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07年底,刘德华、李连杰、徐静蕾等一众明星,倾情呈现史诗级大片《投名状》。该片围绕清末高官庞青云与草根兄弟间的爱恨情仇,生动描绘了晚清政治风云下小人物的命运。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投名状》也不例外。只不过,《投名状》的故事原型,来得更惊心动魄一些。因为这部群星云集的大片背景,正是号称“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
那么,作为《投名状》的故事原型,清末“刺马案”中,究竟有多少诡异莫辨的精彩故事呢?01总督遇刺
清同治九年七月的一天,两江总督马新贻刚刚在校场检阅完官兵骑射,正准备返回官署。谁知就在马新贻返程途中,一名蒙面刺客突然从路边冲出。只见那刺客手持一把明晃晃的短刀,大喝一声:“狗官”,对准马新贻的心口便刺。
刀子一下子刺进马新贻的心脏中,鲜血如瀑布般涌了出来。马新贻连哼也来不及哼一声,便倒在了血泊中,虽经名医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次日在官署含恨而逝。
这,便是震惊朝野的“刺马案”。
刺马案发生后,慈禧亲自下令严查。谁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起看似普通的行刺案件背后,竟然隐藏着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秘密。
首先是办案官员们啧啧称奇的是那名刺客的举动。马新贻受伤倒地后,刺客竟然没有逃走,反而对着吓愣了的官兵喊道:“刺客是我张汶祥!”
说完,张汶祥仰天长笑,呆在原地只等官兵上前捉拿。
胆敢如此嚣张,这张汶祥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办案官员当即对张汶祥的身世展开了一场大调查,结果却发现张汶祥虽然原先参加过太平天国起义,但太平天国失败后张汶祥便独自流浪江湖,生活穷困潦倒之极,可以说是挣扎在最底层的贫苦百姓了。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办案官员十分疑惑。为了查清张汶祥的行刺动机,办案官员当即提审张汶祥。
谁知,这次提审不但没能解开办案官员的疑惑,反而让此案陷入更大的疑团中。02迷雾重重
按理说,一般的市井百姓畏惧官府威严,提审时或多或少总会紧张惶恐。但张汶祥面对提审时,却神色自若,侃侃而谈,似乎早有准备。
更让人惊奇的是,作为刺客的张汶祥,还特别清楚朝廷官员的问案套路。每逢主审官问到关键问题时,张汶祥总能靠着闪烁其词巧妙避开问题重点,让主审官既气愤又无奈。
最终,主审官用尽各种刑法逼供,只得到一个“马新贻渔色负友,张汶祥替友报仇”的离奇供词。
在这般供词中,张汶祥交代了他与马新贻结仇的一幕幕往事。
原来,马新贻在担任两江总督前,曾出任过合肥知县。彼时太平天国运动闹得天下不宁,带动着其他的反清势力也借机起义,直教江南半壁江山,都淹没在战火之中。
马新贻所在的县城,也在这乱世之中被一伙捻军攻破。马新贻本人成了捻军的俘虏,性命只在旦夕之间。
就在马新贻以为自己仕途尽毁,性命不保之际,捻军首领却看着马新贻面相极好,认为马新贻将来必然大有可为,于是提出与马新贻结拜兄弟,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捻军首领的提议,马新贻当然举双手赞成。于是马新贻当即与捻军首领指天盟誓,义结金兰,发誓永不相负。
这捻军首领,就是如今行刺马新贻的刺客张汶祥。
当时,张汶祥还有另一个结拜兄弟,名叫曹二虎(一说窦一虎,下同)
据《清稗类钞》记载,两人结义后,张汶祥便拉上队伍全力支持马新贻。靠着这支能战善战的捻军,马新贻成功组建了山字营,并因此多次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官运就此一路亨通。
然而,事业上顺风顺水之际,马新贻却对曹二虎的老婆动了心思。一开始,马新贻还只是暗中与曹二虎老婆来往,但随着官位越来越高,马新贻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渐渐地,马新贻萌发了完全占据曹二虎老婆的心思。
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马新贻约了曹二虎单独相见,然后借机阴谋害死曹二虎,又将曹妻据为己有。
消息很快传到了张汶祥那里。张汶祥得知结拜兄弟被害,又惊又怒,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杀了马新贻,以告慰兄弟在天之灵。
张汶祥说到这里,就突然闭口不言了。但这段张汶祥与马新贻的恩怨情仇,依旧在野史小说的演绎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百年后的今天,这段故事还以电影的形式被搬上了大荧屏,这或许是张汶祥始料不及的了。03惊天反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张汶祥交代完口供后,清廷办案官员仍旧觉得有些疑点未解。比如张汶祥一介布衣,他是怎么知道两江总督的行踪的呢?刺杀成功后,张汶祥又为何不逃走呢?
