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东晋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价,但是等到后来,东晋朝廷出于各种原因,为收复中原失地确实进行了很多次北伐,只是成功的次数不多而已。祖逖北伐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家族在当地算是一个名门望族。他年轻时就有报国之...……更多
聊聊东晋第三代权臣桓温
桓彝,晋明帝司马绍的座上宾,平定王敦叛乱时,桓彝献计良多,受到司马绍的赏识,苏峻叛乱,桓彝拒守城池,因泾县县令江播巧施奸计,桓彝被苏峻手下大将韩晃所杀。桓彝死后,年仅十八岁的桓温替父报仇,在江播病死...……更多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乱世中,他们成了抵抗外敌、收复失地的中流砥柱。今天咱们着重说一下祖逖。1.生逢乱世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爆发八王之乱。二十六岁的祖逖文韬武略,成为诸王争抢的对象,他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更多
桓温的废立与晋孝武帝的崛起
...多,整体都是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政权。但是,这两个朝代也是有差别的,东晋自始至终,还是一直有人在不断坚持北伐的,只是最终大多都以失败告终。最早开始北伐的是名将祖逖,从东晋建立之初,便开始北伐大业,数年...……更多
东晋十六次北伐全回顾,哪次效果最佳
...伐,讨伐反叛的姚襄,成功收复了司、豫、青、兖等大片失地,并在伊水之北大破姚襄,进而收复洛阳。之后恒温留兵戍守洛阳,派人修复了各个皇陵后就班师回朝。可晋军南撤不久司、豫、青、兖四州就再次沦陷,第二次北伐...……更多
晋朝为何被称为“史上最无能”的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频繁,在这些朝代之中,有勤政之君,也有昏庸之君,但大多都属于无功无过类型,没有什么值得后世讨论的东西。可偏偏有一个朝代,仿佛被下了魔咒一样,一连更换了十五位皇帝,却有十四位都是...……更多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睿被大臣幽禁,到死都没获得自由
古代的开国皇帝一般是这个朝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比如秦朝的秦始皇,汉朝的汉高祖刘邦,还有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等。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同样的一点是他们的想法无人能左右,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人。但有...……更多
为父报仇的少年英雄,孤军三次北伐,一步步成为祸国权臣
...曹芳以号令天下的那位,骂曹爽兄弟像猪像牛的那位,被司马懿杀掉的那位),其父桓彝曾参与平定“王敦之乱”,在生下桓温之后,其父于“苏峻之乱”被叛将韩晃所杀,江播参与了谋划。桓温那时桓温才十五岁,便密谋为其...……更多
王谢桓庾:东晋四大家族的权力争斗与历史影响
...建立桓楚,东晋宣告灭亡。小结东晋是历史上极其特殊的朝代,它的皇权基本由司马皇族与门阀士族共同行使。可以说,东晋是中国历朝历代君主最弱势的朝代,东晋的建立由琅琊王氏为首的士族集团拥立,经过一百多年的门阀...……更多
...他即是祖逖。祖逖是朔方人,他逃到南边后铭心镂骨复兴失地。祖逖上书北伐后,朝廷只给了他们很少的支持。但祖逖意志刚强,不容易降服,带着本人的宗族和朋友就北上了,他在朔方招募士卒,会和朔方的灾民和自愿抗击胡...……更多
...记室参军,多次升任至司徒左长史。安西将军庾翼又请做司马。后任命为侍中、安西军司,殷浩都称病不就职,隐居荒山,将近十年。后来王蒙、谢尚登门拜访殷浩,庾翼又写信苦口婆心劝殷浩以国家大义为重出仕,殷浩皆执意...……更多
南朝的十六次北伐,到底谁的战果最大
...义隆趁北魏交战之机发动第一次北伐,很快收复河南部分失地。不料手下将领到彦之竟怯战不前,任由魏军反扑。445年第二次北伐,主帅王玄谟不听劝阻分散兵力,大军覆没。次年再次出兵,由于战略布局错误,刘兴祖的进言不...……更多
殷浩: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相公
...之名声。 会稽内史刘坦屡次上书举荐,咸安三年,会稽王司马昱亲自登门相邀,殷浩遂开始了他出山入仕之路。殷浩谨记“东山再起”之志,立誓要扶助宗室共创太平盛世。殷浩隐居期间,坚持勤俭节约、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他起...……更多
东晋为何会形成王与马共治天下的局面
...东晋。而司马睿所建立的东晋王朝,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朝代,东晋政权虽然名义上司马家的天下,可东晋一百余年间真正掌权的皇帝并没几个,反而世人对于东晋政局还有着这样一句谚语,“王与马,共天下”。要知道古代君...……更多
桓温和刘裕能力相当野心相同,为何一个功亏一篑,一个一举成功?
