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7 20:48:00 来源:戏说三国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清同治七年五月二十六日,闽浙总督马新贻被慈禧太后召进紫禁城养心殿,其子马毓桢等候在殿外,似乎在商谈什么隐秘之事,当看到父亲走出殿外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父亲脸色苍白汗如雨下失魂落魄,与进宫前的意气风发完全判若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马新贻觐见慈禧太后如此失态?

两个月后七月二十日,一道上谕从紫禁城发出,以最快的速度驰送南京,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由马新贻调补,这件意在改变大清危局的圣旨,最终改变的只有马新贻一个人的命运。

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在江宁府的校场上,总督阅射进行完毕,每个月二十五日都是马新贻亲临校场阅射的日子,这已经成为惯例,因昨日下雨而推迟了一天的阅射顺利结束。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新贻先行步行回府,突然有人高呼"大帅伸冤"拦住了马新贻的去路,马新贻当即停了下来,准备问其缘由,就在此时意外猝不及防的发生了,只见这人忽然抽出短刀向马新贻刺去,这时护卫惊慌中缓过神来夺过刺客手中的短刀,可马新贻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护卫当场将刺客擒拿,而次日正午,两江总督马新贻身亡。

马新贻遇刺的消息传来举朝震惊,慈禧太后对此尤为重视,堂堂封疆大吏却被遇刺身亡,这在大清朝前所未有,慈禧下令严查此案,甚至钦点漕运总督张之万赴江宁会审,然而朝廷一再督促速查此案,可五个月过去了,除了一份疑窦丛生的奏折,案件依然迷雾重重。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张之万

两江总督死得不明不白有伤国体,更何况马新贻是她亲自选定派去两江的心腹,倘若不严加追查,官员们必然心存顾忌不敢放手办事,深思熟虑之后,慈禧决定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作为钦差大臣,赴江宁继续审理"刺马案"。

这一年的春节前夕,南京普降雨雪,家家户户正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此时,江宁城中的大小官员却陷入茫然和不安之中,因为受慈禧亲点,赴江宁调查刺马案的郑敦谨到了。

抵达当日,郑敦谨不顾旅途疲劳,火速召集南京的官员,和他一起询问案情的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马新贻被刺杀后,重返两江总督之位的曾国藩,南京的司道府县各级官员悉数到场,各级官员向郑敦谨所汇报的如出一辙。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刺客名为张汶祥,河南河阳人,对所犯之事供认不讳,而问其行刺缘由,则一味闪烁语言颠倒,审讯毫无结果。无奈之下郑敦谨将目光投向了漕运总督张之万,他是郑敦谨之前,慈禧钦点派往江宁审案的第一位钦差大臣,可是张之万审查了数月毫无结果,不得不向慈禧递交了一份结案报告,其中详细说明了刺客张汶祥与马新贻之间的恩怨。

据这份结案报告称,张汶祥招供他之所以要杀马新贻的动机有三点:

第一点是张汶祥回到宁波后发现有人霸占了自己的妻子与钱财,人财两空的张汶祥,找到时任浙江巡抚的马新贻请他断个公正,但马新贻拒绝受理此案。气急之下张汶祥逼妻子吞烟自尽。

刺杀动机的第二点是张汶祥曾经有一些海盗朋友被马新贻捕杀。

此外马新贻严禁张汶祥私自经营典当行,断了张汶祥的生路,张汶祥人财两空,加上新仇旧恨,于是迁怒与马新贻,决意报复。

这份报告中张汶祥反复强调,杀害马新贻完全是个人行为,并且其中漏洞百出,张汶祥的妻子被占财产被夺,为什么不找当事人?何必要费尽心思地去找那个不理案子的马新贻?报告中最大的破绽还有一处,那就是作为奏折的法律文书,竟然在结尾用了模棱两可的"商属可信"四个字,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刺客的供词,不能不让人疑窦丛生。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曾国藩

于是郑敦谨询问张之万审案结果如何,不料张之万推脱,自己的审案结果与曾国藩相同,曾国藩的回答同样避重就轻,见曾国藩如此回避,郑敦谨不愿就此放过继续追问,最终曾国藩只能坦言,张汶祥一味回避,无法知道他行刺的真实动机,面对众官员互相推脱,布政使孙衣言再也按捺不住愤然起身说道:"背后主谋倘若逍遥法外,则天下将无畏惧之心,又何事而不可为?"此话掷地有声,现场一片寂静众人沉默不语。

未到江宁时,郑敦谨就知道自己面对的绝不是一桩普通命案,张汶祥被捕,审案已达数月,审案官员不计其数,却始终没有一个结论这其中必有蹊跷,众官员口出一辙似有难言之隐,这让他坚信背后的主谋和牵扯的利益绝对非同一般。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到南京后郑敦谨反复阅读卷宗,卷宗上所描述的张汶祥无疑是一个狡诈的亡命之徒,但见到张汶祥本人后却大不相同,张汶祥身上并没有穷凶极恶的匪气,更不像卷宗所说的语无伦次,他相当冷静绝不轻易开口。

