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0 23:11: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代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之一,更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发展的时代之一,其中对于唐代皇室的一些共母的现象就是唐代特殊的政治文化以及唐代特殊的家庭文化的产物。

共母现象本来就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却在唐代兴盛,那么导致唐代共母现象兴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包括唐代皇室之中的共母现象,为什么如此频繁存在?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唐代皇储的共母现象,实际上是政治文化的产物

1.在后妃的争斗之中,子嗣成为了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

在中国独特的东方文化之中,多子多福,一直是被中国人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之一,故此在当时唐代的皇家也是如此,被视为多子多福,才是一个家庭美好的一个集体象征。所以在皇帝的后宫之中,生下孩子是格外重要的。

在浦东的家庭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在全天下最尊贵的家庭,因为在皇帝的家庭之中,皇帝的孩子,就是皇室成员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上都会担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甚至是国家责任。

所以子嗣的要求对于皇帝的家庭来说,是比普通家庭更为重要的。所以肯定当时有一些后宫中的妃子,需要用孩子来作为巩固自己后宫地位的手段之一。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当然孩子是女性后宫之中为了巩固自己地位的一个常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唐代前期在后宫中的女性,往往会带有一层较为尊贵的政治身份,故此使得本来就复杂的宫廷文化制度就变得更为复杂,不仅仅是通过孩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手段,如此简单。

因为唐代的统治者本身并不是纯粹的中原血统,而是夹杂胡族血统到中原人士,故此原来的身份仅仅是一种贵族的身份。

并且唐代的前期统治者尤其像李渊和李世民,与当时的关陇门阀集团的贵族人士走得比较接近,并且唐代之所以可以建立,关中地区的关陇门阀集团是功不可没的,故此在唐朝统治的前期,对于当时已经存在的关陇门阀士族是进行了一定要政治妥协。

而政治妥协延伸至婚姻制度,也就是部分关陇门阀士族中的人,将自己的女儿嫁入皇室,并且与皇室结成姻亲关系。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唐朝前期由于统治并不稳定需,要关陇门阀的协助,这样的婚姻关系也就变得比较频繁。唐代前期的几位皇后,大多都是从关陇门阀士族中诞生,不管是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还是后来唐高宗的妻子王皇后,都是属于关陇门阀集团中的人物。

故此,在后宫妃子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后宫与前朝的政治融为了一体,所以后宫妃子的一个地位好坏决定着当时关陇门阀士族的命运,以及该妃子家族的一个荣耀问题,所以这件事情并不单单只是一个女子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家族的事情。

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女子的生育要求会格外的严格,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高宗的王皇后,由于王皇后长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由于自己家族的关陇门阀士族的政治需求以及巩固自己皇后的地位,也必须要有一个孩子,故此当时收养皇长子。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由于皇长子的生母只是一个卑贱的宫人,故此王皇后在夺取皇长子的过程中,并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所以在收养的程序上变得格外容易。果然,在收养了皇长子后,当时王皇后的地位的确得到了一定的巩固。

因为在此之前,王皇后并不是后宫中一个比较受宠的妃子,而是当时的萧良娣比较受宠的,甚至后来武则天进宫之后,武则天就比较受宠,所以在此种情况下依旧能够稳定自己在后宫中皇后的地位,也只能是收养了皇长子,并且凭借着皇长子的一个血缘实力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2.后宫妃子与皇帝孩子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母子关系,而是一种政治利益关系

王皇后再收养了皇长子之后,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王皇后并不是因为出于对于皇长子的喜爱,或者是自己纯粹喜欢孩子的一个原因而收养的皇长子。所以从伦理以及从血缘的角度上来说,其实皇后和皇长子的一个母子关系,其实并不成立的。

苏,但是从政治利益的角度上来说,王皇后与当时的皇长子结成名义上的母子关系,是有利于两人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取得一个较为优势的地位的。王皇后由于自己没有儿子,并且在当时小弟已经有了自己儿子的情况下,对于自己皇后的地位肯定会一定有担心的。

故此在如此担心的情况下,也是为了顾及自己家族以及背后关陇门阀势力的情况下,听从了自己父亲的建议,收养了皇长子。进而稳定了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也稳定了关陇门阀集团在前朝中的政治影响以及政治地位。

这一对于当时王皇后没有自己儿子的情况下收养李忠,成为了一个较为快速改变自己不利情况的一个很好操作。对于当时的皇长子来说也是如此。

由于皇长子并没有一个显赫的生母,但是在当时唐代的后宫之中,大多都是有政治背景的妃子,在此种情况下,皇长子未来的发展以及政治上发展的一个空间,就会相较于其他的皇室孩子来说就格外狭小。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故此,出于对于未来政治战略的考虑,与当时的王皇后结成名义上的母子关系,是有利于自己未来在政治上的发展,并且在名义上可以获得嫡长子的地位。

唐代前期的大多数皇帝都是嫡长子的地位,故此皇长子获得了嫡长子的地位,其实是有利于日后成为太子的可能的。所以从政治利益的角度上来看,王皇后和当时的红章子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共同体,并且在这样的共同体下,两者都是处于一个双赢的局面,故此这样的利益共同体才有必要产生。

