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汉景帝在位16年,立过两位太子,一位是长子刘荣,一位是十子刘彻。刘荣在被废两年后死在了长安监狱,刘彻成了大名鼎鼎的汉武帝。那么刘荣既然被废了太子之位,为什么还落个难逃一死的结局呢?
刘荣被废的过程
西汉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少出现众皇子之间争储位的情况,即便是争,本人也不会出面,都是各自娘家人在暗中发力。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不复杂,因为皇子早早都被封了王,接着就到封国就藩了,这样一来太子身边自然就清静了。如果偶然有人出来和太子争位,那就说明这个皇子年纪小还没被封王或是封了王还没去就国,而替他争的多数是他的生母。
刘荣是汉景帝的长子,不是嫡长子,由于薄皇后无生育,所以他这个长子便成了最有资格的太子人选。公元前153年,刘荣成为太子,但此时他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因为母亲还是“姬”的身份,连“夫人”都不如,离皇后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生母被立了皇后,他的太子之位才能算铁板上钉钉的事儿。
可是,栗姬面摆着一个很难绕开的障碍——薄皇后。薄皇后无子不是过错,不能作为被废黜的理由,何况还是薄太后的族人,汉景帝需要慎重对待。所以薄皇后无子并不尴尬,尴尬的是刘荣的生母栗姬。
在刘荣成为太子的两年之后,薄皇后被废,于栗姬似乎看到了光亮,实际上她已经被人推到了深渊边上。因为在这两年里,馆陶公主刘嫖与王夫人已经编织起一张结实的“大网”罩在了栗姬头上,最终栗姬不仅没有成为皇后,而且还被汉景帝冷落。紧接着,刘荣被废。
馆陶公主与王夫人用环环相扣的计谋将刘荣母子拿下,目的就是让王夫人的儿子刘彻当太子,馆陶公主则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刘彻为妻,将来好成为皇后。而导致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栗姬在刘荣被立为太子后,直接拒绝了馆陶公主的结亲请求。可见栗姬是一个头脑不清醒的女人,她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将对馆陶公主给汉景帝选送美女的成见,耿耿于怀地放在了首位。
憋屈窝囊的临江王
公元前150年,刘荣被废掉太子之位,汉景帝将他“逐出”京城长安,让他到临江国就藩。临江国原是刘荣兄弟刘阏于的封国,正好刘阏于刚去世不久,无后,所以等于是刘荣继承了兄弟的封国。
当时刘荣已经二十出头,对自己前途有清醒的认知,过眼皆是云烟,好好享受当下吧,于是开始营造宫殿享受人生。但是,宫殿还没有建成就被人告发,原来宫殿位置占去了宗庙旁边的一块空地。
侵占祖庙是一种对祖宗大不敬的行为,处罚的尺度也因人而异,能宽能紧,但汉景帝还是召刘荣到长安觐见。说是觐见,其实是受审,审刘荣有人还是酷吏郅都,可以想象刘荣也不会有好结果。
汉景帝对刘荣如此严苛,其实是想给各诸侯国做个表率。在七国之乱前,诸侯国的相国及二千石以上官员均由朝廷任命,而诸侯国有军事、行政、税收等诸多权力,五分之四独立于朝廷。因此,这些诸侯国才渐渐壮大起了对抗朝廷的实力,最终引发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马上针对诸侯国制定了一系列压制削弱它们的措施。最终,诸侯国两千石之下的官员也由朝廷任命了,而且好多权力都被朝廷剥夺了,还时刻被朝廷派官员监视着,等于是朝廷将诸侯王们关到笼子里养。
刘荣被立为天子的时间正是平定七国之乱第二年的事情。他被被废掉太子位时,正是朝廷打压诸侯国的高峰期,所以他的越制不仅受朝廷派驻官员的检举,而且汉景帝也要打他板子,以儆效尤,否则无法表率诸侯。这样的形势下,就决定了刘荣想潇潇洒洒做个诸侯王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刘荣为何难逃一死
刘荣临行时心情很沉重,在陵江北门祭祀路神,完事上车正要出发,车轴却突然断了,车身也烂了,只好换辆车再走。围观百姓觉得蹊跷,纷纷私语说他们的王回不来了。汉朝人还很迷信,做事情前要先祭祀占卜一番,这个征兆于刘荣来说很不吉利。
原本说好的是觐见汉景帝,可到了京城长安后,刘荣并没有见到汉景帝的面,而是直接被郅都关进监狱。郅都是一个让无数人闻之色变的酷吏,刘荣怕了,于是请求面见汉景帝或给汉景帝写书信说明情况,但郅都一样都没准许。后来,魏其侯窦婴才偷偷送去一些刀笔,但刘荣在写完信后刘自杀了。显然这个结果是无人预料到的。
首先,汉景帝让郅都审讯刘荣,一是避嫌,二是公正。如果汉景帝亲自讯问刘荣,就不太容易做出客观决断,还可能会引起诸侯国的非议。而郅都正是一个以刚直无私著称的人,所以汉景帝用郅都能得到一个所有人都认为公正的结果。
其次,从郅都的角度出发,他之所以拒绝刘荣再三请求,就是不想徇私情,从而砸了自己铁面无私的招牌,毁了自己刚正不阿的人社。但他不愿意看到、也没想到刘荣用哪种方式了结自己。
但是,刘荣感到的是无尽的屈辱与绝望,屈辱是堂堂诸侯王不应该受一个酷吏的羞辱,绝望的是母亲被人设计致死,自己被从皇太子贬为一个小诸侯王,而且做事情还被人挑毛病,受朝廷管制。
依照汉朝律法,刘荣侵占宗庙空地这件事情罪不致死,换了别人审也改变不了这个结局。如果确凿属实,最重的处罚就是除了封国,贬为庶民。实际这个可能并不大,通常的做法就是削去一块儿封地,或者干脆降为普通列侯,即便如此,刘荣也可以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但刘荣认为自己不能接受那样的耻辱,感到绝望,还不如以自杀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所以,刘荣之死与自己的性格及心胸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一味怪汉景帝逼杀刘荣,也有失偏颇。但刘荣死了也少了汉景帝的一份担忧,因为朝中还有一帮大臣对刘荣念念不忘,比如曾经做过刘荣老师的魏其侯窦婴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汉景帝去世,这帮人会不会拥戴刘荣取代刘彻呢?这可能才是汉景帝将刘荣之死这件事平淡对待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