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04:00 来源:戏说三国

乾隆三年,三朝老臣李卫卧病在床,乾隆皇帝闻讯后,当即派遣御医前往李卫的府邸为其诊治,并同时派遣官员去往李卫府探望,希望这位老臣能够逢凶化吉,康复过来,但是,事与愿违,李卫最终不治而亡,在府中病逝,时年51岁。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卫病逝后,乾隆皇帝十分痛心,当即下旨按总督例赐予祭葬,并赐其谥号“敏达”,以示尊崇。

《清史稿·李卫传》:三年,病作,乞解任,遣御医诊视。卒,赐祭葬,谥敏达。

我们都知道李卫在康熙年间出仕为官,当时仅仅只是一个靠捐资得来的员外郎,但是到了雍正年间,李卫却一跃成为了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那么李卫究竟有多厉害?竟能从芝麻官到正一品官员。

面对强权,不卑不亢

李卫靠着捐资,得以获得出仕为官的机会,他当时被朝廷任命为户部郎中,掌管银库事务。有一位亲王的管家仗着亲王给他撑腰,在收缴的白银上搞起了小动作。

《清史稿·李卫传》: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

这件事情被李卫知晓后,李卫义正言辞地地警告了这位亲王家的官家,但是这个官家不为所动,根本就不把李卫放在眼里,还抬出亲王来威胁李卫不要多管闲事,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但是李卫面对言语威胁,并没有为此知难而退,反而是作出了“强有力”的反击,他将亲王官家非法收入的银两全部记录在案,并且将这个事情公示了出来,让所有的王公大臣都知晓到了这个事情,亲王见这个事情发酵的越来越厉害,生怕触怒龙颜,当即命官家停止再在银库里搞小动作。

事后,这件事情传到了四皇子雍亲王的耳中,四皇子雍亲王称赞他面对强权,不卑不亢,是一个刚正不阿之人,因此等到雍亲王即位称帝后,便对李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

到了雍正十一年,屡立功绩的李卫被雍正皇帝任命为直隶总督,成为正一品的封疆大吏,他在任职期间,发现步军统领鄂尔奇营私扰民、鱼肉百姓的不法之事,便准备要将此事上报给雍正皇帝,但是李卫手下的幕僚却劝李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上报此事,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卫手下的幕僚之所以劝解李卫,主要是李卫欲要弹劾的步军统领鄂尔奇乃是内阁首辅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的亲弟弟,鄂尔泰在朝中位高权重,人缘颇好,又被雍正皇帝视为心腹大臣。

李卫如果弹劾他的弟弟鄂尔奇,很有可能因为这个事情与之交恶,发生冲突和摩擦,但是,李卫却并没有顾忌这么多,依然上奏弹劾步军统领鄂尔奇的违法事实,雍正皇帝看了弹劾信之后,便派有关部门去调查和核实这个事情,最终证实李卫弹劾的事实都是属实的,因此将步军统领鄂尔奇罢职去官,而对李卫则是进行了褒奖。

《清史稿·李卫传》:十一年,疏劾步军统领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上为夺鄂尔奇官,命果亲王及侍郎莽鹄立、海望按治,得实,请罪鄂尔奇。上以鄂尔奇为鄂尔泰弟,曲宥之;奖卫,命议叙。

李卫面对强权,不卑不亢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事情贯穿了李卫的一生,也正是因为李卫的刚正不阿,维护法治,才使得他受到了雍正皇帝的青睐和赏识,最终一跃成为了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

与盐枭斗法,威名震江南

雍正皇帝登基称帝之后,发现江南一带私盐泛滥,盐枭横行,便下定决心要将这个私盐横行的这个“毒瘤”彻底连根拔起。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为此,雍正皇帝派遣已经担任江巡抚的李卫来兼任两浙盐政使来解决这个问题,当时两浙盐政使主要负责浙、苏、皖、赣四省官盐的买卖,责任非常重大,前面几任两浙盐政使在管理盐政、缉查私盐方面出现了纰漏,这就使得私盐泛滥的问题越发的严重。

《清史稿·李卫传》:三年,擢浙江巡抚。四年,命兼理两浙盐政。

当时,横行在浙江盐区的盐枭以沈氏最为猖獗,他手下不仅人数众多,还拥有几十艘大小船只,经常在趁着夜色走私私盐。

官军曾多次对沈氏进行进剿,但是每次都被沈氏轻易地突围而走,李卫了解这些情况之后,知道沈氏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不能够用原有的方法去清剿他。

李卫经过审时度势,决定任用韩景琦这个本地出身的官员来与沈氏斗法,韩景琦作为一个本地人,对于盐枭沈氏颇为了解,在随后的清剿战中,韩景琦轻而易举的就将盐枭沈氏给生擒了。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横行在浙江盐区的最大盐枭沈氏被剿灭之后,李卫决定乘胜追击,将浙江盐区内的所有盐枭全部“打包清网”,他以海宁长安镇为中心,向外扩散,部署重兵,命令当地的官军在水陆两路对盘踞在浙江盐区的盐枭们进行清剿,就这样,浙江盐区多年私盐泛滥,盐枭横行的问题被李卫给解决了。

清史稿·李卫传》:浙省私贩出没,以海宁长安镇为适中孔道,请设兵巡隘。”又言:“江南苏、松、常、镇四府例食浙盐,镇江接壤,淮盐偷渡。

事后,雍正皇帝为此十分欣喜,将李卫提拔为浙江总督,以示恩宠!

