪月余。汉水冰冻,冰坚可渡。
1622年,气温回暖,安徽舒城大雪,自冬历春深逾丈,穷民冻死者甚众。
1624年,河北卢龙、迁安、玉田,秋八月望,大风雨,冻死人民甚众。
1628年,上海松江连续三年见雪。陕西冬木冰,户县、周至,三伏无雨,冬大雪,牛羊多死。
1630年-1632年,大寒,多地大雨雹。湖北广济,大雪雷;雪雹冻死人畜无算。
1634年,江西、河南、云南大旱。安徽野鼠数百万自北渡江而南。广东雪灾,粤北正月大雪数日;从化、韶关两地雪深一二尺。
1635年,北旱南水,飞蝗遍野,多地大饥。
1638年-1639年,夏两京大蝗。两京及山东、山西、陕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海南等地大旱、大蝗。
1640年五月,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大旱、大蝗、大饥;浙江、三吴大饥,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
1641年-1642年,全国大旱、大蝗、大饥、大乱,人相食,饿殍遍野。
1643年,大疫,南北数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黄河,十室鲜一脱者。
看到了吗,几乎年年受灾啊!
在古代,小农经济是相当脆弱的,接连的天灾,对明朝的打击无疑是致命。
二、小冰河期
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末清初整个中国冬天奇寒无比的几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明朝小冰河时期,极度寒冷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由于温度的下降和干冷天气的持续,中国的农业经济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从清朝初年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中可见,书中提到,江西的柑橘,向来是贡品,家家户户广泛栽种。然而,在明清小冰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橘子常常被冻死,受到打击的橘农都不敢再种橘子。
明清小冰期时,在中国,就连气候一向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异常天气,广州等地频繁遭遇降雪,并出现牲畜冻死的现象。
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期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最严峻的自然灾害之一,根据清初著名历史学家谈迁的《北游录》记载,从顺治十年到顺治十三年,北京北运河年年封冻长达110天。而这个时期还是小冰河期即将结束的尾声,明末小冰河期的巅峰在崇祯时期。
明清小冰期的到来,不仅给农业社会带来了灾难,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例如,在明代中叶,受到小冰期的影响,北方持续低温、干旱,草场退化,为了改善处境,北方少数民族频繁南下,大范围的战乱和饥荒摧垮了明朝政权。
三、鼠疫蝗灾爆发
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
明末的蝗灾和鼠灾一般都是沿着黄河两岸发作,而且持续时间长久,最长的一次甚至连续五年不断爆发。如此漫长的灾期直接导致整个北方地区灾情的失控,整个明朝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
四、党争人祸
然而,百姓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这些无情的天灾,更有可恨的人祸。自万历怠政以来,明朝的国家机器迅速腐败。及至天启,又爆发东林党和阉党的党争。
东林党人都是些伪善者,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建议朝廷广开言路,实则是士绅阶级的代言人。他们阻止明朝廷向江南富商收税,罔顾广大受灾百姓。还肆意兼并土地,使得破产农民再无立足之地。
而阉党虽然提倡收税,但他们更多是贪得无厌的污吏、酷吏。他们不仅受富商的税,更将魔掌伸向广大老百姓。而且朝廷收一两,到他们那里就会变成三两、四两。使得本就饱受天灾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
五、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主要首领的农民军转战10多个省,推翻明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
明末政治腐败,官僚豪绅横行乡里,陕北地区连年旱灾,人民生活陷入绝境,被迫起义,队伍多至百余支。崇祯六年(1633年),农民军自山西渡河南下,进入中原,转战于豫、鄂、川数省,一度攻陷凤阳,震动京师。
李自成、张献忠部逐渐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十一年,各部连遭失利,张献忠等一度降明,李自成隐伏深山,坚持斗争。次年,张献忠等再举义旗。李自成于十三年率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两年后发展为百万之众。
十六年,李自成称新顺王于襄阳,旋进取西安。张献忠称大西王于武昌。次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崇祯帝被逼的煤山自挂东南枝!
