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亚圣,其牌位被搬到孔庙供后人供奉。明太祖洪武五年,朱元璋在翻看《孟子》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句话,因为这句话朱元璋大发雷霆,紧接着便命令人将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这一举动让天下震惊,尤其是读书人更是忿忿不...……更多
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晋国内乱,竟先后为周王室、晋国敲响灭亡丧钟!
...因为这句话,自己的牌位会被扔出孔庙。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草根出身,没念过什么书,给人家放过牛,还曾以行乞为生。但他在建立明朝之后,有了读书的习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一天,他读到了《孟子》中的那句“民...……更多
聊聊朱元璋制定的赋税
...,孟子曾经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然而我们的朱元璋当了皇帝读《孟子》的时候,看到这句话就勃然大怒,立马将孟子踢出了孔庙,连《孟子》一书也都进行篡改,对于其中关于民本思想的内容全部删除。这个举动从...……更多
朱元璋尊崇孔子,为何要对孟子深恶痛绝?
...,就只靠自己的一身勇气打出天下,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出身是一个地主家的放牛娃,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大老粗。后来做了皇帝,要治理国家,就和起兵打仗的时候大不同了,所以平常读了很多书,在读到儒家著...……更多
朱元璋要把孟子逐出文庙,一官员对他破口大骂,朱元璋无奈妥协
1372年,刑部尚书钱唐扶棺进殿,对着朱元璋破口大骂:“数典忘祖之辈,国何以立?”一旁的侍卫拉弓对钱唐射去,钱唐连中3箭,还是挣扎着向朱元璋爬去。看着挣扎前行宁死不屈的钱唐,朱元璋也动容了,当即命太医为他诊...……更多
...州发生旱灾。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刘继祖给...……更多
明惠帝朱允炆不懦弱不鲁钝,更不是个书呆子,那他是明君吗?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了。老皇帝临死之前,把皇位留给了他的长孙,朱允炆。朱允炆的性格,和朱元璋是极为不同的。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泥腿子出身,同时拥...……更多
张士诚:被读书人戏弄的霸主
...朝末年,风起云涌,涌现出了许多枭雄式的人物,比如说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等,当时就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的说法。诚然,不管是张士诚,还是陈友谅,都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劲敌,但是这两人却最终都倒...……更多
南北榜之争:明朝政治与文化的缩影
...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查此事,经数日复核,调查组得出结论:刘三吾等人阅卷公平公正,这引起了各界哗然。事后,朱元璋作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刘三吾等人被定为“反贼”,...……更多
...官。讲官钱唐愤然抗议说:“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朱元璋也毫无办法。 明熹宗时,大学士孙承宗给皇帝讲授《尧典》,讲上古圣君尧的功业德行,说为人君者,虽然极其尊贵,但一定要诚实、恭敬又能够谦让,治理天下...……更多
元末两大人物朱元璋与张士诚的名字背后的故事
...字。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元末时期两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朱元璋与张士诚。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张士诚原名张九四,都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名字。在元朝,一般小孩的名字可能都是依据于兄弟大小的排位或者是父母的年龄而命...……更多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武将瞎断句朱元璋差点被骗
...字未变,但读法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反。话说明初时候,朱元璋靠武将得天下,但坐天下的时候,需要文臣,慢慢的就冷落了武将。武将感觉心里很不舒服,那些淮泗老将里也有能人,找准机会就对朱元璋说:文臣心眼多,陛下...……更多
钱塘:明朝的硬骨头文人,不畏强权敢于直言
1372年,刑部尚书钱塘扶棺进殿,指着朱元璋破口大骂:“数典忘祖之辈,国何以立。”朱元璋大怒,令侍卫拉满弓向钱塘射去,钱塘连中三箭,仍挣扎着向朱元璋爬去。从诏书的用词中,可以看出朱元璋不仅诚意十足,而且把...……更多
中国历史上被诛十族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太子朱标不幸死了。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并没想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而是把朱标的儿子朱允文立为了皇太孙。那么问题就来了,朱元璋一死,身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与朱允炆争夺天...……更多
