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捻军:与太平天国齐名,震撼清朝统治
...同治时期,北方涌现出一支让清政府头疼的武装力量,比太平天国更为令人忧虑,那就是捻军。清政府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失去了有效统治整个社会的能力。鸦片战争的爆发于1840年更是给清政府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更多
太平天国的屏障,古代的捻军是如何起义的,为何难以获得认可?
...间,中国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起义或者内乱,而太平天国、捻军、陕甘回变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不过,由于捻军并未写入中学的历史教材,因此就显得少有人知了。本文主要讲解张乐行等领导的早...……更多
清末的捻军歼灭僧格林沁,他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与太平天国同时期,在北方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人数众多,有20多万人。他们来无影去无踪,打得清军丢盔弃甲,不可一世的清朝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也被他们伏击全歼。那么,他们到底是谁,是一个怎样的组织,最后的结...……更多
张乐行与捻军的崛起:从民间武装到太平天国盟友
1865年捻军山东曹州高楼寨大捷,是天京失陷后,太平天国余部取得的最为辉煌的成就。这一仗甚至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战役的详细经过,同时也要谈一谈此战的主角捻军的历史。(一)首先...……更多
太平天国梁王张宗禹,全军覆没以及他的死亡之谜
...,张宗禹任张乐行的警卫部队正黄旗和镶黄旗统领。由于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主动联络捻军与其共抗清军,经英王保举,捻军诸首领都拥有太平天国的封爵。由陈玉成主导的歼灭湘军李续宾部的“三河大捷”就是太平军与捻军联...……更多
八旗最后的精锐死得有多憋屈
...当时满清政权的现状,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风雨飘摇。太平天国运动自两广而起,数年之内席卷江南,多年未经大战的南方八旗绿营兵与太平军对决时屡屡溃败,太平天国政权不仅占领重镇南京,还挥师北伐。由林凤祥、李开...……更多
张乐行:太平天国中的捻军总盟主,被酷刑处死
...,发生了一次特别厉害的农民起义,就是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一次的农民起义给清朝带来了重创。在这次战争中,无数的人为此付出了生命。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中,很多将领和士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得不说,清...……更多
...忍),以杀鸡儆猴,震慑敢于反抗王朝统治之潜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朝对被俘虏或投降的太平军诸侯王、高级将领等,一般都是凌迟处死。林凤祥、李开芳,这两位北伐军最高统帅(爵位是“侯”),兵败后在北京菜市口...……更多
捻军将领张宗禹擒杀僧格林沁后,下落却成了不解之谜
太平天国在南方崛起的时候,在北方大地上也崛起了一支农民起义军——捻军,他们还配合过太平军作战,太平天国覆灭后,他们仍然坚持斗争长达十六年之久。今天小佛就来讲讲捻军中一个很重要将领张宗禹。张宗禹,安徽...……更多
聊聊近代军阀第一人苗沛霖
...动。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月,苗沛霖派人到庐州联络太平天国后期第一名将英王陈玉成,并奉太平天国正朔,归降太平天国。洪秀全册封苗沛霖为奏王(全称“兵部正夏僚顶天扶朝纲扫北奏王”),并指示苗沛霖协同陈玉成...……更多
太平军将领李昭寿两次降清,四次杀队友,最后坑死了自己
...强,杀死何桂珍和英山县令苏秀槐等四十七名官员,投靠太平天国。这是李昭寿第一次坑队友,何桂珍引狼入室,还没明白过来就做了刀下鬼。李昭寿投降太平天国后,凭着以前在张乐行手下做将军的特殊经历,很快促成了捻军...……更多
...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会师于霍丘、六安交界处,接受太平天国领导,受封为“征北主将”。从此,捻军一律蓄发,改换太平天国旗帜。同年十月月十三日,退至六安。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下旬,张乐行率兵北上,经正阳关、...……更多
蒙古铁骑最后的统帅,为何最后屈死农民军之手
...,这支骑兵还是没有派上用场。上图_太平军北伐图挫败太平天国北伐军1851年,洪秀全等“首义六杰”在广西金田县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随后一路北上,攻克武昌城,然后顺江东下夺取金陵,于1853年正式定都南京。洪...……更多
清末“刺马案”中,究竟有多少诡异莫辨的精彩故事呢
...世展开了一场大调查,结果却发现张汶祥虽然原先参加过太平天国起义,但太平天国失败后张汶祥便独自流浪江湖,生活穷困潦倒之极,可以说是挣扎在最底层的贫苦百姓了。这样的调查结果,让办案官员十分疑惑。为了查清张...……更多
凌迟处死:太平军四大将领的悲壮结局
...被地雷炸飞的危险,率先杀入武昌城,陈玉成堪称人杰。太平天国名将众多,英王陈玉成年纪最轻,却杀伤湘军最多,令曾国藩闻风丧胆。陈玉成之前,太平军也屡次击败湘军,但斩杀人数并不多。1855年,石达开集中太平军主...……更多
