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文天祥为何要“过零丁洋”
...守,与蒙古人进行了近四十年的反复拉锯战。1276年(南宋恭帝德祐二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南宋都城临安城外,元军囚禁前来谈判的南宋丞相文天祥。二月五日,5岁的宋恭帝赵显投降,临安(今浙江杭州)沦...……更多
同为南宋忠臣,李庭芝为何要下令诛杀文天祥?
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十九,蒙元帝国经过与南宋王朝长达40年的鏖战,终于打到了南宋的都城临安。蒙古军兵临城下之时,南宋王朝的实际掌权者是谢道清决定带着自己的孙子宋恭帝投降蒙元。但投降总有一个过程,于是谢道清...……更多
...1276年2月,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宋恭帝及其母全太后(恭帝祖母谢太皇太后因身体不适,暂居临安)。他与其兄赵昰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南逃,蒙古军队...……更多
揭秘南宋三个末代皇帝的悲惨命运
...率领的3万大军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不久,谢太后和宋恭帝在全国人民的压迫下不得不杀死贾似道,不过为时晚矣,难逃寿终正寝的命运,灭亡的结果已不可避免。同年年中,元军已经占领了江东(今日的江苏省)大半的领土。...……更多
...英武勤政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克临安时,5岁的宋恭帝和谢太皇太后相继被俘。赵昰和母亲杨淑妃和弟...……更多
文天祥与张弘范:一对历史宿敌的交锋与命运对比
...颜,当场将文天祥逮捕下狱,随后将其押解至镇江。随后宋恭帝赵显,正式对元上表请降,元朝改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南宋宣告灭亡。伯颜进入临安后,将赵显与一众南宋官员,押送回元大都。文天祥在途中逃脱,经过长途跋...……更多
...一种本能,并非为了功名利禄。及至见到早已归降元朝的宋恭帝时,文天祥依然行君臣之礼。在文天祥心中君主代表的就是国家,“忠君”是爱国的表现之一。由此,文天祥的爱国思想与“忠君”思想始终交织在一起。 文天祥...……更多
元帝国如何创建?忽必烈在位期间有何功绩
...下,宋守将或败或降。至元十三年(1276),临安陷落,宋恭帝被俘。之后,宋大臣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坚持抗元,拥立益王赵昰为帝。赵昰死后,又拥立卫王赵昺,继续抗战。至元十五年(1278),文天祥...……更多
元顺帝或为宋恭帝之子,揭秘历史疑团
...知道是不可能的。但是元顺帝(即铁锅先生)到底是不是宋恭帝的儿子呢?笔者花时间研究了一下,突然倒抽了一口冷气,因为这件事情,还真有可能不是谣言。 元顺帝画像一本《庚申外史》带出来的惊人八卦《庚申外史》,...……更多
谢道清:用智慧与胆识力挽南宋江山狂澜的女性领袖
...为寿春郡夫人,七年后,谢道清病死,葬于临海西郊。 宋恭帝赵?历史发展的必然后人对谢道清的褒贬不一宋多贤母后,而太皇太后谢氏实一庸弱妇,以之处承平之世,尚或无非无议,静处宫闱,若国步方艰,强邻压境,岂一庸...……更多
金朝与蒙古的恩怨:因果报应与历史的轮回
...室身上,蒙古人却突然转了性。1276年,谢太后携小皇帝宋恭帝走出临安城投降元朝。按惯例,对主动投降的城池,除西夏国都兴庆府外,蒙古人一般都会信守承诺保全城内百姓的身家性命。谢太后在蒙古人的监管下颐养天年,...……更多
聊聊惊天地泣鬼神的崖山海战
...多次战事中,宋朝败多胜少,元军兵临临安城下,五岁的宋恭帝被吓得哭泣不安,满朝文武也皆数面如死灰。为了保护城内百姓不受屠戮,宋恭帝在群臣的带领下出城投降,从此刻开始,南宋朝廷就已经名存实亡。另一边,抗元...……更多
太后、皇帝、大臣、将领投降元朝,李庭芝为何还坚持战斗
...人。至此,南宋的精锐力量损失殆尽。 1276年,谢太后、宋恭帝献出临安,投降元朝,南宋灭亡。国都没了,但李庭芝坚守扬州,拒不投降。阿术派刘整率“汉军”来攻城,李庭芝以密集箭雨射击,在“汉军”退兵途中又设下埋...……更多
“岁寒三友”的缘起及文化精神
...宋室一族拥兵立帅,传檄勤王。还没等操起家伙,那边厢宋恭帝赵显已经成了元军俘虏,连同其母全太后被解押大都,不久太皇太后谢氏被迫下诏,江南义士停止抵抗。 放弃了主权的宋室也就放弃了国家尊严,不再受到人民的...……更多
南宋名将姜才拒绝投降元军,皇帝投降了他还在战斗
...愧而死吗”。南宋末年,姜才是一条汉子,即便谢太后、宋恭帝让他投降,归顺元朝,他依然坚持战斗。姜才,安徽凤阳人,与明太祖朱元璋是老乡,南宋末年名将。1273年,吕文焕投降元朝,襄阳陷落,南宋长江防线被撕开。...……更多
