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备错失的两大人才,一人威震北疆一人成托孤大臣
...中正制更是制造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这项制度让曹丕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巩固了其统治地位。并不为人所知的是,陈群最初是在刘备手下做官的,当时陶谦上书请求朝廷封刘备为豫州刺史,刘备带着部下去豫...……更多
三国时代正统性、合法性与权力的交织
...个国家谁才是最正统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孙权的江东政权,可以说他这里的朝政合法性是最来历不明的一个,因为它既没有法律性的正统性,又没有血脉性的正统性。严格来说江东地区的朝政体制有点类似于西欧时代的封建...……更多
东汉舆论风暴:皇帝卖官与名士的尴尬
...的关系,以儒治国。而同时汉代的察举制度选拔官吏是举孝廉,也就是看你的名声。所以说舆论对当时人的影响很大,社会上都喜欢针砭时宜,批评人物。东汉末年许邵的月旦评就是这个原理兴起的,被评论的人立刻就会出名,...……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好男风同性之好名正言顺?
...)两晋(司马家篡权,灭吴统一三国)南北朝(南北两地政权更替,直到杨坚建隋)简单来说,特点就是:乱。1、政权乱 东汉以前,中国政治史经历了几种重要模式。其一是西周的贵族模式,即在部族征服的基础上,对被征服...……更多
汉代没有科举考试,文人是怎么当上官的?途径有哪些?
...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到此时,已明确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过去,人们常常注意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政治功能,而忽略了它也是汉...……更多
司马懿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势力在护卫着
...和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由命其制定新制度,即九品中正制。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更多
司马昭之心别人并没看穿,也许他被人误会了
...差一步。当初曹髦曾祖曹操就当到司马昭这个位置,后来曹丕有样学样,做到这个位置以后,安排了禅让仪式,让汉献帝把国家交给他。如今,司马昭也做到这一步,曹髦很自然认为,他下一步就是逼自己退位,所以曹髦抢先动...……更多
2022-12-19 12:48司马
他们是东汉三国两晋真正的无冕之王,任何人得天下他们都是宰相
...恺、庾峻、应贞、孔颢共同参与‬,确定‬西‬晋的礼仪制度。西晋时期,他推举司马衷为太子,并支持‬贾南风做太子妃,献媚‬称赞‬“姿德淑茂”。如果说荀彧是曹操的内当家,荀攸就是‬曹操‬的“诸葛亮‬”,为‬曹...……更多
为何司马懿造反时,陈泰不反抗呢
...期的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对于陈泰的父亲陈群,是曹丕四友之一。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更是指定陈群、司马懿、曹真、曹休为托孤大臣。不过,尽管是曹魏重臣之后,可是,在公元249年,陈泰却在高平陵之变中站到...……更多
...的矛盾。曹睿即位时,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就是曹丕安排给他的辅政大臣。曹睿要亲自执掌大权,当然要与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争一争。曹睿通过制衡之术,压制住了辅政大臣们。曹真、曹休、司马懿常年在外领兵,对...……更多
魏晋宗庙制度的变革与儒家经学的关系
...够独具卓识,注重倡兴儒学。为强化儒家经学的地位,在孝廉选举问题上,魏文帝采纳华歆的建议,力矫自东汉末年以来单纯依据在乡里清议控制下形成的以浮华、虚诞为特征的“虚誉”标准,附加以客观性的经学考试。明帝先...……更多
为什么隋炀帝当了皇帝之后,就开始变成了一个“昏君”?
...吧! 隋炀帝登基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开创了完备的科举制度。隋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采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不过真正的系统化为科举制度,还是隋炀帝开始的。在此之前,人才的选拔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中正...……更多
...汉朝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也就是大家常听说的举孝廉。被举孝廉入仕的一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这群人都是士族中人。汉朝虽然发明了纸,但依然无法量产,这就造成了知识传播的成本依然很高,普通人获取知识难度的...……更多
司马一族与西晋的兴衰:从曹魏的权臣到帝国的灭亡
...巨大的利益集团。遥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汉末政权就吸取了汉末衰败的原因之一,大肆针对地方豪族和名门士族,例如曹操就命崔琰与毛d主持人才选拔,这真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士族已经垄断了数百年的人才...……更多
70岁高龄才造反,司马懿究竟在怕什么呢
...位之时,他秘养死士,发动高平陵之变,完全掌握了曹魏政权。至此,司马懿成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为司马代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隐忍不发、慎择主而事建安六年,曹操召征22岁的司马懿就任上计掾,司马懿拒绝出仕...……更多
聊聊汉末为躲避政治迫害而兴的清谈
...干实事,是因为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关心家族利益过于政权安危,在意个人得失远超百姓疾苦。为了避免给自己的利益带来负面冲击,他们选择了“清谈”这种名利双收的处事模式。清谈起源于东汉末年,当时确实是出于躲避...……更多
唐朝的“安史之乱”及其“节度使制度”是怎么来的?
