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田文镜:雍正朝封疆大吏的传奇人生与悲凉结局
...他从汉军正蓝旗,抬入正黄旗,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极大的殊荣。雍正十年,他再次因病而上疏请求退休,雍正帝准许了他。不久田文镜就逝世了,死后的待遇相当不错,赐他葬在泰陵附近,谥号端肃。命河南省城为其设立专祠,...……更多
乾隆帝的治国智慧与对张廷玉的巧妙操控
...去世前,他专门下了一道诏书,让张廷玉在死后好好享受太庙。这是历代大臣的莫大荣誉,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可以光耀门楣,而且可以把自己的灵牌和皇帝的灵牌放在一起。纵观清代历史,张廷玉是唯一一位有此殊荣的汉族大臣...……更多
鄂尔泰在康熙朝不得志,为何却能成雍正心腹
...。”——鄂西林相公《咏怀》所谓的鄂西林相公,指的是雍正时期最受宠爱的大臣之一“鄂尔泰”。这几首诗,是他在康熙朝不得志时所作,那时的他已经四十来岁,却迟迟不得重用,在上述诗中可以看到鄂尔泰心中已有退休的...……更多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重兵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时乾隆仍重用他
...任了。不久之后,因为胤裪的才干出众,甚至把祭天、享太庙、祭社稷、祭先农这些本来需要皇帝亲临的祭祀,全部都交给了胤裪,由胤裪代自己举办仪式。 这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事情,胤裪得此殊荣完全是因为...……更多
鄂尔泰:助力雍正改革与国家统一的智勇之将
...兢兢业业,为雍正立下大功,雍正曾表示,让他们俩配享太庙。这二人便是鄂尔泰和张廷玉。其中,张廷玉是汉族,出自安徽桐城,鄂尔泰是满族,镶黄旗人。相比于张廷玉,鄂尔泰可谓大器晚成,43岁时,才走入雍正的视野,...……更多
三朝重臣张廷玉,晚年为何生活坎坷
...在遗诏中明确的表示,张廷玉以后以辅政大臣的身份配享太庙。乾隆皇帝即位之后,按照遗诏尊称张廷玉在内的四位大臣为辅政大臣,但是四人全都力辞,因此被封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实际上在乾隆初期,张廷玉其实是清朝第一...……更多
雍正皇帝为何唯独不敢动张廷玉
...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还遗诏,让张廷玉有配享太庙,这可是终清一朝,唯一享此殊荣的汉臣。张廷玉与年羹尧、隆科多同为雍正时的宠臣,不但完满度过雍正一朝,在雍正临终时还受重托,享受到更隆重的恩赐,这是...……更多
...廷玉大幅删减其父康熙皇帝的实录?张廷玉能以汉臣配享太庙,据说也是因为篡改实录有功,而这种说法,也是能从雍正皇帝的谕旨中找到证据的:“张廷玉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更多
铁腕能臣田文镜,雍正3次为他护短,乾隆却全盘否定
...清史稿·卷二百九十四》,乾隆大概有三层意思:第一,雍正在位时,鄂尔泰、田文镜、李卫被称为“三大模范督抚”,都是为先帝立过大功的人。第二,虽然三人都是模范督抚,但在乾隆心中,田文镜不如李卫,李卫不如鄂尔...……更多
清朝第一总督尹继善的显赫官场生涯
...禛受命在盛京祭祖时,曾在尹家避雨,由此与尹家相识。雍正元年(1723),尹继善进京参加礼部考试,中进士,进入翰林院。觐见时,雍正帝一见其人,就对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尹继善赞不绝口,令其充日讲起居注官,随侍...……更多
田文镜:因灾情起家的重臣,却坑惨了河南百姓
田文镜在雍正年间最受宠的重臣,他与鄂尔泰、李卫是雍正驾下的三座马车,极受雍正倚重,短短几年,便将它由一个从四品的侍读提拔为一品地方大员,恩宠无比。那么,为什么乾隆年间,田文镜却成为被攻讦的对象呢?田...……更多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继位,为什么要除掉一些前朝权臣?
...学的学者,都是名家,学识渊博,忠心尽责,将来会享受太庙的礼遇,以示天恩。”常言道,乾隆皇帝刚刚成功。艾德登上王位,每天面对两位前朝臣,他总是感到不安和不安。二台生于满洲蓝旗。雍正执政时,任云南、贵州省...……更多
乾隆为了防范宦官专权,编纂宫廷制度规范其言行
...类,共三十六卷。其中“训谕”专门收进了顺治、康熙、雍正三帝的训谕各一卷,乾隆二十六年以前乾隆帝的训谕一卷,共一百五十条谕旨。这些谕旨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宦官发出的,约占60%。包括宦官的守则、对宦官的控制、...……更多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不无关系。公几乎是异姓爵位的天花板,即便是旗人获此殊荣也十分困难。以乾隆朝来说,获公爵者不过是傅恒、阿桂、海兰察、福康安、兆惠、和珅、孙士毅等数人。 那么,获得什么样的军功才能封公爵呢?御史查阅了史料...……更多
张廷玉晚年为何被乾隆抄家?
