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云南政协报
■李文波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建设,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翻开家谱,映入眼帘就是那句话:“柳树弯弯滑石板,晒得三石三斗老苦荞。”这是族人们口口相传的一句话,族里长辈常说,只要遇到能说出这句话的,他就是大中山咪哩李家的亲人。大中山咪哩李,属彝族支系,有自己的语言。据记载,始祖李子成选址玉溪新平平掌乡大中山,就地取材,土充墙、木穿斗、闪片顶,在笤箕平地上盖起了李家第一所三间一耳房。从此,咪哩李人就在这里定居生活。
因为上学,我初中毕业后就离开家乡,往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家乡却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家乡的人、家乡的事总是那样亲切,我也常常会想起小时候父母讲的家乡故事。
咪哩李人坚持“非我不取”,视偷盗为奇耻大辱,家家户户出门不锁门,地里的庄稼、蔬菜、瓜果无须看守。不耕地时,耕牛长期放入深山无须提防被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待人诚实、重诚信守信誉。当时族里大多数的人家都靠砍竹子编篮子卖获取经济收入,过年过节吃的米及糯米舂粑粑,都要从镇里用篮子换回,这涵养了族人勤劳质朴的优秀品德。在大中山咪哩李人,男人都会编篾货,很多妇女会编篮子,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关于咪哩李人的故事有很多,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段辛酸的往事。在20世纪80年代,我父亲和几位大伯叔叔嬢嬢都在上学,由于家里面有七个孩子,生活过得很辛苦,父辈们上学的钱成了大问题,常常需要边打工边靠家里帮助才能维持学业。然而他们始终坚守清廉底线,借钱维持学业,打工偿还债务,每餐都是咸菜就米饭,偶尔吃一次肉,都要几个人合着买一份分着吃。当时,家里主要靠爷爷带着编制好的篮子等物品拿到很远的一个乡镇去卖,以此为父辈们上学提供经济支持,但是意外却发生了。一个暴风雪的晚上,外出卖东西的爷爷迟迟没有回家,等家人发现时他已经冻死在深山中。奶奶在世时每每提及此事,总是泪流满面,说爷爷一辈子都在过苦日子。
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但是从父辈口中了解到,他常常教育子女,要坚守做人底线,诚实守信,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遇穷人莫欺、遇恶人莫怕。这些教诲,自然而然也传到了我这里,一直以来都是我处事的准则。
现在,大部分咪哩李人已从老家大中山走向玉溪、昆明,甚至是省外、国外。但是家乡有我刻骨铭心的往事,那里有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那里有直面困难挫折的勇气决心,那里有我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那里有一代代咪哩李人接续奋斗、走出大山的历史。
(作者单位:石林县纪委监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