...无疑是一个弱势的政权,也是一个盛产阴谋家和野心家的朝代。如王敦、桓温、沈充、桓玄、殷仲文、王弥、张昌、陈敏、王如、苏峻、谯纵、刘裕等等。在这一众野心家中,最具实力和“冠军相”的非桓温和刘裕莫属。二人能...……更多
...张北伐。晋元帝将要称帝,周嵩上书劝他整军讲武,收复失地,那时候称皇帝不算迟。周嵩说忠直话,几乎被杀死。熊远要求朝廷改正过失,说不能遣军北伐是一失,朝官们忘记国耻,以游戏酒食为正务是二失。熊远说忠直话,...……更多
东晋门阀政治:王、马共天下的权力博弈
东晋,一个位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朝代,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不可忽视。这个朝代的历史,充满了战争、政变、文化繁荣和社会变迁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政治风貌。东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多
司马炎的女婿王敦,最终是什么下场
...史上,开国皇帝的子女都相对较多。其中,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存在感虽然不强,却也有26个儿子和十多个女儿。为了拉拢世家大族,巩固西晋王朝,司马炎将多个女儿嫁给他们。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王敦,来自于琅琊王氏。...……更多
王谢家族与六朝时期的政治风貌
...此选拔人才,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从此,随着隋唐后各朝代实行科举制,从汉朝时兴盛起来的门阀世家逐步走向衰落。 ……更多
晋明帝司马绍与王敦的权力斗争
公元322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司马绍当上皇帝可谓是一路顺风的——他从小到大就跟着司马睿闯天下,深受司马睿喜爱。司马绍幼年即表现出极其非凡而不合年龄的智慧——晋明帝·司马绍有一次,晋元...……更多
东晋权谋风暴:王敦野心与司马绍的智勇较量
...是病入膏肓了,想当把皇帝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东晋明帝司马绍登基三个月就接到王敦的奏折,在奏折里说,先帝司马睿招自己入宫,现在自己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入建康,王敦以为24岁的司马绍不敢宣召自己入宫,自己就借...……更多
聊聊历史人物祖逖的最终下场
...快就训练出一支杰出部队。他体恤百姓,招抚流民,收复失地的同时也赢得民心。至321年,祖逖已成功收复豫州、青州与徐州广大区域,战功赫赫,声名远扬。这期间,祖逖先后击破数支胡骑,生擒敌帅。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更多
王敦为何不夺皇位,第二次叛乱是他策动的吗?
王敦和王导两兄弟助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确实尽心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王与马,共天下”一说,也不是无中生有,没有王导的居中策应,王敦的强控外镇,东晋的割据还真是不太牢靠,至少在初期是这样的。但又有哪...……更多
王氏兄弟后来的命运为何不同
...歌,是主人联络世家豪门子弟的高级会所。这日,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敦,带着堂弟王导到金谷园做客。酒宴开始,石崇像往常一样,召来一众美女作陪,然后宣布喝酒的规矩:如果客人喝酒不能见底,劝酒的侍女就会被当场...……更多
胡咧两晋(增七)王敦叛乱兵败身死,其兄王导为何仍受皇帝重用?
...权。东晋政权是琅琊王氏的王导和王敦兄弟,拥立晋元帝司马睿而建立的。建立初期司马睿将朝廷大权完全交给王氏兄弟掌管,可谓是权倾朝野,因此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家掌权后王敦作为大将军,掌握了东晋的兵权...……更多
“王与马,共天下”政治格局的背景及产生
...天下”政治格局产生的背景“八王之乱”结束后,东海王司马越胜出,一时之间时权倾朝野,随着权力的不断加大,他与晋怀帝之间的矛盾也在进一步加深,双方争斗不止,都在积极争取其他势力,以稳固自己的地位。双方的争...……更多
王敦之乱:东晋忠臣如何成为乱臣贼子?
...的“王敦之乱”。然而比较讽刺的是,王敦不但没有要取司马家族而代之的心思,而且似乎是司马睿自己逼反的。之前说过,东晋开国那几年,是有着“王与马,共天下”的美谈的,而那个“王”,并不止一个王导,实际上,司...……更多
中国九个大一统朝代,这个朝代最昏庸,差点令汉人灭族
...仅能偏安长江流域一带,基本上没有能力北伐中原,夺回失地的机会。所以说西晋是中国历史最昏庸、无能、黑暗的朝代,是因为西晋虽然结束昏庸的三国时期,实现中国统一,但是西晋统一中国短短数十年,包括开国皇帝晋武...……更多
东晋权臣王敦为何篡位失败
...氏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权力,导致了东晋皇权的衰落。一、司马伦的失败这让王敦觉得,他当时虽然拥有朝政大权,但羽翼尚未丰满,急于登基,坐不稳。司马伦过去的经历引起了王敦的警觉,王敦心中有了一些想法,但没有采取...……更多
温峤:智勇双全的晋明帝辅臣
...奸臣刘隗,在武昌发动叛乱,直逼东晋首都建康。晋元帝司马睿派遣朝廷军队抵御,却节节败退。这场危机时刻,太子司马绍急欲出征,却被温峤劝阻。温峤指出善于战斗的人不轻易动怒,战胜敌人不仅依赖武力,而是策略和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