...学培养包括羯族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并且,建立秀才、孝廉试经之制,用儒学选拔官员。建立了前秦国的氐di族君主苻fú坚,他也是重用汉族寒门士人王猛,按照汉法改革政治,发展经济和文化,争取汉族士大夫的支持。他广...……更多
曹丕为什么没有将汉献帝送往益州呢
...,便是急匆匆的逼迫汉献帝禅位,是代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成为三国中最先称帝的一方。被迫禅位的汉献帝,则是被封为山阳公,在14年以后去世。说到这里可能有人疑惑了,汉献帝虽然被废,但是依旧拥有巨大影响力,曹...……更多
揭秘曹魏新政权的建立与改革之路
...之变将至关重要。因为,曹丕要面对的不仅是生死攸关的政权更替,更是士族和百姓对其天命观的质疑。曹丕必须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和魄力,来化解这场危机,确立曹魏新政权的合法性。根据《三国志》的记载,220年正值曹丕二...……更多
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誓死追随曹操,为何反对曹操称王?
...如此,曹操靠颍川、谯郡两大支柱,建立起了强大的曹魏政权。当曹操迎回汉献帝,政权稳固后,派系矛盾开始显现,并逐步升级激化。东汉末年,“察举制”沦为世家大族控制朝政的工具,曹操推崇“唯才是举”、“屯田制”...……更多
2022-12-18 11:17谋士,首席
...多都是士族中人。在这个时候,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举孝廉并无差别。既然科举不成,杨广就萌生出了搞大事情的念头,第一件就是开凿大运河。从先秦时期一直到南北朝,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大量开凿运河,但这些运河只是将...……更多
...如此,曹操靠颍川、谯郡两大支柱,建立起了强大的曹魏政权。当曹操迎回汉献帝,政权稳固后,派系矛盾开始显现,并逐步升级激化。东汉末年,“察举制”沦为世家大族控制朝政的工具,曹操推崇“唯才是举”、“屯田制”...……更多
2022-12-20 12:02铁杆,支持者,支持
古代职官回避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对皇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短短百余年的时间里,中原政权、南方政权出现了多次更替,由此观之官员、门阀彼此之间结党营私有着多大的隐患和危害,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了职官回避制度的重要性。魏晋南北朝时期,职官回避...……更多
分封与九品中正制:五胡乱华背后的制度因素
...问题吗?我们也都明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制度,而不是皇帝。不提现代国家,就说明朝的时候,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是整个国家依然是运转良好,甚至还对外打了三场大战,而且都是大胜。所以,提到这...……更多
聊聊秦将王翦与其后人
...以会出现这样一段混乱的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建立政权有关,也与诸多世家大族的形成有关。世家大族是朝廷中最重要的政治力量,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了当时有名的“五姓七望”,这七个家族的实力甚至可以影响皇权...……更多
孙权有何过人之处?他成功的背后谁在帮助他?
