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16:28: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景帝在位16年,立过两位太子,一位是长子刘荣,一位是十子刘彻。刘荣在被废两年后死在了长安监狱,刘彻成了大名鼎鼎的汉武帝。那么刘荣既然被废了太子之位,为什么还落个难逃一死的结局呢?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刘荣被废的过程

西汉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少出现众皇子之间争储位的情况,即便是争,本人也不会出面,都是各自娘家人在暗中发力。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不复杂,因为皇子早早都被封了王,接着就到封国就藩了,这样一来太子身边自然就清静了。如果偶然有人出来和太子争位,那就说明这个皇子年纪小还没被封王或是封了王还没去就国,而替他争的多数是他的生母。

刘荣是汉景帝的长子,不是嫡长子,由于薄皇后无生育,所以他这个长子便成了最有资格的太子人选。公元前153年,刘荣成为太子,但此时他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因为母亲还是“姬”的身份,连“夫人”都不如,离皇后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生母被立了皇后,他的太子之位才能算铁板上钉钉的事儿。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可是,栗姬面摆着一个很难绕开的障碍——薄皇后。薄皇后无子不是过错,不能作为被废黜的理由,何况还是薄太后的族人,汉景帝需要慎重对待。所以薄皇后无子并不尴尬,尴尬的是刘荣的生母栗姬。

在刘荣成为太子的两年之后,薄皇后被废,于栗姬似乎看到了光亮,实际上她已经被人推到了深渊边上。因为在这两年里,馆陶公主刘嫖与王夫人已经编织起一张结实的“大网”罩在了栗姬头上,最终栗姬不仅没有成为皇后,而且还被汉景帝冷落。紧接着,刘荣被废。

馆陶公主与王夫人用环环相扣的计谋将刘荣母子拿下,目的就是让王夫人的儿子刘彻当太子,馆陶公主则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刘彻为妻,将来好成为皇后。而导致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栗姬在刘荣被立为太子后,直接拒绝了馆陶公主的结亲请求。可见栗姬是一个头脑不清醒的女人,她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将对馆陶公主给汉景帝选送美女的成见,耿耿于怀地放在了首位。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憋屈窝囊的临江王

公元前150年,刘荣被废掉太子之位,汉景帝将他“逐出”京城长安,让他到临江国就藩。临江国原是刘荣兄弟刘阏于的封国,正好刘阏于刚去世不久,无后,所以等于是刘荣继承了兄弟的封国。

当时刘荣已经二十出头,对自己前途有清醒的认知,过眼皆是云烟,好好享受当下吧,于是开始营造宫殿享受人生。但是,宫殿还没有建成就被人告发,原来宫殿位置占去了宗庙旁边的一块空地。

侵占祖庙是一种对祖宗大不敬的行为,处罚的尺度也因人而异,能宽能紧,但汉景帝还是召刘荣到长安觐见。说是觐见,其实是受审,审刘荣有人还是酷吏郅都,可以想象刘荣也不会有好结果。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汉景帝对刘荣如此严苛,其实是想给各诸侯国做个表率。在七国之乱前,诸侯国的相国及二千石以上官员均由朝廷任命,而诸侯国有军事、行政、税收等诸多权力,五分之四独立于朝廷。因此,这些诸侯国才渐渐壮大起了对抗朝廷的实力,最终引发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马上针对诸侯国制定了一系列压制削弱它们的措施。最终,诸侯国两千石之下的官员也由朝廷任命了,而且好多权力都被朝廷剥夺了,还时刻被朝廷派官员监视着,等于是朝廷将诸侯王们关到笼子里养。

刘荣被立为天子的时间正是平定七国之乱第二年的事情。他被被废掉太子位时,正是朝廷打压诸侯国的高峰期,所以他的越制不仅受朝廷派驻官员的检举,而且汉景帝也要打他板子,以儆效尤,否则无法表率诸侯。这样的形势下,就决定了刘荣想潇潇洒洒做个诸侯王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刘荣为何难逃一死

刘荣临行时心情很沉重,在陵江北门祭祀路神,完事上车正要出发,车轴却突然断了,车身也烂了,只好换辆车再走。围观百姓觉得蹊跷,纷纷私语说他们的王回不来了。汉朝人还很迷信,做事情前要先祭祀占卜一番,这个征兆于刘荣来说很不吉利。

原本说好的是觐见汉景帝,可到了京城长安后,刘荣并没有见到汉景帝的面,而是直接被郅都关进监狱。郅都是一个让无数人闻之色变的酷吏,刘荣怕了,于是请求面见汉景帝或给汉景帝写书信说明情况,但郅都一样都没准许。后来,魏其侯窦婴才偷偷送去一些刀笔,但刘荣在写完信后刘自杀了。显然这个结果是无人预料到的。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首先,汉景帝让郅都审讯刘荣,一是避嫌,二是公正。如果汉景帝亲自讯问刘荣,就不太容易做出客观决断,还可能会引起诸侯国的非议。而郅都正是一个以刚直无私著称的人,所以汉景帝用郅都能得到一个所有人都认为公正的结果。