...他的官职曾经是清朝汉族人当中最高的,也是唯一能享受太庙待遇的汉人。年轻时,他就以才智和勤奋著称,29岁考中进士,随后步入翰林,不到五十岁就升任刑部侍郎。雍正皇帝在位期间,他更是官至正一品的大学士,雍正皇...……更多
浙江总督李卫为何把两个堂弟从江苏押到杭州
...奴,李卫家里有的是钱,靠捐官进入官场。因成绩显著,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任李卫为浙江巡抚,而不是《雍正王朝》里的江苏巡抚。两年后,李卫任浙江总督。李卫成为封疆大吏,最高兴的无疑是李卫的亲戚们,认为家...……更多
古代官员都自称微臣,只有清朝官员称奴才,其实这是一种特殊荣耀
...时的奏章,官吏的自称都非常混乱,什么叫法都有。到了雍正时期,清朝才统一规定大臣都需以臣自称。但事实上满臣并未受到任何的限制,依旧自称奴才,而汉臣的境遇则完全不同。江南提督高其位曾在奏章中自称奴才,被批...……更多
乾隆帝如何在平常诗文中读出“深意”
...题,不必因胡中藻一人而影响科举。乾隆帝的处置办法与雍正帝对查嗣庭案的处理是颇为相似的,雍正帝在查嗣庭案解决完毕以后,特意要求整顿浙江士风,并特意委派观风察俗使前往,同时,下令停止的浙江乡会试,只不过,...……更多
继位当晚,25岁的弘历为何号啕大哭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的雍正皇帝病倒,但他依然“仍照常办事”;八月二十二日,雍正皇帝仅有的两位成年皇子——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朝夕侍侧”;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雍正皇帝急召允禄...……更多
废太子之子弘皙,雍正视其为亲子,乾隆为何将其囚禁到死
...之际除了交代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外,还郑重地交代了雍正一件事情:废太子、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康熙口中的废太子就是允礽,皇长子便是允褆,到康熙六...……更多
张廷玉一年到手的合法收入有多少?用不着多吃多占,根本花不完
...雍乾三朝的重臣,文臣中的极品,是清朝历史上唯一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荣耀与悲惨的交织,他曾经受到雍正帝的信任和赏识,担任内阁首辅和军机处首席大臣,参与了清朝的许多重大政治决策,也主持了...……更多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为官,当时仅仅只是一个靠捐资得来的员外郎,但是到了雍正年间,李卫却一跃成为了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那么李卫究竟有多厉害?竟能从芝麻官到正一品官员。面对强权,不卑不亢李卫靠着捐资,得以获得出仕为官的机会,...……更多
“正大光明”匾与清代立储密诏
...历代王朝的皇位继承方式,大都是“立嫡立长”。然而自雍正起,采用了秘密立储制度。这种立储的方式为:皇帝在青壮年时期拟定密诏,指定太子人选。密诏一般一式两份:一份由皇帝带在身边;另一份则封存在建储匣内,在...……更多
...,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倚重,最后成为清代配享太庙的唯一汉臣。是什么让他走得如此高远?和他的成长经历、人品素养有无关联?且看本文为您揭晓。张廷玉出生在京城,这天是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重阳节。父亲张英刚...……更多
雍正与胤禩:权力斗争下的皇室恩怨
雍正帝即位后,首要问题是确保皇位的稳固性。在解决了年羹尧、隆科多等人后,雍正开始处理宗室内部问题,其中主要矛头指向了胤禩。雍正在位初期发布了《御制朋党论》一文,虽然表面上是指责欧阳修,实际上是对准了...……更多
乾隆朝宰辅的崛起与没落:讷亲与傅恒的命运对比
...十几年中从未发生过任何纰漏,深得康、雍二帝的信赖。雍正五年,讷亲因父亲病重袭爵,到雍正十一年命讷亲在军机处行走。尽管讷亲同鄂尔泰、张廷玉都是雍正朝留下来的,但讷亲毕竟是晚生后辈,而且更难得的是他未卷入...……更多
...所收藏清代档案中,就有瞻岱的奏折数十件。其中有他在雍正十三年奏报查处口北道王棠、谷确、白石等人冒销、挪借军需案的折子;有他在乾隆三年七月奏报热河雨汛洪涝的折子;有他在乾隆三年十二月奏报宁夏地震灾害的折...……更多
三朝老臣张廷玉,最后为什么会被乾隆满门抄斩?
...的老臣,享有其他汉族官员所没有的特权,甚至能够参与太庙祭祀。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张廷玉虽然身居宰相之位,但他家族并没有拥有如传说中的巨额财富,也没有经历过张府被查抄的事件。这一桩桩被戏剧化的情节,只存在...……更多
...司制度,由中央选派官员直接治理地方被提上议事日程。雍正即位后,为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实现大一统,在心腹鄂尔泰的建议下,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也就是废除地方土司,建立州县,委任有任期、不世袭的流动...……更多
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一定要回到老家
...,皇帝认为他不该只是为了贪图享乐就回家,马上都配享太庙了,还这么咸鱼怎么行,继续干,只要干不死,就继续干,干死了,你就配享太庙!张延玉是遭不住这日子了,还是选择和皇帝委婉地说两句,希望既能保住先帝给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
“直把并州作故乡——回望柯璜先生特展”,2月15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开展,全面展示柯璜的教育事业、社会活动和艺术成就。柯璜(1876-1963年)
2025-02-16 19:20:00
春风初度 莺燕争鸣,济宁市孔孟书画院郑志群主题创作作品赏析
展览前言岁序更新,龙蛇竞舞;春风初度,莺燕争鸣。“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古代重要经济带、文化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2025-02-16 1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