贞观盛世: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一页与独特魅力
...得很呛人。李世民曾经说过: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相比朱元璋看见“民为贵,君为轻”就下令删改《孟子》,把孟子赶出孔庙,李世民可谓是历代最完整地继承了孔孟儒家民本思想的皇帝。第三,贞观时期的中国国际地位崇高...……更多
孔子后人装病不愿朝见朱元璋,朱元璋给他写了封信,病立马好了
...被抬到了很高的地位。儒家常以忠君为主要思想,但是当朱元璋召见当代衍圣公时,却被衍圣公装病推辞不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帝王推崇空享殊荣春秋战国时期是各种学术思想大爆发的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各种思...……更多
孔子后人衍圣公在朝代变迁中表现:墙头草两面倒
...也反对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剥削劳动人民。正是如此,朱元璋对孟子深恶痛绝,将其清出孔庙。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被汉武帝采纳后,变革后的儒学思想已经沦为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后期的儒...……更多
朱元璋能成功,洪秀全为什么失败了
朱元璋和洪秀全在历史上都领导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而且他们都定都南京,也都是驱逐外族,都拥有着强大的创业伙伴,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而洪秀全却失败了呢?本文从时代背景、民族政策、军事谋略、...……更多
明太祖朱元璋能吃到哪些新鲜食材?
...哪些食物?比如有一本《南京光禄寺志》,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某一日的饮食菜肴:早膳:羊肉炒、猪肉炒黄菜(说老朱是回人的可以退散了)、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香米饭、豆汤、泡茶等十二道。午膳:胡椒醋鲜虾、烧鹅...……更多
盘点史书中家喻户晓的8位猛将
...能及。而且在战场将决未决之际,居然带着一只舰队直扑朱元璋。此战朱元璋牺牲了一员猛将,老朱本人更是被吓出高血压。就差一丝一毫,朱元璋差点被杀。可惜,就差一点张定边未能成功,但仅凭此一战,张定边之猛,名扬...……更多
揭秘明朝皇帝的特殊癖好
...归纳的必要。不过明朝,似乎让人大跌眼镜,和尚出身的朱元璋身上除了一层痞子气,便是流氓气,动辄对文人进行羞辱。不仅让他们斯文扫地,还公然在大堂上鞭打文人的屁股。明朝“廷杖”都是怎样进行的?据载,明代前期...……更多
从一介布衣到反腐斗士,看朱元璋宁枉勿纵式反腐
...说喝着翡翠珍珠白玉汤,从一个草根崛起的明朝创始人—朱元璋。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这一年朱元璋已经50岁了,看今朝,忆往昔,一时思绪就回到了几十年前,仿佛“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更多
靖难之役会失败,真的全是朱允炆的责任吗
...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对话的双方,一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另外一位是明朝二代皇帝朱允炆。当然,对话发生之际,朱允炆尚未登基,还只不过是皇长孙。既为皇长孙,那么就代表那个时候朱标已死,朱允炆已经成为了明...……更多
推翻元朝的朱元璋,却很认可元朝为正统王朝
为了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论据,我还查阅了很多资料:朱元璋在元朝做过官吗?如果他做到了,那么他承认元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张士诚接受了元朝的官衔,而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和张士诚差不多,他会不会也接受了元朝...……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得国正不正”有意义吗
...亭长,但已经有了不臣之心,哪是站在老百姓立场?再说朱元璋。朱元璋出身贫寒,是个农民,后来又当了和尚,倒是没领过大元朝一分钱的俸禄。但他参加红巾军后,是“宋朝”小明王韩林儿龙凤政权的臣子。可他是怎么对待...……更多
看看孟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们又学起了商人做买卖谈生意的事情来。孟子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孟母当然希望儿子将来能够走向仕途,而不是做一个惟利是图的商贾,于是孟母决定再一次搬家。这次她选好了地方,搬到了学宫旁边。战国时期中国的学术氛围...……更多
常听人说,“孟子,姓孟名轲,被历代尊为‘亚圣’。‘亚圣’,仅次于孔圣人的意思”。其实,这种解读是对一种错误诠释,它不符合历史事实,是不科学的。一、孟子不姓孟姓姬孟轲,姓孟名轲,是按照现代人的姓名习惯...……更多
朱元璋如果没有遇到刘伯温会怎么样
...王师,那意思就是大可以说谁得刘伯温,谁就能得天下。朱元璋,一个在苦难中浸泡,内心无比强大的帝王。历史的真相是,朱元璋带着一批谋臣武将,凭着自己的坚毅果敢,知人善任在群雄并起的元末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可是...……更多
明朝与后金的战争抚顺之战,真实情况是怎么样?
