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谁为我国拔除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中间也有能人,不过更多的却是不学无、狼心狗行的官宦子弟。他们搜刮民脂民膏,为祸一方,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反观寒门子弟,哪怕是万里挑一的贤才也难以获得提拔。从三国时期一直到唐朝,可谓是“流水的皇帝,...……更多
士族在东晋与南朝时期的权力斗争中的重要角色
...的品行和能力来举贤才。察举制在初期确实为让不少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任何一个制度在建立之初都有其优越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渐渐和利益集团绑定。在察举制的后期,其事实上已经被士族门阀所垄断了。这些人...……更多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用慢慢加强,这使得出现在朝廷上的上品官员皆是由士族子弟担任。等到了曹芳继位时,司马懿把持朝政,这更使得选拔官员的范围变得更加的狭窄,把从各州郡选拔人才逐渐演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以至于造成了\"上品无...……更多
中国史上这个朝代因过于强大而灭亡
...宇文赟去世后将宇文阐赶下台,自己亲自登上了皇位,改国号为隋。 杨坚个人能力非常出众,在军事上吞并了附属国西梁,然后又指挥大军消灭了格局江南地区的南陈,并顺便消灭了福建、广东一带的士族土豪割据势力,统一...……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打破了门阀士族的这种垄断,使权力不可以世袭,使寒门子弟子弟有机会成为朝廷大员,是既打压了门阀士族,又加强了君臣集中,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科举制度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成为历朝历代必定的一种制度。当然科举制...……更多
东晋寒门在淝水之战成功崛起,士族统治走向没落
...手中,而这一时期也就被称之为门阀政治。就像是士族的子弟,在床围观的路途就更加的近了,完全不会有特别多的门槛,只要凭借着自己高贵的出身就能够获得官职,并且这些官职还是握有大权力的。然而就在这一时期,像那...……更多
从唐到宋:士族瓦解与寒门崛起
...科举,但门第观念依然盛行隋代创建的科举制度,为寒门子弟带来了一线希望,然而,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观念,在隋唐时期依然影响深远。士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皇权还要稳固,即便王朝兴替,高门大族却依然稳如泰山,以...……更多
世袭领兵制是东吴最大的弱点,最后导致东吴灭亡
...是一个在世家大族基础上建立的。古代的时候,用吴作为国号,是指现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也是在这一领域。东吴在孙坚和孙策时代,东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两人都为东吴奠...……更多
晋朝贵族王谢家族的兴衰与门阀士族的演变
...富贵之家。东晋有王、谢、桓、庾四大家族,这些家族的子弟世代都做高官。他们这些家族就是典型的门阀士族。先说王家王导,三朝元老,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他与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更多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的妃子,并且甚至大多数的妃子。都是来源于普通的良家子弟或者是卑贱的宫女。 所以在此种情况下,当时后宫中的妃子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政治诉求,唯一的一个诉求,应该是在后宫中地位的一个稳定诉求。所以当时很多后宫...……更多
推翻王莽后,刘玄为什么没坐稳江山?
...更近,况且刘縯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刘玄虽然分封了六位宗室子弟为王,但这些王们,从感情上更倾向于刘縯。刘秀登基后,这些宗室子弟陆陆续续转投刘秀,这个结果也验证了,刘玄与刘氏宗族之间尴尬的关系。请问,刘玄敢...……更多
唐代士族中‘五姓七家’是指哪几大家族?五姓七家有何狂傲的资本
...仕途,获取做官的机会。而出生寒族或者贫苦百姓之家的子弟,终其一生,甚至其世世代代都只能是寒族、底层普通百姓,他们改变命运的升迁之路被门第彻底堵死。虽说,在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科举制选拔人才不看门第,...……更多
揭秘东汉政权背后的三大集团
...阶级纷纷成了合法拥有私家武装的军阀。地皇三年,西汉宗室子弟刘縯在舂陵起兵,并与绿林军联合,第一个打出了“推翻新莽,复兴汉室”的政治旗号。地皇四年,舂陵军与绿林军联合推选皇帝,刘縯在这次联军的内部斗争中...……更多
聊聊司马家族的结局
...。总结刘裕先后灭掉四个国家,杀死六位帝王,其余被害宗室不计其数。公允地讲,刘裕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家政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稳定,但是其杀戮的手段却又让其后代有样学样,都成为了肆意杀戮的帝王显然是...……更多
揭秘王献之休妻改娶新安公主其中的隐情
...权,形成了琅琊王氏一家独大的政治格局。在此期间王氏子弟遍布朝野,成为了天下豪奢家族的代名词,也在上流社会享受着独特的政治地位。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王导的堂弟,所以王羲之父子从出生开始就享受着非常优越的生...……更多
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梁湘东王萧绎在肃清其他宗室势力后,派徐文盛、王僧辩讨伐侯景,战局逐渐扭转;驻守岭南的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会师,于552年收复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终于平息。侯景之乱...……更多
晋朝为何没有留下纪念自己王朝的正史
...国皇帝也就是曹操孙子曹奂禅位。最后司马炎定都洛阳,国号为晋。在晋朝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里,司马炎先后灭掉了蜀国和吴国。按理说,那些大一统的王朝基本上都会修一部或者是几部正史来纪念自己的王朝,但是晋朝并没有...……更多
东晋的四大家族分别是哪四大家
...年,桓玄封楚王,加九锡,不久后便逼晋帝禅位给他,改国号为“楚”。不久,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讨伐桓楚。桓玄大败而逃,不久战死,桓楚政权在桓氏手中苟延残喘,终在公元410年,桓石绥被杀,桓楚政权灭...……更多
西晋的统治时间为何很短暂?