其次,从郅都的角度出发,他之所以拒绝刘荣再三请求,就是不想徇私情,从而砸了自己铁面无私的招牌,毁了自己刚正不阿的人社。但他不愿意看到、也没想到刘荣用哪种方式了结自己。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但是,刘荣感到的是无尽的屈辱与绝望,屈辱是堂堂诸侯王不应该受一个酷吏的羞辱,绝望的是母亲被人设计致死,自己被从皇太子贬为一个小诸侯王,而且做事情还被人挑毛病,受朝廷管制。

依照汉朝律法,刘荣侵占宗庙空地这件事情罪不致死,换了别人审也改变不了这个结局。如果确凿属实,最重的处罚就是除了封国,贬为庶民。实际这个可能并不大,通常的做法就是削去一块儿封地,或者干脆降为普通列侯,即便如此,刘荣也可以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但刘荣认为自己不能接受那样的耻辱,感到绝望,还不如以自杀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废太子刘荣之死,揭示汉朝政治的残酷与无情

所以,刘荣之死与自己的性格及心胸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一味怪汉景帝逼杀刘荣,也有失偏颇。但刘荣死了也少了汉景帝的一份担忧,因为朝中还有一帮大臣对刘荣念念不忘,比如曾经做过刘荣老师的魏其侯窦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汉景帝去世,这帮人会不会拥戴刘荣取代刘彻呢?这可能才是汉景帝将刘荣之死这件事平淡对待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栗太子刘荣,究竟是不是让父亲汉景帝逼死的?最无情是帝王家啊
...功绩与过失、荣耀与污点,共同构成了历史的复杂肌理。汉景帝刘启,便是这样一位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他与其父汉文帝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堪称一代贤君,却也在亲情与权力的漩涡
2024-11-03 10:36:00
...然窦太后非常愤怒,想要杀了主管这件事情的官员,但是汉景帝大笔一挥,这个官员又跑到关外当官去了,完美的错开了死刑。这就让人感觉到了一丝的诡异,满朝文武都是哑巴,太子背后的利益关
2023-07-22 14:52:00
天家无情,帝王无恩,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应该说,汉景帝总体来说还算可以。算是一代明君。周亚夫被逼而死,不能都怨到汉景帝身上。天家无情。帝王无恩。我们在这方面苛责汉景帝有些‘’不公‘实际上周亚夫被逼而死的最大原因就是在于
2023-05-14 13:36:00
栗太子刘荣,究竟是不是被父亲汉景帝逼死的
前言汉景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在位期间,达成了古时候人们非常向往的“文景之治”,可以说汉景帝和他的父亲汉文帝算得上是皇帝模板了。然而即使这样优秀的汉景帝,他这一生中也有一个
2024-04-08 20:14:00
读懂窦婴的死,才明白汉景帝的城府、汉武帝的无情呢?
...惹来了杀身之祸。他的死背后,隐藏着的是两个帝王——汉景帝与汉武帝,又是如何在权力的漩涡中操控生死的?窦婴的崛起与风光无限窦婴,生在有名的世家。老爸窦长君可是西汉初期的风云人物
2024-12-16 10:04:00
刘荣与刘武:汉武帝登基前的竞争者
...主要竞争者是两个人!一个是原来的太子刘荣,另一个是汉景帝的弟弟刘武。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刘荣和刘武是怎么从热门的候选人变成了冷宫人物。刘荣的失败其实刘荣自身是没有错的,汉景帝也
2024-01-10 15:17:00
如何评价历史上真正的汉景帝刘启
...世”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看起来,后世对于汉景帝刘启的评价实在是很高,绝对是妥妥的圣君一枚。不过,文史不假个人却对汉景帝的评价持保留意见,认为他明显被后世高估了。接下
2024-04-10 20:43:00
汉武帝作为皇十子,能当背后“贤内助”都有哪些呢
...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无意间帮助了刘彻。这个人就是汉景帝的皇后,薄皇后。薄皇后是汉景帝奶奶薄太后的侄女,汉景帝和他结合,也算是一门政治婚姻了。因为是迫于祖母的压力娶来的薄皇后
2024-06-11 15:57:00
功高震主:周亚夫的一生与一双筷子的命运交织
...乱的英勇将领——周亚夫,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却遭遇了汉景帝的无情罢黜。这双筷子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权谋纷争?周亚夫,他以智勇过人、英雄豪杰的形象镇压七国之乱,令人敬仰。然
2024-02-29 07: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