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路遥38岁病重,为何宁愿痛苦硬撑也不愿治疗?好友:羞于公开此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21 22: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路遥,可能并不是特别热爱文学的人对此人应该是不甚了解。可很多人了解他,熟知他却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在1991年3月,获得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正是因为这部小说,路遥声名鹊起,变的家喻户晓。

这部《平凡的世界》,是他本人历经6年的时间创作,这部小说能够让世人喜欢,不仅仅是因为他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更多是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他们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路遥38岁病重,为何宁愿痛苦硬撑也不愿治疗?好友:羞于公开此病

而这些,并不是凭空想象,更多的是来源于真正的社会阶层的各类人。也正因为是这样,他打动了所有的人。

可也就是这样一个为文学创作,不怕辛苦,勇往直前的人,却在38岁的时候病重,可那时的他,就算是痛苦忍耐,药物理疗,也坚决不肯治疗。后来在路遥死后,其好友回忆当时的情况时,却说他是羞于公开此病,到底这是因为什么呢?

一生平凡的他却在死后并不平凡

路遥有一句话我想很多人都听过:“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我们可以平凡,但是绝对不可以平庸。”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告诫后人,可能更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路遥38岁病重,为何宁愿痛苦硬撑也不愿治疗?好友:羞于公开此病

路遥出生于1949年的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农村家庭,父母担心没办法将其养大,便将他过继给了大伯,只希望他不被饿死,平安长大。在大伯家的他,有幸可以在少年时期上过学,也对他未来的文坛之路做好了启蒙。后来,20岁的他,回到乡间继续务农,但是他也在农村的一所小学中教书。他始终相信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在1973年,他如愿进入延安大学的中文系学习,也就是这样,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自此以后,他不曾懈怠过,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创作出一篇又一篇的佳作。特别是《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在还未完成时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足以证明这部小说写的有多好。

路遥38岁病重,为何宁愿痛苦硬撑也不愿治疗?好友:羞于公开此病

细看路遥的一生,其实他的一生好像真的没有什么高光一刻,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曾经经历贫穷,为梦想打拼,婚姻不幸等等,可却在他死后,他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路遥本人也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这不正是验证了他的话,我们可以平凡,但是绝对不可以平庸。他他的一生,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坚持自己的路,从未放弃过。

路遥在文学上的造诣,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对于现在社会的我们,更能让我们赞扬的是他对梦想的执着。无论生活多么困苦,他都不曾放弃过对文学的追求。他想尽办法进入大学学习,如海绵般吸取各种知识,阅读大量的中外文献,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让他的小说有了质的飞跃,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路遥38岁病重,为何宁愿痛苦硬撑也不愿治疗?好友:羞于公开此病

即便是童年的不幸,自己并没有上过多长时间的学,但是他依旧渴望学习;长大之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回乡务农,他也是用其余的时间来教书,学习;这一路上,他从未忘记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当他对于人生已经有了十分透彻的感悟和理解之后,即便那个时候的他才35岁,正值壮年,但好像已经历经沧桑。他做了一个大胆且伟大的决定,他离开了西安的住所,也离开了妻子,搬到遥远的陈家山煤矿采风,开始为筹备《平凡的世界》收集材料,寻找灵感。

这样对文学的执着,对梦想的不放弃,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到。

路遥38岁病重,为何宁愿痛苦硬撑也不愿治疗?好友:羞于公开此病

病痛虽在,但并不惧怕

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期间,其实也是在慢慢的透支着自己的生命。为了写好这部小说,他去矿间劳作过,亲自去体验一下这种生活。

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灵感很多时候都是来源于夜深人静的时候,而路遥对于自己的要求也特别严格,甚至是给自己规定好了每天写作的进度,一旦没有完成,就要通宵达旦,直至完成为止。就因为这种日夜颠倒,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路遥的身体慢慢变的虚弱,体力下降,力不从心。

路遥38岁病重,为何宁愿痛苦硬撑也不愿治疗?好友:羞于公开此病

后来,他在医院检查出来自己得了肝硬化腹水,但是即便这样,他也并没有放弃创作《平凡的世界》。他仍旧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持续创作。甚至告诉自己的好友,不要把自己的身体情况告诉其他人。