虽大字不识几个,却能从容的解决各种矛盾

李卫并非科举出身,他的官是捐资得来的,他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学识,大字也不识几个,但是他处理政务和解决各种矛盾时,却得心入手,堪称调节矛盾的大师。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卫这个人比较务实,也比较贴地气,他喜欢在政务之余去听人说书,从说书的内容中获取知识和常识,用在处理政务之事上。

雍正年间,文字狱横行于浙江之地,雍正盛怒之下对浙江之地的考生进行了惩处,而作为浙江父母官的李卫为了尽早恢复浙江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亲自与浙江的学子面对面交流,调解矛盾,让这些学子认错改错!

《清史稿·李卫传》:上以查嗣庭、汪景祺之狱,停浙江人乡会试,卫以文告严督。

随后,李卫又主动上奏雍正皇帝,为浙江学子说好话,请求雍正皇帝的原谅,雍正皇帝见自己的心腹宠臣李卫诚心很足,就不再追究浙江学子的责任,下达圣旨恢复了浙江的乡会试。

李卫这一个举动,不仅赢得了浙江学子的青睐,更是让雍正皇帝对其更加信任。

以上三点,就是雍正王朝第一宠臣李卫的厉害之处,李卫,没有显赫的家世,个人也没有什么学识和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粗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粗人,竟然能够在短短的十年间,从一个芝麻官火速升迁到一个正一品的封疆大吏,并最终受宠于雍正皇帝。

李卫从芝麻官到正一品,他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说他之所以受宠,是因为他幸运,但是文者却认为这是李卫的自身实力使然,常言道:没有怀才不遇,只因为你怀的才不够大,而李卫虽无才学,但是他的智慧和才智却超乎强人,非一般人可以比拟,再加上李卫还有一个最大的“能力”,那就是对雍正皇帝忠心不二,使得雍正皇帝对他始终都是放心和信任的,因此,李卫这种人想不成功都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雍正时期的封疆大吏,五个儿子却庸碌平常
...在满清的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名臣,他叫李卫,不仅是雍正皇帝最信任的大臣,还是一名封疆大吏。按理说,他的几个儿子应该都很有出息才对,没想到是一个不如一个,真是令人唏嘘不已。一、
2023-02-22 21:57:00
李卫:从流浪乞丐到雍正皇帝的得力宠臣
...岁便跟随皇四子胤禛,服侍潜邸;皇四子胤禛成功升级为雍正皇帝以后,李卫的仕途生涯开始飞跃,从布政使到巡抚,再到两江总督,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雍正皇帝的恩宠之甚。雍正朝晚期的李卫,
2023-12-01 14:41:00
雍正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雍正心腹李卫的?
“有位才有为”还是“有为才有位”?这个问题适用在李卫这个草根身上。历史上,李卫没有官宦的背景,没有“四爷府潜邸奴才”的特殊关系,却凭借自己的一番努力,平步青云,红极雍正、乾隆两朝
2023-04-30 21:32:00
雍正皇帝驾崩后,李卫为什么被提拔为云南盐政使?
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皇帝对先帝的旧臣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是乾隆确实不喜欢雍正重用的官员,其实这也正常,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而李卫生前的结局还不错,乾隆继位仅三年李卫就死了,这三年
2023-01-22 15:54:00
李卫: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雍正朝名臣
前言要是说到雍正朝的宠臣,必有李卫的一席之地,就连雍正自己都说。在天下的督抚中他最喜欢的就是田文镜、李卫、鄂尔泰三人。在康熙末年的时候李卫还只是一个小官,但雍正登基后,直接一跃成
2024-04-13 06:44:00
雍正为何要那么重用李卫
...不到哪去。那么雍正时期的第一宠臣是哪位呢?此人就是李卫,深得雍正信赖。雍正对大臣非常严苛,但是对李卫却是另一番态度,对他就要和缓许多。据传,李卫在朝中的权势很大,可谓是“只手
2023-05-31 08:53:00
雍正对手下大臣十分严苛,为什么唯独对李卫宠爱有加
...不会陌生,这也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大清王朝雍正皇帝的臣子,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对手下的大臣是非常的严苛的,但是唯独对李卫是个例外,那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
2023-01-07 21:12:00
雍正为什么要杀邬思道,却留下李卫并重用的文章?
...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为什么想杀邬思道,却留下李卫并重用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雍正即位后,第一件事就要回潜邸,表面上是看望邬思道,实际上是寻机杀之。只是邬思道以情感之,表
2023-08-05 17:16:00
雍正第一宠臣李卫,他在权力鼎盛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身边有好几个心腹,分别是年羹尧、隆科多、李卫和田文镜。至于老十三怡亲王胤祥,已经超出了心腹的范围,属于雍正皇帝的助手。在这4个心腹中,年羹尧和隆科多很
2023-02-23 2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