尤其诡异的是,曾国藩同郑敦谨同为主审官,却始终只有郑敦谨一人在发问,而曾国藩丝毫不予回应,仿佛置身事外。尽管郑敦谨反复审问,但是张汶祥反复强调此事乃他个人所为,审讯僵持不下毫无进展,只能择日再审。

郑敦谨在护卫的陪同下回到案发现场,联想到刺客上前刺杀,动作娴熟快捷没有任何迟滞,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杀手,令人费解的是刺客在得手之后,既不抗拒也不逃走并且口中大喊:"刺客就是我张汶祥,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这不得不令人费解,很明显是受人指派,并独自一人承担后果。郑敦谨越发相信,这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并不是简单的复仇,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谋杀。

郑敦谨思来想去,决定去找马新贻的儿子马毓桢问他有什么看法,没想到马毓桢面对郑敦谨的询问脸色大变,如此反常的举止,让郑敦谨更加确信他定有难言之隐没有说出。果然,面对郑敦谨的追问,马毓桢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实情,原来在马新贻死之前,叮嘱家人不要进京告状,一定要忍气吞声分能自保。

马新贻生性好强突遇暴徒刺杀,必然深感委屈不服,然而却一再嘱咐家人放弃追查凶手,很有可能是他对凶手已是心知肚明,如果这个假设成立,而又能让时任两江总督高位的马新贻如此惧怕,说明幕后主谋是一个在马新贻看来强大到不可能打倒的对手。郑敦谨的心头掠过一丝不详的预感,这是他早有隐约感觉却始终没有勇气说出的秘密。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曾国藩

四年前湘军攻陷了南京,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湘军的创建者,两江总督曾国藩一跃成为挽救大清王朝的英雄人物。

曾国藩对朝廷始终表达忠贞不二的态度,但执掌大权的慈禧太后却不能就此对他放心,曾国藩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主动将自己的湘军裁撤以表达自己的心迹,然而由曾国藩坐镇江南,慈禧始终坐卧难安,1868年七月二十七日一道谕旨突然下达,"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由马新贻接替"。

慈禧对曾国藩明升暗降,实际上这里头大有文章,因为两江是曾国藩的老巢和根据地,湘军在此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湘军虽然解散,但是气势和名声还在,两江又是富甲天下的地区,所以两江总督必须由湘军将领担任,而朝廷却把曾国藩调离两江,让一个和湘军毫无渊源的马新贻接替,湘系势力必然无法接受。

来到两江后,马新贻面对的局势比他想象的更为严峻,湘军虽然解散,但是曾国藩的势力依旧遍布大江南北,以湘军精锐组成的长江水师,更是仗着控制水上交通的便利,毫无顾忌的掳掠行商,明目张胆的抢劫,有的还参加黑社会组织,比土匪还凶残,马新贻对这些散兵游勇毫不手软,抓住之后就地正法,生性好强的马新贻决意采取更强有力的手段来对付湘军。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李鸿章

马新贻在暗中支持淮军和李鸿章,经济上也大力地援助以压制湘军,因此湘军内部想杀马新贻的人太多,据传马新贻曾接到过一封公函,打开一看什么字也没有,上面只画了一匹死马,以死马来影射马新贻之死。

敢如此公然威胁两江总督的人很可能来自湘军,因为触犯湘军利益引来杀机,似乎也极有可能,已然马新贻心中也似乎明了刺杀自己的幕后元凶正是湘军,面对这个树大根深难以撼动的利益集团,马新贻才会如此心灰意冷,告诫家人不要追查凶手一事以免祸连家人。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马新贻毕竟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刺杀他的风险绝非一般大,由此引发的朝野震荡更是可想而知,已被裁撤的湘军中又有什么人能有如此缜密的心思和惊人的胆量来策划刺马计划?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湘军将领

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曾国藩,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又封侯拜相权倾朝野。

其实不然,马新贻被刺杀时,曾国藩此时因办理天津教案,正陷于众口唾骂的困局之中,如此焦头烂额之际,曾国藩根本不可能还有心思谋划一场需要精心布局的刺杀,更何况此时年愈六十的曾国藩饱受病痛之苦,连遗嘱后事都一再交代,又怎么会处心积虑派人刺杀马新贻?