...信谁?于是只能依靠自己的宗族了,于是司马炎大肆分封宗室子弟为实权王,毕竟一旦外姓篡权,司马家的总是可以直接上,皇位还是自家人的,事实上,司马诸王都做到了,并且还搞出了八王之乱,直接把西晋搞崩了。西晋八...……更多
...讲,刘秀是汉景帝的六世孙、高祖刘邦的八世孙,是西汉宗室子弟。总有人说刘秀很穷,种地的农民,扯淡,从他的身份就不难看出,刘秀是标准的豪门士族阶级。事实上作为宗室子弟,刘秀这一支虽然没了爵位,但祖上留给他...……更多
高平陵之变是曹爽改革与司马懿矛盾激化的结果
...的官职而已。曹爽投降,被司马懿灭掉三族。此后,曹魏宗室再也没有力量对抗以司马氏为首的士族集团。这就是高平陵之变。其实这场政变是曹爽改革与司马懿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或者说曹魏宗室与士族集团博弈的结果。东...……更多
司马懿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势力在护卫着
...早就表示支持曹操,逐渐被接受重用。曹丕继位后,对于宗室势力尾大不掉很少犯愁,于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从而采纳司马懿和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由命其制定新制度,即九品中正制。此制至西晋渐...……更多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晚年为何要亲自废除
...的时候,他突然下诏废除了太学和州县学,只保留了贵族子弟的国子学。这样一个百般倡导、积极落实的教育体系,被他亲手废除,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有文臣建议杨坚,不要贸然废除学校体系,这会对国家的人才培养造成损害...……更多
东汉政权的统一与落败
...晋宗王司马睿于317年在建康(原建业,今南京)重建了晋宗室为首的政权,史称东晋。这个偏安的朝廷建立在从北方南迁的世家大族和南方士族共同支持的基础上,是一个士族门阀专政的政治体制。其时外有强敌,遂在内政方面...……更多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弱。 士族门阀由于政治、经济特权受到法律保护,高门子弟凭借门第就可以“坐致公卿”,从而丧失进取心和竞争力。他们普遍追求享乐,不学无术,参加策试雇人答卷,出席宴会请人赋诗。平日里宽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更多
...北方的是匈奴刘氏的“大汉”政权。可刘渊去世后,刘氏宗室内乱不断,严重消耗了元气。316年,刘曜围攻长安,导致长安饥荒蔓延,死亡无数。长安城破后,晋愍帝被俘,西晋正式灭亡。318年,刘聪去世,靳准发动了政变,刘...……更多
封建王朝史上最有权力的谥号为“武”,那么谥号为武的帝王都有谁
...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他尊崇门阀世族,宽待宗室。军事上抵御北魏南侵,一度在钟离之战取胜,维持了南北均势[174];后数次发动北伐,但战果不大。在位晚期,随着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太清二年(548年),...……更多
一度位极人臣的高颎为何最终失宠罢官
...赐姓为独孤氏。因为独孤家族的关系,高熲从小就在官宦子弟中脱颖而出,受到关陇集团贵族的关注。他成年后在北周齐王宇文宪麾下当记室,后来又跟随宇文氏出征打仗,参与了平定北齐战争,立下不少功劳,逐渐在朝廷中显...……更多
司马炎建立的大一统晋朝仅仅存在了50年的原因所在
...控于中央朝廷和诸王手中,大大削减了西晋的国防力量。门阀士族问题处理不到位。西晋又有士晋之称,门阀士族是当时特权阶层。它起源于东汉,形成于魏晋,并且通过魏文帝曹丕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获得政治特权,司马家...……更多
评价不高的黄巢,却去除了古代长久的“毒瘤”
...除虽然黄巢家境不错,但是在士农工商的时期,一个盐帮子弟,是没有什么地位的。而他又多次科举落榜,使得内心对于那些官吏还有世家子弟有着极大的仇恨,这也导致他后期的残暴。不过,他的残暴主要是对那些士族阶层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徐潋作家冰春与历史对话,以长篇小说的表达文本让人们感知泸州的一段历史。读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会感到这是泸州历史的艺术转换
2024-06-28 06:13:00
王利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兴军,关键在人。在乌蒙高原的威宁,有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大写的“兵”:一门三代四个兵
2024-06-28 06:19:00
李慧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诗歌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崩溃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这战争频发的乱世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
2024-06-28 06:19: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