带着这些疑问,办案官员再度深挖张汶祥的背景。岂料,这次办案官员们却惊讶地发现,张汶祥的背景,一点也不简单。
做过捻军,后来又做了太平军……这些张汶祥交代的口供的确都是真的,但张汶祥没有交代的是,太平军战败后,他投降了湘军,隶属曾国藩得意将领鲍超的霆军管辖。
那曾国藩是收复金陵的功臣,几个小小的办案官员如何得罪得起。案件查到这里,几名办案官员禁不住一身冷汗。他们立刻叫停了案件,然后匆匆给慈禧写了封奏章,内附张汶祥的供词,推说案件错综复杂,请求朝廷派大员复查。
奏章送到慈禧手上后,慈禧呆呆地看着奏章,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没有人知道,马新贻之所以能从小小的合肥知县升任两江总督,不是他镇压太平军得力,而是慈禧委派了他一件重要任务。
这件重要任务,还得太平天国的大宝藏说起。
传说太平天国有个“圣库”,里面装满了从各地搜刮来的金银珠宝,数量之巨,足以媲美清廷国库财富。
偏偏清廷连连征战,财政亏空严重。慈禧就想将太平天国的宝藏收归国有,也好缓解下严重紧张的现金流。
谁知,慈禧眼巴巴盼着太平天国的宝藏,曾国藩却一纸奏章告诉慈禧说,他到天京看过了,根本没有啥宝藏,您老就别指望了。
慈禧的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失望过后,慈禧便认定是湘军抢占了太平天国的宝藏。
于是,慈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马新贻当两江总督,暗中让马新贻查明太平天国宝藏的去向。
要说马新贻也算对得起慈禧的信任。一到两江总督任上,马新贻就不分白天黑夜地辛勤干活,结果他不仅查到了宝藏的重要线索,还收集到许多湘军违法乱纪的证据。
工作取得巨大的进展,让马新贻忍不住兴奋地告诉慈禧说,他现在已经进行到关键节点了,再有一段时间,就能把湘军和太平天国宝藏的问题全部查清。
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奏章刚替上去,马新贻便遇刺了。
慈禧明白,不管马新贻是怎么死的,自己这步棋,终究是输了。
想通此节后,慈禧干脆叫了曾国藩来。她看着曾国藩意味深长地说了句:“马新贻办事很得力”,随后便派曾国藩作为主审官,前去复查马新贻案。
曾国藩到了江宁后,当即招了张汶祥密审。没有人知道他们两人说了些什么,只知道这之后曾国藩完全采信了张汶祥的口供,并判处张汶祥死刑,以祭马新贻在天之灵。
消息传到北京,慈禧默默地同意了曾国藩的调查结果。只不过,夜深无人时,慈禧面向江宁的方向,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冷笑。
刺马案虽然就此结案了,但它带来的影响却刚刚开始。马新贻死后,曾国藩重新夺回他梦寐以求的两江总督之职,湘军势力得以进一步发展,朝廷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
但这起案件也让慈禧进一步提防湘军势力。此后慈禧一直借机打压湘军,甚至不惜借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一口气收拾湘军系上百人,以致造成湘军势力割据的东南一带与朝廷愈发离心离德,侧面促进了此后“东南互保”横空出世。
一件行刺案,带来了朝廷政坛风起云涌的变化。谁能想到,两个偶然间登上历史舞台的小人物,竟然改变了一段历史走向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