...部,距北京1700余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明朝皇帝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对东北的统治,在辽东修建了十八座城镇,抚顺就是其中的一个。抚顺的称谓源于朱元璋,抚是“抚绥边疆”,顺是“顺导夷民。”从抚顺这...……更多
夺门之变成功后,于谦为什么非死不可
...但“君轻民重”的思想在明朝来说并不属于主流,要不然朱元璋也不用删削《孟子》,因此于谦的做法可以看做是危急时刻的权宜之计,但本质上仍然是在违背甚至是挑战当时所公认的社会等级秩序及皇权正统性。等到危机过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84年黄巾起义发生后,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击面前,东汉政府慌得一塌糊涂。为保住摇摇欲坠的统治,他们在抽调武装力量进行镇压的同时
2024-06-01 09:25:00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在我国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朝代,自然在这些朝代当中就有许多贤明的君主治国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2024-06-01 17:53:00
吕雉,字娥姁,大家通常都称呼她为汉高后、吕后、吕太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优秀的女政治家。由于吕后卓越的政治贡献,她还被太史公司马迁记载到了《史记·吕后本纪》之中
2024-06-01 17:54:00
外戚侵权这种事情,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了,而且这也是一种曲折稳固皇权的办法。吕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2024-06-01 17:55:00
通过我国古代的历史,可以看出,历朝历代短则在数十年、长则在数百年之内,大都会迎来衰败没落的结局,这似乎已经是成为了一种定律
2024-06-01 17:57:00
《元史》有记载:“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殉葬制度是奴隶制社会所产生的没有人性的制度,后来奴隶制社会被废除
2024-06-01 17:57:00
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文化。汉代皇宫在挑选后宫妃子时,喜欢瓜子型的女人,而唐代则喜欢有点微胖的女人。但不管如何挑选
2024-06-01 17:58:00
万历十年,万历亲政,万历帝亲政之初对师傅张居正可谓极度赞美,给其无限荣誉,但一年后,张的荣誉全部被剥夺,再一年,张家被抄家
2024-06-01 18:13:00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
2024-06-01 18:12:00
老婆跑了,丈夫就上门去接,这是一般小户人家的常态。但是如果这丈夫是皇帝,或者后备皇帝、准备当皇帝,还能照这样子吗?就像一般结婚
2024-06-01 18:13:00
黄忠阵斩夏侯渊带来的震撼,不在这件事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划时代意义:“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完全可以形容此战后的刘备
2024-06-01 18:14:00
在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样因为皇室宗亲们对皇帝不满而引起的乱世,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七国之乱”的发起人刘濞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秦末时期
2024-06-01 18:14:00
她历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四代,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入宫为婢,再到母仪天下,最后权倾朝野,一生充满传奇!出身普通,幼时父亲早亡人的命运实在是妙不可言
2024-06-01 18:17:00
刘邦的皇后吕雉在历史上的评价比较极端,《汉书》中认为:“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但是在另外一些史学家眼中,吕雉却是一个祸乱朝政的皇后
2024-06-01 18:18:00
之前介绍过蜀汉的蜀汉的黄权、黄崇父子。黄权跟随刘备东征,失败后被迫降魏,刘备却没有惩罚其家属,依然给予优待。蜀汉灭亡前夕
2024-06-01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