聊聊中国历史上“低调”处理的农民战争
...西地区,因受压迫盘剥比较重,反抗得更为汹涌。这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的时代背景,作为晚清颇有影响力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存在了十三年,对晚清直接起到摧毁作用。但摧毁中,又有一种重生,没有太平天...……更多
聊聊晚清湘军著名将领——鲍照
...,清朝晚期湘军著名将领。行伍出身。先从向荣赴广西镇太平天国运动,后调充湘军水师哨长。先后战岳州、武昌、金口,赐号“壮勇巴图鲁”、官记名水师总兵。咸丰六年(1856年)募湘勇创立霆字五营,改领陆军。转战湖北、安...……更多
太平天国悍将鲁王击毙淮军4千余人,却被叛徒开枪打死
...将淮军首席大将刘铭传逼进绝境。后来,任化邦主动加入太平天国,受封为鲁王,与遵王赖文光一起支撑起反清大业。可惜,如此之悍将,却被叛徒潘贵升从背后开枪打死,殒命沙场。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灭亡。1...……更多
僧格林沁之死,张皮绠的无意之举与清朝廷的疯狂报复
...饭吃了,他的母亲就带着他一起去投靠了捻军。 捻军和太平天国差不多属于同一性质,都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而且起兵的时间也差不多,两军之间也有不少交流。捻军的主要目的是反抗清朝统治,也因此成为了请...……更多
中国近代史为什么这么惨,和太平天国有关吗
...老祖宗骑射本事和血性都丢得一干二净。清朝末年,面对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清政府在无兵可用、无将可用的情况下,只能起用汉人,曾国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一个文人变成了带兵打仗的统帅。平定太平天国以后,曾国...……更多
西安之战:捻军名将张宗禹以少胜多,智破清军
...今南京),占据江南半壁江山与大清帝国分庭抗礼14年的太平天国覆灭。清廷消灭太平天国政权后,重新掌控了江南这个财富之区,形势发生了根本的逆转。清廷也得以腾出手来对付驰骋中原的捻军势力,随着湘军、淮军主力齐...……更多
农民起义军捻军纵横北方,为何最后被剿灭了?
...、山西和直隶,范围之大在整个清朝都是罕见的。作为与太平天国起义军南北呼应的捻军在军事上虽没有太平军那样的惊人战绩,却也可圈可点,他们不仅击败了清朝最精锐的蒙古八旗军,还斩杀了清军统帅僧格林沁,更在后来...……更多
...沿海和边疆不断蚕食,企图瓜分中国。内乱主要是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之乱、西北回,乱、云南回,乱、贵州苗变、广西大成运动等事件。而内忧和外患又相互影响,导致中国的领土不断沦丧,国家财政紧张,严重迟滞了...……更多
僧格林沁:清末名将的传奇人生
...感到郁闷,但与僧格林沁相比,差距太大。到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僧格林沁受命统领军队,赴京剿匪。在与太平天国北伐军的战斗中,僧格林沁表现英勇,捷报频传。1854年,他在连镇大败北伐军,咸丰帝赐予“湍多巴...……更多
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的死亡迷雾
太平天国与大清生死较量的十余年间,数千万生灵涂炭,涉身其中的名将豪杰几乎鲜有生还。而清代史料繁巨又良莠不齐,一人事迹常有多种截然相反的记载,罗大纲之死便是其中之一。那么疑问有三:罗大纲有几种“死法”...……更多
同是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受重用,而石达开却被凌迟
...秉章凌迟处死。1861年,正当安庆保卫战进入关键时刻,太平天国将领程学启、丁日昌等投降曾国荃,并被委以重任。程学启后来成为李鸿章麾下的一员猛将,为攻克苏州立下汗马功劳;丁汝昌则更不用说,成为北洋舰队总司令...……更多
清朝晚期名将僧格林沁,因轻敌冒进被小卒斩杀,可惜!
...军生擒了。随后被押往京师,也被凌迟处死了。咸丰皇帝太平天国北伐军全军覆没,僧格林沁立了大功,咸丰重赏僧格林沁,僧格林沁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1859年,僧格林沁指挥大沽口保卫战,击退了英法联军的进攻。此战,...……更多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外来入侵,清朝会比历史上更早灭亡还是更晚灭亡
...元年就爆发了持续九年之久波及川陕豫鄂的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则历时14年波及大半个中国,此外还有捻军起义、西北回人起义、云南起义、义和团运动等。但是除了白莲教起义外,其他几次都是爆发于鸦片战争之后,而...……更多
...几年时间已经是正一品大员,挤身于清廷统治阶级高层。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军两万余人北伐。咸丰帝亲自将清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授予僧格林沁,命其率军进剿。僧格林沁...……更多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能得到清廷的重用成为北洋水师统帅?
丁汝昌,太平天国降将。投降清廷前,是英王陈玉成部属程学启的部下,驻守在安徽安庆。1860年,曾国藩、曾国荃率湘军围攻安庆,程学启受命在安庆北门外石垒防御湘军的进攻。在此期间,湘军屡次受挫于程学启阵前,不得...……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