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宋王安国的一生是怎样的
王安国是北宋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是宰相王安石的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一同被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出生于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自幼聪颖好学,尽管没有正式入学受教,但他所写的文章却富有条理。...……更多
王安石兄弟七人谁最优秀,谁的成就最高?
北宋名臣王安石,家中弟兄七人,依次是:王安仁①、王安道②、王安石③、王安国④、王安世⑤、王安上⑥、王安礼⑦。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有两任妻子,原配徐氏早亡,生有长子和次子,继妻吴氏生有王安石等五子。下面咱...……更多
王安礼担任过哪些职位
...于抚州临川,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诗人,也是宰相王安石的同母弟弟,与王安国、王雱一起被誉为\"临川三王\"。王安礼于嘉祐六年(1061年)中进士,最初在幕府中担任河东路唐介门下官职。熙宁三年(1070年),西夏入侵边境...……更多
王安石:放飞自我,一键开启退隐模式
...渺远,芦花深处,野舟纵横,江宁近在眼前。四十年前,王安石随时任江宁府通判的老爸王益第一次来到这里,江宁从此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上年春天时,他二次拜相时路过这瓜州渡口,当时还写过一首诗,后世传为金句:“春...……更多
吕惠卿并未背叛王安石导致变法失败,两人的“仇怨”事出有因
谈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就一定不能错过吕惠卿这个重要的人物。他作为王安石变法的二号角色,也是王安石的重要副手,在变法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宋朝后来延续数十年的新旧党争,便是从吕惠...……更多
王安石家族兴衰记:才子与悍妻的传奇人生
...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被后世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不论是诗文才气还是政治抱负都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因为妻子的无德,以及对子女疏于管...……更多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更多
...现北宋时期两人有两方墓志存在,其中之一是鼎鼎大名的王安石之父王益。在两方王益墓志背后,既有写作过程的曲折,似乎又有善意的“欺瞒”,值得梳理成文,以飨读者。王益墓志撰写的过程与纠葛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更多
...量问题,可以更换。学校将尽快协调做好免费更换工作。王安石西大道未安装路灯抚州市临川区城管局:已列入城市道路改造计划网友:抚州市临川区王安石西大道未安装路灯,沿线居民出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抚州市临川区...……更多
是谁把颜真卿的真迹带回了广德
...女婿,也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侄女婿;他与大文豪苏轼素有交谊,苏轼曾经赠之诗《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北宋重臣曾会亲任他为提举官,并推荐他到北宋著名政治家章惇门下。“竞辰,...……更多
家里的老人出现以下几个征兆,就意味着时日不多了
...够看到天下统一,然后去坟头上祭拜,说一说情况。宰相王安石退休之后,住在江宁。他病痛交加的时候,弟弟王安国的女婿叶涛走过来探望。他让夫人回避,和叶涛聊了很久,说:“王某一生枉费精力,欲以文章胜人,今将死...……更多
聊聊被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的超人辛弃疾
...然,但是并没有考得很好,国家不重用他们是正确的。而王安石范仲淹属于考得好写的又好,被重用是正确的。辛弃疾,就属于考的也好,写的也好的。人家二十岁就能指挥几千人的队伍。所谓“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更多
王安石与司马光:北宋的两位贤相与他们的改革之争
...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巨匠,著有《伤仲永》的临川先生王安石;另一位是名垂青史的史学家,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涑水先生司马光。这两位在北宋时期分别担任丞相,成为神宗心中的贤臣,既是...……更多
...生的第二年也是冬天,临川天降瑞雪,王家的第三个儿子王安石出生了,王安石亦是自幼聪颖,酷爱读书,且过目不忘,下笔成文。不得不说,宋朝,尤其在宋仁宗前后,堪称古代文化巅峰,各类著名的文学家如雨后春笋般浮世...……更多
“吴中诗冠”徐祯卿揭秘:宋朝富阳谢家的传世传奇
...明村(今谢墓村)其父谢涛墓旁,欧阳修为其写墓志铭,王安石为其写神道碑。谢绛的六个女婿中,特别要介绍的是王安礼。王安礼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是进士,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更多
王安石:北宋变革的先锋与文学巨匠
北宋时,王安石可是一号人物,作为新党领袖,他的改革毁誉参半,被人褒贬不一。能在保守的专制王朝不惜得罪整个权贵集团,他的超前思想和魄力都令人敬佩,王安石的身后还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包括临川集拾遗,王临...……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始于明代初期,朱右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为《八先生文集》,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编写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继...……更多
千古名相王安石位高权重,居然也有撒泼打滚的时候
01王安石是谁?若说你不知道,大概会被周围人笑掉大牙。三岁的小孩都能在过年的时候,背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万能的度娘介绍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更多
王安石的变法为何一开始就受到保守派的掣肘
参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宋朝名臣很多,他们后来成为新党的核心力量,加入到了围绕新法的新旧党争之中。让很多历史爱好者难以理解的是,韩绛作为保守派的大臣,居然也加入了王安石的宰相班子中,成为了王安...……更多
一个人不想说话,也不想跟人打交道,说明了人生的三种状态
...落魄,那就顺理成章地学会了沉默,淡出了圈子。北宋的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之后,举荐吕惠卿任参知政事,韩绛做宰相。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吕惠卿掌握大权后,想尽办法阻止王安石再次被启用,还在郑侠案件中,故意牵涉...……更多
宋朝时期的婚姻,也讲究门当户对
...朋友变成亲家,一个身份的转化,是两家人对婚姻的态度王安石写过一首特别小众的诗: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升黜会应从此异,愿偷闲暇数...……更多
...八大家”之一。他开启了豪放派的先声。他就是一代大家王安石(1021—1086)。王安石,抚州临川人。他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文学家。但就是这样一位大家,也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情况究竟如何呢?请您听我详细道...……更多
...力书 付希华江西临川,自古就有“才子之乡”的美称,王安石、汤显祖、曾巩等名儒巨公均出于此。近年来,临川区以“雷锋精神”为指引,相继组建“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和临川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协会,深入开展“...……更多
甲骨文里的“父”为什么是一把斧子?“爸爸”一词是外来语吗?
...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父也是对男子的美好称谓,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里有:“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其中的“父”皆是对男子的美称...……更多
文昌里的“临川四梦”——汤显祖
...史上培育出7个宰相、13个副宰相、3000余位进士,孕育了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陆九渊、汤显祖等一大批名儒巨公。其二,抚州才子的涉及面广,在文学教育、医学、自然科学、甚至在军事方面,均有建树。比如广昌县...……更多
...个月的时间里,处理了涉及几万人的各种案件。他虽然是王安石的弟弟,但许多人却并不知道他的名字,那么这位北宋的“神探”到底是谁呢?一、救四万人此人名叫王安礼,字和甫,是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王家兄...……更多
王安石变法推行了哪些措施,一起来看看
...题所带来的“积贫”、“积弱”状况和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变法针对这些问题,在财政经济方面、军事方面和教育科举方面进行改革,意在改变北宋社会现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一、王安石的个人生平王安石(1021年12月...……更多
王安石变法引领北宋革新之路
...之处,多少人在这座古城里做着那个遥远的梦,临川先生王安石的梦起始于南京,他的梦也终结于南京。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十分刻苦,用心钻研学业,...……更多
...更为他那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争论不休……他就是宗师——王安石CCTV-1央视综合频道3月2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十期王安石篇正式播出央视频APP同步推出“文脉探访团”成员撒贝宁、杨雨、林岩将寻访执拗行者王...……更多
一起来看看韩安国的故事
...小事要大度些,对大事要决绝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韩安国的故事,你就懂了!韩安国,字子长,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