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硬被辟召为官,失败后又被弹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16:20: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晋时期,曾有一位非常郁闷的将军,他本不想当官,隐居了近十年,却被朝廷硬是辟召为官。他没办法,只能从命。后来这个人想有一番作为,奉命北伐,结果屡屡兵败。可是他不是败在敌人之手,而是手下屡有将领叛变,他败在了自己人手里。后来朝廷里的政敌弹劾他,他又被贬为平民。这个人就是东晋大臣殷浩。

殷浩生于公元303年,字深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西华县)人,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殷浩见识度量清明高远,年少便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与叔父殷融都酷爱《老子》、《易经》。也因此,殷浩十分推崇道家思想,对权力、名誉、利益都很不屑。有人曾问殷浩:“将要做官而梦见棺材,将要发财而梦见大粪,这是为何?”殷浩回答说:“官本是臭腐之物,所以将要做官而梦见死尸;钱本是粪土,所以将要发财而梦见粪便。”当时的人都将他的此番言论认为是至理名言。

东晋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征召殷浩为官,他都推辞不就任。后来征西将军庾亮征召他为记室参军,多次升任至司徒左长史。安西将军庾翼又请做司马。后任命为侍中、安西军司,殷浩都称病不就职,隐居荒山,将近十年。后来王蒙、谢尚登门拜访殷浩,庾翼又写信苦口婆心劝殷浩以国家大义为重出仕,殷浩皆执意不出山。

建元元年(343年)至永和二年(346年),庾冰兄弟及何充等相继去世,晋元帝司马睿之子司马昱(后来的晋简文帝)当时为会稽王,以皇叔的身份入朝执掌朝政。永和二年(346年)三月,卫将军褚裒推荐殷浩,殷浩被征召任命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殷浩上疏辞让,并写信给司马昱,陈明心愿。

司马昱答复道:“国家正当危难,衰败已到极点,幸而时有英才,不必寻访隐居奇贤。足下见识广博,才思练达,为国所用,足以经邦济世。如若再存谦让之心,一意孤行,我担心天下大事从此将要完结。如今国家衰微,朝纲不振,一旦亡国,恐怕死无葬身之所。由此说来,足下的去留就关系到时代的兴废,时代的兴废事关社稷存亡。足下长思静算,就可以鉴别其中的得失。希望足下废弃隐居之心,遵循众人之愿。”殷浩再三辞让,从三月直至七月,最后没办法,才接受了征召。

殷浩被司马昱重用,很重要的目的是为钳制桓温。永和三年(347年),安西将军桓温消灭成汉政权,因此项功勋,桓温的威望和势力都强盛起来,但同时令朝廷也忌惮他。司马昱视殷浩为心腹之臣,于是殷浩与桓温彼此猜疑,相互不和。此时适逢殷浩的父亲殷羡病故,殷浩离职守孝。朝廷命蔡谟代管扬州,等待殷浩。殷浩服丧期满,朝廷征召他担任尚书仆射,但他没有就职。依旧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参与朝政。

永和五年(349年),后赵皇帝石虎逝世,后赵随即就因诸子夺位而大乱,东晋朝廷决定乘后赵大乱而收复中原和关中地区,统一全国。永和六年(350年),殷浩被任命为中军将军等职。殷浩接受任命,并以收复中原为己任。

另一边,桓温也上表北伐,但没有回音。桓温知道朝廷是想用殷浩抗衡自己,十分忿恨,于是在永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日(352年1月13日)上表后自行率领约五万兵众东下武昌。此举令朝廷十分恐惧。

关键时刻,殷浩居然也胆怯了,打算离职以避桓温,但被王彪之劝阻。

永和八年(352年),殷浩上表北伐,进攻许昌、洛阳。当时殷浩手下有一名叫张遇的降将。当殷浩到了许昌时,因部下安西将军谢尚没能安抚好张遇,导致张遇再次叛变。张遇占据许昌,并派兵进据洛阳和进攻晋军所据的仓垣,亦令殷浩行军受阻。谢尚只好和另一名降将姚襄一同进攻张遇,但谢尚大败,退回淮南。殷浩知道谢尚兵败后亦退还,并驻扎寿阳。第一次北伐失败。

