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3 21:36:00 来源:精彩生活

光绪四年五月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奏报递至京师,两宫太后以幼帝光绪的名义下旨,令内阁九卿论功行赏。恭亲王奕訢、军机大臣宝鋆等,建议援引道光朝长龄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封公的先例,晋左宗棠为一等公。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奕訢、宝鋆作为满洲贵族,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实属难能可贵。说到底左宗棠毕竟是汉臣,给汉臣晋一等公那可是天大的恩宠。有清一代,汉人封公者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而且还是乾隆朝以前的事了。

不过,请赏的折子到了慈禧太后手中,却被驳了回来,最终左宗棠只得了个二等恪靖侯。

左宗棠封公够不够格?

清代对异姓爵位的赐予向来谨慎,只有立下军功者方能封爵。而且旗人和汉人的标准又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旗人获得爵位要比汉人容易得多,这与清代奉行重满抑汉的国策不无关系。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公几乎是异姓爵位的天花板,即便是旗人获此殊荣也十分困难。以乾隆朝来说,获公爵者不过是傅恒、阿桂、海兰察、福康安、兆惠、和珅、孙士毅等数人。

那么,获得什么样的军功才能封公爵呢?御史查阅了史料,并未发现有固定的标准,皇帝是凭个人意愿来决定的。但也不难发现,凡是获得公爵之人,基本符和收复疆土、平定大的叛乱这两个基本条件。

比如雍正朝年羹尧,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指挥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将青海地区完全纳入清朝版图,晋爵一等公;

乾隆十四年,金川土司莎罗奔等因久战乏力,畏死乞降,傅恒因功封一等忠勇公;

乾隆五十七年,福康安进军西藏,击退廓尔喀入侵,越过喜马拉雅山,迫使廓尔喀称臣请降,许诺永不侵犯藏境,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道光六年,伊犁将军长龄主持平定新疆张格尔之乱,配合杨芳擒获张格尔有功,加封一等威勇公。

左宗棠66岁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与年羹尧、傅恒等比起来丝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别说是封公,就是给个郡王也不为过。

慈禧为何提出反对意见?

可以肯定的是,慈禧本人是很认可左宗棠的功劳的,她也是出于无奈。奕訢、宝鋆提出封公的建议后,慈禧很快召见了军机大臣、大学士进行商议。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奏对时,慈禧说了这么一番话:

“从前曾国藩克复金陵,仅获封侯。左宗棠系曾国藩所荐,其所用得力之老湘营亦系曾所遣,将领刘松山、刘锦棠等又为曾所举也。若左宗棠封公,则前赏曾国藩为太薄矣。”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咸丰皇帝许下承诺“克复金陵者封王”,御史特意查了一下,正史中倒是没有明确记载。估计这也是为了避嫌,毕竟后来这个承诺没有兑现。

但在野史也笔记中很常见,原话是“有能克复金陵者,可封郡王”。后来曾氏兄弟攻克天京,结果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封曾国藩为郡王。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但此举遭到了满洲贵族的反对,他们认为没有异姓封王的先例。实际上这是托词,异姓封王还是有先例的,清初有五王,乾隆朝有福康安。说白了,满洲高层无非就是想打压汉臣而已。

经过争论,曾国藩本该封赏的郡王被拆为四份,封侯、伯、子、男各一。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准世袭罔替;曾国荃封一等毅威伯;提督李臣典封一等子;提督萧孚泗封一等男。

曾国藩把大清王朝从灭亡的边缘硬是给拉了回来,如此大功不过是一等侯而已。那么左宗棠收复新疆,自然也就不能超过曾国藩。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慈禧太后说得也是事实,左宗棠固然有大才,但他终究是曾国藩保举、提携的。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残部进入陕西与当地的捻军继续反叛清廷。朝廷调左宗棠为陕甘总督,曾国藩派出湘军老营大力支持左宗棠。

左宗棠麾下的得力干将刘松山(在陕甘殉国)、刘锦棠叔侄等皆是湖南湘乡的老湘营,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左宗棠才得以顺利平定回民.起义、收复新疆。

慈禧太后也不是没有私心。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曾国藩已去世数年。汉臣集团中,实力最雄厚的当属左宗棠、李鸿章二人。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慈禧擅于驾驭大臣,她一方面利用左、李二人来对付朝中那些反对她的的势力;另一方面她又不想左、李二人过于强大,甚至利用他们不和来达到牵制平衡的效果。

从内心而言,慈禧更喜欢李鸿章一些,而李鸿章的爵位不过是一等伯,直到去世才追赠一等侯爵。若是左宗棠一跃成为公爵,显然就打破了这种平衡。

这就是慈禧的高明之处,论地位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胜过左宗棠的陕甘总督。但从爵位来说,左宗棠是二等侯略胜李鸿章。如此布局,更符合朝廷的利益。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政治场上向来没有朋友,场面上说得话未必是真,利益才是最终考量。不得不说,慈禧比奕訢等人看得更远,这也是她能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奥妙所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4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爵位之争
...?其实,后来还有一个比曾国藩更郁闷的人。这个人就是左宗棠。左宗棠虽然三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但他在行军作战方面是一个天才,也自视甚高,自信比曾国藩强很多。1876年,左宗棠挥
2023-11-04 08:19:00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后世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为“密”。按照谥法,“密”的意思是“追补前过”。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民族英雄左宗棠一生参与过平定太平天国,镇压捻军,也兴办过洋务。清末,陕甘爆发了起义,至于是起义还是别的
2023-01-28 19:21:00
“史上最有格局的人”左中棠是怎么收复新疆的
...不提到和新疆挂钩的最有眼光的一位人物,这位人物就是左宗棠。说到左宗棠这个人,那可以称得上是晚清时期的风云人物,他是中国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
2022-12-31 17:04:00
慈禧为何下令不准弹劾左宗棠
1876年,左宗棠率领6万湖南子弟征讨新疆。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终于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后来,左宗棠抬棺出征,高歌“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以军事行动支持
2023-05-15 06:05:00
收复新疆未竟全功,左宗棠入朝为何受排挤
公元1880年,清廷发出数道旨意急召远在新疆的左宗棠回京述职。刚刚取得大胜,却被变相解除了军职,左宗棠仰天长叹:“壮志未酬,此乃天意!”马上就可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为何清廷自毁长
2024-10-18 12:40:00
左宗棠作为汉臣是如何站稳脚跟,得到慈禧的青睐的?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
2023-01-28 17:52:00
聊聊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
抬棺西征,是左宗棠名垂千古、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目的是收复伊犁,而伊犁谈判是收复新疆的最后“一出好戏”,同时也是68岁高龄左宗棠的最后“战地绝唱”。伊犁的收复,标志着被外敌侵占
2023-11-10 19:50:00
左宗棠纳章怡为妾,慈禧赐宫女奖励英雄
1881年,71岁的左宗棠奉命娶17岁的章怡为妾。洞房花烛夜,章怡轻解罗裳:“大人,我来伺候你吧。”左宗棠却说:“我不要你做妾。”章怡生得花容月貌,乖巧可人,能和这样的姑娘成亲是
2023-02-08 13:47:00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有哪些困难?为何没能收复全境?
...会,边疆危机四起。在挽救国家兴亡的历史中,流传着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壮绩。可为什么左宗棠没有乘胜追击,收复新疆乌孜别里山口外的全部土地,却在伊犁停下了脚步?清朝末年,沙俄早
2023-02-03 2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