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圣祖实录》中找到的雍正夺嫡篡位的证据靠得住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7 16: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位六十一年,记载他言行的《圣祖实录》只有三百卷,比他在位时间短一年的清高宗弘历,实录长达一千五百卷,在清朝皇帝中,康熙的实录第三短:最短的是《世祖实录》一百四十四卷,第二短的是《世宗实录》一百五十九卷。

清世祖福临驾崩时只有二十四岁,清世宗胤禛在位只有十三年,比较之下,康熙皇帝的《实录》就短得有些异常了,有专家说这就是雍正篡位的有力证据:如果当年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问心无愧,为何要授意张廷玉大幅删减其父康熙皇帝的实录?

张廷玉能以汉臣配享太庙,据说也是因为篡改实录有功,而这种说法,也是能从雍正皇帝的谕旨中找到证据的:“张廷玉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工,其功甚巨,朕万年之后,著配享太庙。”

在清朝配享太庙比唐朝画像凌烟阁还难,清朝配享太庙的,仅张廷玉一人而已,连范文成、姚启圣、周培公、施琅、左宗棠、曾国藩都进不去,张廷玉一个文官居然进去了,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更不正常的,还是《圣祖实录》“漏记”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康熙皇帝的批示,比如康熙五十四年到六十一年期间,西政甘肃、青海、陕西等重大战役的来往战报、奏折、朱批谕旨,都出现了大面积阙失——那期间恰好是皇十四子胤禵(原名胤祯,跟他四哥的名字念起来是一个音)当大将军王,深受康熙皇帝信重,父子二人的往来公文、私信肯定不少。

部分专家根据上述疑点得出了一个结论:为了掩盖九子夺嫡真相,雍正指使张廷玉删减、篡改了康熙实录,跟康熙关系很好的乾隆皇帝玄烨一度想取消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原因也正在于此。

雍正继位后,迅速清除了“八爷党(廉亲王胤禩的势力)”,囚禁了老九胤禟、老十胤䄉,其左膀右臂隆科多和年羹尧,最后也被收拾得一干二净。

雍正这一系列反常之举,都说明他心里有事儿,至于这个事儿是不是起源于“篡改遗诏”或“无诏夺位”,那就只有康熙和雍正两朝皇帝清楚了。

当事人早已作古,专家的说法也未必可信,《圣祖实录》短得异常,能否成为“雍正夺嫡”的证据,咱们还得从当时的朝局着眼:都说雍正夺嫡,当时太子胤礽已经被废,嫡子已经不存在,他又去夺谁的嫡?胤礽被取消待遇,能算得上嫡长子的,也就剩下皇四子胤禛一人而已了。

官宦商贾大户的嫡子,必须是正妻生的,妾室生的只能叫庶子,庶长子只能叫孟而不能叫伯,比如曹操字孟德、马超字孟起,因为不是嫡子,所以不能叫曹伯德、马伯起。

之所以说胤禛是嫡子或准嫡子,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康熙活着的时候只封了三个皇后,那就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傅恒的姐姐)、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可能是和珅的姑奶奶)、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隆科多的姐姐或妹妹,所以胤禛关隆科多叫舅舅),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那是雍正继位后母以子贵封的。

皇四子胤禛虽然是乌雅氏所生,但却非乌雅氏抚养,他刚出生就被没有儿子的皇后佟佳氏抱走了,当时佟佳氏所在的景仁宫里有两个孩子,一个被称为“大阿哥”的,是皇四子胤禛,另一个被称为“小阿哥”的,是皇八子胤禩。

这样一看,大家就明白了:玄烨授意皇后收养老四老八,就只受“立子以嫡以长”的汉家文化影响,要在这两个“准嫡子”中选一个继承人了——佟佳氏薨逝后,康熙再没有册立皇后,其实也是为了保住胤禛和胤禩的“嫡子”名分。

老八胤禩运气不太好,娶了一个不太好的福晋(王之正妻),据说他还有点惧内,这让康熙皇帝很是愤怒,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毙鹰事件”发生后,康熙直接发了狠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这里要解释一下,历史上那场“死鹰风波”并不是发生于康熙六十年,送鹰的也不是老十四而是老八,鹰不是一只而是两只,也不是死得硬梆梆才送到康熙手上。

康熙皇帝在前往热河巡视游猎,老八因为赶上生母良妃祭日而未能随行,只好托太监送上两只上等的“海东青(猎鹰)”表示心意,结果这两字鹰送到康熙手上就咽气了——如果死得早,就送不上去,死得晚,康熙也不会生气,这个“刚刚好”领康熙暴跳如雷:“胤礽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伊杀害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未必念及朕躬也。”

老八胤禩在康熙的痛骂中失去了继位的希望,“八爷党”又把希望寄托在老十四胤禵身上。这时候可能有人就会诧异了:老八和老四从小一起长大,老十三和老十四在一起长大,为什么老八在失去继位希望后不支持坐镇京城的老四,却要舍近求远支持老十四?