永和九年(353年)冬天,殷浩再次北伐。他率领七万大军,命姚襄为前锋,冠军将军刘洽镇守鹿台,建武将军刘遁镇守仓垣,又请求解除他扬州刺史的职务,专镇洛阳,朝廷不许。后来前锋姚襄于中途倒戈,进击殷浩。殷浩军大败,将士损失万余人,殷浩尽弃辎重狼狈逃回,其第二次北代又告失败。

殷浩两次北伐失败,第一次是因为张遇叛变,第二次是因为姚襄叛变,而北伐真正敌人的影都没见着。殷浩可谓苦闷至极。后来桓温弹劾殷浩,殷浩被朝廷废为庶人,徙居信安,直到公元356年,五十三岁时去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简介东晋时期大臣殷浩
殷浩(303年~356年),字渊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省西华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清谈家,光禄勋殷羡的儿子。早年见识高远,度量清明,富有美名,酷爱《老子》、《易经》,善于清谈。隐
2024-07-04 21:59:00
王彪之的智慧与东晋的命运,看他如何挽救岌岌可危的东晋?
...生起不臣之心。 为了抗衡桓温,司马昱引有极高名望的殷浩为心腹,并在后赵皇帝石虎逝世后,支持殷浩北伐。决定乘后赵大乱进军的当然还有桓温,但在屡次请求北伐不果的情况下,他亲帅五
2023-09-17 12:17:00
殷浩北伐失败谢尚却大有收获,成为桓温的发展最大的障碍
...王敦有风致得多。说起来,谢尚出镇寿春,原是为了配合殷浩北伐。跟谢尚一样,殷浩也是一个大名士,但刚开始,他的名气比谢尚大。殷浩擅长清谈,谢尚曾登门挑战。殷浩旁征博引,开阖纵横,
2023-05-05 17:39:00
蔡谟称疾拒不上朝
...朝臣听他语言激烈,也觉一惊,连忙注视,乃是中军将军殷浩。当下互相讨论,议久未决,殷浩尚与固争,还是徐州刺史荀羡私语殷浩道:“蔡公望倾内外,今日被诛,明日必有人借口,欲为齐桓晋
2023-08-31 06:16:00
聊聊东晋时期官员——王述
...,终日清静无事。因母亲去世离职守孝。服孝期满,代替殷浩为扬州刺史,加封征虏将军。初上任时,主簿请示避讳事宜。王述回答说:“亡祖和先君,名扬海内,远近皆知,只须亲族内部避讳,其
2023-06-15 20:34:00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
...集二卷,已佚。轶事典故堕其云雾王濛和刘惔到中军将军殷浩家清谈,谈完了,就一起坐车走。刘惔对王濛说:“渊源(殷浩字)的言论真可意。”王濛说:“你原来掉进了他设下的迷雾中。标同伐
2023-06-09 10:56:00
东晋兴师北伐屡屡功败垂成,始终未能恢复中原统一
...。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的多次行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祖逖、桓温、刘裕三人的先后北伐。首先北伐的是东晋名将祖逖。祖逖(266─32
2023-09-05 18:58:00
东晋十六次北伐全回顾,哪次效果最佳
...以说庾亮北伐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徒劳无功。东晋——殷浩第一次北伐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后赵君主石虎去世,晋廷欲乘石虎新死荡平关河,晋穆帝任命殷浩都督扬、豫、徐、兖、青、
2024-02-19 13:27:00
邺城围困,蒋干出击未果,慕容评等围攻愈急
...,史家号为前燕。即十六国中三燕之一。话说晋中军将军殷浩,累蒙迁擢,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他本来大言不惭,至此,因桓温屡请北伐,便想自担重任,得能侥幸一胜,方好压倒桓温,免受
2023-09-02 16: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