六、皇家寄生虫
在明朝的这两百多年,一共有二百八十九位亲王,十一位靖江王。而正是在这样的优越的经济还有政治地位下,他们还不能够参与政治,组建军队。
古代又没有什么手机电脑的,整天也没什么事,所以当时那些皇子们干嘛?就是娶媳妇,生孩子。正是在这样的皇家环境下,他们的再生产,可以说是高出生,低死亡,自然增长也是非常之高,这几乎是一种几何式的递增。
洪武时期,皇族人口不过五十八位,永乐年间,已经提升到了一百二十七位,嘉靖八年,8203人,三十二年,17661人。而等到明朝灭亡的时候,宗室人口足足有20万人,真的是千古难得一见。
这样一个巨大的寄生式集团,对于国家的负担是难以想象的,光是俸禄方面的支出就让人害怕。郡王俸禄2000石,他有70个儿子,每人1000石,还有自己的孙子和女儿。国家光给他们一家,每年就是十万石。这样的负担之下,明朝还能不垮吗?
七、满清入关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调满,蒙、汉兵,几乎倾巢出动,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南下。
此次清军的行军路线,仍采用过去入关侵明的者路,即绕过山海关,由长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军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刻改道向山海关进军。
山海关,依山临海,形势险要,是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个重要关口。吴三桂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时,他已率精锐入山海关,李自成曾对其招降,不允,双方发生激战。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数干骑兵进逼山海关西罗城下,城北翼一支明军起义归顺李自成,山海关城陷在即。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迎入。
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李自成起义军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随后逐渐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八、西方殖民扩张
明朝末年,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了一百多年,美洲已经成了他们的殖民地,东南亚、南亚、非洲也纷纷沦陷,英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各自组建“东印度公司”,代表国家向全世界掠夺、殖民。在亚洲的广袤海域上,最活跃的是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舰队,荷兰人占据台湾,还想更进一步,入侵大陆,1633年,荷兰台湾总督率领麾下舰队,以及扶持的海盗刘香直扑金门、厦门,企图在这里登陆。
然而正是在明朝不断衰弱的一百多年里,与葡萄牙、荷兰打过多次海战,每战皆捷,非常完美的阐释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含义。
1521年嘉靖皇帝上台后,下令驱逐葡萄牙人,随后战争爆发。明军大败葡萄牙海军,收复领土,葡萄牙人逃回在马来半岛的据点。
1523年,明朝与葡萄牙“西草湾海战”。
葡萄牙在屯门海战失利后,派人来到广州,谋求与地方官进行谈判,遭到地方官员的拒绝。地方官主动出击,葡萄牙不为战争而来,犹豫未决。故此战明军轻松取胜,缴获数门大炮,后进行仿制,即后来的红夷大炮。
1624年,明朝与荷兰澎湖海战。
1622年,荷兰军舰七艘,军队九百人,占领澎湖,修建工事,企图永久占领。1924年,福建巡抚率一万兵力,二百艘兵船出击澎湖,苦战七个月,打败荷兰人,收复澎湖。
1633年,明朝与荷兰料罗湾海战。
明朝出动兵力数万,战舰一百五十多艘,与数十艘最先进的荷兰战列舰在金门东南沿海的料罗湾大战。明朝官军联合亦商亦盗的郑芝龙集团大败荷兰海军。此后郑芝龙所代表的海商集团控制了远东的海上贸易。荷兰每年要向郑芝龙缴纳重金才能保证通行安全。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军二万五千从金门出发,进攻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大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被荷兰窃占三十八年的台湾。以上几次海战,虽然每次都是以多战少,多次陷入苦战,但每次都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
葡萄牙自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东方之后,一路建立据点。到入侵中国之时,已在印度、东南亚等很多地方建立了据点。可以说,葡萄牙入侵中国的这一时期正是葡萄牙最好的时期,那时的西班牙的目光投向了美洲。
英、法等国家还没走上海上扩张。葡萄牙海军独霸好望角以东的航路。到荷兰入侵中国的阶段,也正是荷兰最为兴盛阶段,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这一阶段的荷兰早已取代了葡萄牙在东方的位置,英国的实力还不能与荷兰竞争,荷兰一枝独秀。
由此可见,如果将几次海战放到时代背景之中,不难发现,明朝所面对的是正处兴盛时期的葡萄牙与荷兰,每战皆以胜利而告终。这充明说明了明朝即使衰落,依然强大,至少瘦死骆驼比马大。
这几次胜利遏制了西方殖民中国的步伐,也极大打击了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信心,保障了其后中国近两百年的宁静,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
从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期,从而引发的几十年大旱,进而伴随的蝗灾鼠灾,天灾一场比一场严重。东林党与阉党为祸朝政,从太祖时期就形成的,庞大的皇家寄生虫,掏空国库。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八旗扣关。世界范围更有西方殖民主义方兴未艾,觊觎中华。
如此难局,明朝灭亡的锅崇祯要背多背少暂且不论,至少是活受了十七年的罪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