那时的他,不想将病痛告知他人,可能是因为当时这个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他不想说;但也有人猜测,更多的是路遥不想停止创作。

因为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平凡的世界》并没有全部完成,他不想自己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为了文学,他必须坚持,一旦家人朋友得知自己重病,一定会让自己进院治疗,不会同意自己再继续创作的。

路遥38岁病重,为何宁愿痛苦硬撑也不愿治疗?好友:羞于公开此病

后来其好友也曾回忆,那时的路遥,为了他的文学之路,费精竭虑,他不仅仅不想让创作停止,也是不想让自己病怏怏的样子展现在世人面前,那是他所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那时的路遥,虽被病痛折磨,但却勇往直前,并不惧怕。

这样的结局,他却不曾后悔

得知自己重病之后,对于《平凡的世界》更是倾尽自己的心血。那时的他好像知道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了,后来的他甚至连喘气都会觉得累,但是他却坚持着把这部小说写完。

即便知道自己如果可以配合治疗,还是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但是他却拒绝了,他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的遗憾,想让自己的这部小说有个完整的结局,也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即便明知前方就是死路,但是他却无怨无悔。

路遥的一生很是短暂,在他的最后一刻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他的一生被文学消耗殆尽,像夸父逐日一般倒在了追求文学的路上,用自己的执着让《平凡的世界》在文学界屹立不倒,成为一座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丰碑。他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成就了自己,也让自己毁在这里。但是他却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可以平凡,但是绝对不能平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路遥的“人生”一个最平凡的人的战斗 2023年3月20日,阎建钢执导的电视剧《人生之路》开播,这部电视剧正改编自路遥的经典中篇小说《人生》。1984年,西安电影
2023-05-10 07:17:00
路遥去世前的样子:强势妻子扶他起床签字离婚,闭目前还喊着爸妈
导语:路遥死前3个月全过程:强势妻子扶他起床签离婚书,与弟弟断绝关系,闭目前还喊着爸妈……。《平凡的世界》里有一段话让很多人产生共鸣,路遥说:“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两个字看得多
2024-08-25 19:36:00
“我读路遥”全国征文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清涧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我读路遥”全国征文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路遥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家,他多年深入生活、
2024-09-16 15:32:00
...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清涧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我读路遥”全国征文活动新闻发布会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30多年前,作家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面世之初便引发热烈的社会反响,
2024-09-15 21:08:00
文化之花开遍三秦
...继续出发!”12月10日,在西安话剧院新城剧场,话剧《路遥》再次上演。该剧以人民作家路遥的一生为主线,描绘了路遥在生活中的艰难、困顿与烦恼,和文学创作的追求、曲折与成功,为广
2022-12-27 08:52:00
话剧《路遥》首度来杭,再现“平凡的世界”
...:杭州日报一笔写尽世间百态 一剧再现作家人生话剧《路遥》首度来杭,再现“平凡的世界”记者 厉玮 文 受访者供图“活着,像牛一样劳作,倒下,像土地一样奉献。”在漫天风雪里,路遥
2023-07-05 06:04:00
陕北清涧县路遥文学村开放迎客
... 白万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博)12月1日,在著名作家路遥75周年诞辰来临前夕,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路遥文学村举行了开放仪式。中国作协社联部相关领导表示,路遥文学村以作家路
2024-12-02 20:47:00
成人的世界有多累?总希望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现实却让人慌张
...小富即安,最痛恨王满银的游手好闲。那时候,连带着对路遥先生都有误解,为何要把兰花嫁给王满银这样一个无赖?初读不解书中意,再读已成书里人。人到中年,再次捧读《平凡的世界》,才发
2025-01-27 14:27:00
《重庆遇见爱》开机 路遥担任主演兼制片人引领城市情感新篇章
...政策的积极践行。开机仪式上,邱意浓、姜彭、丁汇宇、路遥等实力派演员与一众主创共同亮相。作为本剧的主演和制片人,路遥的双重身份更是为这部剧增添了不少看点。《重庆遇见爱》不仅是一
2024-03-13 14: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