胤禩的心机深沉也正在于“舍近求远”这四个字上:如果是老十四继位,他从西北边陲赶回来,可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到,路上出点什么“意外”都是可能的,这期间胤禩就可以趁乱取利了。

也正是胤禩的这点算计,让我们发现了康熙皇帝根本就没想让胤禵接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老四胤禛在京城代替康熙祭天,老十四在边疆浴血奋战,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岂不是一目了然?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康熙从来没有封胤禵为王,胤禵是以“固山贝子守大将军”,“大将军王”虽然出现在公文中,但却没有举行册封仪式,也没有雕刻大将军王印信。

在康熙朝,胤禵的爵位是固山贝子而非郡王、亲王。在清朝皇子受封的四等爵位中,和硕亲王为第一等,多罗郡王为第二等,多罗贝勒为第三等,固山贝子为第四等,胤禵的爵位,是皇子“起步价”,要跟胤禛平级,那还得熬好几年呢。

康熙皇帝饱读诗书学贯古今中西,自然知道秦二世而亡的原因,而且胤禵不是公子扶苏,胤禛也不是少子胡亥,皇储独自在外带兵的事情,康熙肯定不会做:战场上刀剑无眼,谁都可能挂掉,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清朝又不是没有将帅之才,又何必让未来的皇帝以身犯险?

“雍正夺嫡篡位”原本就是个伪命题:他夺了谁的嫡?篡了谁的位?

身为“准嫡长子”,胤禛应该是别人夺嫡的靶子,至于康熙要把皇位传给谁,那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事情,咱们只看谁当了皇帝对老百姓有好处:要没有雍正的大力反腐、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更难过,雍正废除“贱籍”,更是让一大批“永久底层”重见天日。

至于改“胤祯”为“胤禛”,改“十四皇子”为“四皇子”,操作起来难度有多大,睿智的读者诸君,心中想必也是自有公论:专家从《清圣祖实录》中找到的证据,真的可信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21: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圣祖”,雍正为什么给康熙选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庙号?
康熙为什么会有清圣祖这样奇怪的庙号?其实这件事也不能怪康熙,毕竟康熙当年可没有像乾隆那样暗示过,自己将来想要什么样的庙号。其实是一群献媚的大臣和中二病发的雍正两边一起添火加油搞出
2024-09-01 11:19:00
雍正究竟有未篡改康熙的遗诏?
...谜团,则是另有原因。对此说法,肯定有人反对,因为《清圣祖实录》写得明明白白:“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等,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
2023-03-01 19:24:00
...程度远在弘历之上;“恩逾常格”在《康熙起居注》和《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乃至《清史稿》和附属国官方记录《朝鲜李朝实录》均未找到任何证据,如果真的有“逾常格”的恩宠,这些清史历史文
2024-05-19 10:19:00
康熙遗诏一式四份,为何证明不了雍正没有篡位?
...的谜团,则是另有原因。这个可以参考雍正帝时期修的《清圣祖实录》,在实录中是这样交代康熙临终画面的:“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亲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
2022-12-19 11:09:00
雍正的贡献也非常大,为什么“康乾盛世”对雍正只字不提?
...、为之抵算。至五十年,将天下应徵钱粮、一概蠲免。《清圣祖实录》也就是说,康熙打算,在康熙五十年全年,不向老百姓要钱了。后来他也真干了,只不过是按地域、分三年普免。也就是每年免
2023-01-28 16:00:00
良妃因儿子得罪雍正帝,雍正帝送她“辛者库贱妇”的外号
...熙皇帝送给良妃的。事情是怎样的呢?雍正时期编纂的《清圣祖实录》里说,八阿哥笼络大臣,获得“八贤王”的美称,有意夺嫡,康熙皇帝很生气,斥责八阿哥,说八阿哥是“乃辛者库贱妇所生”
2023-04-22 10:37:00
雍正皇帝偏爱用汉人,6大宠臣中有4个是汉人
...破人亡。2、佟佳·隆科多(?—1728年)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儿子,清朝大臣。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就是这
2023-07-01 14:56:00
从宫女到皇贵妃,章佳氏因子封妃的传奇人生
...历史上留下的资料也很少,关于她的史料寥寥无几。在《清圣祖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在“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卒“的。可能是康熙对为自己诞育子嗣的后妃心有愧疚,所以在章佳氏死后
2024-04-03 14:26:00
聊聊雍正继位的问题
...多多迹象表明康熙是有心选雍正作为继任之君的。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在生命最走向终点的那段日子,特地将正在?斋?祭祭天的雍正召至畅春园,三次面见,告诉病体沉重,有特殊的
2023-03-13 16: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