二、利益共同体的局面逐渐转化为政治合法性上的一个象征

1.后来的皇帝成立,名义上的母子关系,大多是因为政治合法性

唐朝前期的一个整体现象就是成立一个名义上的母子关系,其实是有利于所谓的母亲河,所谓的儿子,两人在政治领域上的发展,并且可以得到一个共赢的局面。

但是在唐朝的中后期,尤其是唐代,安史之乱以后。这样的局面受到了一定的打破,因为在唐朝的中后期,后宫中的妃子并不全是有政治背景的妃子,并且甚至大多数的妃子。都是来源于普通的良家子弟或者是卑贱的宫女。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所以在此种情况下,当时后宫中的妃子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政治诉求,唯一的一个诉求,应该是在后宫中地位的一个稳定诉求。所以当时很多后宫中的妃子,对于一个孩子的需求,其实并不是如此的渴望,反观反而是当时的皇室,甚至是后来庶长子继承的皇位,他更需要一个母亲合法性上的一个需求。

因为庶子继承皇位本就不符合宗法礼仪上的规定,故此庶子在继承王位之后,为了政治上合法性的需要,一般都会成立一个名义上的母子关系,而这样的母子关系往往是先帝的皇后或者是追认自己的生母为皇后。

只有通过这两种途径,庶子继承皇位才会具有一定的政治合法性,并且这样的现象在唐朝的中后期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2.但是这并不代表利益共同体的现象不会产生

在唐代的中后期,虽然互攻中的妃子并没有一个显赫的政治背景,但是这并不代表所谓的母子关系下所产生的政治利益共同体不会产生。

由于当时继任皇帝的多是一些数字,但是数字在政治地位上毫无一个绝对性能优势可言,所以当时的数字一定会扶植自己的力量,而最简单的扶植自己的力量,就是外戚。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所以当时庶子继承皇位之后会采取追认自己母亲为皇后的行为不仅仅是取得一个政治合法性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追认自己的母亲,连带着应当使得母族,并且让当时的母族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作为自己的后备政治力量。

这应该是当时庶子追认自己母亲为皇后的一个主要意图,毕竟扶植这样的外戚是有一定的政治工具的。

并且这样的方式也是最简单的。庶子由于本身自己没有很好的出生背景,没有很好的嫡长子地位,更是没有母族那边的支持,故此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生存是比较艰难的。

所以在继位之后,往往会通过此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力量,其实也是为后来的一系列政治现象的变革,做政治力量的储备。总的来说,唐代中后期的一个母子关系较唐朝前期的所谓母子关系来说是更加丰富的,这是由于当时特殊的一个政治环境下所产生的。

唐朝共母现象兴盛,原因究竟是什么?

三、总结

唐代的公母现象其实是不符合血缘和伦理上的本质规定的,但是这样的公母现象可以产生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是父权社会下的一个附属产。所有关系产生都是围绕着父权社会,包括名义上母子关系的产生,也是为了当时的父权社会而服务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备有三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平庸的刘禅?三个原因让人无奈
由古至今没有一直兴盛的王朝,很多朝代在第一任君王手中才是最强势和出名的时期。但是开国之君肯定不希望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在自己离开后就毁灭了,所以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是十分谨慎的。刘备作
2024-02-20 15:32:00
为什么古代坚持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走向没落甚至灭亡,选一个明主当皇帝那么王朝就会走向兴盛甚至出现盛世。为什么王朝立继承人的标准是以长幼嫡庶为标准?难道不能以贤明为标准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其一、
2023-05-17 15:58:00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么还落个难逃一死的结局呢?刘荣被废的过程西汉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少出现众皇子之间争储位的情况,即便是争,本人也不会出面,都是各自娘家人在暗中发力。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不复杂,因
2024-01-12 16:28:00
驰骋欧亚所向无敌的蒙元朝,兴盛局面为何没有保持多久?
...无敌,创造了举世震惊的丰功伟绩。然而,蒙古族的这种兴盛局面并没有保持多久,到了元朝后期,这一驰骋欧亚所向无敌的强悍游牧民族,反而连农民起义军的大刀长矛都对付不了,最后在朱元璋
2024-08-23 11:23:00
杨坚为何要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他不知废长立幼的危害?原因很复杂
...们的支持呢?在杨坚身边的杨勇也不敢有任何结党营私的现象,可以说他渐渐的被孤立。在这可能有人会说,当年杨坚不是给他安排了很多人吗,但他们大多都不是只在太子身边的,在朝中还有别的
2024-03-01 13:21:00
废后薄姬:为汉武帝刘彻让位的第一位牺牲品
...,废后的理由还不是汉景帝说了算,薄皇后被废除的真正原因并非是无子,而是要给未来的汉武帝,当时的胶东王刘彻登场让位。因为在薄皇后被废之后,汉景帝马上又出手了,直接废除长子刘荣的
2023-11-30 15:40:00
西汉皇帝深受嫡长子继承制度束缚,“欲废皇太子而不能”
...分皇帝的废黜计划都没有成功,诸帝“欲废太子而不能”现象在西汉一朝较普遍。而这一局面是如何造成的,需要我们走进那段历史,从各个方面探析这一现象的成因。一、立太子这一储君制度是怎
2023-04-22 09:12:00
《官家的心事》:揭开厚重涂饰的两宋历史
...—宁宗四个时期。这个阶段几乎与宋金战争同时,太上皇现象也与对外战争紧密联系,至少徽宗退位很大程度上是推卸对外作战的责任,高宗与孝宗其实存在主和与主战的冲突。至于光宗、宁宗朝的
2023-11-08 14:22:00
虎毒都不食子,为何王莽逼死了3个亲生儿子
...政敌的手段是非常残酷的,这是王莽杀自己儿子的第一个原因。王莽作为标准的政治人物,以自己嫡长子的一条生命,打击了上百位政敌,这笔交易在王莽看来很值得,不要用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待
2024-07-18 22: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