揭秘元朝统治时期的疆域和贡献
...。公元1276年,在元军统帅伯颜的压力下,谢太后被迫以宋恭帝的名义投降。虽然文天祥等忠于宋室的人仍在抗争,但公元1279年的“崖山海战”失败后,南宋王朝还是彻底灭亡了!至此,元朝终于统治了南到“千里长沙”、“万...……更多
文天祥:以生命捍卫信仰的爱国者与诗人
...各地组织兵马,准备面对元军的侵袭。在这场战乱之中,文天祥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抗元义士。文天祥以身家充当军费,积极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勇敢地走向临安,应朝廷之召,发兵援救常州,驰援独松...……更多
宋恭帝赵隰(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諡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更多
南宋末代皇帝的儿子是元朝末代皇帝?没准这是真的
...元史》之所以不采用这种说法,是因为元顺帝可能真的是宋恭帝的儿子。道理很简单,如果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那他岂非就是大宋皇室正朔?当初刘福通为了争争夺,把西贝货小明王称为宋徽宗九世孙。现在义军辛辛苦苦灭了...……更多
详细介绍宋恭帝赵㬎
...家”、“官家”、“至尊”等。赵㬎(1271年-1323年),又称宋恭帝,男,汉族,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赵禥次子,母全皇后,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简介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更多
...改任制置副使、兼知江阴军。不久元军到独松关,朝廷召文天祥入卫,以张世杰为保康军节度使,知平江。不久也被征召入卫朝廷,加官检校少保。四、移兵海上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迫近临安,张世杰请转移皇帝、皇...……更多
聊聊古代历史上三大惊人的巧合
...也会失国于小儿,道理世如此,何必说那么多!”七岁的宋恭帝与祖母谢太后、母亲全太后奉表降元。(南宋除了赵构以外,其他皇帝都是赵匡胤的后代)忽必烈封宋恭帝为“瀛国公”,也算是善待他了。同是孤儿寡母,同样都...……更多
南宋末期皇帝赵禥的悲惨岁月
...直接导致了在他之后,南宋最后的三位皇帝的悲惨结局。宋恭帝赵?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之次子。度宗驾崩后,时年仅三岁的赵?即位,因年幼,朝政多由太皇太后谢氏把持,而谢太皇太后偏偏又宠信奸臣贾似道。当此之时,...……更多
宋朝历史上,出现过哪五次“兄终弟及”
...为代价,奠定了南宋在淮河、秦岭以南的偏安局面。四、宋恭帝宋恭帝赵㬎(1271年11月2日—1323年5月31日),宋度宗赵禥次子,宋端宗赵昰之弟,宋末帝赵昺之兄,宋朝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咸...……更多
文天祥、陈宜中等人的坚守与南宋的命运
...地守军纷纷投降,南宋降臣如潮水般涌向元军。陈宜中、文天祥、陆秀夫等一些硬骨头依然拒绝屈服,他们逃往福州,在那里建立了流亡政府。此时,宋端宗即位,但形势堪忧,领土日渐缩小,南宋的覆灭似乎已成定局。然而,...……更多
宋朝五大将领:开疆拓土的英勇传奇
...丧胆,成为金国人无法逾越的屏障。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怀念岳飞时说:“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可见在文天祥心里,岳飞就是宋朝的姜子牙。岳飞参与过很多重大的战...……更多
崖山之战:南宋最后的抵抗与悲壮的谢幕
...岌岌可危。1276年,南宋朝廷在主和派的推动下,五岁的宋恭帝宣布投降元朝,结束了赵家近三百年的正统传承和统治。不过,当时的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从临安逃了出来。尽管只是两个小娃娃,但作为一面汉人的旗帜,还是在...……更多
宋蒙战争中,钓鱼城之战对南宋的延续至关重要
...恭宗投降元军,南宋基本灭亡。值得一提的是。谢太后携宋恭帝降元后,各地宋朝守军纷纷投降。但钓鱼城仍然拒绝开城投降。直到1279年正月,元军为了拿下钓鱼城,与钓鱼城守将王立协定,不会屠城。这座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更多