正当郑敦谨一筹莫展的时候,回想起马毓桢前几日的惶恐和迟疑定有隐情未说,郑敦谨急忙赶往马府,开门见山的说:若仇人近在咫尺却不敢言明,不但枉为人子,将来马家也必然处处受制于人"。郑敦谨的坦诚终于让马毓桢卸下心防,他向郑敦谨吐露了一个隐藏已久的秘密。

父亲赴任两江总督除了剪除湘军势力,还负有追查天国圣库的使命,马毓桢此言一出令郑敦谨震惊不已。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太平天国

当年太平天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无数的金银财宝使天国圣库不断膨胀,据说财富最多时累计达到一千八百万两白银,而当时清廷国库只有二十万两,这笔传言中百倍于清廷国库的巨款,不知令天下多少人觊觎!连慈禧太后都垂涎不已。

然而天京城被攻破之后,上至将领下至士兵都开始疯狂掠夺天京财物,湘军主帅曾国藩对朝廷奏报时却称,除了两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根本没有传说中的天国圣库。

面对种种疑点慈禧下令追查天国圣库,而曾国藩则全力为湘军掩饰辩解,他深知湘军如同太平天国的宝藏一样,是清廷的心腹大患,于是断然决定将自己一手创办的湘军强行裁撤,如此一来君臣关系趋于缓和,朝廷也不再追查圣库之事,由于曾国藩高明的退让,天国圣库一事最终不了了之。成为一桩百年疑案。

当然,如此巨大的财富不知去向,或落入某些人手中,紫禁城中的最高当权者每每思虑起来必然觉得寝食难安,马新贻赴任两江总督,还负有追查天国圣库的秘密使命,马新贻接替了本不该属于他的两江总督,这就是他必须死的原因。

晚清奇案刺马案,为何让慈禧深感恐惧

慈禧太后

湘军虽然名号不在,但是势力根深蒂固,连中央朝廷都难以撼动,即使刺马一案与湘军有关,朝廷也未必有决心撕破脸皮同湘军决裂。

毕竟马新贻一人的性命与大清江山相比微不足道,湘军难以撼动,天国圣库一事更是不能触碰,若是深究,查明刺马案与天国圣库有关,势必就会暴露马新贻背负太后秘密使命一事,慈禧与曾国藩的明争暗斗一旦公诸天下,必然引起朝野震惊,万一激起湘军兵变,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0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江总督被刺杀,慈禧下令彻查曾国潘却草草结案,成晚清奇案之一
...新贻就开始不能言语,直到第二天下午2时,气绝身亡。慈禧慈禧在知道后,勃然大怒,下令彻查。并要求曾国藩再次出任两江总督,然而曾国藩在上任后却一直对案件毫不上心。这个案件足足拖了
2023-02-26 21:58:00
慈禧彻查“刺马”案,曾国藩为何全程不说话
...。在1868年,曾国藩改任了直隶总督,原位置空缺之后,慈禧命自己的心腹马新贻上任。马新贻上任后的两年,也就是1870年,他照常去江宁府阅兵射击,原本在这里有两千绿营兵,可马新
2024-04-14 10:30:00
清朝两江总督被当街刺杀,慈禧大怒,曾国藩却对此案不闻不问
...洞、曾国藩等人,在这些官员费尽心力想要挽救大清时,慈禧却在宫中掌权夺势、奢靡成风。然而当两江总督被当街刺杀之时,慈禧大发雷霆,曾国藩却对此事不闻不问,这到底是为何呢?要说此事
2025-04-24 11:26:00
晚清的“刺马案”是怎么回事
...。这么简单的仇杀?这实在是不太符合正常的政治逻辑…慈禧太后对此非常不满,再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与曾国藩亲至两江总督辕门再查此案。慈禧问曾国藩:“此案岂不甚怪?”曾国藩答:“的确怪
2023-07-25 14:04:00
刺杀马新贻的背后主使到底是谁
...书并且将其刺杀,在老百姓的眼里张汶祥做的很对。但是慈禧太后那边可就坐不住了毕竟这马新贻是她的心腹就这样被人杀了还被人如此地诬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就派了第二个调查官"郑敦
2023-02-17 15:24:00
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马案,是清廷与湘军的博弈
...方法,一是大量裁撤湘军,解散最精锐的“吉”字营,让慈禧太后放下心来;二是在自己两江总督的地盘(江苏、安徽、江西),举荐提拔了大批湘军将领为官,构筑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江南诸省成
2024-01-04 16:27:00
慈禧想让他取代曾国藩,他听闻后主动交代后事,2年后惨死
...在地,清朝的官员们都慌乱了。▲手握重兵的曾国藩,让慈禧感到忧心。(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最后曾国藩出面,带领着湘军,击败了太平军;然而,曾国藩并没有因为这次救援大清王朝而得到慈
2022-12-30 22:02:00
两江总督马新贻为什么会被刺杀
...叫张汶祥的人刺中腋下,最终伤重而亡。后此事被上报于慈禧,慈禧可谓是惶恐不安,举朝更是震惊无比,因为在当时由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关系,两江总督向来都是被曾国藩的湘军长期霸占着,再加
2023-05-07 15:34:00
慈禧打算除掉曾国藩,曾国藩先下手,暗杀了两江总督
...这些事也足以见得他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如履薄冰。在他和慈禧之间也同样有着艰难的博弈,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若是一着不慎,那便满盘皆输。曾国藩与慈禧太后的“对弈”到了曾国藩的那个高
2022-12-20 13: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