...的记载,孙策死后,孙权放声大哭。常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孙权当时升为孝廉),现在是哭的时候吗?现在天下大乱,奸臣当道,只知道哭,江东就危险了。说完,张昭便帮孙权更衣,扶他上马,让他巡视三军。他自己“率...……更多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两宋之际的士人:同样都是遭受北族武力入侵后,原汉人政权崩溃并南迁,中原遂被异族占据。之后中国历史出现了两条所谓的(主要)”汉化“路线:一支士人群体南下,实现了对南方各族群的”汉化”,一支士人群体或辗转...……更多
中国历史上让人可惜的四位皇帝,才能堪比汉武唐宗
...上,选官制度以察举制为首,在三国的书中会经常看到举孝廉,这个举孝廉就是察举制,这一制度会很容易受到世家门阀的控制。在曹操有了一定实力后,曾三次下“求贤令”,曹操的求贤令第一次打破了自西汉以来门阀大族垄...……更多
从举孝廉到公平考试:东汉察举制的演变与争议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回答:察举制就是举孝廉!谁更孝顺,表现的更优秀,就能得到推荐。而到了后期,察举制则是逐渐被世家大族垄断。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才有被推荐的资格。这个答案,也对,也不对。准...……更多
历史上最窝囊无能的朝代,15个皇帝14个没能耐
...249年,司马懿发起“高平陵事变”,一举消灭曹爽,夺取政权,他的这一举动与其说是谋反,倒不如说是在天下世族的默认下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家族夺取政权,也是有其他世族眼红的。在司马懿去世后,发生了淮南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而不是起兵反清,康熙会让他平安终老吗
1644年4月,吴三桂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的部将唐通驻守,他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率所部由山海关入京“朝见新主”。但当他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
2024-06-12 20:26:00
公主帮慈禧洗澡时,发现一个什么秘密
相信不少80后,90后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还珠格格》,这里面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主人公小燕子与紫薇之外,还有一个女子
2024-06-12 20:32:00
肃顺:权臣还是功臣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有人说,亏得慈禧杀了他
2024-06-12 20:32:00
聊聊嘉庆帝皇四子的传奇人生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61岁的嘉庆皇帝突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具体死因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根据雍正皇帝所创“秘密立储”制度
2024-06-12 20:33:00
清朝走向没落,李 鸿章有何过错
清朝走向没落,李,鸿章有何过错?大清败给洋人,都以为是武器的落后,实则不然,人和制度才是关键。清朝官员各谋私利轻,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06-12 20:36:00
英国档案是怎么描述鸦片战争的
说起鸦片战争,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愿提起这场战争。对于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而对于英国来说,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卖毒品才发动战争的
2024-06-12 20:35:00
火烧圆明园过程中,当地百姓做了什么蒙羞百年的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火烧圆明园”事件中知者甚少的真相。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9月,咸丰帝以“木兰秋狝”的名义带着皇后
2024-06-12 20:37:00
孝庄太后的城府究竟有多深,一起来看看
大清几次危急时刻,孝庄太后都出山坐镇,她扶持两位皇帝上位,还成就了一位千古一帝。两代帝王都没铲除掉的权臣,她精心布局,一招就将其轻松铲除
2024-06-12 20:34:00
十竹展讯|研墨听禅— 黄正明书法作品展即将启幕!
-东方人文美学典范四百年风雅正当时-研墨听禅黄正明书法作品展学术支持|Academicsupport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单位|Sponsor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十竹斋艺术集团南京市
2024-06-12 20:42:00
拥有18位妃嫔的咸丰,为何子嗣稀少
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的最后一个朝代,有人说,这个国家的出现让整个中国社会都倒退了两百年,这是因为在宋明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
2024-06-12 20:38:00
清朝是因为什么呢,为什么频繁战争的中原和草原能和平相处
自古以来中原的统治者和草原的统治者的矛盾一直不断。虽然朝代不断的更迭,但是中原和草原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断过。频繁的战争让汉民对草原民族骚扰边境
2024-06-12 20:41:00
历史上的天地会究竟是怎样一个组织呢
提到金庸先生,相信很多人都是他的铁杆粉丝。他写的很多武侠小说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欢。而提到天地会这个组织,相信读过金庸先生小说的朋友们也都不陌生
2024-06-12 20:38:00
揭秘中国古代四大富豪
第四名:和珅和珅作为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得到各方官员豪绅的巴结,而且他本人也是贪得无厌,这个收取了多少黄金白银就不具体统计了
2024-06-12 20:43:00
聊聊吴三桂反清失败原因
吴三桂反清失败两个关键错误高估一人错杀一人,康熙皇帝曾经评价吴三桂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狼,吴三桂之所以反清会失败除了清朝具又非常强大的战斗力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2024-06-12 20:44:00
雍正之后,乾隆继位,其余儿子下场如何
雍正秘密立储之制雍正皇帝在康熙朝的时候,因为“九子夺嫡”事件后,这让他对皇子的争权夺利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他已经不在明面上立太子了
2024-06-12 2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