南宋末年10大名将,在王朝日落西山时依然血战疆场
...、常州之战、镇江之战击败宋军主力。1276年,谢太后、宋恭帝献出临安,投降元朝,南宋灭亡。此时,李庭芝坚守扬州,多次击退蒙古军攻势,忽必烈、阿术多次劝降,李庭芝都拒绝。1276年7月,李庭芝率兵增援泰州,部将孙贵...……更多
...,宋理宗的皇后谢道清,就已经带着孙子,也就是小皇帝宋恭帝赵㬎,向元军统帅伯颜投降了。临安投降正常来说,国都被攻占并再也没有收回,就已经可以宣告这个王朝灭亡了。远的不说,就比如元朝,公元1368年,明军攻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隋炀帝的雄心壮志,西征击败吐谷浑
致命驴友隋炀帝,用脚步丈量西域隋炀帝是一个驴友,致命的那种。东到洛阳,南到江都,北到突厥,西到西域。帝国的东西南北都在他的行程计划里
2024-06-19 19:50:00
南宋为报靖康之耻拒绝和金国结盟,选择与蒙古联合灭金。金国被灭之后,你知道大金国的皇室后裔下场结局有多悲惨吗?据说比当年北宋被灭国的时候还要惨烈百倍
2024-06-19 20:03:00
隋炀帝之死,隋朝衰亡,群雄逐鹿
骁果军,只是想要一条回家的路隋炀帝其实很清醒。他非常清楚地知道,隋朝就要亡国了。隋炀帝通晓占卜星象之术,好说吴侬软语,他经常夜半饮酒
2024-06-19 19:46:00
隋炀帝颜面尽失,威仪荡然无存,农民起义,烽火燎原
雁门被围,颜面尽失隋炀帝已经众叛亲离。三征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国内百姓造反,贵族离心离德,他还要继续以往的施政风格,不停折腾
2024-06-19 19:45:00
为何说杨隋皇室是弘农杨氏的“假冒牌”
杨隋皇室——弘农杨氏的“假冒牌”杨坚(541-604),小名那罗延,是隋王朝的开创者,北周正是被杨坚的大隋所取代。在正史记载中
2024-06-19 20:00:00
聊聊缔造大唐王朝神射手李渊,主导晋阳起兵
李渊其人李渊,在隋朝的废墟上缔造了大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中国大一统王朝最不出名的开国之君。前半生玩潜伏,死后夹在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和名垂青史的唐太宗中间
2024-06-19 19:41:00
杨广举全国之力,征讨辽东,为何无功而返
一征辽东,那个破碎在辽东的妄想一征高句丽,隋炀帝妄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仗前,隋炀帝对如何接受投降做了安排。隋炀帝给每一路大军都配备了一位受降使者
2024-06-19 19:55:00
唐朝时期的著名宦官高力士评价牛仙客,认为牛仙客的才干,其实不适合做宰相。当然,姑且不说牛仙客是否适合做宰相,但是有一点不容否认
2024-06-19 20:00:00
朱元璋用锦衣卫屠杀数万大臣,朱棣还嫌不够用,明朝皇帝怎么啦
朱元璋、朱棣等明朝皇帝,除了从制度上分散政府权力以加强皇权外,还用一些非正常手段监控臣民。朱元璋及其后继者在严刑峻法之外
2024-06-19 20:07:00
赵云与张飞一样,也一生从没斩杀过一流名将,但他却一生没有输过,同时也没有受过伤。长坂一战,赵子龙单人匹马独闯曹营,并在几十万人的包围中7出7进
2024-06-19 20:10:00
公元755年,震惊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大军发起了叛乱。此时,能战善战的军队全都在安禄山手上,中央部队人数不足
2024-06-19 20:09:00
那么,吕布以后的人该怎么排名呢?其实,仔细看看《三国演义》就可以找到答案了。事实上,前三名基本可以确定下来,只不过第四
2024-06-19 20:10:00
嘉靖帝三位皇后为何都不德善终
就在嘉靖皇帝“大礼议”取得节节胜利之际,他的后宫接连出现凶信。一、三后早死嘉靖帝是明朝后妃最多的皇帝,仅有封号的后妃就有60多位
2024-06-19 20:06:00
元朝末年名将王保保有多厉害
先来说说,王保保为何被称“天下奇男子”。洪武三年(1370年),元顺帝驾崩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元昭宗。不久,明军趁北元内部不稳
2024-06-19 20:05:00
朱元璋杀功臣,为何不杀汤和、沐英、郭英、耿炳文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大肆封赏功臣名将34人,其中公爵6人,侯爵28人。从一无所有到最后登基称帝,离不开这34位兄弟的全力以赴
2024-06-19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