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从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开始,明朝一路飞速成长,虽然在第一任皇帝将交班于第二任之际经历了“靖难之役”,但丝毫不影响大明的茁壮成长,反而奠定了其强盛的基础,其扫除倭患,编修了《永乐大典》,先后八次下西洋打通了东西经济贸易来往,且完善了政府治理体系的文官制度,可谓文治武功强盛一时。到嘉靖皇帝时,朱厚熜皇帝二十年不上朝也没有动摇大明根基,朝廷仍然一片安详欣欣向荣,奈何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到崇祯手中就大厦倾覆,是崇祯昏庸还是命该如此?我们不妨一起探究下。
公元1111年,也就是北宋政和元年,当时著名的大学者北宋理学家,有志青年,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到无锡南门保安寺游览。杨时见这里临伯渎港,前临清流,周围古木森天与郁郁葱葱的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于是在此建立了学社并定名为“东林书院”。
杨时去世后,东林书院逐渐荒废。直至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
当时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会约仪式:每年一大会,或春或秋,先提前半月发送告知帖一一告知。每月一小会,除正月、六月、七月、十二月祁寒盛暑不举外,二月、八月,以仲丁之日为始,会各三日。愿赴会者,无论长幼妇孺均可参加。每场会推选一人为主讲,主要解说说“四书”内容。此外,还可进行讨论,有问题的提问题,有知道者则必回答,整个学会氛围十分和谐,学风朴实。在课间有识之士三五成群聚集一起,他们针砭时弊,讽议朝政,评说人物,逐渐的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的的论调蔚然成风。
面对朝廷的各种诟病,朝中一些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东林书院,都纷纷加入到东林书院进行讲课论政来发泄对朝廷的不满,由于有朝廷大员们的参与,东林书院一时盛况空前,导致教室都容纳不下了,因此东林书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很快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江南一代的在朝官员,在野乡绅商贾纷纷加入东林书院,顾宪成所讲的:“当京官不忠心事主,当地方官不志在民生,隐求乡里不讲正义,不配称为君子。”等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后来在讲学之余,他们聚在一起,不再是用委婉的语言议论朝政,褒贬品评执政的大臣。而是直接用“君子”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这样一来,朝中的一些官员,如吏部尚书孙丕扬、礼部右侍郎公鼐、刑部右侍郎邹元标、吏部侍郎赵南星等人,也与东林书院遥相应和、互通声气。他们确实是怀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想有所作为为朝廷尽力,但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史称“东林党”。
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败坏,各地起义不断。面对政治经济困难,1573年万历皇帝任用首辅张居正开始进行改革,澄清吏治、改进税制减轻了农民赋税增加了商业赋税,因此为朝廷取得了民心,增辟了财源充盈了国库,与此同时还兴修水利和整顿军事一时间取得了中兴局面。
1582年张居正病故后,东林党成员操纵政局,张居正的许多新政很快被废除,明朝的财政在张居正改革之前以农业税为主,而张居正改革重在税收,重点从征收农业税转移到征收工商业的税收。这这一改革自然大大触动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团,而这工商利益集团大多数为东林党成员。
1620年万历皇帝驾崩,于是东林党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把持了朝政。他们马上逼迫泰昌皇帝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当时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及不平衡,江南工商发达,而几乎不用交什么税,而北方各省的农民则难以忍受高高的税收,一遇到天灾更是食不果腹,在加上在辽东与后金的战事吃紧,打仗就得花钱,但收不上睡,国库空虚朝廷一片恐慌。
在这种背景下,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继位,为了对抗东林党把持朝政,启用了所谓的阉党,魏忠贤。然而魏忠贤很聪明,很会揣摩皇帝心理,其首先要求东林党利益集团人交税,再是用残酷的手段打压,虽然当时冤假错案不少,但经过几年时间,国库开始又充足起来。这样一来代表资本家满口仁义道德,满肚男盗女娼的东林党利益集团就坐不住了。
1627年朱由校病逝,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但是魏忠贤独权专政,一向蛮横习惯了,根本不把崇祯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于是崇祯为了皇权的独有性,重新重用东林党,惩治了阉党魏忠贤,东林党又掌权了。东林党掌权后废除工商税是第一步,至于辽东战场怎么少花钱怎么搞,辽东缺饷,愈演愈烈。加上各层军官的层层盘剥,士兵拿到手的很少,士气极为低下。明军的将领天天写奏折要钱,崇祯皇帝一筹莫展。东林党则指责辽东军官指挥不当,作战不力,贪污军饷。节流往往流于道德说教,不开源怎么行!当然,东林党利益集团不会增收工商税,赋税的负担自然又落到农民身上。
自1628年(崇祯元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继位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下岗。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又大饥,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崇祯六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
崇祯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为了生存的饥民流寇就在下岗工人李自成的带领下,举起生存大旗起义了,并自封“闯王”。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于是各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堪重税纷纷起义了。
此时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崇祯求治心切,《春明梦余录》记述:“崇祯二年十一月,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住提督九门及皇城门,以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中后金反间计,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
1644年,大明帝国走到了最后的关头。军情紧急,民间早已被搜刮一空。为了保障前线供给,崇祯只有指望王公大臣们应一下急,放一点“血”。为了树立榜样,崇祯帝派太监徐高通知周奎,让他带头捐10万两银子。崇祯想,周奎是国丈(崇祯的老丈人),与大明的皇家利益休戚与共,再说,平时他没少捞好处,自己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奎一听要“放血”,就哭得如丧考妣,说什么“老臣安得多金?”,还说家里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一口咬定只能捐1万两。崇祯是个心软的人,但他认为,1万实在太少,这个榜样树不起来,怎么说也得2万。眼见躲不过去,周奎便进宫向女儿求援。周皇后立即拿出5000两银子,劝父亲要深明大义,为大臣们作出表率,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谁知,周奎雁过拔毛,只捐出3000两,自己还乘机扣下2000两。其他的官吏更是一个个装穷叫苦,有的在住房门上大书“此房急卖”,有的装模作样,把古董玉器拿到市上出售。
据史料记载统计,曾经一言九鼎享受至高无上皇权的崇祯,在最后关头所倡导的“捐银助饷”活动,仅募得区区二十万两。而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后,以行刑逼供等各种手段,就从那些皇亲国戚、太监百官家里弄到七千万两以上的银子。
东林党实际上成为当时地主、商人、官僚的代言人,他们鼓动商人不纳税,以“藏富于民”的名义让中央财政空虚,而官商阶层占有巨额的社会财富,最后的结果是崇祯皇帝打仗没有钱,眼睁睁看着满人入关,亡国。期间,官僚商人与女真人做买卖,其中铁器火药交易又是重要的交易对象,这也直接导致了女真人军力的崛起。
东林书院不仅在朝廷里有大批的东林党高官,还在江南地主、商人阶层有广泛的支持,最后形成了官商大合流,成为明帝国的一个巨大毒瘤。这个毒瘤已经形成一个生态,他们在言论上以清流自居,掌握了话语权,在政治执行层面上有官僚系统的支撑,在基层有经济领域商人地主的支持,真正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言有言而呼风唤雨,实实在在的代表了资本主义的高层社会阶级,正因如此,他们控制了国家机器,代表资本主义的商业等,赋税很低,商人官员很有钱,国家很穷,处于底层的农民无产阶级而备受压迫,所以李自成等农民起义了,加速了明帝国的灭亡,最后崇祯皇帝绝望的说“文臣误国”含泪将白练挂上脖子宣告大明帝国灭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0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